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哈佛商业评论》上有一篇被广为引用的文章曾问道:“中层管理过时了吗?”它给出了一个极为肯定的回答。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层管理并没有消失,也没有缩减,而是大大地膨胀了。在很多公司里,一线监督员到高级管理层之间的“中间层”,增长速度比销售额要快三四倍。而这里的销售额,还没有按通货膨胀率加以调整。
这种增长并不仅限于大型企业,中小公司的中层管理增长得更快:30年前,很多公司除了所有者一家人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管理层”。而且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企业界,政府、军队和大量非营利组织中间管理层的增长也相当迅猛。30年前,一家拥有250个床位的社区医院只有一个院长(一般是由从医疗第一线退休的医师担任)、一个护理主任,而现在它已经拥有三四个副院长、一位审计员、半打“主任”:化验室主任、X光室主任、理疗主任、膳食主任、数据处理主任等。我还知道有一所文科大学,20世纪50年代时仅有一位校长、一位系主任、一位学生助理主任,他同时还要处理学生入学工作,以及一位负责图书管理的主管办事员。而现在,学生人数翻了两倍,从500人增长到了1000人,行政管理人员则翻了6倍,副校长3人,主任4人,还有17名助理主任和助理副校长。
这些增长中有一些是健康的。30年前,由于连续25年的低出生率和20年(自1929年开始)的低就业率和低晋升率,导致中层管理人员工作负担过大,年龄偏大。显然,随着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从那以后所有的机构都已急剧扩张。这些增长中有一部分来自外界的压力。一家社区医院里有3名新任的副院长,有一人全职处理劳资关系,一人负责处理与政府规章有关的事务。企业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了很多新的绩效要求。《哈佛商业评论》认为中层管理者会被电脑所淘汰,事实却与此相反,电脑带来了大量新的中层管理工作岗位。
但是,这种增长里的大部分,甚至是很大一部分是单纯的膨胀。近30年来,管理职位的膨胀比通货膨胀更为严重。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的文科大学,只要5名秘书就能完成得相当好的工作,现在由7~8名主任、助理主任、助理副校长来完成。当时一家大型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只有“主管”头衔,最多是“经理”,而现在则变成了高级副总裁。以前很多大公司只有一名高级副总裁。在军队、州及地方政府里,职位的膨胀情况更为严重。 人口因素加速了中层管理工作和职位的发展,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婴儿潮一代进入了管理工作队伍之后更是如此。随着年轻人的大量涌入,必须提升组织里年纪较大的人,以便给前者腾出空间。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起薪较高,年纪较大的人的工资也必须相应提高,并授予适当的工作职衔。 因此,如今的中层管理队伍人浮于事,臃肿不堪(并不只有美国是这样,欧洲的情况更糟糕)。这减缓了决策过程,并使组织越发难以适应变化。即便是在身居高位、职衔显赫的人里,也很少有人需要直接面对挑战,拿出成果。在军队里,后勤服务部门变得比战斗部队还庞大,而且雇佣的人手也更多。大大小小的很多企业也变得同样官僚化,饱受中层管理部分太过臃肿之苦。 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职业学校的将是生育低谷期出生的孩子,不再是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因此年轻人的数量将急剧减少。到这十年结束的时候,年轻的后备管理者,将比过去几年下降30%。届时,纠正中层管理部门臃肿的问题,不仅会变得更为容易,也会变得日益重要。如果维持当前中层管理工作的水平——更不要说继续扩张下去,只会导致管理层的工资进一步抬高,管理层的职衔更为膨胀。因此,现在就应当着手给中层管理部门减肥了。 方法之一是自然减员。由于员工的退休、死亡、辞职而造成一个职位空缺时,不要自动去填补这一空缺,也不要去“研究”它,就让这个工作空缺6~8个月,看看有什么样的结果:除非大多数人都强烈要求填补这一职位,否则就把它直接取消。有少数尝试过这一方法的公司汇报说,6个月后,半数“空缺职位”都消失了。一所正在使用同一方法的大学,也汇报了相同的结果。 最重要的是,要利用自然减员的方法,减少管理的“层数”。在过去30年里,管理级别比中层管理职位增长得还要快。在一所规模很大的目前正试图减少管理人员的大学里,管理级别比管理职位的增长速度快两倍(而管理职位的增长速度又比学生人数的增长快两倍)。在很多大型企业或研究机构里,都能发现类似,甚或更糟的情况。然而,每多出一个管理级别,就带来更多的僵化,使决策过程变得更慢。信息论里有一条规律:信息的每一次“中转”(也就是多一个“级别”),都会使传递的信息量减半而噪声加倍。管理层次应该比管理人数的增加慢得多,甚至完全不增加。 这种管理增长的正当理由已经消失,我们不再需要这样做:把一些还没准备好的新手匆匆忙忙地提拔起来,还没等他们在当前的岗位上待够时间、精通业务,就又要再次把他们提拔上去。随着管理者的年龄结构迅速改变——到20世纪90年代,中层管理者的平均年龄将达到40岁以上;而在80年代初,中层管理者大多不过30出头——“一步登天”式的管理者将被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所取代。实际上,我们很可能要重新遵循古老的原理,除非人们对新工作已经足够了解,能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很快胜任它,否则就不会把他们提升上去。由于下属能够负责对上沟通和自我控制,“管理幅度”有望得到充分扩展。届时,一旦自然减员造成某一管理层次上的空缺,就能顺理成章地废除这一级别。 精简中层管理的第二条途径是用工作扩大化代替晋升。在过去的30年里,特别是最近10~15年间,我们迫于无奈,只能强调晋升。这是因为,到20世纪60年代时,大多数组织里的高级管理者都年事已高。由于1925~1950年期间的出生率偏低,该时期内雇佣率和晋升率更低,因此高层管理者周围根本没有足够的中层管理者可供替代,更不要说为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管理人员了。所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只要年轻人稍微显得“有点希望”,就会被立刻提升。 但在近期以来,上升空间已经被挤满了。比如,在一家大型商业银行里,对于一位有才华而且急于获得提升的31岁的副总裁来说,要是领导他的高级副总裁才38岁,执行副总裁46岁,总裁也才50岁,那他的提升机会能有多大呢?又或者举个大学里的例子,助理主任29岁,主任34岁,教务长45岁,院长46岁,那么这位助理主任的提升机会又能有多大呢?为这些年轻的经理和主管们(以及他们更年轻的下属们)提供满意和成就感的唯一可行途径是,让工作变得更重要、更富挑战性、要求更高、更有自主权,更多地使用职位间的横向调动,而不是晋升,来作为对工作表现出色的奖励。 20年前,我们在考察管理人员表现的时候会问:“他们为提升做好准备了吗?”而现在我们需要换个问题:“他们为在现有工作中增加更多内容、更多挑战、更多责任做好准备了吗?” [1983]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精简中层管理: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753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启迪心灵的经典哲理09-13
2 体会正能量语录大全的人文关怀09-12
3 韵律还是逻辑09-12
4 经典句子:文学作品中的智慧金句集09-12
5 经典句子:蕴含力量的经典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