的中心主题是,组织要生存和成功,就要向组织成员提供足够的刺激,来促使他们向组织做出必要的贡献,从而完成组织的任务。货币报酬当然很重要,不过工作意愿和工作热情与该工作者对该工作的满意度及其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大有关系。
许多文化都向往以前黄金时代的神话,我们的文化也不例外,那个时代生活快乐,人们都安居乐业。而在18世纪的理性年代,这样的神话更加盛行。让•雅克•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黄金时代的理想到现在还没有消亡,因为在当今时代里,我们都用怀旧的眼光看待过去,想象着昔日简单幸福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只剩下当今工业社会的复杂和混乱。
本文的这一部分将主要考察当今人们对工作场所的不满情绪,评估这种不满的严重性,并考察它与过去的不满之间有多大程度的差异。现代工厂、办公室和工作作坊是否是人类工作生活的适当场所?特别是,工作场所是否发生了变动?这些变动是因为技术的持续进步,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是因为我们对于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所做出的反应?这些变动改善了工作场所的生活质量,还是让它恶化了?
当然,有些人的情况可能有所改善,而有些人的情况却恶化了。经理人员和蓝领工人、行政工作者的生活,就不一样了。而且,生活质量也牵涉许多层面。我们可能在某些层面上取得了进步,而在某些层面上却退步了。下文讨论的焦点是工作满意度,也就是人们心理上对于自己的工作是有依附感还是疏离感的问题。先讨论经理人的工作。 经理人的工作 40年前,威廉•怀特创造了一个新名词“组织人”。18组织人就是已经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公司的经理人。他的服饰、婚姻和思想完全由公司的需要来决定。但是最重要的是,组织人是群体的一个成员。他忠于该群体,遵守该群体的规范,并通过群体过程来制定决策、从事个人的工作。他的角色行为绝对不包括表现个性、独自创新和特立独行。 人们普遍把怀特的论点理解成对现代企业机构和工业社会的抨击。其实不然,这种观点只是表达了对个人主义伦理(经常称为新教伦理)的一种怀旧情绪。怀特认为,社会伦理正在迅速取代这种个人主义伦理。19 我们可以体会怀特怀念过去那些强大的个人主义者的感觉,例如亨利•福特和安德鲁•卡内基,但是我们也要记住,在一家公司里通常只能容得下一个这样的个人主义者。亨利•福特是因为可以雇用很多组织人为他服务才能成为个人主义者的。 其次,我们务必不要误认为,在如今的工商业界里容不下个人主义者。像以往一样,随着新行业和新公司的蓬勃出现,个人主义者也大有出彩的机会。单就电子行业,我随口就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惠普的威廉•休利特、德州仪器公司的帕特•黑格尔提、微软的比尔•盖茨。看来这些当代的个人英雄一般都掌握了一种管理风格,让他们能有效地与他人一起工作。他们看来多少已经吸收了某些社会伦理要素。但是,我们只要仔细审视过去卡内基等人的历史,就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如此。 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组织人这种说法,是显示出一种真实趋势,还是重新发现多数人在多数时候都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环境,需要“归属”,而且无论是独处还是在团体中,至多只能爆发出适度的创造力。怀特自己十分谨慎地说,在个人主义伦理和社会伦理之间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只是该平衡偏向后者太多了。 让我们接受社会伦理关于现今大多数职业经理人思考与行事方式的描述这一前提,看看它对于经理人对其职位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是怎样描绘的,经理人对于他的状况是喜欢还是厌恶。 我们可以怀疑,在过去几代里管理工作的性质或社会环境是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顺从社会压力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新奇发明。我们也不应该走另一个极端,说我们的时代是非常叛逆的时代。正是在课堂上看到很多学生都穿格子条纹的蓝色牛仔裤,让我产生了这个念头。是哪种非从众性造成大家不约而同地穿起同一类蓝色牛仔裤,按非正式的安排生活呢?我们不是孤立的野人,而是社会动物。多数人如果处于孤立状态而且还需要解决含糊、复杂且无组织依靠的问题,一般都不具有生产力,甚至感到极为不适。因此我们不能总结说,为我们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互动的办公室,是一个对我们充满敌意的环境。 那么许多经理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厌倦和不满足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如果工作场所充满人性,为什么许多人表现出与工作场所的疏离态度?他们为什么到工作场所之外寻找满足感?丹尼尔•伯里尼在研究导致事情令人厌倦还是让人感兴趣的因素时指出,活动如果要保持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就要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它们既要够复杂,能不断让人感到新奇,也要够简单,让人能够理解,识别出其中的模式。当然,一件任务的复杂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验会逐渐降低其复杂性,所以几乎任何任务假以时日,都会变成枯燥无味的例行公事。而且一件任务的复杂性对不同人可能有所不同,某些人觉得艰深难懂的东西对他人而言可能简单平常得很。 当然,我们的主要宗旨不可能是为了把经理任务的复杂性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从而实现工作兴趣和工作满意度的最大化。