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的起源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自开始从事生产活动时就应该有管理了。但是,管理成为一门理论化、系统化的学科的历史却是短暂的。作为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的边缘学科,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当然也就更加短暂。
在管理心理学诞生之前,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工业心理学的兴起,人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无不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前科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管理实践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而早期的管理思想是自发的,因而也不可能有什么系统的理论或学派。尽管如此,这些早期的管理思想是形成管理心理学不可缺少的一环。此后很多管理理论、管理心理学理论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奴隶社会,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之中。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古罗马人以及古希腊人在这方面都有过重要贡献。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创造出了灿烂的管理文化,成为人类管理思想宝库中独具特色的部分。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见其端倪,如儒家推崇“德礼之治,法制为辅”的管理思想,强调“和为贵”,认为“和”是管理的最终目标;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以“无为”为管理原则,认为作为统治者,应根据这一思想,遵循天地自然之道以及社会发展之规律,谋求发展变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而无不为”;法家提倡“尚法明刑”,把法作为管理国家的根本大计,主张依法治国,国家的一切事务都必须依法行事;以孙膑为代表的兵家思想,提出“令文齐武”、“造势治众”的管理手段,其中“令文齐武”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文武结合,刚柔并济,管教互补,同时《孙子兵法》主张“造势”,即通过调动士卒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令士卒与将帅“同欲”、“同意”、“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等等。 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心理学的启发 早期朴素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萌芽。在西方,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为当时,在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形成了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这种理论后来被人们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一般认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科学管理理论、经营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这三个理论的三位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试图从三个不同角度,即个人、组织和社会来解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微观和宏观的管理现象,为资本主义解决劳资关系、生产效率、社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管理思想、科学理论与方法,并为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奠定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而取得的成果,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并对以后的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从“经济人”假设出发,采用标准化的机械管理模式,集中于作业管理和研究。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被管理者的唯一动机被认为是经济利益。这种强调严格的等级制度、自上而下的控制以及惩罚等科学管理理论在付诸实践时激起了工人们的强烈不满和社会责难。尤其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工人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工会组织日益发展,工人组织起来反抗资本家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劳资关系也日益紧张。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终于,欧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科学管理”等方法已经不能够有效地激励与控制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利润了,这就促使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思考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企业,建立与社会化生产和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管理理论。 工业心理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对管理心理学的推动 20世纪初,由于心理科学的日趋成熟,出现了将心理学运用于工业企业管理的情况。把心理学知识最先应用于工业企业的是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L. W. Sten)。他在1903年提出了“心理技术学”这一概念。之后,最早进行心理技术学具体研究工作的是心理学创始人冯特(W. Wundt)的学生闵斯特伯格(H. Minsterberg)。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这一名著。以此为标志,一门新学科就诞生了,这就是工业心理学。 闵斯特伯格研究的要点有二:一是要发现人们心理素质的个别差异,在此基础上考虑把职工安置在最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上。这与当时的科学管理专家们偏重于对工具的选择、动作标准化的研究有了较大区别。二是要发现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能够从每个工人那里得到最大的、最能使人满意的产量。他曾指出,通过改善心理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不仅符合工厂主的利益,而且更符合职工的利益。 闵斯特伯格不但提出了目标,而且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如他利用实验室测验去选择工人;利用心理学的学习原理去培训工人;利用心理技术去改善工作条件;根据心理学原理去研究怎样减轻疲劳的问题等。 在这一时期,相继有一些心理学者根据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对职工的选拔、使用和培训、考核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逐步形成了“人事心理学”。又有一些心理学家从事设计适合人的生理与心理实际需要的机器、工具设备和工作环境、工作程序的研究,以减轻人的疲劳程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使劳动合理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工程心理学”又名“人体工程学”或“工效学”诞生了。 虽然以上将心理学引进工业生产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个体心理学的领域,而没有注意到工作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领导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机构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但是,这些研究的方向和路线,以及采取的方法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对促进管理心理学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社会心理学对管理心理学的促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莫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从此实验社会心理学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1934年莫雷诺率先使用社会测量法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场”论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其中一些基本内容,如社会态度、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以及群体竞争、团结、竞争与协作等研究内容都具有直接且重要的管理意义,为管理心理学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奠定了较充分的基础。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729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映照出人性的美好09-12
2 诱导性问题的使用技巧09-12
3 经典句子,让你笑个不停歇09-20
4 触摸汉字灵魂,每一句说说都深入人心的经典之作09-12
5 经典句子,欢笑中领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