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四十岁时,基本上经历了人生中很多重要事情,我们也应该换一种视角认识世界。四十岁这年,我的生活完全发生了改变,学佛、学中医,忙得不亦乐乎。我也终于让自己平静下来,让生活回归到清净状态。
四十岁这年,我学会了用看电影的心态看待世界。我们正在经历的世界,难道不就像一场电影吗?我们很多人都把自己当成了电影中的某个角色,这也是人们痛苦的根本原因。既然知道了人生就是一场电影,为什么我们还要进入电影呢?经常听人在我面前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更多人是认为自己没多的钱去改变生活品质,其实,他们不明白,当一个人陷入对金钱的占有欲时,他恰恰陷入了一种魔境。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人类70%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可是金钱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财富只不过是德行的包袱,巨大的财富并没有什么用处,除修斋布施之外,其他用途都是幻想而已。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像看电影一样地看待财富。有个朋友跟我说,他曾帮一个人赚了几千万,按道理他应该拿一两百万的提成,可最终,那个赚钱的人没有给他,很多人让他去索要,他只是笑笑,因为他太懂得“人生就像看电影一样”的道理了。如果你能学会用看电影的心态看待世界,那么,当你得到时,你不会为之狂喜,当你失去时,你也不会为之伤悲,你会悠然自得地生活。这才是生活真谛! 四十岁,没有退路,只有妥协大多数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观念都会发生变化,其观念和十多年前完全不同。 在你二十几岁的时候,人寿保险公司的销售员让你买一份保险,你想都不会想,然后告诉他说:“我身体这么好,买什么保险啊?”三十岁的时候,还是那个人寿保险公司的销售员,让你买一份保险,你或许会换一种语气拒绝他说:“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等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没等人寿保险公司的销售员找你,你都会有意无意地想着为自己买一份保险。 前年,我的一位高中同学L跟我说,要把他的社保挂在我公司。而在此之前,他没有办过社保。他一再强调要买医疗保险,因为他时刻感觉自己的身体会垮掉。 还是这位L同学,有一次和他妻子吵架,在外面整整躲了七天,我找到他时,他正在一家宾馆里睡大觉。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去,他妻子四处打电话找他。他便不断地向我诉说他妻子的“不是",等他说完,我就跟他说: “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跟她离婚?我支持你。"我这样说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让他们和好。 他若有所思,没有同意我的观点,也没有否定我的观点,只是急急忙忙地去点烟。见他不说话,我就继续说道: “你这几天有没有去想想她的好?不要放大她的缺点,你更应该放大她的优点。” “她这个人吧,挺孝顺的,对我家里人都特别好。”他说。“还有呢?”我问。“对孩子也很好。”他说。 “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好好跟她过呢?”我问。“哎,没办法,要是没有孩子,我早就离了。”他说。 他总算说了句实话, "如果没有孩子,我早就离了",这句话也许可以代表大多数四十岁人的心声。四十岁是一个没有退路的年龄,因为孩子,我们必须学会妥协。 四十岁以后还要离婚的人,是最不幸的人,因为四十岁以后,我们已经没有太多本钱了。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圆,那么,当我们进入四十岁时,人生便进入下半圆的转动阶段。这时候,我们的身体机能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我曾经把身体比喻成“盖房子”和“拆房子”,初生状态的婴儿混混沌沌,就好比我们盖房子打下的地基;从一岁到三岁,增长一点元气,就好比把房子盖了那么一点点,然后继续盖,一直盖到十六岁,房子就算盖牢固了。 房子盖好以后,并不说我们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因为情欲一动,元气就会泄露,我们又不懂忌讳,总是贪婪不止。所以,从十六岁开始,人的元气就要开始耗散,耗散元气的过程就像拆房子,不过,拆房子相对来说比盖房子要慢一点。十六到二十四岁是拆房子的第一个过程,二十四到三十二岁是拆房子的第二个过程,三十二到四十岁是拆房子的第三个过程,以此类推,每八年一个过程,一直到房子完全拆掉,人也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四十岁的我们,房子正拆在中途,如果我们前面的地基不牢,四十岁我们身体这座房子就有可能垮掉。这时的我们,欲望必须收敛,生活必须做出调整,否则,我们必然会受到惩罚。我最开始提到的三位同学都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样的身体根本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质量,就更别奢谈幸福生活了。 