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柳荫下】
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歌曲《幸福在哪里》一、领悟哲理人生幸福的创造始于对幸福真谛的探求。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幸福,但是每个人的幸福又是不一样的。到底什么样的幸福是最真的?幸福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创造的?幸福是上天安排的,还是人们自己争取的?(一)对幸福真谛的探求西方思想家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了对幸福问题的探讨,当时形成了关于幸福的两派观点;一是朴素的自然主义幸福论,即把幸福问题同人们的现实生活、物质利益联系起来,把幸福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能够使人得到快乐的行为方式,如梭伦认为,谁拥有最多的东西,谁就幸福,伯利克里认为幸福是“得到同胞的尊敬",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公正的事情”、“幸福是健康”,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幸福既有物质生活的享受,又有精神欲望的满足。他坚持用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说明幸福问题,奠定了西方自然幸福论的基础。另一派是唯心主义幸福论,如柏拉图、毕达哥拉斯、后期的斯多葛派和怀疑主义者等的观点。柏拉图认为“吃喝等等肉欲的快乐,好像笨重的负担","任何快乐都是没有必要的”:塞涅卡说:“没有任何情欲,没有任何精神恐惧的人叫做幸福的人”;皮浪认为“聪明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才能得到幸福;他们一般否认幸福来自现实生活,把幸福看成是同人们的物质利益、经济生活没有任何联系的精神实体。到了中世纪西欧神学家认为幸福不在现实的人间,即不在此岸,而在彼岸世界,即在虚无缥缈的天国,只有忍受现世的痛苦,才能。Z08得到上帝的拯救,升入天国享受真正的幸福,托马斯·阿奎那是这一时期的最大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奥古斯丁的“幸福在于爱上帝”、“幸福存在于来世"的思想,向人们大声疾呼:"人类的幸福,决不在于身体上的快乐。""万事万物的最后目的是上帝",而“快乐阻碍了人接近上帝",所以必须鄙视物质生活、拒绝肉体的快乐。中国的宋明理学家也宣扬变相的僧侣主义,把人们追求生存和幸福的正当欲望斥为罪恶的人欲,把封建等级伦理秩序神化为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来巩固剥削者安享贪得无厌、穷奢极欲的现实的幸福生活。 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思想家扛起唯物主义的大旗,向宗教神学及其唯心主义幸福论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他们认为:幸福不在“天国”,而在人间;不在上帝,而在自己;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个人追求幸福的欲望。人文主义之父彼得拉克公开宣称:“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洛克认为“一切含灵之物,本性都有追求幸福的趋向"。费尔巴哈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生命本身就是幸福”,"人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所以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这种唯物主义的幸福观在反对宗教神学禁欲主义的斗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大都是庸俗唯物主义者,他们在抨击“精神幸福主宰一切”、"精神幸福高于一切"的同时,又把自然主义幸福论推向极端:绝对夸大了物质生活幸福的作用,认为"物质幸福高于一切",从而忽视了精神生活幸福。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幸福论实际上是“把丑恶的物质享受提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同时,也有人把超自然主义的幸福论推向极端,宣扬空、虚、无为幸福。 在中国,"福",往往是与“禄”、"寿"、“禧”相连。占主导地位的儒家的幸福观,认为读书做官,加官晋爵,拥有丰厚的俸禄,并世代相传就是幸福。但是,做不成官,或做了官倒霉后,又有道家思想互补,到山林去做个超脱现实的隐士,清静无为,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也是幸福。而且作为反映封建时代精神的哲学,主张天人感应,在幸福观上认为幸福是天赐的,所以求神拜佛,以祈求赐福于我。直到今天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门上会贴上一个倒写的福,意即“福到来”。虽然今天的人们不一定会相信幸福会从天而降,但贴上一个总比不贴好,别让幸福错过我的家门,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幸福论思想的精华,把物质生活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暂时幸福和长远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统一起来,它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二)人生幸福的创造】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不是神予的,幸福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幸福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人们后天的努力奋斗分不开,也与人们怎样认识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群体、他人与社会等等关系有关,还与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有关。 第一,物质生活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才能创造人生幸福的基础。物质生活幸福是基础,但精神生活的幸福却有更崇高的意义。