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价中标是便宜没好货,稍有实践经验的人都明白,更不用说那些工作了几十年的高管。最低价中标也是系统地淘汰优质供应商,一方面因为优质供应商的价格往往不是最低,物美价廉是个理想状态;另一方面优质供应商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逆向淘汰劣质客户。你看那些价格至上的公司,到后来的合作对象就只剩那些质量眼中的淘汰供应商。老总当然知道这点,那为什么还是要制定最低价中标的政策,在订单、项目层面的小优化上一条路走到黑呢?
表面上看这是老总的问题,其实是个采购和供应链管理职能的问题:供应商管理流程不健全,采购和供应链从业人员水平低下,导致其没有能力实现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如果追求供应商层面的优化,风险是既达不到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又失去了料号、项目层面的小优化。对老总来说,就是即使花了钱,也没法保证找到合适的供应商。那就只有退而求其次,或者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先把订单、项目层面的小优化拿到手再说。直观地讲,就是先把钱省下。再加上廉政建设、公共采购等一系列敏感的话题,料号、项目层面的小优化就成了很多公司的政策。
采购的能力不足,究竟是哪个层次的不足?我认为主要是管理层的不足,即所谓的“三无”管理层:这些人①没有系统学过,比如在大学里读采购与供应链专业,或者接受系统的认证;②没有系统做过,比如在建制完善的企业系统做过采购与供应链。有些人尽管有一二十年的从业经历,但一直是在粗放环境中低水平重复,就如早晨从桥东走到桥西,晚上从桥西走到桥东,虽说“走过的桥比别人走过的路都长”,那也算不上系统做过;③没有系统提高、总结过,所以没有能力完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和流程。
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才的发展跟不上业务的发展,人才短缺,导致很多人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被提拔到不胜任的职位,尤其是中高层职位。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这些人成了决策者,就成了采购和供应链职能更上一层楼的障碍。而在企业轻资产的过程中,采购和供应链扮演的角色更重,这些管理层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举个例子。有个采购主管刚从美资企业转到一家大型本土高科技企业,没几天就叫苦不迭。无论采购额大小,这个公司的政策是一律得货比三家,不管是买一台300万元的设备,还是5块钱的扫把。货比三家还没完,采购员还得一级一级地解释,说为什么这三家已经是最便宜的了。同样的东西,如果一直从几个固定的供应商那儿买,采购员还得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采购流程异常繁杂、琐碎,这位采购主管负责的又是间接物料,量小货杂,不但事无巨细都得货比三家,而且得层层审批,以前在美资企业三四个人能做的事,在这个公司需要近十个人。 这位主管问我该怎么办?我说从技术层面你已经知道怎么办,就如你在美资企业的做法一样,一定金额以下的小额采购,比如500元人民币,可以适当简化流程;办公室用品等材料可以签订一揽子协议,找几家供应商集中供货,制定采购目录,谈定协议价,在总金额上返点,比如每年采购量达到100万元返点2%,达到200万元返点3%等。这位主管说,负责采购的老总不是采购出身,能看到的只有订单、料号层面的优化,对更高层面的优化没概念。我说这简单,我有个培训,专门针对采购和供应商管理,让他来参加,保证他会理解这些。这位主管说,那可不行,老总整天忙得要命,哪有时间来参加培训啊。 这其实正是问题之所在。采购的老总执迷于订单、料号、项目层面的小优化,自己忙得不可开交,整个部门自然也跟着忙,注定没有精力做供应商层面的优化。作为部门的老总,自己不愿学习、改变,就注定采购部门整体在低水平徘徊,而且把优秀的人也用坏了。比如这个采购主管接受了美资企业的系统训练,本来知道更好的做法,现在却得倒退一步。别忘了,这可不是什么乡镇企业,这可是市值几百亿元的上市企业。这位主管说,员工的流失率很高。我说,员工的时间都用来做那些没什么价值的事,相当于在地上挖个坑,又给填上,你说流失率能不高吗? 此外,很多本土企业的文化其实是小优化,料号、项目层面的小优化只不过是其体现罢了。这是典型的小公司文化。客观地说,小公司因为小,管理资源有限,市场议价能力不足,很难做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但是,等到公司成为大公司后,不改变这种小公司做法,小优化的思路就成了大优化的障碍。比如有个市值千亿的企业,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相当初级,就委托一家咨询公司帮助改进。前后忙了大半年,咨询公司把系统的流程和方法论都传授给了这个公司,眼看项目就要收尾了,老总突然介入,说项目一定得有成果。成果当然有啊,这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的流程不就是成果吗?不是,这成果一定得是采购节支。在老总看来,采购做的事,凡是不能直接跟省钱挂上钩的,就都算不上成果。于是项目只得临时转向,找些采购项,跟供应商谈判降价了。有意思的是,这公司请咨询公司的原因呢,部分也是因为连年的降价导致供应商关系恶化,希望通过系统、流程建设,从更高层面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 供应商管理误区二 轻选择、重淘汰的频繁试错:大公司得有所作为 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本土企业在规模上变得更大,比如在2015年,全球500强里本土企业就占106席,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虽然说在规模上,本土企业完成了从“小白兔”到“大狮子”的转变,但在意识上,小公司的心态还很普遍。表现在供应商管理上,就是轻选择、重淘汰,这是一大误区。 先说轻选择。短期效益至上,企业大多活在当下。新产品开发总是太紧,客户订单总是太急,不是不知道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而是时间总是不够用。匆忙之中,就在供应商选择上走捷径,将就着,结果往往选择了不合适的供应商。找一个先用着,以后再慢慢完善,你知道,业务一天忙过一天,从来就没有“以后”。说得好听点,这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试错;而实质上,这是缺乏长远计划,为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这在公司小的时候还可以,但公司规模大了,或者在轻资产外包生产和业务流程的重大决策中,轻选择的风险就很高,因为大公司经不住折腾:公司越大,决策越重要,首发命中就越重要。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最低价中标是采购能力不足的表现: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673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难点分析及应对09-12
2 经典句子,探索人性的深邃之处09-13
3 行动为先09-12
4 战略管理的程序09-19
5 【你想要就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