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微思想精读】
意识仿佛是在认识某种别的东西,然而事实上它只是在认识它自己。
感性确定性的存在、知觉的具体事物、或知性的力。
我们称知识的运动力概念.而称那作为静止的统一或自我的知识为对象。 自我意识就是欲望。确信对方的不存在,它肯定不存在本身就是对方的真理性,它消灭那独立存在的对象,因而给予自身以确信,作为真实的确信,这确信对于它已经以客观的方式实现了。 欲望和由欲望的满足而达到的自己本身的确信是以对象的存在为条件的,因为对自己确信是通过扬弃对方才达到的;为了要扬弃对方,必须有对方存在。因此自我意识不能够通过它对对象的否定关系而扬弃对象;由于这种关系它毋宁又产生对象并且又产生欲望。 就意欲的对象——生命来说,否定或者是来自一个对方,亦即处于欲望,或者是以一个特殊形式与另外一个不相干的形态相反对,或者是以生命的无机的普遍本性的形式来否定生命。但是这个普遍的独立的本性,在它那里否定是绝对的,就是类的本身或作为自我意识的类。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能获得它的满足。 自我意识有另一个自我意识和它对立:它走到它自身之外。这有双重的意义,第一,它丧失了它自身,因为它发现它自身是另一个东西;第二,它因而扬弃了那另外的东西,因为它也看见对方没有真实的存在,反而在对方中看见它自己本身。 真正的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概念所作的劳动才能获得。只有概念才能产生知识的普遍性,而产生出来的这种知识的普遍性,一方面,既不带有普遍常识所有的那种常见的不确定性和贫乏性,而是形成了完满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不是因天才的懒惰和自负而趋于败坏的理性天赋所具有的那种不常见的普遍性,而是已经发展到本来形成的真理,这种真理能够成为一切自觉的理性财产。 由于哲学所探讨的那种普遍性本身就微包含着特殊.所以一般人往往以为仅只在最终的结论(普遍性)中就表达了事情本身及其全部本质,至于达到这个结论的过程(特殊),与结论相较,则是不重要的事情。 精神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蹂躏的生活,而是敢于承当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精神只当它在绝对支离破碎中能保全其自身时才赢得它的真实性。 【《悲剧的诞生》简介】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1844—1900年)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间。从书名可以看出,本书是对文学形式之一的悲剧的探讨,但实际上这本书还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阐述了作者的许多哲学思想,因而可说是作者的哲学诞生地,是一本值得推崇的著作。 本书中,贯穿始终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日神和酒神。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尼采以日神和酒神象征说明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发展及人生意义。由日神产生了造型艺术,如诗歌和雕塑,由酒神冲动产生了音乐艺术。人生处于痛苦与悲惨的状态中,日神艺术将这种状态遮掩起,使其呈现出美的外观,使人能活得下去,希腊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酒神冲动则把人生悲惨的现实真实地揭示出来,揭示出日神艺术的根基.使个体在痛苦与消亡中回归世界的本体。 尼采认为,古希腊艺术产生于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悲剧产生于二者的结合。悲剧是不断地走向日神形象世界的酒神歌队。在悲剧中,一方面是酒神的合唱抒情,一方面是日神的舞台梦境。但酒神是悲剧的根据和基础。当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试图将悲剧安放在日神的基础上时,悲剧就走向了灭亡。 尼采的悲剧世界观强调,只有在酒神状态中,人们才能认识到个体生命的毁灭和整体生命的坚不可摧,由此才产生出一种快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在悲剧中所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非科学的、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尼采对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所持有的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这些是浅薄的乐观主义,只能使人类丧失其生存的基础,人类只有在悲剧的再生中才能实现自我拯救。 