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年轻朋友:】
人的语言很神奇,很多人会经常说些一语双关的话,让你捉摸不透他真正的意思。我年轻的时候,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经告诫我,那些不能确定的工作态度和意识,比如大概、可能、也许等,绝对不能有。模糊的语气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你与别人在商谈一件事,对方说:“我明白了。”这时候你就要弄明白,他是承诺你,还是仅仅是理解了你的意思。特别是美国人,你会更难琢磨出他们说话的真正含义。例如在否定你的时候,他们不想直接把事情说得太绝,免得伤你的面子,所以他们会很委婉地说:“让我们回去商量一下。”这时,你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他们真的会回去商量。即便是他们答应了你的事情,你也不要以为“万事。K”,你要经常叮嘱、催促和确认,以免他们因为太忙而忘记你的事情。
虽然很多人都会对唠叨感到厌烦,但在工作中耐心地叮嘱和确认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样是为了催促和确认别人给你承诺的兑现进度,可以避免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能在上司询问你的工作进度时,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yipindushu.com
比如要召开一个大会,为了保证参会人的数量,大会主席一定会在会前再三叮嘱;为了能保证会议资料如期到货,也一定会再三叮嘱供应商。
会议召开时,我们必须在会上确认并记录分配下来各项工作及负责人、执行人、协商人、完成期限,会后立即执行。而各项工作的负责人每天必须做好的工作就是对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确认、监督,了解工作的进度。如果没有确定哪项工作该由谁去执行,那么就等于开会还是没有一个最终结果。因为负责人没有确定,就会有推托的现象发生。例如一方会问:“怎么还没有落实会上决定的那件事情?”另一方则会说:“不是你们来完成的吗?”从而造成事情没有任何进展。
在工作中,你要对各个环节耐心地进行叮嘱和确认;在做生意时,你更要如此,对每一步骤都要再三叮嘱并确认,以保证买卖的顺利交易。如果交易出现问题,就会按照合同来追究责任。但在美国,大多数企业认为这过于苛刻、缺乏人情味而不愿意严格地执行。所以一再地叮嘱、确认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就会遭受损失。
总之,一个计划的完成或是一单生意的成功,没有再三地叮嘱与确认,是很难实现的,这就是企业界和商业界的现实;无论你有多么厌倦这样的唠叨,你都要接受,因为这就是游戏的规则。
【立刻行动】
【亲爱的年轻朋友:】
我们一直都在说“时间就是金钱”,这不仅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也是在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拖拖拉拉,而要果断。
如果某家企业的员工都养成了做事拖拉的习惯,那么这家企业迟早会失去与别人竞争的能力。在商界,如果与我们洽谈业务的企业没办法满足我们时间上的要求,那么我们一定会马上和下一个公司洽谈。与客户洽谈业务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高效地处理完事务。
因此,你要养成立刻行动的好习惯。今天上司交给你一件事情,也许这件事情并不是很着急的事情,但是你依然要立刻行动,否则在上司询问起来的时候你就没办法给上司一个交代,从而使上司对你的能力有所怀疑。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再确切一点说,就是养成尽可能及时地完成手边工作的习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先去处理紧急或是重要的事情,最后就把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忘记了,最后当这件事被提上日程时,自己就会措手不及或因此而失职。所以,在我们工作时,不要因为突然接到了要紧急处理的事情就将正在做着的事情扔在一边不管,我们需要有一种只要有一件事情没有办完就无法安心的工作态度。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做到立刻行动呢?
第一,克服你对失败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会减弱你的行动力,你要在失败的时候端正自己的态度,告诉自己,失败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你能在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那么,失败对你来说就是助你走向成功的阶梯。所以,不要因为害怕失败就养成拖拉的习惯,立刻行动,你成功的机会也会多一些。
第二,制订计划。制订计划,对于有行动力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比如,你在知道你要去哪儿的时候就会马上行动起来,朝着那个方向走去。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这样,你才能马上着手行动,避免前思后虑耽误时机。
第三,善用你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会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比如有些人擅长速跑,有些人擅长思考,有些人擅长理财,善用你的强项,你可以立刻迎接等着你的挑战。
作为一个领导者,就更不能成为办事拖拉的人,特别是身居高官要职的人。因为他们的一时犹豫,可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进退。所以他们往往都是刚刚想到什么事情,就马上向下属们下达指示了,就算是下属们正在开会,也会立刻把他们叫出来。这种“想到就要做到,绝不拖延”的办事作风的好处就是,不仅可以避免忘记处理一些应该处理的事情,还能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用兵打仗时的“一鼓作气”的原理,在商场上同样需要“一鼓作气”,趁身上的热情还高涨,就马上投入行动,在强烈的推动力下促进事情的解决。如果总是前思后虑、非要等到自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行动,那么身上的热情与动力也已经消失殆尽了。
很多事情都是万事开头难,但不能因为难我们就放弃。其实只要趁着自己满腔热血、一身胆量的时候,你就要大胆地迈出第一步,那么以后的路也就会平坦许多了。
【视同事为顾客】
【亲爱的年轻朋友:】
在一个企业中,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的客户客客气气,万事都为客户开绿灯,可是却常常为难自己的同事,无论是上下级关系,还是平行关系,或是供需关系,都存在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办事态度。这种现象在组织越大、分工越细的企业里越明显,因为员工并不清楚对于整个企业而言,自己所做的工作有什么意义。他们只会认识到,只要做好上司交代的事情就可以了,而对于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情则懒得去管。抱着这种心态,当自己要完成的事情是其他部门要求的,他们就会很少考虑别人的急迫和公司的整体利益,而是先考虑自己的方便。比如,订单大增时,业务部会要求生产部加速生产,生产部会让采购部迅速采购所需原料。可是采购部的人却说:“你让我买,我就能立刻买回来啊?”随后便以来不及采购为借口回绝生产部,生产部再把问题反映给业务部,业务部马上与客户协调。几番周折下来,客户等不及,去别的厂家订购了。
很多员工不愿多做一点儿事情,是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能拿到自己的薪水。他们认为“工资是老板给的”,这种想法在他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而事实上,员工的工资是顾客给的。
顾客并非只是购买产品的终端消费者,在企业内部,业务部对生产部而言就是客户,生产部对采购部而言就是客户,而采购部的客户就更多了,除了自己部门以外,其他部门和采购者都是你的客户。你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服务是客户最想要的,如何才能让客户满意,就算你不是一名业务部门的员工,你要想不愧对你的薪水,就要做到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你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把尽量为客户做好服务作为宗旨。
而在公司里,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公司财务给某位员工少算了工钱,当员工去质问时,财务可能也就道个歉,然后在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一起补发。
可是,要是客户的请款单上出了点儿错误,那么他便会马上前去道歉,并立刻改正过来。这是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内部的同事都是自己人,就算自己的失误给对方带来了不便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你不在乎同事的感受,不认真负责地为同事服务,那么终究会让同事对你产生坏的看法,在以后的工作中,你们可能就会无法达到默契的配合。而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仅仅看它拥有多少客户,还要看内部员工是否能积极地配合,齐心协力地工作。如果大家不能把同事视为客户,不能很好地为同事服务,不能齐心协力地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那么势必会日渐削弱企业的力量,也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耐心地叮嘱和确认】: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910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对政府不再抱有幻想09-12
2 性感09-12
3 经典句子:人生路上的智慧指引09-12
4 经典句子:经典句子,富有魅力09-19
5 轻抚文字脉络,每天积累一条简洁而经典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