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相信这一点,这真令人吃惊,也许是因为他们确实想这样做吧。找一个符合你理想标准95%的伴侣,并试着将剩下的5%调整为你喜欢的样子,这一构想的确很有吸引力。若是对方能再坚强一点,别那么轻浮、宽容些,不要挥霍无度或是多点冒险精神就好啦。那样不是很完美吗?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假如你成为了别人眼中几近完美的人选,但这个人致力于将你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完美男士或女士,希望你能再坚强些、别那么轻浮、宽容些……你作何感想?你觉得自己会接受改造吗?
无论你怎么看,如果你试图改变别人,那也就是说,你认为对方有问题。伴侣也好,朋友也罢,这都会伤及对方的自信心,令对方觉得受到了批判和责备。此外,这种行为也体现出了很强的控制欲。
为何尝试改变别人往往适得其反,也许这就是理由吧。这是在做无用功,不管你如何努力,人的本性大都无法改变。当然,外在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理由正当、态度和气,你可以对关系亲密的人提出要求,请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而改变性格则是另一回事。
听着,我无意说教。我所讨论的不是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我只是说事情不会如你所愿。我目睹过有人做过尝试,我也见过有人为了改变自己而失去自信和自尊,却从没见过谁能在互相改造的基础上成功地建立起爱情或友情。据我所知,良好的关系都得建立在双方接受对方个性的基础之上,包容那5%的差异,因为95%的契合度值得你这样做。
倘若你发现有一个人能符合你理想标准的95%,那已经很不错了。只要在剩下的5%里,对方不至于坏到折断幼鸟的翅膀,而只是有着与你不同的却合理的个性,那么,95%已是极好的了。如果非得改变,那也只能是你做出改变。为了不让那5%毁掉一切,你得改变你对那5%的反应。倘若你能做到,这段关系就能得以顺利维持。假如你做不到,这正好说明指望对方改变根本不现实。yipindushu.com
不要忘记,你自己也很可能还差5%才够得上别人理想中的伴侣,而为了维持良好关系,对方也得改变自己对这5%的应对方式,这难道还不够吗?非得要求对方改变你自己的性格吗?
别试图改变别人
朋友能相伴一生
显然大家都能维系150人上下的交际圈子。自那位科学家定义“邓巴数量”以来,它就被沿用至今。其实,它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其浮动范围在100~230,但这并不要紧,重点在于它有范围。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真正的朋友,是能与你进行有意义的交往和互动的人,而不是在Twitter或Facebook上关注你的人数,也不是大街上似曾相识的点头之交。
在生活中,你会遇到新的人。有一些人是你比较喜欢的,有几个会成为你的朋友。下一次的工作、假日或者社交活动也可能为你增添一个又一个新朋友。你很快便发现,自己已然拥有了150位朋友。那么,如果你继续结交更多的朋友,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来告诉你会发生什么事。有人会从你名单上消失。你倒不会有意为之。你不会参加完聚会就产生“我真喜欢那个小伙子。我俩互留了号码,我希望能保持联系。嗯,我的朋友圈人数已满,该删掉谁呢?”的想法。你甚至不会意识到这件事。不过,你有时会发现已有段日子没同某人见面,或是产生硬着头皮给某人打个电话之类的想法。
这是自然的,情况就是如此。你无须愧疚。没错,如果你还没给正遭遇低潮期的挚友打电话,那你可能得赶紧打。但如果是从前的工作伙伴,现已远离你的生活,你没联系他、他也没联系你,那么,可能你们已经没了交集。这便无可厚非。
人们在彼此的生活中来来去去,就是这么回事。每个人来去得越频繁,朋友圈的流动性就越大。在传统的社区里, 150个人可能就是一个村庄,你也许永远都不会搬走。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你会同一些朋友失联,也会千方百计同你最珍视的朋友保持联络。有些人在数年的分离之后奇妙地回到你的生活之中;有些人则音讯全无;还有些人,你只能通过他人之口了解近况,而真正的友谊已经褪色。
听起来很遗憾,不过其原因在于你结识了自己愈发重视的新人,你需要支持、欢笑和陪伴,这些他们都能给你。而那些从你朋友名单上消失的人也经历着同样的事,所以没关系。其实这是好事,总有新朋友在前方等你。所以,努力留下你真正想牢牢抓住的朋友,有人离开时也不必难过。
有聚也有散
同每个人交朋友
你和我,我们都是体面的好人。我们都守规矩,不是吗?所以,我们当然要对所有人好,喜欢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其实,这有些道理,却也不尽然。善待每一个人,这当然是没错的,但我们不必喜欢每一个人。