拿破仑有句名言: “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而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这就是说,我们身体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读过很多有关心灵健康、幸福学和成功学的书,没有谁把身体健康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很多人都大谈特谈心灵、幸福和成功,殊不知,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作基础,所有的幸福和成功只是假象。 圣人的“圣"字在古代的写法是: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耳,口耳放在一起就是繁体字“听”的意思,下面是一个甲骨文的“王”字,“圣”的意思就是能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 可是,我们又有谁能掌控自己的身体呢?在我接触到的四十岁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人依旧在放纵欲望,他们并不清楚自己身体正在走下坡路,身体机能已经发生改变,如再不注意,恐怕会造成悲剧。 四十岁,最好学点中医三十七岁那年,我就明显感觉身体不适,动不动就会感冒。三十八岁那年,体重近180斤,我到医院去做检查,除了血糖这个指标稍微偏高以外,其他指标都算正常。这一年,我开始加强锻炼。三十九岁那年,我接触到中医,并开始自学中医。四十岁时,我基本可以调理自己的身体了。 我经常跟朋友们说,四十岁,我们必须学会养生。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条就是“修身”,可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身呢?我一直觉得,修身包含两方面:修心和养生,而我们通常是只注重养心,而忽略了养生。 我选择学中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提供保证;二是为家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保证。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受幸福,从现在开始益匪浅,我不但让自己的身体受益,也让家人受益。 我有一年回到老家,母亲病了,到医院根本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得出的结论是严重贫血,并没有给出贫血根源。我问过为母亲治病的医师,他也说不出什么原因。后来,通过和母亲细致交谈,我发现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母亲是因为胃气不能下降,而导致体内脏器功能失调。 母亲跟我详细叙述了生病的经过,在她生病的前一天,她在和邻居吵架,然后就去找我姐姐,姐姐没有帮她说话,她很生气,当时她嘴里还吃着馒头,之后就生病了。她描述的症状是:肚子胀,吃不下东西,舌头上火,还不停地咳嗽,失眠,下身冰凉,经常抽筋,大便有一次八天没能拉出来,很多症状交织在一起,没有一点头绪。 我刚好读过一本书,里面有一个有关脾胃升降的圆圈理论,我大致把母亲的病因和"圆圈理论"对照了一下:她生气时吃馒头导致食物堵在胃里,使胃气不能下降,胃气不能下降,心火就不能通过胃气往下降,心火不降就往上飘,导致舌头被烧烂;肺气本来也是往下降的,因心火太大,肺气挡不住心火,于是,肺器官也产生病变,就有咳嗽症状;胃气不能降,肾水也不能借助心火的温度,肾水就会寒凉,下半身就会寒凉;胃气不能下降,又会导致脾气和肝气不能上升,于是,胸口就会感觉涨闷……这些症状母亲都有,于是,我断定,母亲就是因为胃气不能降,而导致的种种疾病。 后来,我从中国中医大师黄元御那儿抄了降胃气的方子:茯苓15克、甘草5克、半夏15克、干姜10克、细辛3克、橘皮10克、桂枝幸福,从现在开始10克、砂仁10克,这八味药中,没有一味是治疗失眠、舌头烂、抽筋的,母亲只服了两服就能吃东西了,睡眠也好了很多。 这八味药中,茯苓是去湿气的,让脾气上升;甘草是补脾胃的;半夏燥湿,药性下行,是让胃气下降的;干姜是暖脾肾的;细辛是散风寒的,但这个药有毒,用量要少;橘皮是梳理肺经之气的,可以止咳降逆;桂枝是暖肝的,使肝气上升;砂仁是行气调中的,可以醒脾开胃。只两服药,总共花了15元钱,母亲的病情就得到明显改善。后来,我又给她买了降胃气的中成药,最终把这个病治好了。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对中医一点都不了解,我恐怕连尽孝道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总在谈论孝道,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当亲人被病痛折磨时,并不是你拿出多少钱来就是尽孝,为什么你不能用正确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呢?这也是为什么当外甥女问我大学学什么专业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学中医”的重要原因。 