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文学进入自觉期之前,儿童的文学阅读和接受现象显然也是存在的。法国儿童文学评论家马克·索利亚诺在他的《儿童文学史话》中谈到史前期儿童文学的阅读状况时就认为:“小孩自有小孩的需要,他们自己会不顾一切想法子满足他们的需要。”318在17世纪的法国,在贝洛童话出现之前,儿童同样已经根据自己的趣味自发地选择那些他们感兴趣的古典文学作家的作品了——拉封丹的《寓言诗》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让·德·拉封丹(JeandeLaFontaine,1621—1695)出生于香槟省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个小官吏,曾当过水泽森林管理人和狩猎官。小时候,拉封丹常跟父亲到森林巡查捕猎。有时,他会独自钻进树林子里头闲逛玩耍。神奇美妙、多姿多彩的动植物世界深深地吸引着他,既激发了他童年的想象,又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增进了他对乡村生活的了解。拉封丹的祖父是个商人,经商之余,喜欢博览群书,因此藏书十分丰富。拉封丹常常钻进琳琅满目的书堆里,就像钻进色彩斑斓的森林里一样,兴致盎然而又漫无目的地在书海中漫游。他从这些书本里感受到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19岁时他到巴黎去学神学,一年半后又改学法律,并获得巴黎最高法院律师头衔。但他耳闻目睹法院的黑暗腐败,十分厌弃这种职业,不久又回到家乡去过安闲的田园生活。接着他又对文学产生了强烈兴趣,开始大量阅读荷马、维吉尔、贺拉斯等人的作品,同时也阅读一些近代作家,如马罗、拉伯雷、伏瓦蒂尔等的作品,并开始写作。1663年末重返巴黎后,拉封丹常常出入贵族沙龙,对上流社会和权贵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观察的机会。这一时期他与拉辛、莫里哀、布瓦洛等人开始建立友谊,促进了他的艺术观的形成。
1664年,拉封丹出版了包括2个故事的《故事诗》(Contes,1664—1685)第一集,次年又出版了包括6个故事的第二集。1668年,他发表了代表作《寓言诗》(Fables,1668—1694)第一集(共6卷)。这部寓言诗集由画家肖沃绘制了精美的插图,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极大反响,读者竞相购买,两年内便连出了6版。《寓言诗》第二集(第7—8卷)、第三集(第9—10卷)于1678年、1679年出版,其最后的第12卷直到1694年才问世。
《寓言诗》为拉封丹带来了很高的文学声誉。1683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在拉封丹从事寓言诗创作之前,西方寓言创作已经积累了相当深厚的传统。拉封丹当然不能不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例如,仅就创作素材而言,拉封丹的《寓言诗》除了借用《伊索寓言》、古代印度寓言的题材外,还明显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寓言作家洛朗佐·瓦拉、加里布埃·法尔诺、维迪索等人的影响。在《寓言诗》第一集的124篇作品中,有一百来篇取材于《伊索寓言》。但是,那些简短的故事经过拉封丹的细心加工和再创造之后,往往在内容寓意、艺术表现方式上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光彩。曾有研究者通过比较《伊索寓言》和拉封丹《寓言诗》中的同名寓言,来分析两者在内容深度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例如,在《伊索寓言》中,《橡树和芦苇》只有寥寥数语: 橡树和芦苇争论谁强大。后来,起了大风,芦苇摆动着,随风仰倒,免于被连根拔掉;橡树则竭力抵抗,被连根拔掉了。 这故事是说,不应同强者竞争。 而拉封丹的《橡树和芦苇》全诗如下: 一天,橡树对芦苇说: “您完全有理由控告大自然; 一只戴菊莺对您也是个沉重的负担。 偶尔吹起一丝风儿, 水面微微泛起涟漪, 便迫使您低下脑袋。 可是我的额头,宛若高加索一般高耸。 仅仅挡住阳光尚不满足, 还要抵御风暴的袭击。 对您来说,一切有如劲风, 对我来说,一切有如微风。 倘若您生长在我遮蔽四邻的枝叶底下, 您兴许用不着这般受苦: 我会保护您免遭暴风雨的侵袭; 可是,您却常常生长在 生风的水泽边沿上。 我觉得,大自然对您很不公正。” 芦苇回答说:“您的同情, 乃出于善良的本性; 但请您消除这种顾虑。 对我来说,风并不如对您那样可怕, 我弯腰,但不会折断。 毫无疑问, 直至如今,您始终腰杆挺直地 对付了呼啸的狂风, 可是,咱们等着瞧吧。”