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越感目标,目标的确立取决于他对生命的意义是如何理解的。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说出来的,它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上,或者可以说,它宛如一段个人独创的奇妙旋律,萦绕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一个人的优越感目标不可能太直白,不可能让别人一眼就看穿,它是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因此,要想了解这个人的目标,我们只能根据他所流露出的种种迹象来猜测。打个比方来说,了解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是在阅读诗人的作品。诗人写下的虽然只是字词,但他所表达的意义却要比这些单纯的字词丰富得多。因此,我们必须在诗歌的字里行间用心感受,认真琢磨,这样才能体会到它的真实意义。个人的生命哲学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深奥的事物,所以心理学家同样也要学会在字里行间钻研琢磨,要掌握理解深层含义的本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一个人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明确地知道了生命对他意味着什么。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靠数学计算得来的,而是靠在黑暗中不断地探索,靠体验那些他不能完全理解的情感,靠捕捉点点滴滴的暗示,靠磕磕绊绊地摸索各种解释。同样,他也是靠一系列猜测和摸索来给自己设定优越感目标的。优越感目标是一种贯穿终生的动力,它永远是动态的,并不是地图上位置固定的某个点。没有人能够彻底地想清楚自己的优越感目标到底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完整地描述自己的优越感目标。或许有人十分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但那只不过是优越感目标的一部分而已;更何况,即便优越感目标相当明确,抵达这个目标的途径也有千万种。比如,某个人将来想当医生。这个理想中蕴涵了不止一种意义——他可能不仅仅是想成为某一医学领域的专家,在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他可能还会对自身以及其他人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我们会看到他是怎样主动去帮助别人的,也会看到他给自己的助人行为设定了什么样的界限。事实上,他已经把医生这个职业当做了弥补某种自卑感的手段。根据他在工作上以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我们肯定能猜到他想弥补的是什么样的自卑感。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发现许多医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死亡的真实面目。或许是兄弟姐妹去世了,或许是父母去世了,这给幼小的医生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死亡是一件人类无法把握的事情。于是,他们便会给自己确立这样一个发展方向:为自已和其他人找到一个更为安全的方法来对抗死亡。
还有一些人或许会公开宣称自己将来想当教师。众所周知,教师也是千差万别的。假如一个教师没有多少社会感,那么促使他选择这个职业的优越感目标大概就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尾”,因为只有同那些比自己弱小、比自己见识少的人待在一起,他才觉得安全,才会有优越感。相比之下,有强烈社会感的教师则会平等地对待学生,会真心实意地为人类谋福利。在此我只想指出一点,那就是,教师们的能力和兴趣千差万别,他们的行为完全是由他们个人的优越感目标所决定的。
只要确定了一个目标,为了配合它,个人的某些潜能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减和限制。不过,每个人都有一个总的目标,这个总目标——我们称之为“原型”,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推动所有这些被限制的潜能去实践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去追求终极优越感目标。因此,要想了解一个人,我们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这个人的具体表现来找出他的原型。一个人有可能会改变他的目标,比如他有可能改变职业。所以我们必须找到这些变化中潜在的连贯性,找到这个人的统一人格。在个人的所有表现之中,人格统一体是固定不变的。这就好比我们用不同的摆法来摆放一个不规则三角形,摆法一变,这个三角形看上去就好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不同的三角形;其实,再仔细看看的话,就会发现它始终都是同一个三角形。同样,原型(即总目标)也是固定不变的。原型的真实面目并不会完全暴露在某个单独的行为中,但我们能够从一个人的总体表现中认出它。我们绝不能对一个人说:"只有这样做,你才能成功地获得优越感。”因为通往优越感的道路不止一条。事实上,当追求优越感的努力在某一个方向上受阻时,一个人越健康、越正常,他便越有能力找到新的努力方向。只有神经症患者才会死盯着自己的既定目标说:“我一定要得到它,不然就什么都没有了。” 在衡量任何一种优越感目标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审慎而客观的态度,绝不能草率下结论。不过我们发现,所有的优越感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想要成为像神一样伟大的人。