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不是请客吃饭,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指望平稳转型、自然过渡的企业,最终就是那只温水里的青蛙,慢慢舒服死。只有那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企业家,才有可能带领企业华丽转身。
不
管是带着抱负也好,还是带着理想也好,鲇鱼来到了沙丁鱼鱼池,平台有了,机会也似乎来了。不过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想真正发挥作用,还是需要一些处事法则,具体法则因人而异。既然我曾经当过鲇鱼,那就总结总结,也算是给“鲇鱼界”留下一些经验吧。如果觉得不对,欢迎大家“拍砖”。yipindushu.com
大部分PPT都是骗人的
先说第一条经验:不要把精力都放在PPT讲故事上,而是要快点做出成绩。雷军说过:互联网唯快不破!其实把这句话放在鲇鱼理论里,也很适合。很多人一旦感觉到自己要成为鲇鱼了,那小小的心脏啊,比洞房花烛夜时跳得还快,激动之余就开始宏图规划,要让企业一夜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让世界刮目相看……有很多很多想法,总之埋头写PPT发现100页都不够。我曾经就煞费苦心地写过300页的PPT,而且几十遍易稿,越写越激动,自认为此PPT一出,所有的问题就得到完美解决了。到现在偶尔去看这个PPT,还为自己曾经那么高瞻远瞩而骄傲。我挑几张PPT给大家看看,就允许我炫耀一下吧。这些PPT是2011年写的,很多观点在当时都是推断,如今已经是现实了。
我知道大多数读者对下面这些PPT都没有感觉,不过只要是从事过智能电视行业的人,这些对他们其实还是很有意义的。我一直觉得,那个时候自己似乎找到了一把金钥匙,可以帮助企业打开一扇互联网大门。那种激动的心情,就像一个怀春的少女待嫁闺中,想象着未来美好的幸福生活。
可是这种骄傲、兴奋并没有持续多久,PPT里要做的事情是一个很大的变革,简简单单讲个课、洗洗脑能有什么意义呢?鲇鱼不是军师,摇摇鹅毛扇就行,鲇鱼是来当将军的,是要直接上阵打仗的。所以这类情况的结果是兴冲冲拿着熬了几十夜做的PPT去给老大汇报,老大会非常和蔼可亲地对你说:辛苦了,写得很好!甚至还会当着众人的面称赞:看看某某某,才来公司一个月,就把问题分析得如此清晰,你们在座的不觉得脸红吗?也许因此你会得意,也许你会满足,可是然后呢?对啊,然后呢?你需要的钱呢?人呢?权力呢?老板没说,谅你也不敢要!你还是回头好好想想吧。老大为什么要鲇鱼,一定已经是“内急”了,一看你这规划,告诉他你要建一个百年不过时的“厕所”,不过因为豪华,需要仔细选择地点、打好地基,还需要找最好的施工队,等等,反正一句话:没有个三五年出不了成绩。老板怎么办呢?他需要现在、立即、马上解决“内急”问题,没时间听你叨叨,因为再拖下去老板马上就要“尿裤子”了。你不先帮老板解决当下问题,人家感觉活都活不下去,还谈什么未来?所以这个时候谈远大理想都是扯淡。
当然在这里我还是要澄清一下制作PPT的重要性,我知道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就靠这个混饭吃,尤其是外企的高级白领,制作PPT的好坏直接决定工作的升迁。当然在很多公司,PPT其实就是一份营销方案书,经常时不时被泄漏,变成网络上的热搜,这种PPT不在我的批评范畴,我这里指的是那些故弄玄虚、无病呻吟,甚至只是好看而实际空洞无物的PPT。
那么作为鲇鱼来说,什么样的PPT是合格的呢?首先,你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你不是老板,但是你必须有老板的高度,否则你做不了鲇鱼。你新到一个地方,虽然你是跨界而来,虽然你已经对这个行业有很多自己的见解,但是你的见解是否全面,你的思路是否经得起推敲,尤其是你的想法是否可以因地制宜,适合你现在当鲇鱼的这个企业,这都还需要你深入思考。你不仅要思考,还要想得透彻。如何证明自己想得透彻呢?其实PPT就是一个很好的检验。简单地说,你的PPT用几句话就能说明问题,那就证明你想明白了,如果你觉得论述如何解决问题时,PPT不如Word,你还是需要大篇大篇的文字来描述,那么你还是在门外,你还没有真正想透。这就如同我们读书,开始是书越读越厚,到后来这本书会慢慢变薄,当有一天你翻开目录就已经明白这本书要说的一切的时候,你就真正理解了这本书。企业的问题也一样,表面上很复杂,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不过如果你真的看清楚了,其实很简单,只不过这个简单和你什么都不懂的简单是完全不一样的。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所以你上升到第三个境界时,PPT就可以很简单,也就可以写得很漂亮了。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BAT(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互联网江湖顿时腥风血雨,一时间很多人大呼看不懂,尤其是各种并购案的发生,很多创业者感觉在互联网江湖里创业已经机会寥寥。不过民间有高手啊,一篇名为“腾讯入股京东,阿里投资360,互联网二战全面爆发”的奇文,虽然是写于2014年1月,现在来看格局有些变化,但是对那些急于了解整个互联网江湖的人,作为入门级知识,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建议大家去好好看看。
