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评是一种夸大自己错误的倾向。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存在一种被称为“情绪依存记忆效应”的现象。一般而言,当人们处在某种情绪状态时(例如感到悲伤),他们更有可能会回想起以前有类似感觉的时期,以及跟低落情绪有关的事件。例如,如果分手后你感到很悲伤,你可能会容易想起之前的每一段关系的所有问题。你也有可能会夸大自己的所有缺点,你会认为是这些缺点导致了分手。同样地,如果你因为工作做得不好而感到伤心,你可能会纠结于所有那些你无法跟同事做得一样好的事,或者是那些无法达到自己标准的事。
无力感
无力感是一种重要的事情不受自己行为控制的感觉。换句话说,有时你可能会认为不论自己做了什么,都无法影响事情的结果(例如,被其他人拒绝、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在学校表现很差、遇到财务问题或者经历其他显著的生活压力)。这种无助的或者缺乏控制的感觉往往与悲伤或抑郁的感觉相伴而生。
尽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悲伤都是生活的一个正常部分,但是有些人所经历的抑郁程度却影响了他们正常工作、生活和维持关系的能力。当抑郁严重到造成重大损害的程度时,往往被称之为“临床抑郁症”。 临床抑郁症 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已经发现,一些具体的问题(统称为“情绪障碍”)在一定程度上被定义为与抑郁症的存在有关。在中,我们将讨论限定在最常与完美主义相联系的两种障碍上,即重度抑郁症和恶劣心境障碍。 重度抑郁症 重度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患病者会体验一种或多种严重抑郁发作。严重抑郁发作期是指患病者持续体验到低落情绪或者对几乎所有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并至少持续两周以上的时间。此外,患病者还会体验到其他一些症状,可能包括食欲或体重的变化,睡眠的变化,感到不安或者觉得一切变得很慢、失去了能量,体会到无价值感或者极端的羞愧感,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难以做出决定,并会产生死亡或自杀的念头(美国精神病学会2000)。 尽管严重抑郁发作期被定义为持续两周以上,但实际上通常会持续几个月。尽管这一症状可能在任何年龄出现,包括童年期,但严重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是20岁中期。有些人只会体验到一次单独的严重抑郁发作期,可能会由压力生活事件引起。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抑郁可能会持续很久,或者与一系列比较短的发作期有关。对于体验过不止一次严重抑郁发作期的人来说,在每个发作期之间情绪或许会回归到正常水平,而在严重发作期得以改善后仍会遗留下一些轻微的抑郁症状。 恶劣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的患者会长时间感到悲伤和沮丧,相比于重度抑郁症患者,他们体验到的抑郁强度往往较为温和。从技术角度来说,一个人要被诊断为恶劣心境障碍,他必须经历两年以上的恶劣心境,即在大多数日子,并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感到悲伤和沮丧。尽管最低期限是两年,但是恶劣心境患者往往报告说他们已经感到低落和抑郁很多年了。除了情绪低落之外,恶劣心境障碍患者很可能会体验到两种以上的其他症状,包括食欲变化、睡眠变化、低能量、低自尊、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者难以做出决定,并感到绝望。 正如你所看到的,重度抑郁症和恶劣心境障碍有很多共同的特征。虽然如此,但它们也有很重要的区别。首先,重度抑郁症通常与不连续的发作期有关,而恶劣心境障碍通常会持续很久。其次,一次严重抑郁发作期必须与沮丧情绪或者丧失兴趣有关(除了其他相关症状之外),需要每天持续并超过两周时间。相反,恶劣心境障碍患者并不一定每天都感到低落——而是大部分时间。最后,重度抑郁症的抑郁强度往往比恶劣心境障碍要强得多。 抑郁症的起因 如果你有与抑郁症有关的重大问题,你可能会被某位专业人士告知,抑郁症是大脑内化学物质失衡、父母养育你的方式、遗传或者许多其他因素造成的。尽管有各种各样解释抑郁症的理论,但我们并不知道抑郁症的真正起因。事实上,现在看来,抑郁症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引起的,而且不同的人会由于不同的原因体验到抑郁。尽管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获得更加清晰的关于抑郁症变量的认识,但是说到任何一位具体的抑郁症患者,他们仍然无法确定抑郁症的成因。这个问题似乎是由于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所致。 生理因素 对于抑郁症来说,生理因素的影响很大,包括我们自己的基因组成、大脑化学物质以及其他因素。本节我们将讨论生物因素在抑郁症中的作用。 遗传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抑郁症会在家族中流行(Sullivan,Neale,and Kendler2000)。例如,根据研究的平均情况,与直系亲属没有抑郁症的人相比,父母患重度抑郁症的人患病的可能性会高三倍。当然,就其本身而言,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抑郁症是通过基因遗传的,也有可能是在有抑郁症患者的家庭中成长而习得的。为了证明抑郁症等类似问题中的遗传基础,科学家们需要求助于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以及对于被认为与抑郁症有关的基因进行的直接对比研究。一般而言,有一些证据,尤其是来自双生子研究的证据,表明抑郁症在一定程度上是基因造成的(Sullivan,Neale,and Kendler2000)。然而,来自其他基因研究方法的证据却是混合的。尽管对于一些人来说,基因对于抑郁症的发展影响很大,但必须指出一点:抑郁症的遗传方式不同于其他特征(例如眼睛的颜色)的遗传方式,即使在同卵双生子中,其中一位患抑郁症,另一位不患抑郁症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神经递质 许多研究调查了神经递质水平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Stahl2008)。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负责从一个神经细胞向另一个神经细胞传递信息。一般来说,获得最多支持的抑郁症神经递质模型表明,抑郁症与血清素和(或)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有关。抑郁症神经递质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以下事实,使用增加这些物质的药物似乎可以改善抑郁症。此外,还有另外的证据支持神经递质在抑郁症中的作用。然而,神经递质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而且医生也无法简单地通过测量大脑中含有多少血清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来检查是否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其他生理因素 许多其他的生理过程都被认为与抑郁症有关(例如海藻糖酶)。在某些类型的抑郁症中,荷尔蒙水平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此外,滥用酒精或药物也会增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最后,晒太阳的次数,甚至睡眠模式都可能对抑郁情绪有影响。 心理因素 许多研究显示心理因素对抑郁症的发展和持续有重要影响。例如,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例如,身体及性虐待、离婚、失业)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而且,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也会增加他或她感到抑郁的机会。最有影响力的抑郁症心理学理论之一描述了信念如何导致抑郁。这一理论由亚伦•贝克博士和他的同事提出(1979),被称为抑郁认知理论。贝克提出抑郁与针对以下事物的消极思维倾向有关,针对自我(例如“我想做的事似乎没有一件能做成”)、针对世界(例如“没有人关心我”)、针对未来(例如“事情永远不会变好”)。除了这三种思维模式之外,贝克也强调了其他消极信念的作用(例如“我必须完美”),以及用消极、偏见的方式解释问题这一倾向的影响。 还有一些其他的关于抑郁症的心理理论与贝克的方法相当类似,研究者们在这些理论中提出思维和解释对于抑郁症的持续有重要影响,许多导致完美主义的思维和信念也与抑郁症相关。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自我批评: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8788.html
推荐文章
09-20
1 感悟汉字深情,经典正能量句子09-12
2 克服变革阻力的方法09-12
3 经典句子:搞笑经典,笑得直不起腰09-12
4 必须赢得信任09-12
5 职业努力启示语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