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欲自照,必借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惟君臣相遇,如鱼得水,则海内可安。或曰:木从绳则正,君从谏则圣。
译文:人要想看清自己的面容,就必须借助一面明镜;君主想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必须凭借忠臣的规谏。君主如果自以为贤能,下臣又不敢匡正,想要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只有明智的君主遇到忠直的臣子,如鱼得水,这样天下就可安定。有人说:木头依从墨线就能锯直,君主采纳忠谏就会圣明。
【●批语】yipindushu.com
上虐则下诺,若人主所行不当,臣欲进谏,辄惧死亡之祸,夫与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敢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利而不去言。正所谓:未信而谏,则谓之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明主思短而益善,虐主护短而就愚。譬如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臣亦实难犯忤。岂无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虞世基位居宰辅,在得言之地,竟无一言谏诤,偷安重位,又不能引身而退,诚深罪合死。或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上昏则下惑,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危亡之祸,反手可待也。昔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如之何?”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公曰:“裂地以封之,疏爵以待之,有难不死,出亡不送,何也?”晏子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谏而见纳,终身不亡,臣何送焉?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谏不见纳,出亡而送,是诈忠也。”
上明则下直,人主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诤臣皆宜进谏,匡救君恶。君臣上下,各尽其公,乃得身安国宁。据《贞观》载,或告尚内容右丞魏徵,言其阿党亲戚。太宗令人责其曰:“尔谏正我数百条,岂以此小事,便损众美。自今以后,不得不存形迹。”居数日,太宗问徵曰:“昨来在外,闻有何不是事?”徵正色曰:“前日陛下责臣云:‘因何不作形迹?'此言大不是。臣闻君臣同契,义皆一体。未闻不存公道,惟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国之兴丧,或未可知!”太宗改容曰:"前发此言,实大不是。公亦不得遂怀隐避。”徵曰:“臣以身许国,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负。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太宗曰:“良忠有异乎?”徵曰:“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独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徵随事谏正,多中上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乃能以义制人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臣矣!或曰:绳木从正之巧莫过于射影者,不伤体面而从正。
译文:君主暴虐则下属就会唯唯诺诺,倘若人主所做的事情不妥当,臣子虽想进谏,动辄畏惧死亡的祸患,与赴鼎镬被烹杀、冒利刃被杀,没有什么不同啊!懦弱的人,虽然心怀忠直,但不敢说;被君主疏远的人,担心不受信任而不愿说;心中只考虑地位、俸禄的人,忧虑说了不利于自己而不去说。这正像人们所说的:不被信任的人来谏,就会被君王认为是毁谤自己;信任的人却不规谏,就叫做尸位素餐。明智的君主时时想到自己的短处而越来越好,而暴虐的君主庇护自己的短处而终成愚昧。例如隋炀帝喜好夸耀自己的长处,庇护自己的短处而拒绝规谏,臣下也确实难于犯颜忤旨。他难道不是因为手下没有忠臣,自身又听不到过失,罪恶积累祸患盈满,才导致国灭身亡的吗?虞世基位居丞相,处在能够说得上话的地位,竟没有说一句直言规劝炀帝的话,苟且偷安地居于重位,自己又不主动辞官隐退,实在是很大的罪过该杀。有人说:国家危急却不扶持,倾颓却不匡救,君主怎么用这种人来辅佐呢?君主昏庸则下属就会巧言迷惑,如果君主所做的事情不妥当,臣下不仅不劝谏改正,而且一味阿谀顺从,凡事都说好,那么君主就成为昏君,臣子都成为谄谀之臣,君昏臣谀,等到过失多得不能再多了,就没有再规劝的必要了,因为国家危亡的祸患,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到来。春秋时,齐景公问晏子说:“忠臣是怎样侍奉国君的?"晏子回答说:“国君有灾难不为他去死,国君出国逃亡不给他送行。"齐景公说:“国君分割土地来封赐他,分出官爵来优待他,国君有灾难却不为国君去死,国君出逃却不送行,是何道理?"晏子说:"臣子进良策而被采用,国君终身没有灾难,臣子怎会去死呢?臣子规谏而被听从,国君终身不必逃亡,臣子又怎会给他送行呢?如果臣子进良策不被采用,国君有灾难而为他去死,这是枉死;臣子规谏不被国君听从,国君出逃又去相送,这是伪忠。"国君明智则臣下就会直言不讳,国君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妥当的,有的可能才开始,有的恐怕已快结束,不管是哪种情况,刚正的臣子都应进言规谏,直言规谏君主的缺点和过失。