物质生活的幸福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之一,发展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都过上富裕充足、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就谈不上幸福。但是,仅仅追求物质的东西,会使生活失去许多光彩;或者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理解幸福就不能真正地体验到幸福、感受到幸福。为什么有的人腰缠万贯,纸醉金迷,却精神苦闷,内心空虚?人活着必须吃饭,但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吃饭只能维持生命的简单延续,而不能赋予生命更多的意义。精神的幸福在于它能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人性,赋予人生高尚、美好的意义。缺乏了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人生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完美。所以物质生活幸福不能没有,但它不应成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谁不想吃的好一些,穿的好一些,但是吃穿好一些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快乐和幸福吗?吃的满足来自于肉体,穿的满足还取决于别人的评价。我们有时候很在乎别人对我们衣着的评价。但是即使你美貌如花,衣着富贵无比,而修养极差,品质极低,别人也会对你嗤之以鼻,而不会欣赏你,更不会赞赏你,你会感到幸福吗?没有物质幸福的生活不是真实的幸福,没有精神幸福的生活更无法体现幸福的真谛,所以追求物质幸福要与追求精神幸福统一起来,以精神幸福的追求统帅、引领和制约对物质幸福的追求,才能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 第二,个人幸福、他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这是追求自身幸福的前提。当我们为别人的幸福而考虑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更幸福。我们在追求自身幸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并不能独自得到幸福,也不能独自享受幸福;自我幸福的获得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因此也必然要与周围的人、他人和社会分享幸福。至少,追求个人的幸福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之上,即不能建立在他人的不幸上。作为人,他人也和我一样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作为人,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集体之中,因此,个人的幸福得失不仅关系到他人的幸福,而且往往取决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个人幸福的谋取和实现在为集体利益的发展中得以发展和实现,个人幸福的谋取就不能侵犯他人权利,损害社会利益。追求幸福的情感(欲望等),要受理性的指导和约束。情感和欲望是行为的原动力,感觉幸福的东西,必须受理性的检验,你要争取时,不能给他人、社会造成不幸。 感受别人的关怀是一种幸福,尤其是当自己处于困境中时,能感受到别人的关怀,就像在黑暗的隧道中感受到一缕阳光的照射。而当你悲观失望时,朋友的一声问候,一句鼓励,会使你走出阴霾,走向幸福,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幸福!海伦·凯勒很小的时候就变成了又聋又哑的盲人,似乎世上所有的不幸全都降临到了她的身上,她失去了与周围人正常交际的能力,只有她的触觉帮助她把手伸向别人,体验爱人与被爱的幸福。然而,一位虔诚而伟大的教师安妮·莎莉文向海伦伸出了友爱之手,使这位不幸的女孩成了一位快乐、幸福并且成绩卓越的人,并且令许多天生正常的人也无法企及。海伦是幸福的,因为她能敏锐地感受到来自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关怀;她的老师更幸福,因为她给了海伦全部的爱。 因此,关心爱护别人,更是一种幸福。能使他人幸福,应该是我们人|生|哲|学|读本最大的幸福。“你永远的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唱出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可贵的真情,唱出了人间幸福所在。当然不仅仅是祝福,重要的在于行动,从小事上关心他人,当别人因为我的帮助,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时,我会感到十分的幸福,我感到了我的价值所在。学会关心他人是走向幸福的起点。 与别人分享快乐也是一种幸福。通常说同甘共苦,但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现实中看,“共苦”容易,“同甘”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或做不到与人分享快乐。明代陈眉公有一段话,值得回味:“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 ‘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与天下人共享快乐是最大的快乐。美国心理学博士威廉·代尔在“挑战自我——走出人生的12大误区"一文中说:“如果你不把美好而称心的东西分给别人,那些东西就会自然减少甚至消失。” 古老的印度尼西亚故事《生命水》给我们诠释了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的关系。 聪明的国王苏列迈年老时,有一个人送给他一瓶生命水,告诉他,喝下这生命水,就可以长生不老。苏列迈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下令把最先从皇宫旁边走过的三个人召进宫来,问他们,自己喝了生命水以后会不会幸福。 第一个回答的是士兵,他说:“国王呀,你喝下生命水,就能活上一万年,你有时间夺取所有的土地。当你看到四面八方全都是被你征服的民族时,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第二个回答的是富商,他说:“国王呀,你喝下生命水,就能活上一万年,你的财产年年增多,当你看到自己金堆银垛愈来愈多时,难道这不是最大的幸福吗?"第三个回答的是一个贫苦的农民,他说:“国王呀,你喝下生命水,就能活上一万年,你可以得到许多土地,可以得到许多金钱,但时辰一到,你心爱的皇后仙逝了,你却活着,你眼看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你心爱的王子离开了人世,你却活着,你为自己的强大而兴高采烈;你的王孙也将永眠于地下了,而你却活着,数着自己的珍宝;你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和忠实的奴仆一个一个都死去了,可你仍然活在世间。