再看看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数人都已进入中年,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我很清楚我是怎么经历那段昏沉沉的病态生活的,焦躁不安、没有精神、记忆力下降,等等,我的朋友们也都在面临这些问题。如果我想让朋友们都健康幸福,就必须懂得医理,至少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当我用正确的理念影响到身边的朋友时,我的幸福感又油然而生。 四十岁,最好学点佛自从我开始学佛,就注意到很多人也都在学佛。我以前认为,学佛是老了以后的事。等到了四十岁,当我的身体机能和各方面都发生变化以后,我懂得了,学佛应该是越早越好。 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就开始爱上传统文化了,在不惑之年,如果你依然没有回归传统文化,你的心灵必然会空虚无比。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者,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之所以认为“四十不惑”,正是因为这一个阶段的人应该开始懂得去了解、研究和传承民族文化,并以此消除心灵的空虚和人生的困惑,找到心灵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四十岁,如果你不想去读诸子百家,也不爱书画、古玩,那么不妨去学点佛,让心灵获得滋润,让心安静。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那个“心”,四十岁的时候,如果我们还在斤斤计较得失,我们就不能平静地面对生活,心一旦迷失,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道路。 当人生走进四十岁这个阶段,我们的生命能量就大不如从前。因此,我们也需要由此重新认识我们的生命,重新分配我们的生命能量。 四十岁前,如果我们已经拥有了获得成功的全部品德,那么,当我们的人生又一次面临转折点时,我们就应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智慧,而佛能给予我们这种智慧。 四十岁时,我们已经对人生有了透彻的看法,并看到了生命本质的空性,以及痛苦和无常,要想减轻痛苦,增长我们的幸福感,就需要了解佛理,学习佛法。 虽然这时候的我们还没有完全学会放下,但我们已经开始认识“放下”的道理。古人说,君子有三戒,小时候气血未定,戒之在淫,如果贪爱男女之色,便会亏损我们的身体,使我们生命短暂,产生短寿之夭。 到了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很多年轻人因为争强斗狠而毁掉自己的一生。过了中年,我们的血气也开始衰弱,戒之在得,如果我们依旧是贪得无厌,我们将错失美好的人生。 如果你在四十岁的时候心灵还没有开始回归,你的未来必然会面对更多的痛苦和空虚。虽说四十岁我们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可我们依然需要将心灵调整到正常状态,把心灵打开,让阳光照射进来。 五十岁后,你又该怎么面对生命?在印度恒河边,有很多修行者。也许他们年轻的时候曾是百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在年老之后,他们便将财产留给后人或社会,放下所谓的名、利、情,在恒河之岸出家,回归了生命的本源。 有一天,他们的生命走到尽头,便也随恒河之水流走,不留痕迹。太阳升起的时候,往往会有外表非常美丽的修行者在恒河岸边做瑜伽,之后便到各地云游,除此之外,他们对生活一无所求。 他们是天底下最美的人,他们的眼睛像婴儿一样纯净,他们的笑容足以让每个人感动。他们一无所求,只是让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给世界带来美,其他的都不需要。 他们这么生活在做什么?他们才是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古人说:生时学死,死时学生。拥有越多的人,在面对人生最后一关的时候走得越艰难。因为他们放不下自己拥有的一切,得到了就不再想失去。 妻子的母亲去世那年,我守在她身边,她临死的前两天,意识还很清醒,嘴里不断地跟我们说: “就是一口气上不来,要是那口气能上来,就好了。"她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正在面临死亡,也从未想过“放下”,她依然在幻想自己还能活下去。就在第二天,她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必须去思考“死亡”这个事实,我们的思想更为成熟,性格更为稳健,按道理说,我们已经明白了无常的道理。可是,人真的很奇怪,即使到了临死前,也还对生命存在幻想。 我身边有很多五十岁以上的朋友,有的甚至七十岁了,可他们依旧每天生活得花天酒地,贪得无厌。我偶尔也跟他们讲讲“放下”的道理,他们却回答说根本没办法放下,但是,他们内心又极度渴望我这样的生活。 有个朋友生病住院,我去看他时对他说,我们千万不要用五十岁的身体去过四十岁人的生活,也不要用四十岁的身体去过三十岁人的生活,我们总以为四十岁和三十岁时差不多,以为五十岁和四十岁差不多,其实大不一样,生病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改变生活方式了。可恰恰很多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以至于最后病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那才是人生悲剧。 