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外部趋势都表明,项目小组的判断是正确的,医院市场的确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增长点。用加莱奥塔的话说,现在终于找到了风口。但是过去公司对此投入甚少,要把握这个增长机会,在业务战略及组织机制上还存在很大的挑战。究竟该怎么做呢?
项目小组提出了四大“增长支柱”。一是挖掘现有产品的市场潜力,即加大推广力度、加强精准营销,围绕这些产品支持更多的相关研究。二是加速在研产品的上市速度,即加强与监管部门合作,加快审批进程。有些在研产品是公司的独家创新,目前市场上并没有替代产品。于是公司主动与FDA沟通,试图证明传染病与癌症不同:如果病人在医院就诊期间受到了感染,经常必须被隔离治疗很长一段时间,这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对病人及其家人还有医护人员都是巨大的负担。对此观点,FDA十分认同,于是将默克公司的一款在研的抗菌新药列入了加速审批流程。如果测试疗效能够达到预期,这款新药将有望提前上市。这样一来,研发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三是积极寻找外部的合作伙伴,即在没有自有产品的领域,积极寻找其他公司产品,有效解决医院的成本问题以及未被满足的需要。四是大力支持医院的疾病预防。数据分析表明,如果医院能在病人感染初期,有效缩短从感染到确诊、确定治疗方案,再到首次用药所用的时间,就能有效预防病情恶化。因此,默克公司推出了“抗菌工作管理指引”,通过一系统流程及沟通标准,帮助医院缩短确诊到首次用药之间的时间。
该项业务发展前景的确令人振奋,但也存在问题,即资源有限。加莱奥塔解释说:“我们和业界同行一样,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要大力发展医院业务,就得从别的地方调集资源。”于是加莱奥塔及其团队分析了下属的其他业务,其中包括恶性肿瘤、艾滋病、免疫、丙肝、神经及眼科疾病,并以同样的评估标准对这些业务进行了比较。所用标准包括,未来五年的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毛利水平以及新药储备等。分析结果表明,有些极具吸引力,有些则明显属于“收缩投入,赚取收益”的第三类。艾滋病、免疫及丙肝则位居中游,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再做决定。至于那些前景黯淡的业务,项目小组则会考量是否能将其独立出去,自负盈亏。他们认为,独立之后,这些业务也许能比现在更有价值。 当时,大家对恶性肿瘤业务还没定论。公司正在研发一款名为PD1抑制剂的抗肿瘤新药,能够激发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活力,用以对抗恶性肿瘤。初步检测表明,该药前景十分光明,有可能带来重大的突破。但就此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暂时还不能把该业务归于“加大投入,创造胜机”的第一类。项目小组的建议是,根据研发进展再做决定:如果新药开发成功,就全力投入,并为之成立独立的业务部门;如果新药开发未果,就退出这个业务。在后来的几个月里,新药研发取得了更大的进展,于是公司采纳了项目组的建议,为其专门成立了业务部门,独立运作。这款新药很可能成为近30年来,抗癌领域最为重要的医学进步。 严谨执行实现增长 2013年第一季度末,加莱奥塔及其团队已经完成了,以市场状况及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全新战略规划,现在应该启动战略并开始执行了。很多时候,新战略虽然规划得很好,但常常因为公司高层的犹豫不决而化为泡影。所幸这样的情况没有在默克出现。事实证明,明确长远方向及短期目标,认真做好沟通工作,包括在战略制定阶段积极沟通,充分听取关键各方的意见与建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新战略顺利得到了公司高层的批准。于是加莱奥塔从项目小组中挑选了几位干将,让他们负责推动战略执行。 落实新战略对该部门管理层的冲击很大。其中有些人亲身参与了战略制定,还有十多位对新战略并不熟悉。根据新战略,他们负责的部分业务将缩减规模,甚至被彻底剥离。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而讨价还价,阻挠新战略的实施。比如,现有的眼科、精神分裂及帕金森症等业务就需要让出资源,支持其他业务的发展。 两年前该部门成立之初,管理团队曾经制定过一套医院和专业护理业务部门的“经营原则”,用于指导其经营管理工作。主旨思想就是,要从大局出发,协同作战;而不能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其中关键的一条原则就是:以大局为重,尽一切可能实现整体最优。这些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生动的宣扬,比如在开会时突然就这些原则进行提问,或者对他人按原则行事的优秀事迹表示认可及感谢。 事实证明,当团队开始战略执行时,这些原则是多么的重要。加莱奥塔说:“我们知道,现在要让大家做的事,确实与公司以往的要求非常不同,大家会感到很不适应。之前已经制定了业务规划,而且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突然之间,战略变了。你的工作不再是全力以赴地实现所辖业务的增长,因为要从全局最优的角度,优化资源配置,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利润水平更高的增长机会上。这种变化是巨大的,对大家很不容易。我们对此非常重视。” “我们对激励机制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加莱奥塔说,“我们告诉大家,如果坚定实施新的战略,每个人及整个部门都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过程中,各自具体的岗位及职责可能会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大家也很清楚,如果不能随之调整自己,也会被替换。