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难为必须用心善尽责任,
多生不如少生务必讲求优生。
至少要从怀孕开始重视胎教,
自己以身作则更加孝顺父母。 最好提供子女所需要的生活, 培养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态度。 我国有《孝经》,意在指导子女如何孝顺父母,却没有《慈经》说明父母应有的责任。陈大齐教授认为,大家之所以少谈为父之道,实在是有所顾忌。有父亲在堂的人,如果高谈如何做父亲,而所谈又是自己的父亲所未能做到的,则不免有指责自己父亲所短、讥刺自己父亲的嫌疑。父亲若已去世,自己则正在做父亲,负有管教子女的责任,这时候高谈如何做父亲,而所谈又有许多为自己所未能做到的,则不免暴露自己的所短,有作茧自缚的恐惧。大家为了免除嫌疑,不敢多谈;为了免除恐惧,也不愿多谈。 他认为这种情况,很值得同情、值得原谅,但是应该谈的总不能不谈,因此主张:我们只当问该不该谈。若是该谈的,就当放胆而谈。只要谈得合于理,就不必有所顾忌。陈教授以为,如何做父亲,是一个应该大谈而特谈的问题。因为父亲在家庭中,居于最主要的地位,是家庭美满幸福的主要因素。当陈教授八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早已经去世,不致产生讥刺父亲的嫌疑;儿子已经进入中年,早已独立生活,陈教授也没有作茧自缚的恐惧,这才放心书写《如何做父亲》一文,详论为父之道。 笔者年轻的时候,曾拜读陈教授大作,深为感动。先父母毕生心血,几乎都以教养子女为重点,工作之余,完全用在我们这些子女身上。笔者六十岁以前,凡有大事,无不事先向家父母请示。如何教养子女,亦以家父母为不二典范。六十岁以后,才偶尔提出意见,向双亲请教。如今年逾七十,双亲仙逝,子女也都成家立业,更能够体会陈教授的心情。但是,写到这一章的时候,仍然诚惶诚恐。 孔子曾经说过“父父、子子”的道理,在《论语》中,子子的道理颇多,却没有父父的论说。这应该是当时人士对“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解读错误,以致孔子没有机会在这方面细加说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能完全按照字面的解释,认为凡父母所为都是正确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人非圣贤,不可能不犯错误,父母是人,当然也不例外。“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原意应该是“天下的父母都是人,都可能犯错。只是身为子女,不应该也不必要加以议论或评判”。(1所示)既然有“父父”的要求,便是“父亲应该做好自己的角色扮演”,因而“扮演不得当的父亲,最好自行改进”。我们说“父”,应该包含“母”在内。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正解 陈教授所说如何做父亲,可以扩大到父母双方,为此他提出六大项目(2所示)。 如何做父母的六大项目 “无后为大”的“后”字,陈教授认为,应该解释为“身心健全的后代”,倡议“患有可能遗传并贻害子女以大患疾病的父母,必须自重,千万不可拘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便糊里糊涂有所生育”,以免直接贻害子女,间接拖累社会,成为既不慈又不义的人。 家庭的安宁,需要家人共同维持;家庭的幸福,也需要家人共同增进。温暖和睦的家庭,亲子关系才会良好。陈教授指出破坏家庭安宁最大的因素,莫过于丈夫对妻子的不忠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偏爱。夫妇本来就应该互相拥有,不容第三者入侵。男女都应该坚守贞操,严守一夫一妻制,不能有外遇。对子女不能偏爱,以免造成争宠的恶果。 父母都重视人格修养,子女自然跟着学习。父母率先讲求忠信,做成好人,子女也就重视忠信,成为社会上有贡献的好公民。 父权至上根本就是不正当的表现。凡事互相对待,怎么可以片面无限增强一方的权威?古圣先贤在很多言论中已经表达不以父权为至高权力的意思,我们千万不要食古不化,又不求甚解,误认为严父便是父权至上,以致害得许多父亲不敢扮演严父的角色,反而对子女不利。 对子女存有过高的期望,是一般父母常见的弊病。人的资质各有不同,为什么优秀的子女一定要出生在自己的家中?何况人上有人,谦虚一些总归是好的。合理期待子女,对亲子关系十分有助益。 我们在这里,只想先说一声:“父母难为!”因为就算明白自己的责任,也可能由于各种难以控制的因素而难以达成。然而任何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父母,都会尽心尽力把父母的工作做好。出于这种原因,我们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显然有其缘由。难为,还是不得不为。站在这种立场,来说明父母应尽的责任,比较合乎人情义理,也更为实在可行。 多生子女不如讲求优生 这是一个讲求少生子女的时代,孩子生得少,就显得更加宝贝。少生就应该优生,生得少,当然要生得好。 往昔由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大家都希望多生子女,以充实家中的人力。那时候孩子生得多,大家都认为子孙满堂才是有福气。孩子生多了,父母反而不必担心子女的成长,因为一堆孩子当中,总会有一两个长进的,怕什么?由于负担重,也实在照顾不过来,所以常常任由子女自生自灭,实在很可怜!但是,大家都这样,也就见怪不怪,以为本来就应该如此。 现代人看到人口不断膨胀,几乎让地球承受不了。特别是中国,很早便倡导少生,最好只生一个,顶多两个,千万不要多生,以免父母受累,社会也受害。既然少生,首先就应该讲求优生,重质不重量才对。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父母必须负起应负的责任: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2014.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常识它能让事情变得简单09-12
2 善于借力打力:09-13
3 剖析正能量语录大全的进取之心09-12
4 优化系统,放飞思想09-12
5 职场奋斗语录指南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