顺治皇帝参研佛法时曾有过这样的感叹: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连顺治皇帝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又何况我们这些常人呢?五十岁的人,生命能量已减弱了许多。如果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跑道,那么,五十岁的人已经能够看到跑道的终点,已经能够隐隐约约感觉到死亡的气息。 我经常跟朋友们说,一个对死亡没有深刻思考的人,是不配活在这个世界的。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对死亡做出深思呢?即使是一只手触摸到死亡的人,也从不相信死亡会随时都有可能到来。 五十岁,对于人生来说,也是重拾心灵的最后机会了,如果这时的我们还在放逐心灵,我们这一生恐怕再不会有机会找回自己,面对的结局只会是“留下遗憾”。 六十岁,幸福永远不会迟暮人生如同一个完美的圆形,到六十岁时,这个圆形已经过了一多半,我们不断获取、认识外在世界,经历爱与恨、得与失,经历亲人的背叛与伤害:我们拥有过、失去过、爱过、恨过、幸福过、痛苦过,我们经历过世间万物,然后,我们又即将回到起点,这起点也就是我们即将要到达的终点。 六十岁时,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终点,正像我们所居住的房屋一样,房屋已经腐朽损坏,只是还没有倒塌。六十岁时,你应该尽力去完成曾经留下的遗憾,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真的“空留余恨”。 【柏辽兹(1803-1869)法国】 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十九世绍上半叶法国音乐最伟大的代表者。主题作品有《幻想交响曲》、 《李尔王》等。 读音乐家柏辽兹的爱情故事很有意思,他接连失去两位妻子后,晚年很是孤独凄凉,六十一岁那年,他突然心血来潮,想起了童年时代爱慕过的恋人,也同时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他爱慕她的时候才只有十二岁,而她呢,已经是一个二十岁的大姑娘。即使他已经老了,他也一直没有忘记她常穿的那双红鞋子,他每次见到她时,都有一种被雷电击中的感觉,心狂跳不已,只不过,他那时还太小太小,没有勇气向她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份感情。 当他再次想起她的时候,他依然没能压抑住内心的激动,他竟然不顾六十一岁的高龄而立刻回到家乡,去见那个童年时的梦中情人,他回到家乡,而她已搬到意大利的热那亚去了,他又不辞劳苦地赶往热那亚,终于见到了已经年近七十的情人——一个皱纹纵横的老太婆。 我们先不要去管他们俩见面后会有什么结果,且说他的这份激情和冲动,整整压抑了近五十年之久的激情和冲动,就多像是沉淀了多年的老酒。他们见面后一定是泪眼蒙蒙,因为他把童年最纯真的爱整整保存了五十年。五十年啊,人生的一大半,我想,在柏辽兹的眼里,即使她已皱纹连连,他还是会激动不已,毕竟,他找到的是一份回忆,他也不会把遗憾带进坟墓。 这是艺术家的故事,柏辽兹的晚年并不是所谓的悲观迟暮,而是用一颗最纯粹的心去感受世界的美丽。而我们呢?如果你刚刚退休,你又在用怎样的心灵感知世界?六十岁了,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明白?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牢牢地抓在手上?六十岁以后,无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朋友、亲人,以及我们自己,我们只有认识无常,才能平静地走好六十岁以后的岁月。 六十岁以后的人生,并不是悲观迟暮,我们要学会用心去欣赏世界,见到花时,我们把自己当成是花;见到水时,我们又把自己看成是水。 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轻松自在,心中没有执著,完全随顺这个世界,就像流水一般,最终回归大海。如果我们到了六十岁时还在计较得失,那这一生基本上被浪费掉了。 七十岁,明白什么是“幸福人生”了吗?到了七十岁时,我们的一生就这么过去了,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明白什么是“幸福人生”。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有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名字叫《一桩劳动道德下降的趣闻》,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去欧洲西海岸的某港口旅游,他发现港口处停泊着一只渔船,里面躺着一个衣着寒砂的男人,他立刻就换了新胶卷,把那人拍了下来。但是,他拍摄的“咔嚓”声把渔夫弄醒了,然后他们就开始攀谈起来,他俩的对话是这样的:海因里希·伯尔(1917一198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生于科伦一雕刻匠家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您今天会捕到很多鱼的。” 渔人摇摇头。 “可是人家告诉我说,今天的天气非常有利。”