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热潮——管理热潮是怎么开始的——管理热潮的扩散——管理热潮的终结——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管理是一种一般职能——管理是一门学科——但并非“技术主义”——管理以文化为基础——管理是多元化的——改变了的管理世界——管理的起源与历史演进
可以肯定地预言:在20世纪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管理口号将是“管理热潮过去了,管理绩效的时代来临了”。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期的25年里,一股管理热潮席卷着整个世界。管理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主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只有极少数人朦朦胧胧地有点兴趣。管理热潮遍及于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管理热潮永久地改变了社会和经济——更重要的是,管理也在改变着自己。管理热潮使人们意识到管理及其作用、职能和工作,而且这种意识将伴随我们左右。
但是,管理热潮也对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创造了新的任务,产生了新的问题。与任何热潮一样,管理热潮也有终结的时候。不过,它所留下的任务却摆在我们面前。所以,现在是时候提出下列问题了:管理热潮的成就是什么?其经验与教训又是什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只有极少数“相信真理”的人——绝大多数是管理咨询人员和教授——才关心管理,而很少有从事实践工作的管理者关注管理。只有通用汽车公司的阿尔弗雷德 P.斯隆(Alfred P.Sloan)、西尔斯公司(Sears, Roebuck)的罗伯特 E.伍德(Robert E.Wood)和美国电话公司的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等少数几位有名的美国人,是个例外(关于这些人及其他人,请参见本章附记“管理的起源及历史演进”。)。可是,即使是巴纳德在电话公司中的同事,也只认为研究管理是巴纳德的个人爱好,他们对之并不感兴趣。在当时,甚至很少有管理者意识到自己是在从事管理工作。而且在实践中,基本上没有人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研究领域、一门学科和一种社会职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收藏管理学图书最全的,是美国的咨询人员和管理学者哈里•霍普夫(Harry Hopf,1882-1949)。这批图书现在保存在克劳顿威尔的通用电气公司的高层管理研究所中,包括数千册图书。虽然霍普夫自己的兴趣是在管理学方面,但其藏书中真正属于管理学方面的,只不过有六七十册而已,其余的都是会计、税收和工程等方面的书籍。但是,霍普夫的藏书包括了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以任何一种语言(除了日语)撰写的所有管理学图书。 当哈佛大学已经开始讲授管理学时,美国和欧洲的其他绝大多数商学院则仍是商务学院(School of Commerce)。有些比较先进、成熟的大学,如纽约大学,也只是开办了会计、银行和财政学院。充其量,它们只能是商业技能学院。同时,从普遍的角度看,学校里要么完全没有开设管理学课程,要么就是只教授生产工程或人事管理课程。 管理热潮是怎么开始的 从忽视管理转变为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再到后来特别重视和强调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结果之一。首先引起人们关注管理的,是美国制造产业在战争期间所取得的杰出绩效(不过,就英国管理人员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言,其当时所受到的关注远远少于它应该得到的关注)。结果,管理作为一种实践、一门学科,作为社会与经济以及伦理问题的核心,在美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这一管理热潮却是由一个非美国人触发和倡导的。战后,英国第一届工党政府财政部长斯塔福•克里浦斯(Stafford Cripps,1889-1952)爵士是一位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但也正是克里浦斯率先认识到:管理是使英国经济恢复并促进其发展和取得杰出绩效的动力所在。也是克里浦斯组织了由英国实业家和管理人员组成的生产率考察团,并派往美国学习管理的秘密。同时,也正是克里浦斯的这种做法,使全世界——其中包括许多美国人——相信:管理是美国人的创举。 在英美之间开始互派生产率考察团数年之后,马歇尔计划开始了,而管理在其中占有中心地位。马歇尔计划开始运用管理手段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复兴。可以说,马歇尔计划的成功,使得管理成为一种时尚——畅销工具。一时之间,人人谈论管理,人人学习管理。 不久之后,日本也步西方之后尘。在经过美国的长期占领以后——在1950年重新获得自主权以后,当日本政府和日本工商界开始有计划地重建日本经济时,日本人首次谈到了管理热潮。当时,他们利用管理,并将其视为经济复苏的核心动力和关键因素。 同时,对管理的关心,很快也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在印度和巴西、在非洲的新独立国家、在东南亚各国,都组建了管理协会,并创建了管理学院。一时之间,管理逐渐成为政府和企业界共同关心的主题。 最后,管理热潮波及到了共产党主导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欧洲共产党国家——从南斯拉夫开始,接着是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纷纷建立起管理学院和管理研究所,开始翻译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管理书籍,开始讲授管理学,并把管理视为解决经济发展停滞的重要手段。后来,就连苏联也开始关注管理。