因为互联网企业局势变化很快,不是一篇文章可以下定论的。我想说的是至少在当时,写这篇文章的人在互联网一片混沌中,看得很清楚,所以他用简单几张图,一个简单的格局就把如此复杂的互联网江湖描述清楚了。这也就是我说的你要当鲇鱼,需要有全局分析能力。因此花哨的PPT不是目的,把复杂问题看简单才是真正的本事,如果是这样的PPT,你真的只需要10页左右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了。
让计划见鬼去吧
我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制订计划几乎是一个公司最重大的工作之一。每年10月开始,各大企业就开始讨论明年的计划,尤其到了年末,那是各个公司中层、高层最头疼的时候。要估算到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要把明年的计划层层分解,时间上要分解到月,金额与销量上要分解到各个部门,最好能分解到人。整个企业就像一架快速运转的计算机,根据各种变量做出一个个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来。更可怕的是员工好不容易做出计划,到了领导那里直接给上了个台阶,用领导的话说:“真正好的计划是你要跳起来够得着,而不是一伸手就能做到”。所以有经验的部门经理或者分公司的总经理,制订计划一般都会打一些折扣,就是等着和领导讨价还价。要知道这个计划可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明年你的计划完成率直接决定你的经营业绩,所以对上对下都得有个交代。我首先得承认这些计划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尤其是对一些制造加工企业,计划决定着未来一年的投入和产出,很多东西不是能随便调整的。
不过如果严重依赖这些计划那又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很多东西是无法预测的,尤其是对于软件产品来说,我们原来的做法是公司花很长时间去研究各种竞品,尤其是标杆企业的产品,然后又根据所谓的市场分析等,做出一个“完美”的产品交给用户。对用户来说,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可是在今天以软件产品为主导的产品时代,可持续升级打破了原来产品的生产模式,现今企业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然后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快速改进并升级。这其中,用户的参与成为产品演进的重要一环,而这些如何写进你的计划中去呢?有一次我和谷歌Android(安卓)的负责人谈合作,我们问他Android的三年计划是什么?那个负责人听了我们的问题先是一愣,然后用美国人典型的耸肩表情,两手一摊说:“三年计划,我不知道,我们没有三年计划。我只能告诉你,目前我们的想法是今年我们会支持哪几种语言,会在哪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我说“制订计划”不如“去计划”,很多人肯定会问,没有计划如何推进工作?各位不要太片面理解这个“去计划”,我说的“去计划”是不需要那些劳民伤财的长远计划,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随时制订计划,也就是说计划也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我建议大家好好学习一下《精益创业》 [1] 这本书,其中讲到最小可用品、客户反馈和快速迭代等。讲快速迭代时,强调速度比质量更重要,客户需求快速变化,我们的产品也必须快速变化以适应这个需求,如果我们用一个不变的一年计划、三年计划来框住我们的手脚,就是自己把自己淘汰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初步计划,确定一个基本目标,比如今年目标增长值为10%,那么大家围绕这个目标、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如果市场变化太快,目标10%不合理,那么就调整目标。当然,这些在一些企业领导看来,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担心没有目标下面的人就没有动力,他们还是习惯于每天被鞭子抽一下的那些将军们,可是真正好的将军需要你用鞭子抽吗?正如《亮剑》里的李云龙不正是因为上面给了他足够大的空间,他才打了那么大的胜仗吗?即使在最艰难的分散隐蔽期间,李云龙的队伍不仅没散,而且再聚拢的时候,队伍还翻了好几倍。这样的队伍能不打胜仗吗?企业只有自驱动,员工只有自驱动才能真正产生效益。
回头想想传统企业的一年、三年、五年计划,为了制订这些计划,整个公司上上下下几乎要花掉两个月时间来制订和审核,可是谁都知道,到真正实施的时候,这些计划都会变成一堆过时的数字,有时员工甚至为了这些僵化的数字弄虚作假,搞得公司鸡飞狗跳,对企业发展本身一点好处也没有。把这些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应对市场变化上会好很多,至少不会出现一些官僚主义、条条主义的恶习。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鲇鱼应该怎样做: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5299.html
推荐文章
09-18
1 轻抚文字脉络,经典句子短句09-12
2 新产品价格与设计成本管理09-12
3 在危机与变革中转向12-22
4 电子商务书籍营销文案09-12
5 经典句子,为生活增色的绚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