渔人点点头。 【“您今天不出海吗?”】 渔人摇摇头。游客愈发神经质起来。他真诚地替这位衣着寒砂的人的健康操心,错过表示关切的机会准会使他难过的。“哦,您的身体不舒服吧?"渔人终于放弃了摇头点头这样的信号语言,张嘴说话了。 我身体好极了,他说, "从来没有这样好过。"他站了起来,舒展了一下身子,似乎要炫耀一番他结实得像个角斗士。 “我觉得自己是惊人的健壮。"游客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难堪,疑团却越来越大,似乎快要把他的心脏炸裂了,他忍不住问道:“那么为什么您不出海呢?”回答来得又快又干脆: “因为我今天一大早就出过海了。”"捕了很多鱼吗?"“捕了那么多鱼,所以我今天不需要再出海了。我的鱼篓里有四只龙虾,大概还有三十来条鲔鱼。” 渔人终于完全醒了,态度也缓和下来,抚慰地拍了拍游客的肩膀。在他看来,游客脸上忧虑的表情虽然纯属多余,却也很感人。“甚至明天,后天我都够用了。”他说这番话,显然是为了减轻这位外国人的精神负担。“您抽我的烟吗?”“好的,谢谢!” 两人的嘴里都叼上了香烟。第五次咔嚓!这位外国人摇了摇头,坐到船舷上,放下手中的照相机,腾出双手,因为他现在要借助手势加强他语言的分量了。 “我确实不想干涉您个人的事。”他说, “但是请您设想一下,假如您今天能够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出海去,那么您会捕捞到三十条,四十条,五十条,或许是上百条鳍鱼。您想象一下这种情景吧!"渔人点点头。 “如果您,"游客继续讲下去, “不仅仅是今天,而且明天,后天,是的,也就是每个好日子都两次、三次,也许是四次出海去——您知道,那将会有什么结果呢?"渔人摇摇头。“您至少一年内可以买一只摩托艇,两年内可以买第二条船,幸福,从现在开始三年或四年内您也许会有一条单桅船。要是有两只小船或一条单桅船,您当然会捕捞到更多的鱼——有那么一天,您会有两条单桅船,您将……”有那么一小会儿,他兴奋得说不出话来了, “您将会盖起一个小冷藏库,也许还会开一个熏鱼作坊,以后就是鱼类食品厂,可以乘着自己的直升飞机寻找鱼群,还能通过无线电指挥您的单桅船队。您可以根据法律申请捕捞斑鳟,经营海味餐馆,还可以不通过掮客,把鲔鱼直接出口到巴黎去。然后……”这个外国人又兴奋得说不出话来了。他一边摇着头,一边望着那悄然卷来的潮水,只见漏网的鱼儿还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他内心深处不免有些忧伤,度假的乐趣几乎烟消云散了。 “然后,”他说着,却又一次激动得说不出话了。 渔人拍拍他的后背,就像对待一个噎住了的孩子一样。“然后怎么样?”他轻声地问道。 “然后,"这位外国人十分激动地说道, “然后您可以安然地坐在这个港湾里,在阳光下打瞌睡——还可以眺望这庄严美丽的大海。” “可是,我现在就已经这样做了。”渔人说, “我现在就已安然地坐在海边,而且朦胧入睡了,只是刚才您那咔嚓、咔嚓的声音打扰了我。"游客受到这番启迪后,沉思着离开了此地,因为从前他也曾这样想过:他现在工作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不再工作。这位衣着寒砂的渔人曾唤起过他的怜悯,而现在那种怜悯之心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剩下的只是微微的羡慕之情。 读完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沉思,也许会轻蔑地笑那个渔夫,但不管你是什么表情,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正读懂了这个故事吗?请不要说你懂了,如果你有渔夫那样的心境,你才算真正读懂了。 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时代,人生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伯尔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他把幸福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渔夫"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这么做了。 “游客"不明白, "游客”就像我们绝大多数人那样,追求金钱,追求名利,但是,如果我们像故事中的“游客”一样追问到底,得到的结果也会是一样的。 为什么我们不能从一开始就直接抵达“幸福”这一终极目标?为什么不能把幸福当成是生活中一种常态,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幸福其实也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增加营养。只不过,我们被太多的诱惑遮蔽了双眼。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用看电影的心态看人生】: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4532.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男人要想成功,还必须学会处世09-18
2 统筹法09-12
3 经典句子,开启幸福之门的语言密钥09-12
4 人造的东西同样具有心灵09-11
5 【精神生活在宇宙中表面上的软弱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