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内聚力高低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
群体的规模
一般而言,群体规模越小,内聚力可能会越大,因为所有成员之间交往的机会相对多,目标更容易达成一致,也更容易协调工作活动。但是最小的团队不一定就是最具凝聚力的。在小群体缺少足够的成员执行要求的任务时,他们就会具有更少的凝聚力。只有在群体尽可能小,但刚好够完成分派的工作时,群体的凝聚力才可能会达到最大。
成员的相似性 同质性群体倾向于比异质性群体有更高的内聚力。因为有着相似背景和价值观的成员在实现群体目标的途径和维持群体行为的规则上更容易达成一致,这将增加群体内的信任感和减少彼此之间的消极冲突。相反,异质性群体的内聚力则相对较低,尤其是在群体发展的早期阶段。这样一来,管理者就会面临两难选择:群体成员的同质性到底应该多高,因为在完成复杂任务或需要用创造性方法解决问题时,异质性群体的工作绩效会更高。 领导方式 勒温的群体实验表明,在民主、专制和放任三种群体领导方式下,各实验小组的工作绩效和群体氛围各不相同。在实行民主式领导的小组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亲密,群体思维更活跃,群体内聚力更高。 外部的竞争和挑战 在群体成员面对外部竞争或一项具有挑战性重要目标时,群体内聚力会趋于增加。因为当成员无法独立应对威胁或竞争的时候,他们会重视和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并增强群体成员的相互价值认同,从而提高群体内聚力。不过也会有例外情况,其一,如果成员认为无论如何群体都无法抵御外敌,对个体已无保护能力,则内聚力不会增强。其二,如果成员认为威胁只是针对群体而非个人,或认为群体威胁会自动消失,那么内聚力反而会减小。 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 许多管理心理学研究比较了个人奖励与群体奖励两种方式的作用,发现不同奖励方式会影响群体成员的工作期望。现有研究表明,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奖励方式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内聚力。与此有关的是工作任务的目标结构。群体成员的任务目标互不关联,容易降低群体的内聚力。相反,把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会增强集体观念和内聚力。 成员的相互作用 当成员有机会定期地相互交往时,群体的内聚力会增强。例如,群体成员执行相互非常依赖的任务,并在同一自然地区工作时,成员间的互动就会增加,这也为彼此之间的相互吸引提供了基础。 加入群体的难度 加入群体的难度越大,可能性越小,内聚力越大。可能因为这样的群体往往是对成员进行严格挑选的,选出的成员一致性本身就很高。此外这样的群体通常有较高的声望,一旦成为群体一员,荣誉感和归属感成了成员共同维护的对象。 此外,群体中信息的交流方式、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都会影响群体的内聚力。 群体心理与管理 群体沟通 沟通的功能 沟通是人们传递信息的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它就像神经系统对人体一样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管理过程都包含两种性质的运动形式:一是物质流,即人、财、物的输入、输出;二是信息流,指各种信息的传递、接收和处理。一般来说,管理者较少地与“具体的事物”打交道,而更多的是与“事物的信息”打交道。也就是说,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信息流来掌握物质流的状况,指挥物质流的运动。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交流。因此,沟通除了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还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手段,即员工可以通过群体内的沟通来表达自己的失落感和满足感,从而满足自己的社会需求。 沟通的过程 所示,沟通是一个过程,它包含发送者、编码、通道、译码、接收者和反馈几个基本环节:如果发送者有向接收者传送信息的需要,他就会将这些信息编译成他认为接收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符号。然后通过特定的通道(如正式通道或非正式通道)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收者。接收者在接收到这些符号后,必须先将这些符号翻译成他所能理解的形式,这就是对信息译码的过程。沟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馈回路,即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准确无误地接受。根据个体在沟通过程中的位置,这些角色会来回发生变化。当接收者对发出者进行反馈时,最初的接收者就成为发送者,而最早的发送者就成为接收者。 沟通的类型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根据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地位是否变换,沟通可以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地位不变,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收信息。比如作报告、发指示、作演讲等。两者之间地位变换是双向沟通,如谈判、协商、交谈等。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效率的有关比较研究表明:从沟通的速度来说,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从内容的正确性来说,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好;从工作秩序来说,双向沟通容易受到干扰,缺乏条理性,单向沟通显得非常安静、规矩。此外,双向沟通中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动态性更高,但双向沟通中的人际压力也比单向沟通时大。 上行沟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沟通的流向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根据沟通的流向可以将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下行沟通是指在群体或组织中从高水平向低水平进行的沟通。例如,管理者向下属分配任务、下达指示、介绍工作、告知规章制度、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提供工作绩效的反馈等。 上行沟通是在群体或组织中从一个水平向更高水平进行的沟通。例如员工向上级汇报工作、陈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申诉、员工态度调查、征集基层意见等。这种自下而上的沟通使得管理者能经常了解到员工对他们的工作、同事和组织的总体感觉,了解到工作中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但是在管理实践中,上行沟通常常少于下行沟通,而且容易出现失真或偏差。例如,下属常常觉得需要强调自己的成绩,对自身差错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是报喜不报忧,形成避免传递坏消息的倾向。 水平沟通是指层级相同的组织、工作群体或成员之间的沟通。作为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的重要补充,水平沟通可以节省时间和促进合作,多用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 口头沟书面沟非言语沟通和电子沟通 根据沟通使用的媒介,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言语沟通和电子沟通。 口头沟通是最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报告、面谈、讨论、会议、演说等都是口头沟通的例子。口头沟通的优点是快速灵活和及时反馈。大量的信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进行传递,并且及时地得到对方的回复。如果接收者对信息不确定,迅速的反馈可以使发送者及时澄清其中不明确的地方,及早地更正错误。但是当信息经过多人传递时,口头沟通容易失真的主要缺点就会暴露出来。在沟通的过程中,卷入的人越多,信息出现过滤或夸大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核实起来也很困难。 书面沟通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例如文件、通知、告示、刊物、书面报告等。书面沟通比较正式严谨,具有永远记录性,容易核实,可以重复使用和阅读。对于复杂或者长期的任务来说,书面沟通是必要的。例如一个新产品的市场推广计划可能需要好几个月的大量工作,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可以使计划的构思者在整个计划的发展过程中有参考。但是书面沟通也有它的不足:很费时间,不够灵活,缺乏反馈。 非言语沟通包括面部表情、重音语调、身体动作、身体距离等。我们在使用口头沟通时,也在使用着非言语沟通。例如一位领导在听下属汇报工作时,身体微微向前倾斜,目光专注,不时地点头,这些身体动作都在传递着他在认真倾听的信息。非言语沟通常常是言语沟通的重要补充,它使得发送者的信息更为灵活丰富,也更为复杂。但是非言语沟通传递的距离受限,界限模糊,而且依赖于接收者的理解,受文化规范的影响较大。 电子沟通是近年来日益流行、发展迅速并受人关注的一种沟通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局域网、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话会议、视频会议、传真等来传递信息。电子沟通的优点在于:速度快,效率高,可以多方位沟通,空间跨度大,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远距离、跨地域的即时沟通,降低了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成本。电子沟通的缺点在于:很难得到及时反馈,受硬件条件的限制很大。它打破了员工工作与生活时间的界限,使组织的界限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使人际间的感情交流显著减弱,这些都给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群体内聚力的影响因素: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791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闪耀智慧光芒的语句09-12
2 经典句子,岁月流淌中的文字精华09-12
3 婚外情的心理真相09-12
4 经典句子,笑料满满等你发现呀!09-12
5 教养子女要做好阶段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