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稍晚于孔子,早年学习儒家思想,但要求对周礼破旧立新,因而另立新说。他所创墨家在当时享有盛誉,与儒家齐名,号称“儒墨显学”。墨家伦理思想以贵义尚利、“兼爱”“非攻”为主导,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融为中华文化精神和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
墨子从儒家的仁爱总原则出发,创建了一套不同于儒家的独特学说。墨家极其重视义,以“义”为最高道德准则,同时又重视利,认为义与利是统一的,因而以利释义。墨子赋予“义”以“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等内容,爱一切人成为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墨家敦厚的求利、平等、和平、勤俭、践行等观念深受百姓欢迎,早已化为民众日常生活准则。
以兼论义:“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认为仁爱应该是兼爱,义就是利,提出只有“兼相爱,交相利”,才是最有利于民众的德行,能够实现天下太平,制止社会纷争。墨子对兼爱的历史依据、重要性、现实性都做了大量的论证,从而说明“兴天下之利”的大义完全是可行的。
“兼相爱,交相利”就是包括国君在内的所有人都相互敬爱,共同谋划和分享利益,是墨子的社会理想。古代的理想社会是大同社会,“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礼记•礼运》),这正是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所追求实现的社会状态。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上帝、山川、鬼神,必有干主,万民被其大利。何以知之?子墨子曰: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率其百姓以上尊天事鬼,是以天鬼富之,诸侯与之,百姓亲之,贤士归之,未殁其世而王天下,政诸侯。昔者文王封于歧周,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则,是以近者安其政,远者归其德。(《墨子•非命上》)yipindushu.com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然则是谁顺天意而得赏者?谁反天意而得罚者?子墨子言曰:昔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此顺天意而得赏也;昔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此反天意而得罚者也。然则禹、汤、文、武,其得赏者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兼而爱之;我所利,兼而利之。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故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业万世子孙,传称其善,方施天下,至今称之,谓之圣王。然则桀、纣、幽、厉,得其罚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诟天,中诟鬼,下贼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别而恶之;我所利,交而贼之。恶人者,此为之博也;贼人者,此为之厚也。故使不得终其寿,不殁其世,至今毁之,谓之暴王。(《墨子•天志上》)
有道义的人主持国家,天下必定迎来治世,百姓能受到大利恩泽。商汤和周文王正是同百姓一道“兼相爱,交相利”,使得诸侯、百姓、贤士都近亲和归附他们,近处的人安心做事,远处的人向往他们的德行。与“兼相爱,交相利”对应的是“别相恶,交相贼”,上天生人,自有意志,奖惩分明。其实墨子所谓的“天”、“鬼”都是人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也可以看作是天下的民心所在。唯有“兼相爱,交相利”才能符合道义,赢得天下,相反,“别相恶,交相贼”必定违背道义,失去人心。
首先关于“兼”。“兼爱”在《墨子》中也经常简称为“兼”,墨子认为“兼”即是义,就是行为所当遵循的最高准则。
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然即之交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者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且乡吾本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是故子墨子曰别非而兼是者。(《墨子•兼爱下》)
“兼”是不分人我,不分远近,不分等级,视人如己。与“兼”相对的是“别”,就是分别人我,自私自利,所以私欲横行,爱己不爱人,损人利己。“天下之利”就是义,想求得义,必须以“兼”为是,以“别”为非。仁义在现实事务上,无外乎就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兼则可生天下之利,别则生天下之大害,所以墨子提倡用“兼”替代“别”,努力宣扬“别非而兼是”。
其次关于“爱”。所谓“兼士”之爱,就是综合所有人在内的大爱,不是私爱,不是独爱,是不分远近亲疏,没有差等地爱所有人,视人如己,不分人我。在爱人利人过程中,自己的利益不仅不会受到损失,相反还能因此得到保障,“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墨子•大取》)。但是“别士”之爱,只爱己、利己,不爱人、利人,不肯待朋友和朋友的亲人,像对待自己和亲人。正是这种以“别”为方针的爱,才有“独知爱其国”、“独知爱其家”、“独知爱其身”,导致诸侯国相互攻伐不休,君臣不惠忠,猜忌虐杀与篡权弑杀不断,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友爱和睦,强者欺凌弱者,富人侮辱穷人,权贵傲慢无礼,刁钻小人行奸诓骗,整个社会毫无道义可言。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天下一切的祸端和怨恨,都源自于不相互敬爱。唯有遵守“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才能把别人的国家和自己的国家等同看待,别人和别人的家庭也都是平等的。“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墨子•小取》)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做到“爱人”,在于看他是不是爱所有人。如果他做不到“爱人”,不用等到发现不爱所有人,只需要发现他只爱一部分人,不爱一些人,就可以断定他不是真正的“爱人”。可见,真正的“爱人”就应当是爱所有人,是“兼爱”。
墨子的兼爱要求爱所有人,首要的是排除和反对了恶人、害人的利己主义,但并没有否认人有利己之心,没有否定人要自爱,相反,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恰恰满足了利己心和个人利益。墨子分析道:
然而天下之非兼者之言,犹未止。曰: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乎?子墨子曰:姑尝本原之孝子之为亲度者。吾不识孝子之为亲度者,亦欲人之爱、利其亲与?意欲人之恶、贼其亲与?以说观之,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意我先从事乎恶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然即之交孝子者,果不得已乎?毋先从事爱利人之亲与?意以天下之孝子为遇,而不足以为正乎?姑尝本原之。先王之所书、《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
所有人子都希望孝敬父母,也希望别人敬爱他的父母,而要想得到别人对自己父母的敬爱,他不能事先憎恶别人的父母,唯有别人父母事先得到他的爱护,他才会得到回报。正如《诗经•大雅》里说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也以“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来说明“兼爱”的必要性。因此,“兼相爱”的爱人利人,在整体上可以同个人的利益取得一致,大家都应该乐于践行“兼爱”。
兼爱是爱所有人,但爱按照“伦列”顺序也还是有差别的。“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谓伦列。德行、君上、老长、亲戚,此皆所厚也。为长厚,不为幼薄。”(《墨子•大取》)爱不能凭借个人意愿而有厚薄,但应该依据义的“伦列”秩序而有厚薄。如对待有德行的人、年长的人,爱就该加厚,但不是对年幼的人相应地减薄。墨家对长者的厚爱,不限于儒家对自己亲人长辈的仁爱,还包括他人长辈的厚爱。
再次,关于“兼爱”与义利。行兼就是利人,间接地就是利我。有益于天下的大义,就是公共之利,也就是墨子所提倡的“兼爱”。“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墨子•法仪》)“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只有爱人利人,才能赢得上天和他人的敬爱和恩泽;唯有“兼相爱”则人己两利,而“别相恶”则不利人,最终也未必利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
天下之人都能够兼相爱,那么一切不道德的行为就化为乌有,天下也就大治了。墨子认为兼爱是道德的关键,治乱的枢纽,只要兼爱,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德行自然就齐备,从而天下太平,根本不会有窃盗攻伐,一切扰乱无从生起。兼爱的极端就是对天下人无所不爱,兼爱天下,没有私心。尽爱全体民众,没有地域限制,人数也数不尽,甚至“不知其所处,不害爱之”(《墨子•经下》),如同孩子走丢了,不知道他在哪里,但父母对他的爱丝毫不减。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兼爱”“贵义”,谋取公利:墨子的义德观: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548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文学的宝藏等待你去挖掘09-12
2 基本素材09-20
3 【不摆小聪明做人靠智慧309-20
4 领悟汉字奥秘,人生经典的短句09-12
5 个体与组织是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