尼采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但总的来说,从人的本能出发,视酒神状态为人生的基础,这是其反理性主义的根据,也是其强力意志学说的根据,在阅读时,应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悲剧的诞生》微思想精读】 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 通过个体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反而生出快感。 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就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醉的本质是“力的过剩”,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是“高度的力感”。 艺术是改变事物、借事物来反映自身生命力的丰盈的冲动。 由恐惧而练习同感,由同感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美感,包括对自然的美感。 灵感袭来之时,有某种神秘之感:“使一个人深深震撼战栗的某种东西,突然以一种不可言说的准确和精细变得可见可闻”;思想以不容选择的必然性获得形式,“一切都以最迅速、最正确、最单纯的表达方式呈现自己”。 把梦看作外观的外观,从而看作对外观的原始欲望的一种更高满足。 日神要求它的信奉者适度以及——为了做到适度——有自知之明。 希腊人深思熟虑,独能感受最细腻、最惨重的痛苦,他们用大胆的目光直视所谓世界史的可怕浩劫,直视大自然的残酷,陷于渴求佛教涅槃的危险之中。艺术拯救他们,生命则通过艺术拯救他们而自救。 悲剧的本质只能被解释为酒神状态的显露和形象化,为音乐的象征表现,为酒神陶醉的梦境。 也许我所不理解的未必是不可理解的?也许还有一个逻辑学家禁止入内的智慧王国?也许艺术竟是知识必要的相关物和补充? 每当真相被揭露时,艺术家总是以痴迷的眼光依恋于尚未被揭开的面罩,理论家却欣赏和满足于已被揭开的面罩,他的最大快乐便在靠自己力量不断成功地揭露真相的过程之中。 那是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认为思想循着因果律的线索可以直达存在至深的深渊,还认为思想不仅能够认识存在,而且能够修正存在。这一崇高的形而上学妄念成了科学的本能,引导科学不断走向自己的极限,到了这极限.科学必定突变为艺术——原来艺术就是这一力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 科学的使命在于:使人生显得可以理解并有充足理由。 贪得无厌的乐观主义求知欲,突变为悲剧的绝望和艺术的渴望。 音乐和其他一切艺术有着不同的性质和起源,因为其他一切艺术是现象的摹本,而音乐却是意志本身的直接写照,它体现的不是世界的任何物理性质,而是其形而上的性质,不是任何现象而是自在之物。 悲剧主角,这意志的最高现象,为了我们的快感而遭否定,因为他毕竟只是现象.他的毁灭丝毫无损于意志的永恒生命。 只有当科学精神被引导到了它的界限,它所自命的普遍有效性被这界限证明业已破产.然后才能指望悲剧的再生。 亚历山大里亚文化必须有一个奴隶等级,才能长久存在。它却以它的乐观主义人生观否认这样一个等级的必要性,一旦它所谓“人的尊严”、“工作的尊严”之类蛊惑人心和镇定人心的漂亮话失去效力,它就会逐渐走向可怕的毁灭。 悲剧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智慧取代科学成为最高目的,它不受科学的引诱干扰,以坚定的目光凝视世界的完整图景,以亲切的爱意努力把世界的永恒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来把握。 引导一个民族摆脱纵欲主义的路只有一条,它通往印度佛教,为了一般能够忍受对于虚无的渴望,它需要那稀超越空间、时间和个体的难得的恍惚境界;而这种境界又需要一种哲学,教人通过想象来战胜对俗界的难以形容的厌恶。 酒神魔力看来似乎刺激日神冲动达于顶点,却又能够迫使日神力量的这种横溢为它服务。悲剧神话只能理解为酒神智慧借日神艺术手段而达到的形象化。悲剧神话引导现象世界到其界限,使它否定自己,渴望重新逃回唯一真正的实在的怀抱。 我们的美学家是些毫无关感的人,他们不厌其烦地赘述英雄同命运的斗争,世界道德秩序的胜利,悲剧所起的感情宣泄的作用,把这些当作真正的悲剧因素,他们也许只是作为道德家去看悲剧的。 艺术首先必须要求在自身范围内的纯洁性。要在纯粹审美领域内寻找它特有的快感,而不可侵入怜悯、恐惧、道德崇高之类的领域。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43: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317.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诠释爱的真谛的语句09-12
2 玛丽·诺顿和她的《小矮人博罗尔一家》27809-13
3 《欧也妮·葛朗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实质的里程碑09-04
4 董其昌简介09-13
5 儒家诗教观与魏晋诗风递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