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对礼的修养探讨,也就是他对整个礼义道德的修养观点。对此他也有独特而全面的见解,从外部的环境选择到内在的学习思考,再到主动的实践积累,方方面面他都做了论述。
由于荀子认为礼义道德不是源于人性,而是跟法律一样导源于个人意识之外的社会规范,是圣人的人为教化,“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性恶》),所以礼义道德的修养不在于孟子的“尽心知性”,更不能返回恶的人性。荀子说: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荀子•儒效》)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无法移去,“然而可化也”,人在后天可以通过教化而改造这一人性。礼义道德,人生下来时“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既然人先天的本性可教导和转化,人后天的礼义道德又可学习和践行,那么礼的修养完全可以通过“注错习俗”、“强学而求”、“积善成德”等方式,“化性起伪”来实现。
“注错习俗”
所谓“注错习俗”,是指人们原本拥有同样的先天才智和本性,但由于后天生活中受环境影响不同,对所关注的事物不同,处理事情的措施选择不同,久而久之产生不同的习惯,形成不同的风俗,进而有了不同的礼义德行。荀子倡导“谨注错,慎习俗”(《荀子•儒效》),尽可能地接触好的社会环境和习惯风俗,造就人高尚的礼义道德。荀子实际上是充分发挥了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论断。yipindushu.com
荀子认为人性是同一的,由于人后天长期的安排措置以及习惯风俗,改变了思想和本质,“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儒效》)。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荀子•荣辱》)
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荀子•荣辱》)
人的智慧、思虑、资质、本性都是一致的,人们凭借这些相同的智慧、思虑、资质、本性,可以成为仁德的尧舜,可以成为残暴的桀跖,可以成为工匠、农民、商人,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们对这些天生的资质和条件不同的关注和安置,以及习俗的长期积累。人们不知道君子的资质才能与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将它措置安排得恰当,而小人将它措置安排偏差了。事实上小人的智慧和才能,是可以做君子所做的一切的。一个国家的人习惯于待在该国,城市里的人不习惯农村的生活,而农村的人也不习惯在城市生活,这并不是他们的智慧、资质、本性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因为他们对自身思想的措置以及习俗的要求不同。
礼的修养需要注重生活环境的氛围,需要注意日常细节的浸染。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都是“注错习俗”的表现。
“强学而求”
荀子非常看重礼的学习和探索,把“强学而求”视为“化性起伪”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荀子》的第一篇就是《劝学》,用大量篇幅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等等。因此礼的修养也脱离不开通过学习来求得,即“强学而求”。
首先,荀子确认了学习礼的可能性。对任何人来说,仁、义、礼都具有可以知晓、可以做到的性质,而作为普通人,也都具有可以了解仁义法度的资质,都具有可以做到仁义法度的才能,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禹也就很明显了。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荀子•性恶》)
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荀子•性恶》)
荀子说人对仁义道德具有“可以知”“可以能”的资质、素养,就是指人有道德理性的能力,即“四基德”的智德,同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是相通的。正是对道德的理性能力使人可以“强学而求”,可以“化性起伪”。
其次,荀子申明了学习礼的重要性。他认为君子不是天生的,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善于学习,而《礼》就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对象。荀子说: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
学习的科目从诵读经书开始,以《礼》的学习为终结,因为学到《礼》就到达了道德的终极顶点,就包括了所有的道德内容了,就具备成为圣人的知识储备了。
再次,荀子还强调学礼要“专心一志”,“并一而不二”(《荀子•劝学》)。心是学习礼的思维器官,也是履行礼的精神意志,不能被干扰和蒙蔽。他说: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荀子•解蔽》)
心主宰身体,主管精神,发号施令而不接受命令。心自己限制自己,自己驱使自己,决定抛弃什么,决定接受什么,自己行动,自己停止。他人可以强迫嘴巴沉默或说话,可以强迫身体弯屈或伸直,却不可以强迫人心改变意志。心认为什么对就接受,认为什么错就拒绝。因此,人在学礼时,该发挥心的作用,专心致志,明察理论,唯有如此,才能对礼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积善成德”
荀子对礼的修养还非常看重礼德的践行和长期积累。
首先,荀子注重礼义道德的实践。他认为礼义道德的修养最高阶段就是“行”、“为”、“守”。他要求君子“利少而义多为之”(《荀子•修身》),“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荀子说,听到比没有听到要好,见到比听到要好,理解又比见到要强,实行更比理解重要。礼从学习开始,到实行结束。只有实行礼才能明白事理,才能是圣人。圣人在于以礼义为根本,能恰当地判断是非,其中的诀窍就在于他能把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圣人注重的不只是听到,还要求亲眼看到,并且力求能理解,能持之以恒地践行。唯有如此,圣人才能避免谬误、虚妄、陷入困境。因此,“积善成德”就在于能将学到的在生活中去践行。
其次,荀子突出了礼仪道德的长期积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就是锲而不舍地学习践行礼,“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圣人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断地遵守礼制,积义积善,内化德性。仁德的尧舜,残暴的夏桀和柳下跖,天性都是一样的,而尧舜之所以为尧舜,在于后天能够“化性起伪”。圣人对于积累人为因素而制定成礼义,也就像陶器工人搅拌揉打黏土而生产出瓦器一样,人性是材质,“化性起伪”就是对材质的改造。
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曰: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荀子•性恶》)
荀子认为即便是最普通的人,只要认真学习礼仪道德,持之以恒,积累善行,照样能通神明,精神境界可以与天地相并齐。一般的人积累善行都能成为圣人。小人可以成为君子,却不愿意成为君子。君子可以成为小人,但不愿意做小人。原因在于君子和小人都可以积累善行,但区别在于肯不肯积累善行。可见荀子突出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积善成德”的方式,“化性起伪”最能体现人的道德自觉。
就儒家内部而言,孔子“贵仁”,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强调仁与礼的统一;孟子“尚义”,仁义并举,强调仁与义的统一;荀子“隆礼”,由义而礼,综合孔孟仁、义、礼学说,突出了礼制对整个道德体系的完整性、现实性和终极性。虽然荀子和孔子、孟子的最终旨趣都是一致的,都是要建立一套向善劝善的道德学说,都不出孔子创立儒家的根本精神,但荀子的礼论内涵更精细,论证更严谨,观点更合理,是中华传统道德体系发展的重要篇章。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礼的修养:“化性起伪”: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557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职场拼搏语录秘籍精选09-12
2 让人际关系促使精力再生09-13
3 把握时机,乘胜追击09-02
4 唯美俗语简短经典09-02
5 明星经典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