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有时候灵感一来,就会发明一些话,比如说“成佛是不可避免的”。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猖狂,其实意思不是“你这辈子一定成佛”,而是只要相信轮回存在,成佛"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但不是现在马上立地成佛。不管你是否觉得自己现在还不够好、不够有智慧,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是你灵魂的安排。你的存有安排你来经验地球三次元这样一个世界,经验了以后,你才会慢慢从中咀嚼、吸收、了解。最后,悟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成佛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求道的过程中,不用担心自己的智力、领悟力够不够,或有没有通灵体质,其实每一个人都走在他该走的路上,也都在他的求道之路上。不管你有没有求道,人间的道路就是一个求道的过程,这是在你来这个世上之前就设定好的,而不是宿命论。yipindushu.com
算命讲到六亲,这也是你来这世界前已经选定的,你选择这样的父母、这样的环境,不论很穷或很富,你这一生的架构以及出生的那个时刻,都是你自己选定的,然后你的生命就从这个架构发展出去再去体验。这中间还有很多转折,每天每件事情你都在做选择,如果你做对了选择,成道就会快一点。
奥修有一本书叫《金色花的秘密》,奥修的讲解是非常吸引人的,很灵活又非常有智慧。他说,他的学生来见他,拼命努力地修,都是希望悟道,但太努力其实是得不到“道”的。他又说,可是如果你完全不努力,也不会悟道。这好像很矛盾,但其实修行的重点就在此: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松紧之间你自己要去体悟、拿捏,终有一天你会恍然大悟,然后你会大笑三声。
我们尽我们的力量求得知识,希望得到智能、开悟,可是,即使大师教你再多,从中得到的都只是知识;经过你的体会可能变成智慧,但这还只是“理悟”,即在理上面的悟,不是体悟或心悟。心的悟道是“与神同心”,从心去悟的话,就需要神圣的恩典,这有点宗教色彩:假如你什么都不信的话,永远不会悟道。所谓“信",不是指跟随教义,那个“信”,是你真的感受到与神合一,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以前看的书上讲的都对,你印证、体悟、明白了。
很多宗教或修行会叫你放下头脑,奥修也是这么说的(其实印度的宗派都是这么主张的),奥修的道场外面也是竖着“不要把你的脑子带进去"。我不觉得我们需要去否定自己的观念,因为如果不要观念,你根本不能运作。 “不要把你的脑子带进去”的意思是要能跳出来,不要卷入群体的错误观念,搅和在里面,认为自己非得跟从某种东西……那会让自己永远跳不出来。
东方与西方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宗教认为一切是"有",东方宗教认为一切是"无、空",两者看似矛盾,其实不是。处处逢缘(源),真理有其共同性。像古老的中国文化,没有唯一的神跟宗教,这跟别的古文明不太一样。例如道家跟《易经》里面讲的宇宙观,指的是那种可说又不可说的很美的境界,跟宗教不一样,却跟新时代的味道很像。
【没有“受害者”,只有“未觉者”】
关于我在新时代中的转折,最明显的是从1969年我翻译《先知》开始,这书大概是1970年出版的。其实我一出国就看到《先知》,当时很流行,封面照片很像基督,几乎人手一本。我刚出国时很忙,一时还没空读,婚后就买了一本来读,看过后觉得太棒了,后来我回国三年期间抽时间把书都译出来。现在再读《先知》,里面的每一句、每一个观念,还是那么的美好,而且我最欣赏作者言语简洁却引人深思、余韵不绝的风格了。
纪伯伦有很多作品, 《先知》是最薄的一本,但其他的作品我不觉得好。读纪伯伦的作品,只读《先知》,就能把他的学说精髓吸收了,让我很开心。后来,我在1989年写那篇有关新时代的总序时说过,其实早在翻译《先知》时就已见端倪,我已经被这种新思想所吸引。回溯一生,有时会发现很多线索,好像一块块的拼图,也许东一个西一个,但却是相连的。
到了1976年,我已经看了很多这类书。写“福尔摩斯”系列的英国作家科南·道尔就相信灵魂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有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并不是主张怪力乱神,但是相信有灵魂存在,所以成立了灵魂学会,也研究神秘学、通灵。我很着迷地读,最后才看到赛斯的数据,一读之下,大为震动,拍案叫绝。
读了新时代的书之后,我有几个简单的结论:人生有意义,事事不悲观,没有“受害者”,只有“未觉者”。后来我发现,所有的修行,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最终都是要我们“觉知”。
赛斯是非常好的东西,不会给你任何负面的或怪力乱神的想法,只是实事求是,告诉你事情是怎么回事。这些东西可以作为人生很好的底色,让你心安,不会恐惧,不会被威胁,也不用担心自己死后要下地狱等。在这个底色的衬托下,你可以安稳地游戏人间,因为真理可以让你生信心,让你不再害怕;而“合一”这种真实的体验则会让你感恩、感动,让你产生喜悦之心。
1981年我开始做新时代系列书,在时报出版了三本赛斯书。当时出第一本的时候,根本没人看得懂赛斯,也没有人有兴趣,可是偶尔也会有读者写信来沟通。有一次有个年轻的读者来信说她看懂了,她好喜欢!她住南部,才读初中。好奇怪,我也很纳闷,她怎么那么有慧根。
慢慢的,就有更多读者写信来。当时没计算机,我一封一封亲笔回信,好像永远回不完,但都是差不多的问题。老是要回同样的话很累,大家也没得到互相切磋的机会,我觉得大家一起研究可以互补相长,所以就在我位于内湖的家的客厅组织了赛斯读书会。后来1989年跟方智合作新时代系列,就是想传播这个好消息。
每一天,我们都会接触到社会上的各种消息,大半都是坏的、耸动的,好像只有这种消息才能博得版面,大家也都很喜欢看。长久在这种氛围下,你根本没有信心,会觉得这个世界怎么这么糟糕啊!即使你觉得自己不错,可能又会想,一个人的力量哪能跟大环境抗衡?所以要给大家正面的讯息,才不会活在恐惧里。