正说着, 北方孕育至今的最可怕的一个孩子, 狂怒地从天边飞奔而来。 橡树挺立着,芦苇弯下了腰。 风加大了力量, 它刮得这样猛烈, 就把头触青天、脚踩黄泉的橡树 连根拔了起来。 不难看出,拉封丹在这篇寓言诗的第一部分便显示了他善于让人物说话的本领:我们不仅听见橡树说话的声音,而且仿佛看见它说话时的态度和表情的变化。表面看来,橡树的这番话充满善意,但我们同样感觉得出这种善意所包含的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的高傲。芦苇的回答也非常切合身份:它谦虚,但充满自信。拉封丹从《伊索寓言》中汲取灵感,但他通过情节安排和形象塑造,使一个简单的故事变成了一首富于戏剧变化的动人诗篇。从主题上来说,拉封丹也彻底改变了《伊索寓言》中原先具有的那种“不应同强者竞争”的消极意义,而阐明了“骄傲自负、蛮干到底必然招致覆灭”这样的具有积极意义的道理。319 从总体上看,拉封丹12卷《寓言诗》中的239首作品,虽然素材大多取自伊索、希腊、罗马、印度的寓言以及法国民间故事作品,但作者在写作时往往突破了传统寓言艺术形态的限制,而大胆地将自己当时对国内外大事、学术讨论、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观察、体验、感受等融入作品。于是,《寓言诗》实际上成了透视当时法国社会生活、呈现作者心灵世界的艺术万花筒。可以说,《寓言诗》写的虽然往往是草木群禽、鸟言兽语,但它折射的是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这种托物传旨、遍写人间的手法,使《寓言诗》上承《列那狐的故事》的艺术传统,同时又拥有了丰富而独特的社会历史容量。此外,诗集中还直接出现了国王、领主、廷臣、市民、教士、占星家、金融家、法官、医生、学者、农民、手工工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内容广涉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爱情、友谊等各个领域。这些作品内容之丰富,讽刺之尖锐,按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者的说法,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例如对统治者和封建权贵的凶残、霸道、虚伪及其“强权胜于一切”的强盗逻辑进行揭露和批判的作品有《母牛、母山羊、母绵羊和狮子合伙》《狼和小羊》《猎狗和她的伙伴》《得了瘟疫的群兽》等。其中《母牛、母山羊、母绵羊和狮子合伙》一诗对强权的揭露和抨击可谓力透纸背。诗中写到狮子和它的合伙者一道分配猎获物时,狮子把四份鹿肉全霸占了。它的理由和逻辑是:“第一份应该是我的,理由是我叫作狮子,这是不容有异议的。第二份,根据权利,也应该归我。这个权利,你们知道,就是强权。我最勇敢,因此我要第三份。如果你们之中有谁敢去动第四份,我就立即把它扼死。”又如反映下层民众悲苦生活和美好品德的作品有《死神和樵夫》《老妇和两个女工》《补鞋匠和银行家》等;批判迷信、张扬科学精神的有《占星家掉在井里》《算命的女人》《占星术》等;总结生活经验和哲理的有《农民和他的孩子们》《反对爱挑剔的人》《狮子和小苍蝇》《青蛙和老鼠》等;影射当时历史事件的有《牧人与海》《进入仓库的黄鼠狼》《群鼠的会议》,等等。此外,《寓言诗》中也有一些属于吹捧、应酬之类的无聊之作。 《寓言诗》在艺术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者评价说,《寓言诗》深入浅出,以动物代表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刻画得惟妙惟肖。文体流畅自然,优美和谐,是法国诗歌艺术的精华。诗体长短不一,韵律各异。拉封丹正是通过音韵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使他的《寓言诗》获得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社会各阶层的语言,从典雅到俚俗、从商贾行话到宗教哲学用语,他都运用得恰到好处。320法国国内对《寓言诗》的评价也很高,认为它是一本“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通用的教科书”。321 那么从儿童文学发展史的角度、从儿童读者自发选择接受的角度来看,拉封丹的寓言诗何以值得我们重视呢? 毋庸讳言,拉封丹的239首寓言诗并非全部适合儿童读者阅读,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中的不少篇章深受孩子们喜爱也是儿童阅读史上不争的事实。