通盘考虑人才布局,能让我们在关键岗位上优化人员配置。” 加莱奥塔发现,在战略调整的过程中,无论是得到晋升还是岗位重要性有所下降的,大家都非常投入,给予了新战略极大的支持。“即便是那些在调整之后,其负责的业务已不再是战略重点的人,都会因为清晰的战略方向,而感到如释重负。战略清楚了,调配资源、削减成本及管理风险等方面的决策也就好做了。人们不会再为了争夺部门资源,提出与战略重点不符,或是达不到风险及回报要求的业务发展动议了。大家也知道,应当如何更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为了推动战略调整的实施,他们采取了既简明又严格的跟进机制。他们用两页纸列出了所有的关键工作,确定了各自的责任人及目标要求,每两周检查一次进展状况。这些关键工作包括,剥离眼科及神经病业务资产、评估战略合作机会,以及推动医院业务增长的“四大支柱”等。严谨有序的战略执行工作从2013年4月持续到当年11月。 在11月,管理团队开始着手制定来年的业绩目标以及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回顾过去,成绩是巨大的。尽管在丙肝及艾滋病方面受到了巨大冲击,而且当年还出现了其他的不利因素,但整个部门不仅完成了既定的业绩目标,还略有超额。要知道,新战略中的增长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0%。调整后的新战略成功引领整体业务,回归到了增长的轨迹。此外,还完成了对眼科及神经病业务资产的剥离工作。的确如此前预期,当独立于公司之外时,这部分资产的价值更大。到2014年年初,新的核心业务开始发力,增速加快、成本降低、士气高涨。正如战略规划的要求,整个部门集中资源,大力发展医院重症护理业务,并实现了预期的增长。 持续关注不确定性 放眼未来,还会出现新的不确定性,但加莱奥塔及其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相信自己能够更好地应对。“我们之前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既不是医疗科学的进步,也不是监管政策的变化,而是竞争对手的出击。他们颠覆了原有的行业格局,占据了显著的优势地位。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这种模式,我们也会主动出击,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市场环境。” 加莱奥塔接着说:“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执行。要想变得更加强大,需要有勇气做出一些艰难的选择。其中特别关键的一条就是,永不满足现状。在执行过程中,整个管理班子必须齐心协力,即便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也要为了整体业务的健康成长,敢于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经过这次战略调整,默克公司的医院和专业护理业务部门有了长足的成长:在观察外部环境方面变得更具洞察力,在驾驭组织调整方面变得更具灵活性,在新老业务双线作战方面变得更具战斗力。加莱奥塔说:“这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自己要时刻保持专注,还要带领团队一起向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坚持不懈,努力完成短期目标,为实现长远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我们要持续关注,敏锐洞察,及早发现关键的不确定性。这是一场持久战,意义非常重大。” 的重点问题 •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你的企业是否能够灵活调整,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 •你是否打算在自己的部门推行JPS?你预计会遇到哪些障碍? •你打算如何设计决策节点,使之具备必要的技能、足够的资源及正确的领导方式,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你打算如何监督关键决策节点的运作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能否及时加以解决?如果必要,是否敢于果断更换相关负责人? •你是否能够对各项业务通盘考虑,以整体最优的角度,灵活调整资源配置?对前景不佳、战略重要性低的,敢于收缩投资;对新出现的发展机会,敢于大力投入。 •为实现长远的发展战略,你是否能够制定明确具体的短期目标?在双线作战时,你是否能够保持专注,平衡兼顾新老业务,做好相应的资源配置? •发现新的发展机会时,你是否能够赢得领导、同事及下属的支持,与之分享交流你的分析判断,尤其是对外部环境的思考?如果你是公司CEO,你是否会定期与董事们交换对外部环境以及发展机会的看法? •你打算如何确保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健,用以抵御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冲击、保证在出现机会时有资源大举出击?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深入分析把握机会: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332.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精通日常琐事的魔力09-12
2 理货员的职业道德意识09-19
3 【做了老板之后】09-02
4 经典热爱生活的俗语09-12
5 早会:关注您身边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