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制度发挥应有效用关键在于执行,没有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学校制度就没有意义。如何确保制度的执行?要注意以下方面:
(1)制定制度时充分考虑制度的价值和可行性
学校制度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与制度本身的价值和质量直接相关,学校制度本身必须是高质量和有价值的。在学校制度酝酿和讨论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和反复论证制度的价值和可行性。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规定应该少定,一旦定下来,便要严格遵守”,后人称之为“洛克忠告”。 [2] 没有价值和可行性的制度最好不要制定和出台。
(2)制度发布后进行广泛宣传和有效解读 学校制度发布后最终要在学校工作实践中落实在教职工身上。要执行学校制度,首先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学校制度,基于理解才能遵守制度,基于遵守才能执行制度。所以,在制度发布后,学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方式,在广大教职工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有效的解读。这种宣传和解读要注重以下方面:一是制度的背景,明确学校在什么情况下出台制度;二是制度的立意,明确学校在期望通过制度解决什么问题;三是制度的内容,详细解读学校制度的内容是什么,特别是要明确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四是制度产生的程序,让大家了解制度产生的整个过程,尊重和敬畏制度。 (3)明确工作中的分工和责任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都有制度,制度的执行与各方面工作系统的分工和责任确定有密切的关系,分工清楚、责任明确是制度执行的基础,而且分工和责任都应该明确到每一个人。在工作中,如果有些人分工不清楚、责任不明确,就很可能成为“旁观者”,出现“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也叫“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或者“责任分散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1964年3月发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公园的一起谋杀案展开研究而提出的。它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就会出现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的情况,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所以就全力承担责任;后者共同承担责任,所以总是期望别人多承担点责任,而自己少承担或者不承担责任。 (4)明确执行制度的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方法和手段是战术层面的因素,但是对于学校制度的执行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制度执行的力度和质量。对每一项学校制度,都要思考和设计确保其执行的手段和方法。比如,会议是每个学校实施管理的常规方式,会议纪律比如迟到、早退等也是很多学校头疼的现实问题。对规范学校的会议纪律,特别是会议迟到问题,很多学校有很好的方法和手段。一所学校的方法是:一是会议正式开始后,关闭会议室的后门,只开前门。如果有谁迟到,只能从前门,在领导和所有与会人员的注视下进来。二是按照参加会议人员的人数配备会议室的椅子,会议开始后,把没有坐人的椅子放到第一排。如果有人迟到,只能坐在第一排,受到大家的不断关注。 (5)关注制度执行的质量 制度执行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制度的执行要有力度,以执行的力度来实现制度的规范作用;二是制度执行要彻底,以制度执行的彻底来实现制度的价值;三是制度执行贵在坚持,在持久的坚守中强化制度及其影响。 如何提升学校制度系统的整体效果 学校制度系统由不同类别的制度组合而成,不同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最终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要提升学校制度系统的整体效果,仅仅关注单个制度及其实施情况与结果是不够的,必须从整体上思考、设计和实施学校制度系统,以获得学校制度系统的整体效果。 要提升学校制度系统的整体效果,要注意以下方面: (1)基于系统设计进行学校制度系统建设 学校制度由一个一个的制度构成,建设学校制度系统也是制定和变革一个又一个制度的渐进的过程。但是,建设学校制度系统必须首先确立整体的框架和结构,明确学校制度系统的构成要素、每个制度的内涵与功能,以及各个要素、各个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整体框架和结构的确立必须与学校的整个管理系统一致,与学校不同领域核心任务一致,同时与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与使命相呼应。比如,北京大兴七中把学校管理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分为八大类,印制成“大兴七中管理手册”,发给全体教职员工遵照执行。这八类规章制度包括教师队伍建设、师德规范、教师聘任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德育管理常规、共青团工作、教学工作常规、总务管理制度等,每一类下面包括若干具体的规章制度。这些规定都是学校根据各方面工作需要和学校自身特点,经过反复研究和探索而制定出来的,对于学校工作有积极意义。 (2)建立健全不同类别的学校制度 不同类别的学校制度在学校制度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立意和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功能,都是学校制度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办学实践中,很多学校都有很多制度,但是制度的类别往往不完备,影响了学校制度系统的整体效果。学校的制度系统建设要注意建立健全不同类别的学校制度,把不同内容的制度、不同功能的制度、不同性质的制度、不同落实方式的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2] 《管理定律31条》,中国保险报,2003年10月29日。 学校制度系统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学校制度是对学校办学实践内在秩序的具体反映与表达。但是,学校制度建设与学校的办学实践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同步发展,制度建设通常会落后于学校办学实践的发展。学校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会获得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它不会随着办学实践的变革而自然而然地同步变革。相对于学校的办学实践,学校制度系统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就像人会衰老一样,随着学校办学实践的发展,学校制度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导致制度的低效、无效和负效。另外,学校制度系统是由不同制度组合起来的制度体系,不同制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由于不同的制度是在不同时间由不同人发起和开发、为解决相应的组织问题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不同制度之间的适切性和协调性会产生问题,从而产生制度系统本身的内在缺陷。 如何解决制度系统的滞后性和内在缺陷呢?可以通过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来实现。这两个概念最初来自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实质上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原有的不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创新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了减少交易费用、增强组织竞争力,创造出新的“游戏规则”的活动和过程。V•W•拉坦认为,“制度创新或者制度发展一词将被用于指:第一,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变化;第二,这一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第三,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 [1] 。笔者认为拉坦所说的制度创新的第一和第二点其实指的是制度创新的原因和契机,第三点才是制度创新本身。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实际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制度的变化与变革。制度变迁更倾向于在组织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相关制度本身的新旧更替,而制度创新则更倾向于基于组织发展的切实需要而进行的对整个制度系统或者相关制度的变革与完善。在建设和完善学校制度系统的过程中,既有制度变迁,也有制度创新。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如何确保学校制度的执行: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796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领悟经典句子,开启心灵的智慧之旅09-12
2 经典句子:感受经典的震撼力量09-19
3 沉浸文字柔情,从经典句子中体会人生感悟的智慧09-12
4 性感09-20
5 【不断强化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