对于经理人来说,公司成功运营的目标要比立即获得工作满意度的目标优先。简单地说,并不只是管理工作,各类工作都是如此,每天总有大量枯燥的任务必须完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我们已经把某些枯燥的工作,尤其是那些需要机械动作的枯燥工作,移交给机器来完成,不过几乎所有职业中还是有许多工作要由人亲自完成。 人们在觉得工作变得无所裨益时,就会在工作之外的生活中寻找满足感,此时,我们可以说这些人产生了疏离感。这也不是现代生活独有的特性。在150年前的法国,司汤达总是在他的小说和书信中抱怨,军队和政府的执行工作烦闷枯燥。20在300年前的英国,萨缪尔•佩皮斯在日记中对于他作为海军上将的工作情况只有只言片语的记录,因为除了周期性的政治危机会危及他的职位之外,他觉得公职以外的生活有趣得多。21上述的证据特别有价值,因为这两位据说都是有效的办事能手,而且对生活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然而他们的好奇心多半要在工作场所以外的生活中才能得到满足。 当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时,这幅有关工作的图像会如何改变?至今,计算机对管理工作的影响仍非常有限,高级管理层次的管理工作尤其如此。在某些中级管理区域(例如,工作调度和库存控制),计算机已经承担起以前由经理进行的日常重复性决策的责任。所以计算机引入的后果除了裁员之外,还会将管理者的注意力转移到相对长期的考虑因素和人员管理上。 在比较高的管理层级上,上述效果都看不到。计算机在有限的程度上影响和改善了流向高级经理的信息,比方说高层经理正在就在劳动合同上增加特定条款的成本要求大家集思广益。然而,这种变化对于经理工作的人本特征没有多大影响,它们不能改变经理与同事或下属之间互动的性质。当然,我们无法肯定这种情况会不会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以后计算机革命性的发展,例如目前数据库和通信网络的广泛普及,是否会对管理者的工作造成根本性的冲击。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无法根据自己的知识有把握地预测这些发展会是什么样子,它们最终会造成人际的疏离感,还是会带来社会伦理和个人主义之间的平衡。 我刚才并不是要立论反对把经理人的工作场所变成一个更富挑战性和更具人性的环境。使用计算机来实现例行程序的自动化,是改善工作环境的一个可行方向,不过我们还是应该记住,自动化所遗留下来的由人完成的工作,可能会变得比以前更简单。而工作丰富化的其他可能途径还包括,同一层级上不同职责的经理人之间更加频繁的换位。 至此,我还没有提出任何系统证据,但已经依靠轶事并唤起你个人经历的共鸣来进行印证,从而支持我自己的立场。我们下面要转向另一个领域,这个领域至少存在一些客观证据,让我们的个人观点更规范一些。我想考察蓝领工人和文职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疏离感,尤其是工厂和办公自动化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工业化之前的工作 黄金时代的神话所描述的并不都是快乐的野人。在工业化以前还有一个黄金时代,根据推测,社会上居住着快乐的工匠和农人。这个黄金时代与工业革命早期工厂和矿山里凄惨的现实生活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成了19世纪社会批评家的中心话题。在卡尔•马克思的论著中明确地涉及疏离感的主题。《共产党宣言》22里有如下简洁的陈述: 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年后,人们对于引入计算机来实现生产和办公自动化,表示出同样的恐惧。因此,这两种控诉被等同起来:工业革命使工作失去人性,而电子计算机使非人性化变本加厉。 还是没有出现什么统计证据可以非常明确地说明上述问题。不过我们知道,在工业革命前,几乎所有人的物质缺乏程度都比如今要严重得多。然而,也许当时他们安贫乐道。也许他们放弃了快乐、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是为了换取虽不令人满意但却物质丰富的空闲时光。 英国作家阿拉斯戴尔•克雷尔23,搜集了工业化以前工人对自己工作的评论。当然,关于工人和农民的文字比由工人和农民所写的文字要多得多,但是克雷尔还是找到了一些日记资料,一些由观察人员所写的相当具体的观察报告,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些当时流行的诗歌和劳动歌曲。我们就他的发现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大约1730年,一位名叫史蒂芬•达克的人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24 一周又一周,工作枯又板。除非去糠日,才有新鲜事。真有新鲜事,往往更糟糕。产量不满意,主人骂不停。数着蒲式耳,看有多少量。然后咒骂说,偷了半天工。 所有证据完全一致,无论是农场还是海上的工作,都是既辛苦又累人。工作完成之后,兴许有娱乐的时间,兴许没有。克雷尔总结说:25 我们在全部传统歌曲中,罕见地把工作当成无关情爱、无关打情骂俏、无关玩乐、无关报酬,而仅仅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 虽然证据不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完全,但它显然揭示了已经被机器和工厂破坏掉工作的“黄金时代”的现实。同时,我们不可走入另一个极端,认为工业革命本身就是一个黄金时代。我们对于工厂制兴起后100年的惨状非常了解,所以不至于陷入这种错误中。但是我们关心的是20世纪的疏离感,而不是19世纪的。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组织作为工作场所:满意: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373.html
推荐文章
09-02
1 经典俗语唯美09-12
2 经典句子,映照心灵的明镜09-12
3 经典句子,幽默的奇幻仙境09-12
4 “推”与“拉”的哲理09-12
5 经典句子,幽默精灵在跳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