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人们提问时,大多数管理者一般都有自己的风格。这是他们做事的默认模式,是一种习惯。如果管理者经常选择使用一种风格,那么人们就会变得依赖于他的这种风格。这种做法可以为沟通起到正向的作用,但同时,一成不变的风格作为一种习惯性提问持续下来,对于管理者来说,可能也会产生问题。
习惯性风格可能会妨碍管理者得到新的看法,也不利于他们在新环境中作出反应。例如,管理者如果喜欢摆出中立的姿态,那么其他人也可能受其影响,倾向于中立。这本身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大家都会有意无意地以他们成功的上司作为榜样,因为这些上司都是通过利用这种风格而不断晋升、迈向高位的。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公司满是中立的管理者,那么,他们如何去下决定、如何去做事情呢?
我曾见过一组管理层的人玩一个叫作“猴”的职场游戏。这些人从不对他们职责之外的任何问题发表意见,更不会去承担无谓的责任。而老总提出的关于公司的问题,或对这些问题作答的答案,则被他们戏称为“猴”。
他们会围坐在会议桌旁,将这只“猴”推到别人身上,不愿意自己接管。其中一个成员竟然还会绕桌扮演猴子跳舞,像个木偶一样,发出咯咯的叫声,如果“猴”真的确定是由某人承担,他还会发出巨大的笑声。太多时候,这只“猴”最终都无人承担,它留在那里,等待着,最终长成一只问题“大猩猩”。 这个团队的领导人的风格简直是百分之百的中立。他从不将喜怒放在脸上,在讨论会中,也没人见过他过分偏袒某一方,不管其中一方多么有说服力。他保持着中立,从不轻易表现自己的想法。于是,他的管理团队也学习了他的这种风格,学会玩那个“猴”的游戏。 在他的两年任期之后,公司开始有很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底层的员工经常要在管理团队门前排长队,提交方案、建议以及项目计划,请求他们能够给予考虑。大家都认为那位领导人迟早会进入公司核心管理层,所以他的风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这对企业发展不利)。“猴”的游戏一直在进行着,直到有一天,那位领导人拿到了竞争对手那里的一个职位,离开了公司。我只能推测在新公司里,他也许还在继续做着管理者中的中立方吧。 中立,当然只是一种管理实践和提出问题时的风格。下表中所列出的,是一个同管理风格相对的提问风格的整体描述。一位中立的提问者一定也是一位中立的管理者,就像喜欢引发争论的风格,可以应用在提问上,也可以同时用在管理工作的其他方面一样。我列出此表的目的,是希望每个管理者能够选择最让他感到自在的风格,如果环境适合,你也完全可以采用另外的某种或者某些风格。 你的实际提问风格可能会是包含上表中列出的几个标签的组合风格。如果你想得到最符合要求的答案,你必须得同作答者建立起和谐一致的对话关系。每个不同类型的风格都会帮助双方形成不同的关系。即使是威摄者,在某种情境下也能促成双方顺畅的交流,不过使用比较极端的风格,建立和谐的关系用时肯定会长一些。这里特别强调一种有相对消极影响的风格,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注意,那就是魔术师风格。 将动机隐匿于内心,会扼杀信任。如果问题中表露出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从某方面显现出虚伪,管理者提问赖以存在的信任基础就会被淡化。魔术师风格的提问者会像从帽子里掏出兔子来一样掏出问题,给他的观众带来“惊喜”。如果你真的要用这种风格提问,那要非常小心,要有节制地运用这种风格,因为它很有可能招致反感。曾有一位科技主管,每天早上都会给不同的实验室技术员购买咖啡,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找机会收集一些需要的情报和想法,在第二天针对其他技术员的实验进行挑战和质疑。没有人会欣赏这种伎俩。 魔术师似的提问风格,让回答者变得谨慎,让你的所有提问技能都丧失了效用。如果经常这么做,你就只能剩下通过自己的头衔和级别去强求答案了。 为保持提问的良好效果,所有的提问风格都需要遵守下面的原则: 1.表达出想要聆听答案的真诚; 2.沟通过程中始终保持兴趣,主动显示你的风格; 3.运用耐心——即使是质问者风格的人,如果有耐心,也可以得到很多问题背后的东西; 4.表现出正直的一面。 34.来自领导的问题更重要吗 你在组织内部扮演何种角色?你正在承担何种责任?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影响到你所提出的问题的分量,进而影响你得到的答案的分量。 任何企业高层管理者提出的问题都会很自然地被赋予更高的分量。组织中存在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领导一定认为这个很重要,因为他问了这个问题。不过这种逻辑常常会白白地浪费钱、浪费时间,在找出答案之外,没准又会出现更多问题。看看以下这个案例吧。下面的对话发生在市场经理和她的手下——一位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之间。 一位副总从一本杂志上撕下了一则广告,在纸的角落写了一个问题之后,把它交给了市场经理看。 市场经理:你看见副总留的那张纸了吗? 产品经理:看见了。他问我们知不知道,一种吸尘器的名字跟咱们的新产品重名了。 市场经理:你打算怎么做? 产品经理:我在他留的那个问题下面写了答案。你没看到吗? 市场经理:只有一个词?你疯了吗? 产品经理:您看看他的问题。他在跟咱们新产品重名的那种吸尘器旁边写的是“这样有问题吗”,我就回答他说“没有”啊。 市场经理:只说个“没有”,就这么两个字是不行的啊。他需要更多的调查。 产品经理:为什么?他只不过是在那本赠阅的杂志的一角写了个问题啊? 市场经理:这没什么关系。 产品经理:你说得对,没什么关系。所以我也给他一个简短的回答啊。 市场经理:我们需要给他做个详尽的研究。 产品经理:你想想,没人会把吸尘器和拖拉机搞混的。 市场经理:但是我们得确保万无一失,不是吗? 产品经理:是。可是我已经请教过每个人了,从律师那里收到了一个法律层面的意见,甚至还找了吸尘器业内的人问了一下。最后结果是没有问题的。 市场经理:我们还是需要给他像样的解释。 产品经理:我现在有点忙。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小题大做。 市场经理:我觉得这还不够。我要去找法务部门核对,然后赶紧写一个调查报告。 副总只是想就问题确认一下,图个安心。然而三个星期以后,几千元投进了一项小型研究中,同时开了几次浪费精力的会。这位市场经理与其说在给问题找答案,不如说在为高高在上的上司找答案。她反应过度了吗?是的。 用最简单的答案作答,其实是对副总想确认的那个问题的最佳回应方式。如果副总真的想要一个详尽的答案,那么他会选择截然不同的沟通方式来提问的。 另外,问题的重要性同一个人的职权等级也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不能区别对待。所以,如果管理者想提问,就问那些重要的问题,根据你所期待的答案呈现方式,去选择提问的方法。 在上面的案例中,将简单的问句写在一张从杂志上撕下来的纸上,本身就是清楚的信号,表明副总“只想确认一下”。他对组织的成员下的结论也有信心——这种信任也成就了他现在的职位,毕竟没人可以仅凭单打独斗就能坐拥高位。 案例中那两个字的回答,恰恰是副总想要的,这是他从产品经理那里得到的答案。而他听说了市场经理所做的工作之后,反而觉得她可能并不是现在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 高等级人士有高特权,但问题没有。如果问题的重要程度清楚地呈现出来,那么答案的详尽程度应该同它相对应。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你提问时的个人风格是什么: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7806.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弹性原则09-12
2 如何应对没有回答的局面09-12
3 职场拼搏语录攻略大全集09-12
4 经典句子:饱含深情的经典之句09-12
5 战术必须由战略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