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的脑筋是直线的,想学中国人的曲线,脑筋不够用,转不过弯来,所以西方人难以了解中国人。而我们中国人要了解西方人就简单多了,因为曲线要变成直线太容易了,绰绰有余。中国人不怕变化,最怕不变化,很容易适应变化的环境。
在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归纳出一种“262”组织成员结构。也就是,任何组织中一般会有20%不太配合领导的人,我们称之为“恶魔”;也有20%很配合领导的人,我们称之为“天使”;另外60%的人是中间分子,游离于恶魔与天使之间。
“262”组织成员结构
很多老板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不管自己的决策怎样,总有20%永不叛变的人。这些天使是老板的铁杆粉丝,是老板的左右手,特别听老板的话,如果老板说加班,他们会无条件配合老板。而另外20%的恶魔,老板对他们再照顾,他们也总是充满抱怨,觉得老板对他们不够好。 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员工支持率为100%。这是难以达到的,因为我们不是独裁主义者。我们强调民主,80%的支持率已经很好了,80%以上就代表很了不起了,已经是良性循环。 组织在经营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第一阶段——天使跟恶魔的战争。这一阶段属于隔火观望期,60%的游离分子是标准的墙头草,谁好就会跟谁。组织刚成立的时候,也就是还不知道到底是天使获胜还是恶魔获胜的时候,大家都在观望,这是很正常的。所以当老板的,一定要有本事让游离分子朝天使靠拢,这样,组织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否则将陷入恶性循环。 不过这场战争很难打。举个例子。员工有很重要的事,希望干部上报给老板。干部说:“你怎么建议这些问题?”或者说:“你建议的这些问题很好,但是十年前我们就建议过了,没有用的,你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提了。”遇到喜欢说风凉话的干部,员工也没辙。尤其是有排优观念的干部,比他们积极的、有能力的人才,早就被他们挡在了组织外面。 但是好的干部不一样。比如员工说:“不知道为什么老板没有给我回复。”干部会说:“老板最近很忙,你这个建议我一定会向老板做进一步说明的,只要有新消息我一定会转达给你。”员工就会感觉不一样。 可见,是天使取胜还是恶魔取胜,不是员工的问题,而是干部怎么处理的问题。干部是天使还是魔鬼,其对老板的支持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组织要选志同道合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老板要训练干部成为天使,天使才有可能战胜恶魔。 很多公司在短期内就倒闭了,为什么?因为恶魔获胜的比较多,天使获胜的很少。有叫“善势力”的吗?没有。我们只听说过“恶势力”。善是没有力量的,或者说,善的力量很柔和。一个员工想加班多做一点事情,同事对他说:“不要再加班了。”他说:“我要把事情做完才回去。”同事说:“你把事情做完再回去,那我们怎么好意思回去呢?”他被同事唬住了,只好赶快下班回家。 不好的团队力量,也就是恶势力一旦形成,是很麻烦的。高阶领导要特别注意谁是天使谁是恶魔,并大力支持天使,才会跨入第二阶段——渐渐形成与完善组织文化。这一阶段属于决定依靠期,60%的游离分子确定支持天使,甚至有的恶魔也会慢慢走进天使的阵营,使整个团队充满活力。 曾国藩说:“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义利的差别,关键在高阶的想法,高阶的氛围会直接影响整个组织的氛围。“风俗之于人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也就是说,组织文化的厚薄与领导息息相关,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一种示范作用。这种作用的感染和影响是无形的,却能形成一时一地的“风气”。“风气”不好就可能带坏部属,扭曲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以至于有损组织的形象。 从培养中坚干部的角度来说,这种“风气”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倘若一个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个人的志向不坚定,涵养不够,无形中从天使变成恶魔的话,将非常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而这对组织来说,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所以高阶领导如何培养中坚干部,这才是根本所在。 组织要有阶段性调整 在组织经营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性的用人措施,分别为招聘前、试用期、录用期。成功的组织跟失败的组织不一样,主要在于成功的组织懂得阶段性调整策略,能够抓住这三个阶段的重点。 组织用人要有阶段性调整策略 第一阶段,招聘前。 我去过统一集团的几个企业,布置得都很简单,一点也不华丽,但是在招聘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把美好形象展现给应聘者。他们会租借让应聘者感觉到很舒服的场所来进行面试,比如酒店的会议室,不会让应聘者直接来公司。干吗向还没进企业的应聘者展示美好形象?因为简陋的真实形象很容易让应聘者打退堂鼓。每个应聘者都有梦想,当他们看到简陋的真相时,心底自然会产生不愿加入的想法。简陋不是不对,简陋代表企业省成本、很务实,但是应聘者不会这样想。所以企业要踏实地做,但是在招聘的时候,要提升50%的形象,适度的吹嘘是有必要的。 中国人很重视第一印象,应聘者也常用第一印象来论断企业,在还不确定应聘者会不会被录用前,我们应适度吹嘘外在的美好,美好形象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形象,不要认为自己小,应聘者要来就来,不来就算了,这样的话招到的都是没有梦想的人。 成功的组织能让员工看到组织的愿景,积极加入。比如宏碁集团,它需要5人,会先招进来500人,最后优胜劣汰,只有5人能留下来。而很多小企业,如果需要5人,就只招5人。举个实例。某公司要招聘5人,刚好来了5个应聘者,公司需要用人,没办法只好全额录取。应聘者反而被吓一跳,心想:全额录取?可能这个公司不好。最后,没一个人加入。 照理说,公司全额录取,所有应聘者应该充满感激,但是没有,这印证了那句话,“容易得到的反而不懂得珍惜”。招聘5人,500人来报名,录取率为1%的,应聘者反而会争相报名,觉得这么难才能得到机会,所以会很珍惜。 第二阶段,试用期。 这时一定要先紧后松,不要先松后紧。先宽松再严格,试用期把新员工当作客人,倒茶给他喝,还给他点心吃,工作很闲暇,等到正式录用的时候对他说:“因为已经正式录用,所以你要开始跑业务了。你要积极一点,上下班要准时,而且以后没有点心吃了。”那么新员工会觉得企业无情无义,心想: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来了。这就是宠他的下场。 成功的组织不一样,一开始对新员工很严格,让他知道企业是有标准要求的,他要自觉遵守纪律,比如上下班要准时打卡。新员工不但不会因为企业的严格要求而退缩,反而会好好珍惜,认为企业是给予机会栽培他。 第三阶段,录用期。 在录用期的时候,企业要荣辱与共,有人情味,由情入理。中国人讲究情理法,情摆在第一顺位,法摆在最后。中国人常说“定法从严,执法从宽”,法不是不重要,在规划事情的时候必须先考虑法,先讲法、再讲理、再讲情,这样才能规划得很完美,规划得很严谨。但是执行的时候刚好相反,要先讲情、再讲理、再讲法,由情入理,让员工觉得有人情味,才能够依法办理,和谐共处。 但是,有的企业动不动就依法办理,打造的是钩心斗角的紧张气氛,这样员工迟早会离开。 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重视与时俱进?“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达到圣人的境界表现在他顺应时势上。企业用人要与时俱进,做阶段性的调整,才有可能成为成功企业。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中国人较易了解其他民族: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139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计划的制定09-12
2 敢揭短,才能提高09-12
3 经典句子,开启智慧的光明之路09-12
4 经典句子:经典之语,照亮前路09-12
5 经典句子:触动内心的深情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