君臣上下,各自尽到最公正行政,才能得到身安国宁。据《贞观政要》里记载,有人告发尚内容右丞魏徵,说他偏袒亲戚。太宗就让人传话责怪他说:“你规谏匡正我达数百条,何必因为这些小事,而损害了你众多的优点。从今往后,你不能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过了几天,太宗问魏徵:"这几天你在外边,听到我有什么事做得不对吗?"魏徵神态严肃地回答说:“前天陛下责怪臣说:‘为什么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大处说这话极为不对。我听说,君明臣直,配合默契,道义相和为一体,才能治理好国家。没有听说,不心存公道,只注重言行举止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如果君臣上下,共同遵循只注重言行举止这条道路,那么,国家的兴盛衰亡,也许就不得而知了!"太宗急忙改换脸色说:“前天我说的这话,确实从大处说是极为不对的。但你也不能因此就心怀隐匿回避。”魏徵说:“我把自己的性命都交给了国家,按照正道行事,必然不敢有什么欺罔辜负。但愿陛下让我成为一个良臣,不要让我成为一个忠臣。"太宗问:“良臣与忠臣有区别吗?"魏徵说:"良臣能使自身获得美名,也能使君王享有崇高的称号,子孙代代相传,荣华富贵没有止境。而忠臣使自身受诛灭,陷君主于极大的恶名,也使家与国都遭到损失,而他独享忠臣的美名。由此说来,良臣与忠臣相差很远啊。"的确如此,魏徵遇事随时规谏纠正,许多规谏都切中太宗的过失,就像明镜照见人的形体一样,美丑都一定显现。他竟能用道义克制国君感情的爱憎,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的国家栋梁之臣啊!有人说:运用绳木从正之法最巧妙的莫过于含沙射影了,既不伤害对方的脸面,还能使对方恍然大悟而改过。
【●典例】
【受蒙反省邹忌借喻绳木】
【责过有赏齐王改过从正】
公元前378年,齐威王即位,据说他多年不理朝政。一天,他召琴师邹忌进宫弹琴消遣。邹忌见过威王,只是一味大谈特谈弹琴技法,就是不奏曲。齐威王不高兴地说:"您的技法我已牢记在心,但仅仅知道这些还不够,还需审知琴音才对,请先生试弹一曲吧。"邹忌说:“臣以弹琴为生,当然要尽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国为要务,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国大计呢?我抚琴不弹,就无法使您快乐;而大王手握社稷这把大琴,多年来不曾弹一曲,怎么能使齐国的百姓快乐呢?"齐威王十分惊愕,和他大谈治国的方略,邹忌竟说得头头是道。于是齐威王拜他为相国,开始整顿朝政。
这天早晨,身材修长、形貌英俊的邹忌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了照镜子后问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英俊呢?"妻子说:"徐公哪有你英俊呢?"邹忌心里清楚,城北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自己哪里比得上他呢!他转身又问妾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英俊呢?”妾说:"徐公不如您英俊!"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把对妻、妾所说的话重复问客人,客人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徐公确实不如您英俊。”送走客人,恰好城北徐公来访,邹忌对他进行了详细观察,觉得自己肯定不如他英俊。送走徐公,晚上,他想来想去,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妻子说他比徐公英俊,是偏爱他;妾说他比徐公英俊,是惧怕他;客人说他比徐公英俊,是有求于他。
第二天,邹忌上朝对齐威王说:"臣确实自知不如城北的徐公英俊,但臣的妻子偏爱我,臣的小妾惧怕我,臣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都说我比徐公英俊。从这件事我联想到:朝里的大臣,没有不偏爱大王您的;左右妃嫔,没有不惧怕大王您的;齐国四境之内的人,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如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是多么严重呀!"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巧妙劝喻,觉得很对,就下令说:“以后,不管是谁,凡是能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可以得到最上等的赏赐;能用内容面文字批评我过失的,可以得到中等的赏赐;能在大庭广众之下非议我的,只要传到我耳中,就可得到下等的赏赐。"这道命令颁布后不久,文武百官、百姓纷纷上朝来向齐威王提出很多意见,齐威王采纳了其中所有合理的意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一年之后,大家都觉得提不出什么意见了。齐国因此渐渐强盛起来。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绳木从正: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9817.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引领心灵飞翔的精神羽翼09-19
2 告诉孩子“你真棒”09-12
3 经典句子:智慧的经典,深刻的启示09-12
4 经典句子:经典之句,传递文化薪火09-12
5 警惕你急于出国的心理被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