社会里的很多传统,是非常落伍的,根本容不下个人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父母讲的就对,社会讲的就对,不管那些内容是否让你被虐待或把你噎死……这些都很奇怪。希望大家赶快向光明的地方迈进,心安最重要,心里自由、喜悦才重要。
【回归中道】
我这个人一辈子特立独行,不会依附教条或政治宗教的律法,因为这是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群体为了控制人、独霸权力,才有这些政治宗教的组织,所以我对组织基本上都是很排斥的。人类历史就是权力斗争的血腥历史,或者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实在没什么意思。
我小时候很叛逆,不喜欢讲求四维八德、中正中庸的中道,我认为中道不冷不热在中间好像温水一样,真是无趣;但我的外在会自律,很多想法没有显现出来,只是让自己知道就好了,不像我现在这么坦白。孔子说: “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猬乎?狂者进取,猬者有所不为也。”我是两者都有,有时候狂,有时候猬,没有中间,因为我觉得中间实在太无聊了。
忆起三十几岁时,接到林海音先生的信,要我前夫写一篇短文介绍我(《先知》译者)。前夫长于以形象表达,拙于文辞,结果我自告奋勇以他之名写了一篇,其中便对自己那种忽狂忽猬的德性坦白一番,自觉“入木三分”。结果,林先生皱眉(我感觉到),觉得前夫太贬低我了!哈哈,这是否是我本已设定的"自我毁灭程序"呢?而现在的自剖,是否又是我正在启动程序呢?如今年纪大了,经过求道,也经过人生的风雨和历练,比较回归中道。这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不是我“要”回到中道,而是我“必须”这样。
在两极之间摆荡,会有很多矛盾出现。我现在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清楚,也较能接纳自己的感受,即使在不同的两极间撰荡,我心里也没有矛盾,因为人有很多的面向,只要不伤害人就没有关系,这样生活比较有趣。你要是觉得自己很矛盾,就麻烦了,因为这样你会无法做决定,一直在消耗自己的精力;简单说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自己打自己,没办法保持精力与快乐。我现在心里面趋于中道,比较平静快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别人的不完美,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合一的修炼,特别要求真实面对自己、真实接纳自己,要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本来面目,不用矫情、隐瞒,不要面子要里子。这对我似乎不难,只是自己年轻时很“低调”,大半的矛盾、叛逆,都只默默存在于内心,顶多我行我素,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出柜”,露出赤裸裸的灵魂!
我最近在重新编修《喜悦之道》(高灵欧林的传讯书系),那是我最早推荐的书,现在要推出25周年的新版。新版修订时我需要从头再看一遍,这让我又发现了很有趣的地方。我这个人懒洋洋的,修行也不是很努力,以前要我做练习,我才懒得做;若你觉得好,我当然很鼓励你做。虽然以前懒得做,但结果发现,我现在几乎都做到了,这发现让我很喜悦。欧林的东西无意中渗透进来,已经很自然地变成我的一部分。不会觉得“原来是这样”,而是“我已经是这样了”,所以很快乐。
除了神没有别人,除了爱没有别的辅大宗教研究所每年秋天会选一个主题办学术研讨会。我既不是研究宗教的,跟他们也没有关系,2000年不知怎么的,他们却找上了我。那次的主题是"各个宗派的修行",我又不喜欢修行,还要发表一篇小论文,怎么办呢?我也试过修行,但是没恒心,总是半途而废。我虽不是修行的人,但也为着“新时代”硬着头皮答应参加了。
后来我忽然有了个灵感,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除了爱,没有别的;除了神,没有别人》,这篇论文现在还在中华新时代协会的网站上。那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忽然这样想,现在再看,当时写的东西跟我现在的体悟是一样的。可见我当时已经有某种体悟,只是没有直接悟道,然而我的感受、理智都是这样的了。
人喜欢命名和归类,脑子的功能就是判断,命名、归类、判断、分析是我们的脑子最会做的事情,而且每一个宗教对神的了解都不同,每一家都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是排斥别人。
就我对宗教的了解是:虽然我们都是神的一部分(这我深深相信),可是他比我们不知大多少,区区小我,如何去命名那无穷无尽、无以言说形容的他呢?他不止是意识,不止是能量,不止是爱,他是包含一切的,那我们为何要去命名他为耶和华、佛、上帝、阿拉?都不行啊。其实这比较像是一种玄想、玄思,玄想是不可说的,我们称他为神,他包括所有一切,我们都在他之内,没有东西在他之外。所以说,除了神以外,没有别人,我们都是在他之内的那个小分子。
除了爱也没有别的,因为无论伤害或者痛苦,都是我们设定给自己的学习程序。
如果你没有感受到爱,那就是要让你学习爱,让你了解爱;如果你从来没有缺乏,一直在爱里面,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因为你曾经没有,你看到那个痛、那个伤、那个空虚、那个悲观,然后你才发现:喔!原来是我们自己的眼光只看那么一点而已,视野打开、心打开以后,那个爱是无穷尽的。除了爱,没有别的。没有爱,是让你找到爱的一种刺激与动力。
请记住这两句神来之笔,因为当你越深入于道,越回到你的核心、本源,你必会发现它就在那里等你!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人间道”等于“求道的过程”】: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9812.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经典句子,蕴含深刻内涵09-18
2 沉浸文字妙境,世界上最经典的短句09-12
3 好习惯带来好人生09-12
4 经典句子:经典句子,蕴含丰富内涵09-12
5 经典句子,展现人性美好的情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