众所周知,某些孩子有时候就会坦率地表达出这个愿望,他们会说:“我想当上帝。”某些教师甚至想把孩子培养得像神那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古代宗教戒律中同样也包含了这个目标——教徒应该以神灵为榜样来修炼自己。许多哲学家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超人”观念就是其中之一。不说别的,我们只讲这样一件事——据说尼采(Nietzsche)发疯之后,在写给斯特林堡(Strindberg)的一封信中曾署名“被钉于十字架上的人”。 精神失常的人往往会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想成为伟大人物的愿望,他们会坚称“我是拿破仑”,或者“我是中国皇帝”。他们希望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心,希望永远受到公众的注意,希望通过无线电触摸到全世界并听到所有人的对话,希望自己能够预言未来、能够拥有超自然的力量。 有些人会用比较温和、比较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这种优越感目标,比如,他们希望无所不知,希望拥有全世界的智慧,或者是希望得到永生。无论是想要在尘世中永生不死,还是想要自己经历无数轮回、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尘世中来,抑或是想要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永生不朽,这些愿望的本质是相通的,就是想成为像神那样永生不死的人。在宗教教义中,只有神才是永生的,只有神才能历经千秋万代、永恒不灭。在此我并不打算讨论这些观念是否正确,我只是想强调一点,那就是,所有这些观念都代表了人们对生命的某种理解,都是所谓的“意义”,而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这一意义——成为神,或者成为像神一样伟大的人,就连无神论者也不例外。无神论者们甚至希望自己能征服神、超越神。瞧,他们的目标多么不现实啊! 假如一个人的优越感目标已经确定,那么他的生活方式也就无可指摘,因为他所有的行动都和这个目标相符。也就是说,从实现既定目标这个角度来看,个人的所有习惯和行为都是正确的、是无可非议的。从问题儿童、神经症患者、酗酒者、罪犯或性变态的生活方式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行为和优越感目标是一致的。我们不应该批评他们的行为本身,而是要注意他们的优越感目标,因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目标。 某学校里有个男孩,他是全班最懒惰的一个学生。老师问他:“你的功课怎么这样糟糕?"他回答:“如果我是班上最懒的学生,你就会在我身上花更多的时间。你从不注意好学生,因为他们不在课堂上捣蛋,功课也做得很好。”假如这个男孩的目标是吸引老师的注意并控制老师,那么他算是找到了最好的办法。想让他改掉懒惰的毛病是没用的,因为他必须借助懒惰来实现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完全正确;他要是不这样做,那才是傻瓜呢。 还有一个男孩,在家里很听话,但看上去有点儿笨;在学校里他也是个后进生,不怎么激灵。他有个哥哥,比他大两岁,生活方式与他截然不同。哥哥聪明活泼,但举止鲁莽,老惹麻烦。一天,有人听到弟弟对哥哥说:"我宁可笨点儿,也不愿意像你那样粗鲁。"假如我们能够认识到他的目标是远离麻烦,而愚笨恰恰是他实现目标的手段,那么他表面上的愚笨应该算得上是明智之举。正是因为笨,大家对他的要求就比较低;而且要是他犯了错,也不会为此而受到责备。从他的目标来看,不表现得笨一点儿才真是笨蛋呢。 迄今为止,人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一直都习惯于治标不治本。个体心理学绝对不同意在医学或教育领域这样做。一个孩子的算术不行,或者学校给他的评语不好,假如我们只关注这些个别情况,只是拼命去纠正这些个别情况,那肯定是无济于事的。孩子之所以表现差,也许是因为他想让老师烦心,甚至是想让自己被学校开除,这样他就可以逃离学校了。倘若不让他这样做,他还会找到其他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成年神经症患者也一样。假设有这样一个人,他患有偏头痛,不过这种头痛对他极为有用——每当他需要的时候,头痛便会及时发作。结果,他借助头痛病躲开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当他被迫去见陌生人的时候,当他被迫做决定的时候,头痛病便会发作;而且,头痛病还是他欺压下属或家人的有力武器。既然这样,我们又怎能指望他会放弃这样一个有力武器呢?从他的立场来看,让自己的身体受点苦算得上是一项明智的投资,这项投资带来的是一笔他切切盼望的可观回报。毫无疑问,我们完全可以告诉他一个令他吃惊的病情分析,这样就能吓跑他的头痛病,就像有时候可以用电击或假手术吓跑炮弹休克症患者的症状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医学手段来治疗他的头痛病,让他再也不会头痛,再也不能利用这个病。但是,只要他的目标没变,那么纵使放弃了这一种病症,他还会找到另外一种。头痛病“治愈”后,他会患上失眠症,或是患上其他什么新病。只要目标不变,他就只能这样换汤不换药地继续走下去。 某些神经症患者能够立竿见影地甩掉身上的病症,紧接着又能立竿见影地患上一种新的病症。他们就像是专门收集神经官能症的收藏家,不断地在扩展自己的藏品。对于这样的人,最好不要让他们阅读心理治疗类的书籍,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让他们有机会见识到更多的、自己尚未尝试过的神经性毛病。而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的是他们选择某种病症的目的,以及这个目的与他们的总目标之间有什么关联。 假设我在教室里放一个梯子,然后爬上去,坐在黑板顶上。任何看见我的人都可能会想:“阿德勒博士疯了。”没有人知道梯子放在教室里做什么,更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要爬上去,或者我为什么坐在如此不舒服的地方。