如果依照法则行事,我们会喜欢大多数人。我们会开朗友善,尽量做到善解人意;我们会乐于助人,讨人喜欢,具备合作精神而又体贴周到。这会让人们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于是我们几乎能看到每个人身上最讨喜的一面。
然而万事皆有例外。我认识一个人,她声称只讨厌三个人。据我所知,这是事实。她是一个守规则的人,我认为喜欢她的人要比不喜欢她的人多。然而,有些人确实有一些惹人烦的特质,有时候可能是你们相遇的时机、场合不对,也许你在同对方的前任约会,或者你刚开始一份新工作,却发现你的下级也争取过这份工作,因未成功而记恨你。我想在这些情况下他们不会向你展现最好的一面。有时候,他们的行为也实在无法让你喜欢。
我个人很少讨厌别人,但还是有那么几个。还有几个虽不至于讨厌,但也谈不上喜欢的人。对某人的喜欢或不喜欢是一种感觉,你控制不了。所以,只要你努力过了,不必非喜欢他们不可。不过,说起该如何对待他们,那又是另一回事。作为守规则的人,你不应当展露你的不喜欢。你应该放下你的个人观感,表现得文明礼貌、思虑周全。毕竟,如果你不这样做,情况会更糟,况且,守规则的人总是占领着道德的高地,确保自己的行为无可指责。
偶尔,出于原则,你不得不表示强烈的反对。也许是起身对抗一个正迫害他人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是特例),你可以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但别说你讨厌他们。这有什么用呢?这不仅显得多余,而且还像是人身攻击,显得师出无名。你得保持客观。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情况下,你只需对所有人都和蔼可亲即可。这不仅是最文明的行为方式,而且,这样一来,你更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的可爱之处,从而更喜欢他们。
你不必喜欢所有人
为自己打算
在某种意义上,我并不主张打破这条法则。不过,我所理解的并不是它的一般含义。通常的理解是,你应该关注自己的需求,而不必在乎其他人。事实上,就像镜中世界一样,我发现得把自己的愿望放在一边才能真正让自己高兴。
是我的一个孩子让我正确地认识了这条法则。一天傍晚,12岁的他放学归来,告诉我们他那天过得非常愉快,因为他帮助了一位遇到困难的朋友,还做了一回听众,倾听另一位朋友一吐心中的不快。然后,他又看到一位文员正在很艰难地搬东西,于是他又出力帮了忙。他告诉我他那天过得非常开心,用他的话来讲,是因为“我喜欢帮助别人。这让我感到愉快”。
我醍醐灌顶般地意识到,我多年来无法清楚表达的事情竟被他一语道破。他的措辞简单,表达到位。我很早就留意到,乐于助人的人似乎最满足。然而,我的儿子却发现了帮助别人对自我形象的影响。
这条法则与人生的幸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你的自我形象的确会变得高尚,你也会更加自信。它会把你的注意力从你自己的问题上转移开,这意味着你将更加喜欢自己。据我所知,这是最接近万能药的心理良方。
不管是为家人努力还是为素昧平生的人尽力,这似乎并不重要。你可以为慈善奉献一生,也可以一辈子只照顾自己的孩子。你可以每周帮助邻居购物,每周抽一天时间去当地的慈善机构,成为一位全职医生,或者只需留心日行一善的机会。显然,你得坚持才能获得那种成就感。每周在慈善机构卖力工作6天,然后在回家的路上踢路过的老太太是没有意义的。你得一直把帮助他人放在首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有自己的时间。你不必没日没夜地跑出去寻找需要帮助的对象。别担心,你还是可以享受跷起双脚看电视的夜晚。你可以享乐、度假,晚上也可以和朋友出去玩,你无需改变你的生活(除非你想改变)。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一种默认设置。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就先伸出援手,然后再考虑你自己,你会意外地发现“自己”似乎非常满足于一声道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你能够改变别人: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5467.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人性的扩展:关于共情能力的培养09-12
2 青年教师的早操09-12
3 工人和工作:理论和现实09-12
4 从事工作的五个方面09-12
5 经典句子:展现生命深度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