我以为,《寓言诗》中的许多作品之所以能够征服小读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寓言作为一种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往往采用借物喻人、借此喻彼以及夸张、象征、变形等手法,篇幅短小、结构单纯、语言犀利、格调幽默是它的突出特点。寓言的这种文体特点和审美特性,与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心理有着天然的呼应和契合关系。因此,在儿童文学进入自觉期之前,古老的寓言与神话、传说等文体一样,对儿童读者总会产生一种自发而巨大的艺术吸引力。所以,拉封丹的《寓言诗》能够进入历代儿童读者的阅读视野,进入儿童文学史的叙述视野,它所采用的寓言诗体形式,不能不说是它的一个“先在”的艺术优势,并为它提供了一种天然的美学机缘和重要的成功基础。 其次,《寓言诗》中的不少作品尽管篇幅短小,但作者十分注重故事的构思和情节的完整。拉封丹自己曾说,他的寓言是“一部幕数上百的巨型喜剧,其舞台则为整个宇宙”。322他总是为笔下的寓言故事周密地安排剧情,把故事的缘起、扭结、突变、高潮、结局等加以精心组合,使情节既简练集中,又富于戏剧性。如《猎狗和她的伙伴》,描述一只快要分娩的猎狗,说服了她的伙伴,把其草屋借给了她,从此闭门不出。过了些时候她的伙伴回来了。猎狗又要求延期15天,说自己的孩子刚刚会走路。第二次期限到来时,伙伴又来讨还草屋,可猎狗露出尖利的牙齿说:“我准备撤出我的全部兵马,只要你有能力把我们赶到外面。”原来,她的孩子已经都很强健。这则故事揭露、鞭挞了那种得寸进尺、损人利己的坏人,情节短小而又起伏跌宕,对于小读者来说,自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阅读魅力。 再次,《寓言诗》娴熟地运用了拟人、夸张、变形等手法,不少作品格调幽默、讽刺犀利,十分别致有趣。法国19世纪著名文艺批评家圣佩韦说:“拉封丹的独特之处在于手法而不在于素材。”这种充满机趣的艺术手法,使其作品易受到小读者的青睐。如《青蛙想长得和牛一样大》,描述一只青蛙看见一头身材高大的公牛,心中十分羡慕,想长得和公牛一样大。他舒展全身,鼓足力气,绞尽脑汁,“想在身体的魁梧方面和他比比高低”。他一个劲儿地问妹妹自己是否长得比得上公牛了,可妹妹总说比不上。最后,这只青蛙“居然胀破了肚皮”。作品以夸张手法讽刺了那些不自量力、盲目攀比的狂妄之徒。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描述会让他们觉得开心和好玩。这样的作品令孩子们喜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寓言诗》自由、明快、活泼、优美的韵律,能让孩子们产生一种阅读上的语言游戏感和愉悦感(这一点在译文中常常难以体现出来)。在法国,有些篇章孩子们虽不能完全理解其寓意,却能朗朗背诵,就是证明。《寓言诗》中许多作品的寓意也十分适合孩子们理解和接受,例如:“大人物的愚蠢造成小人物的灾难(《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背信弃义,往往坑的是自己”(《青蛙和老鼠》);“慈善本来是好的。但是对谁讲慈善?问题就在这里”(《乡下人和蛇》);“要工作,要勤劳: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农夫和他的孩子们》);“人们能够躲过一些巨大的危险,却在很小的事情上遭到毁灭”(《狮子和小苍蝇》);“手的劳动是最可靠和最迅速的援助”(《商人,贵族,牧人和王子》)等等。 拉封丹的《寓言诗》以其丰盈的艺术魅力为法国史前儿童文学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它的出现不仅为当时和后来的儿童读者提供了一套美妙的文学读物,而且对后世的儿童文学创作,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艺术借鉴。 最后应该补充说明的是,历史地看,《寓言诗》中的一些作品也反映了拉封丹思想中的消极面和时代局限,尤其是他晚年所写的寓言诗,有不少充斥着对达官贵人的肉麻吹捧,艺术上也乏善可陈。对于这一切,儿童文学史是将其排除在外的。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17世纪:法国的自觉-拉封丹及其《寓言诗》: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8854.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书写情感故事的语句09-12
2 经典句子,展现生命的坚韧力量09-12
3 经典句子,富有哲理的人生指南09-03
4 爱的回归线歌词09-13
5 儒家经典语录知识大全精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