但是,假如大家知道“阿德勒博士之所以想坐在黑板顶上,那是因为只有待在比别人高的地方,他才不会感到自卑;只有待在能够俯视学生的地方,他才觉得安全",那就不会认为我是彻底疯了。其实,我这是在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这样看起来,梯子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工具,而我爬梯子的行为也算得上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了。 让我这样发疯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对优越感的理解。假如有人能令我相信我所选定的目标确实很糟糕,那么我或许就不会这样做了。可是,如果这个目标不变,那么即使拿走梯子,我还会踩着椅子爬上去;要是再拿走椅子,我还会试试看能否跳上去或是攀爬上去。所有的神经症患者都是这样,他们所选择的行为方式没有错、无可厚非,而错就错在他们的既定目标上,这才是真正需要改进的地方。目标一旦改变,他们的心理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于是他们就不再需要旧有的习惯和态度,与新目标相符的新的习惯和态度很快就会取而代之。 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来我这里就诊的女士,三十岁,患有焦虑症,并且很难交到朋友。她不能独立谋生,因此至今仍是家里的一个负担。有时候她会找到文秘之类的简单工作,但不幸的是,雇主们经常骚扰她,吓得她只好辞掉工作。有一次她找到了一个职位,这回雇主倒是对她没什么兴趣,更没有什么暧昧举动,可她却因此而觉得很没面子,最终还是辞了工作。她已经接受了很多年的心理治疗——我记得应该是八年,但是治疗并没有提升她的社交能力,也没能让她找到一个赖以为生的工作。 在治疗这个病人的时候,我首先是要追溯她的幼年生活,然后在其中找出她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根源。没有学会了解儿童,是不可能了解成年人的。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非常漂亮,家里人宠她宠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小时候,她的父母非常富有,她只要提出要求就会得到满足。听到这些情况时,我说:“哇哦!你过的简直是公主般的生活。”她回答说:“太巧了,过去大家确实都叫我公主呢。”我问她最早的记忆是什么。她说:“记得四岁的时候,我走到屋外,看见一些小孩在玩游戏。他们动不动就跳起来大喊‘巫婆来了’。我非常害怕,回家后就问一个住在我家的老婆婆是不是真的有巫婆这样的东西存在。她说:‘是的,有许多巫婆、小偷和强盗,他们都紧紧跟在你的身后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害怕孤零零一个人待着,并且,这种恐惧感贯穿于她的整个生活方式之中。她觉得自己不够强大,不能离开家,而家里人应该在各方面支持她、照顾她。她还有一个早期记忆,即"我有一位钢琴老师,是男的。有一天,他想要吻我。我钢琴也不弹了,直接跑去告诉了妈妈。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想弹钢琴了。"这个记忆说明,她想让自己离男性远一点,她觉得恋爱是脆弱的表现,而她在两性关系方面的发展也与远离爱情这一目标相符。 在这里我需要补充一点。许多人在恋爱时都会感到自己变脆弱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变化是正确的。恋爱的时候,我们肯定是脆弱的,因为对另一半的爱往往会使我们变敏感,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只有那些以绝不示弱或绝不敞开心扉为优越感目标的人,他们才能避免恋爱中的依赖感和脆弱感。这样的人会回避爱情,他们并没有做好恋爱的准备。大家经常可以看到,当他们感到自己即将陷入情网的时候,便会摆出一副嘲讽的姿态来——谁让他们陷入恋爱的危险中,他们就会嘲笑谁。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斩断情丝、摆脱脆弱感的。 我们这位女病人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也有类似的脆弱感。结果,当工作中有男人向她表达好感时,她便夸大自己受到的影响,于是,除了辞职逃跑之外,她别无选择。在她还没有把自己的这些问题理顺的时候,她的父母相继去世了,她那"公主"的世界也随即土崩瓦解。她设法找亲戚来照顾自己,但事情并没她想象得那么顺利。没过多久,亲戚们便对她不耐烦了,不再如她所愿地关心她了。于是,她指责他们,并且告诉他们让她孤零零一个人生活是件很危险的事。就这样,她最终说服了亲戚们,不必可怜兮兮地独自一个人生活了。 我相信,倘若家里彻底不再为她操心,她一定会发疯的。她实现优越感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强迫家里人支持她,让她不必考虑各种生活问题。她的内心深处潜藏着这样一个想法:“我不属于这个星球,我属于另外一个星球,在那里,我是公主。这个可怜的地球不理解我,也不懂得我有多重要。"要是再往前踏一步,她肯定就疯了。不过,幸好她自己还略有积蓄,再加上她能够说服亲戚朋友来照顾自己,所以总算没有踏出这最后一步。 下面再讲一个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都很明显的病例。一个十六岁的女孩被送到了我这儿就诊,她从六七岁起便开始偷东西了,十二岁时便开始和男孩在外面过夜了。在她两岁的时候,父母经过长期的激烈争执后离了婚,母亲带着她住在外祖母家里。老人们大都会溺爱娇惯隔辈人,她的外祖母也不例外。而由于她出生时父母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所以母亲对女儿的出世并不欢迎,她从未喜欢过女儿,母女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张。 这个女孩来就诊时,我和颜悦色地同她交谈了起来。她说:“我并不是真的喜欢偷东西,也不喜欢和男孩子瞎混,我只是想让我妈看看,她管不了我。” “你这样做是为了报复吗?”