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情绪复杂多变,因此对情绪的分类一直是一个让心理学家又爱又恨的问题。迄今为止,关于情绪的类型仍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说法。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情绪分类就有很多种,如《中庸》则认为情绪有“喜、怒、哀、乐”四种。《素问》把情绪分为“喜、怒、悲、忧、恐”或“喜、怒、思、忧、恐”五种;《吕氏春秋•尽数》则认为情绪有“喜、怒、忧、恐、哀”五种;《三国志•魏陈思王植传》中把“喜、怒、哀、乐、怨”定为五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把情绪分为“好、恶、喜、怒、哀、乐”六种;《荀子•天伦》认为情绪有“好、恶、喜、怒、哀、乐”六种;《白虎道•情性》称“喜、怒、哀、乐、爱、恶”,也主张“六情”说。《礼记•礼运》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主张“七情”说。
现在心理学中比较流行的分法是将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其中,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是先天产生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如孟昭兰(2005)从婴儿情绪的发生角度出发,认为人类婴儿有六种基本情绪:快乐、兴趣、厌恶、恐惧、痛苦(悲伤)和愤怒。克雷奇(1980)则提出了基本情绪有快乐(喜)、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而派生出来的,因此也称为次级情绪。
20世纪70年代初,伊扎德就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分别是: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由此产生的复合情绪有三类:第一类是基本情绪的混合,如兴趣—愉快、恐惧—害羞等;第二类是基本情绪与内驱力的结合,如性驱力—兴趣—愉快、疼痛—恐惧—愤怒等;第三类是基本情绪和认知的结合,如活力—兴趣—愉快、多疑—恐惧—痛苦等。复合情绪有上百种,有些可以命名,如愤怒—厌恶—轻蔑的组合可以命名为敌意;但是大多数复合情绪是难以命名的。
有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引入“维度”的概念对情绪进行分类。如罗素提出的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他认为情绪可以划分为两个纬度:愉快度和强度。愉快度又可分为愉快与不愉快;强度又可分为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而它们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出四种类型: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这种用评价情绪词或归类的方法,在中国、克罗地亚、爱沙尼亚、希腊、希伯来、日本、波兰、德国等英语国家或非英语国家都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施洛伯格则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研究得出,情绪的维度可分为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并由此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型()。图中椭圆切面的长轴为快乐维度,短轴为注意维度,而垂直于椭圆面的轴表示的纬度则是激活水平的强度,通过这三种水平的整合可以得到各种情绪。 情绪三维模型由普拉切克提出,他认为情绪可以分为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其中锥体截面划分为八种原始情绪,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的情绪则是对立的,锥体自下而上表明情绪由弱到强。这个模型的特色是描述了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性及对立性特征,这在情绪实验研究中对于情绪的界定是很有用的。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认为情绪分为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四个维度。其中愉快度表示主观体验到的舒适度;紧张度表示情绪的生理激活水平;激动度表示个体对突如其来的情绪、情境缺乏预料和准备的程度;确定度则表示个体对感情的承受、胜任的程度。由此,在认知水平上,个体可以报告出对情绪的理解程度,在行为水平上,可以报告出自身动作对情境的适宜度。 人的情绪体验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我们难以把人的所有情绪明确地归入上述各类之中。例如,爱情除包含性欲外,还包含美感、柔情、羞怯感、道德感、责任感、赞扬、同情、尊重、敬畏、自尊、占有感等复杂情绪,应该把它归为哪一类呢?再如“悲喜交集”、“痛并快乐”、“既爱又恨”、“惊喜疑惧”等,又该如何分类呢?心理学家迄今尚未找到将所有情绪进行分类的框架。 情绪智力 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曾在斯坦福大学做过著名的“软糖实验”,即把一些小孩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里,然后分给每人一颗十分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就只能吃一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然后实验者离开,在外面窥视这些孩子。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结果坚持住的孩子最终吃到两颗软糖。然后心理学家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那些为了长远目标(两块软糖)而抗拒眼前享受(能马上吃到一颗软糖)的孩子比那些不能抵抗诱惑的孩子在学习、品行上都有显著优秀的表现。戈尔曼在研究20世纪以来的天才中,同样也验证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的观点。通过软糖实验和关于20世纪天才的研究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情绪智力即情商与我们的成功和失败紧密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 情绪智力的定义 通常认为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I)的第一个综合性理论是由Peter Salovey和John Mayer提出的。在他们看来,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个子系统,涉及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辨别不同情绪并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但是真正使这个概念受到广泛关注的却是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men)所著的《情绪智力》一书的问世。在该书中,他把情绪智力定义为:“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进行自我激励、有效地管理自己以及他人关系中的情绪的能力。” 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人有两个大脑,一个是理智大脑,负责思维;另一个是情绪大脑,负责感受。每种观念的产生,都是这两个大脑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建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理智大脑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具有清醒的意识,能够清晰地思考、反省和解决问题。而情绪智力却是另外一种认知模式,它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合时宜的动作、混乱的逻辑推理和冲动的行为,但是它同样是强有力的。并且情绪越来越强烈,情绪大脑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理智大脑的作用就会急剧下降。因此,情绪和理智应当保持平衡,情绪推动着理智的活动,理智则修正、调节、控制情绪的冲动。人生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这两者能否协调与合作,即不仅需要有高的智商,也需要有好的情商。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情绪类型: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787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散发魅力的经典话语09-12
2 经典句子,智慧与质感交织的华章09-12
3 经典句子,岁月记忆中的语言精华09-18
4 欣赏文字风采,找到最能定格美好瞬间的经典语句09-12
5 找到客户真正看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