在19691970年期间,苏联不仅创建了两所高层管理学院,而且也开始讨论在重要产业和商业企业中实施自治管理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管理 实际上,管理热潮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甚至比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还要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首先就意味着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早期,就已经明显表明: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是决定性的因素。显然,经济学家把“发展”视做“储蓄和资本投资的函数”的传统看法,已经不足以确保经济与社会发展了。事实上,储蓄和资本投资并不能导致管理和经济的发展。相反,是管理导致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储蓄和资本投资的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正如在拉丁美洲十分流行的口号所表明的,“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在发展上落后,而是在管理上落后”。 对管理的兴趣迅速在各个发展中国家扩散开来。在孟买、墨西哥、西非、土耳其和伊朗等地,纷纷创建了管理学院、管理研究所和管理协会。 同时,随着管理备受关注和管理的有效运用,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巴西得到了快速发展,像伊朗这样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农业国也发展很快。所有这些,都要归功于管理的影响。再如,墨西哥迅速发展的根源,在于管理;哥伦比亚所实现的巨大进步,也是由于管理。事实上,在上述的大多数国家中,许多开创性的管理工作,都是由以墨西哥蒙特莱(Monterey)的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和哥伦比亚加里(Cali)的德瓦尔大学(Universidad del Valle)等为代表的机构所组织的一群人来完成的。 实际上,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实施快速发展的地方,都特别强调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管理人员和推动管理的发展。可以说,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正是上述工作的结果。 然而,在同一时期,也日益清楚地表明: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管理人员和管理的发展还不够快,以致未能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充分发展。从人口的爆炸性增长这一视角来看,更是如此。同时,下列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明显:我们还不知道如何把管理知识、管理学科、管理视野和价值观移植到新的、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去。而且,把管理能力有效地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去的那种转移机构——多国公司,也相当模糊并存在争论。(我们将在第59章,多国公司中予以讨论。) 把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从发达国家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去的任务,迅速地推动和开发企业家精神和管理能力以便能满足发展中世界的期望的任务,依旧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有关管理的全部书籍连一个普通的书架都装不满。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仅美国出版商每年就要出版好几百种管理书籍——一年之中所出版的管理图书大约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有年代出版的图书总数的四五倍之多(管理类图书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就:它们成了畅销书,如阿尔弗雷德•斯隆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Doubleday,1964)。就连对管理进行讽刺的书也成了畅销书,如罗伯特•唐森(Robert Townsend)的《更上一层楼》(Up the Organization,Knopf,1970)。在这些图书中,虽然充满了深奥而晦涩的管理术语和管理行话(在几年以前,只有少数的内行才懂得这些术语和行话),但它们当时的读者群却是广大公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只有哈佛大学讲授管理学课程;而到60年代末期的时候,全世界讲授管理学的商学院可能已经数以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几乎完全没有高层管理教育;而到了70年代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数得清全世界到底有多少高层管理课程、高层管理讲习班、专业学院、专业研究所、教师进修学院以及其他面向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训练机构。 管理热潮的终结 像所有热潮一样,管理热潮也随着自身延伸过远(即过犹不及)而走向终结。最初的征兆——也是任何热潮所遇到的典型情况,是出现了一些预言“管理热潮会永久持续下去”的书籍。在1967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Kenneth Galbraith)在一本世界性的畅销书《新产业王国》(The New Industrial State,Houghton Mifflin出版公司,1967年)中预言:大公司中的职业管理人员已经运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把自己武装起来,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无法被任何力量——如股东或政府——所代替。