我问她。 她回答说:“我想是的。”她想证明自己比母亲强,而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则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比母亲弱。她觉得母亲不喜欢她,于是便产生了自卑情结。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感,她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到处惹是生非。所以说,儿童若是有偷窃或其他违法行为,通常都是出于报复心理才这样干的。 一个十五岁少女失踪了八天,找到后被带到了少年法庭。在法庭上她编了一个故事,说自己是被一个男人绑架的,那个人把她捆了起来,在一间屋子里关了八天。可是没有人相信她。医生私下里和她谈了话,要她说出真相。看到医生不相信她所说的,她非常生气,还打了医生一耳光。见到她后,我问她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让她觉得我最关心的是她的幸福,觉得我是在竭尽全力地帮助她。后来我要她讲一个曾经做过的梦,她笑着说了这样一个梦境:“我在一家酒吧里。从酒吧出来的时候,我碰到了我母亲,一会儿我父亲也来了。我让母亲把我藏起来,免得父亲看到我。"这个梦境说明,她怕自己的父亲,而且一直在反抗父亲。父亲经常惩罚她。因为害怕惩罚,她不得已只好撒谎骗人。讲到这里我需要提醒大家,每当听到有谁爱撒谎,我们一定要看看,这个撒谎者的父母是不是非常苛刻。假如父母没那么苛刻,假如说出真相不会带来任何危险,那么当然也就没有必要撒谎了。另外,从这个梦境中还可以看出,她同母亲比较合得来。她后来向我承认,是有人把她引诱到了一个酒吧,在那儿她待了八天。因为害怕父亲,她不敢承认这件事。可是,在害怕的同时,她又盼望自己能战胜父亲。她认为父亲一直在压制她,而只有让父亲受到伤害,她才能感觉到自己打败了父亲、占了上风。正是出于这个动机,她才又玩失踪又撒谎的。 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助这些在追求优越感过程中误入歧途的人呢?首先,假如我们能够认识到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的本性,那么这件事就好办多了。接下来,我们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去分享他们的奋斗。他们所犯的唯一错误就是把精力全都放在了毫无意义的目标上。对优越感的追求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它推动着我们不断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整个人类就是沿着这条伟大的行动路线——由下而上、由无至有、由失败到成功地前进的。不过,只有那些在奋斗过程中能够惠及他人的人,只有那些在前进道路上能够使他人受益的人,他们才是真正能应付并主宰人生的人。 如果我们是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别人的,那么想让人家信服并不难。人类是以合作为标准来判断一切价值和成功的,可以说,合作乃是一个伟大的普遍真理,每个人的行为、理想、目标、行动以及性格特征都应该有益于人类的合作。没有人会完全失去社会感,神经症患者和罪犯也不例外。神经症患者和罪犯会竭力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辩解,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些做法表明,他们确实清楚社会感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过一种有用的人生,他们很自卑,这种自卑情结告诉他们:“良好的合作关系跟你不沾边。"于是,他们避开了人生中的实际问题,整天沉浸在与假想敌的斗争之中,以此来肯定自己的力量。 人类社会的劳动分工精细复杂,各式各样的目标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虽然就像大家所看到的那样,每一个目标都可能含有某种程度的瑕疵,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人类的合作与劳动分工确实需要各种不同的才能。比如,对于某个小孩来说,他的优越感目标可能是想在数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而另一个小孩可能会在艺术领域找到优越感,第三个则是把优越感目标定在了身体的发展上。再比如,消化不良的小孩或许会认为自己所面临的主要是营养问题,于是他的兴趣便有可能转向食物,因为他相信这样做能改善自己的处境,结果,他有可能会成为专业厨师或营养学家。从所有这些个人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人们一心想弥补某些缺憾的时候,必然会忽略或排斥一些可能性,也必然会给自己设定各种各样的限制。比如,大家都知道,哲学家必须时不时地远离社会,离群索居,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不受干扰,才能安安静静地思考、写作。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只要一个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感,那么不管他有什么样的优越感目标,都不至于出什么大错。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优越感目标: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453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哭着过不如笑着活】09-12
2 【跟对偶像从他们身上汲取成功经验】09-11
3 只有你自己发光,才能被人发现109-20
4 探索汉字宝藏,入心短句字09-12
5 经典句子:经典句子,笑料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