有一天,你张目四顾,再也见不着皇后、王子、王孙、朋友以及忠实的奴仆了。这就是等着你的幸福呵!贤明的国王啊,你要这样的幸福,那你就喝下这瓶生命水,长生不老吧"。 国王听完后,失声叫道:“不不不,我不喝这生命水!如果儿子不跟我在一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为心爱的子孙哭泣时,我还欣赏什么珍宝呢?如果我的朋友都死了,就是强盛又有什么用处呢?"于是苏列迈国王用力地把生命水的瓶子掼在地上,瓶子碎了,大地把生命水吸干了。 人是社会的人,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幸福紧紧相连,没有哪一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存在,不论他是富人,还是穷人;老人还是孩子;当权者还是平民百姓。 第三,创造与享受的统一,才能真正地享受幸福。幸福的具体形态表现为人们物质上的充裕享受和精神上的快乐无比。人活在世上不能不享受,享受是人生存的三大基本需要之一,但要享受就需有东西被创造出来。因此,它与人们的创造、劳动分不开,幸福是创造的结果,同时幸福又是创造本身。有一首老歌非常动听,“幸福不是毛毛细细雨,它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幸福不在花丛中,幸福不在柳荫下,幸福就在人们辛勤的劳动汗水中。"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完美,要靠自己脚踏实地去劳动创造。反过来讲,只求享受,不思创造,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人就会退化,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幸福等同于享受,甚至以为享受越多越好,享受越多越幸福,忽视了创造的意义和劳动的价值。放眼望去,不难发现,到处是追求刺激的人群,追求奢侈、豪华享受的人们,大到贪污腐化,小到抓把萝卜卖把葱,把幸福建立在金钱的获得上,只要拣到自己篮子里的就是自己的,取消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抹杀了劳动贡献与不劳而获的区别,不能不让人深思,让人震惊。也许是我们穷怕了,也许是我们刚刚解决了温饱,我们太需要物质的东西了。但是,冷静地想想,我们缺失了什么?我们会感到幸福吗?我们并不感到幸福。因为我们不仅奢望太多,而且企求不劳而获、坐享幸福。然而,人生哲学告诉我们,幸福是劳动创造的过程和结果,享受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才是真正的幸福。享受与创造应该是统一的。如果把它们绝对地对立起来,只享受,不创造,或只创造不享受,都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前者的幸福可能昙花一现,后者的幸福是神而不是人。因此,对待幸福,享受真正的幸福应当建立在辛勤劳动、努力创造的基础上,就像孔子的所说的“富与贵,虽执鞭之士,我亦为之",如果"不义而富且贵,予我如浮云",“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辛勤劳动,积极创造,取财有道,用财有度,获得到幸福并安享幸福。 二、感悟心语追求幸福是人生永恒的目的。有人把幸福比做一朵三瓣花,比喻幸福存在的三个条件:希望、有事情做和能够爱别人。仔细想想,如果我们把幸福看做是享受,那么真正能享受到的幸福怎么能够离开希望、理想、美好的情感追求,辛勤劳动和对别人的爱呢! 当你觉得生活乏味时,请你走出房间到阳光明媚的旷野中去舒展身心;当你觉得苦闷彷徨时,请你呵护一下路边的小树、小草和小花;当你无法抵挡金钱权势的诱惑时,请你如孔子般体验一下“逝者如斯夫”的感觉;当你疾病缠身时,请你将心爱的衣物分送给那些饥寒交迫的人……当你这样做了的时候,你会感到世界的格外美和人间无比的幸福! 人的生与死是极其自然的,它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人生在世,不仅充满了生的渴望和眷恋,而且满怀再生的希冀和对死亡的恐惧与战栗,因此,人要不断超越人生的诸种限制,寻求生命的安顿,坚定活下去的信念,并执著于生命的梦想,超越“死亡”的绝对界限,实现人生的价值永恒。 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形成人的生死观。人不会因为害怕死而不死,也不会因为希冀生而永恒。生死是自然规律,但人又是社会的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活动的主体,因此人在认识这一规律时又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生死观。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则认为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对于死不必过于悲哀。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生死观。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明确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①毛泽东自己对自己的死的看法也很达观,他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死后你们应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在自然规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例外。超越生死,不是要打破自然规律,不是不遵循辩证法,而是期望人们在自然规律面前,更清醒地认识生死现象,更好地利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用自然规律,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命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人生幸福的创造】: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4502.html
推荐文章
09-19
1 失败是通向成功的铺路石09-12
2 经典句子,描绘梦想蓝图的语言笔触09-12
3 【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09-12
4 经典句子,开启智慧宝库的神奇钥匙09-18
5 探索文字宝藏,这些人生感悟句子具有穿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