当这个预言出现的时候,正是职业管理人员的地位开始受到那些倡导“资产管理”的接管人排挤的时候。当时,这些接管人赢得了那些看似温顺而无力的股东们的热心的全力支持。 一年以后,法国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吉恩贾克斯•塞尔旺施赖伯(Jean-Jacques Servan Schreiber)出版了另外一本畅销书——《美国的挑战》(英译本由Atheneum出版公司出版,1968年)。在这本畅销书中,吉恩贾克斯•塞尔旺施赖伯预言:美国的管理人员正在接管全世界(或至少是欧洲),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存在着“管理差距”,这种差距使得美国的主导统治成为不可避免的命运。这个预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媒体大号标题的青睐和欢迎。当时,正是欧洲经济超越美国,而美国经济在欧洲和日本的进攻之下采取守势的时候。 到了1970年,加尔布雷思和塞尔旺施赖伯的讲法,开始显得有些幼稚了。管理热潮已经过去了,而且它并不是轰轰烈烈地结束的。事实上,从外表上看,人们几乎看不出有任何迹象能够表明发生过什么事情。 只有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管理人员失业,而这恰恰反映了英国经济的普遍萧条状态和企业合并与接管的浪潮。但是,对于在60年代后期得到快速发展和实现急剧扩张的管理咨询公司而言,它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营业额远远低于原来的期望。比较而言,那些相对较为稳健的公司,则运用自己的资源来提高质量,而不是增加员工,并在营业额和利润方面继续保持着出色的经营绩效。同时,那些言之有物的管理学课程项目、管理类书籍、管理学主讲人,仍持续地受到高度欢迎。事实上,大约在1970年左右的时候,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如公用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开始大量涌入管理课程项目、购买管理类图书和聘请管理学主讲人。不过,他们的辨别力更高,而且要求更苛刻。商学院和高层管理课程项目的申请入学者继续增加,但这些学员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更加挑剔。 一时之间,管理的神秘性突然消失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1971年的美元危机。这次危机甚至使那些观察最不敏锐的人也开始认识到:美国同欧洲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管理差距。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在那一时期“垮台”了一批企业——如美国宾夕法尼亚中央铁路公司(Penn Central)和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以及英国的劳斯莱斯公司(Rolls-Royce),这使得职业管理人员显得不太像是英雄。不过,其中的主要原因肯定是:管理人员自己突然认识到,管理是一项挑战和一种工作,而不是一剂灵丹妙药;管理技术,无论怎样复杂,也不具有任何魔力。最重要的是,各地的管理人员都认识到:管理热潮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不为人知的漫长时期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已经无法跟上和满足新的发展需求。人们已开始感受到需要新的知识、新的基本方法和对各种现象的新的理解。而这些,并不是管理热潮所能提供或解决的。 不过,管理热潮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却永久地改变了世界的经济面貌和社会面貌。世界再也不会回到不懂管理、不顾管理和不知管理的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管理热潮以前的时期了。最重要的是,把管理看成是一种力量、一种职能、一种责任、一门学科的认识将会保留下来。这就是管理热潮的永恒成果,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成果。 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过去的这25年时间里,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特别是,在帮助我们适应新的时代——谋求管理绩效的时代的要求方面,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我们所学到的第一件事是:作为社会机构中,特别是工商企业中领导、指挥和决策的器官,管理是一种一般职能,在每个国家中,实质上在每个社会中都面临着同样的基本任务。管理阶层必须为它所管理的机构指引方向,必须深入思考本机构的使命并为之制定目标,必须为实现本机构所必须做出的贡献而配置资源。实际上,管理就是赛伊(J.B.Say)所说的“企业家”,要负责为本机构的愿景和资源配置提供指引,并使其有利于取得最大成果和做出最大贡献。 在完成上述这些重大职能时,世界各地的管理都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即必须对工作进行组织,以便实现更高的生产率;必须引导员工努力提高生产率并取得成就,并对本企业的社会影响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是,它要对创造理想的结果负责,无论这种结果是经济绩效、学生的学习,还是病人的治疗——这正是每一机构存在的理由。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管理热潮及其经验与教训: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7289.html
推荐文章
09-11
1 对冲基金知识精选大全--精进:简介部分投资策略思路09-12
2 经典句子,幽默与感悟的精彩碰撞09-12
3 获得掌控:参与09-11
4 对冲基金全网最全详解知识----迈克尔·普拉特——风险控制的艺术与科学209-12
5 经典句子,幽默大戏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