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些,是为了解释一个简单的道理:离开工艺设计的反馈,产品设计就很难优化。供应商拥有的生产工艺知识,是产品设计的宝贵知识。在设计阶段早期纳入关键供应商,是优化产品设计的重要举措。越是复杂、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越紧密,供应商早期介入就越重要。比如在飞机制造行业,一款机型从研发到量产动辄近十年,投资几十亿、成百亿美元,产品设计复杂,工艺设计也复杂,专业化分工很细,采购方与供应商需要密切合作,供应商早期介入就是其一。在研发787时,波音向前迈了一大步,把系统、子系统和模块的设计外包给一级供应商,由它们负责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从客观上促进了产品与工艺设计的融合。
或许有人会说,供应商早期介入设计的概念很好,但很难实施。其实这主要是心态问题。在供应商管理上,人们的定式思维是必须通过导入竞争来管理供应商,觉得供应商一旦早期介入设计,这生意就是它们的了,没了竞争,价格就很难谈。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短期关系:明年这生意是不是我的还没保证,现在能多捞点为什么就不多捞点呢?早期介入设计对供应商来说也成本高昂,如果在长期回收投资没有保障,那就在短期内回收。而这种短期关系则是由采购和供应链主导的:它们为了给供应商保持“压力”,主导短期关系,到头来害的也是自己。
日本的一些公司是供应商早期介入的典范。它们只跟数量有限的供应商合作(但不一定是独家供应商)。供应商在参与设计的时候就知道这生意是它们的了,但在目标成本和长期合作关系的约束下,供应商还是会积极配合,实现采购方的目标。对于采购方来说,如果供应商在这个产品上不够配合,那他在下一个产品得到的业务就会减少。所以对供应商来说,在长期关系下,不配合的机会成本还是很高,这也限制了供应商的短期行为。
这在一些高技术行业尤其如此。比如在半导体设备行业,我从业十多年,习惯与独家供应商打交道:供应商较早介入设计,而且一旦介入,这生意就基本注定是它们的,看上去采购处于弱势,其实未必。在这个具体的产品上,采购方的确是没多少议价权,但在下一个产品上,它们可以决定不把这个供应商设计进来。采购方淘汰一个供应商可能得5~10年(大致一代产品的生命周期),但供应商要打入一个新客户,没个三五年也几无可能。双方是有矛盾,尤其是在价格谈判和年度降本上,但在长期关系和互相依赖的现实下,双方最终都会理性地处理问题,努力朝双赢方向发展。 这就如婚姻关系,结婚后小伙子“百年农奴翻了身”,成了“独家供应商”,但并不是说从此可以为所欲为,在长期关系指导下,还是得做太太希望他做的事儿。要知道,太太解决这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威胁再找一个,导入竞争,而是沟通、协商、谈判。一个首席采购官听了后说,我们的供应商关系一出现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找个“小三”,难怪供应商关系处理不好了。 除了短期关系,还有诸多因素影响产品与工艺设计的交互优化,比如多点寻源:在一品两点或多点的情况下,即同一个料号,业务分配给两个或多个供应商,供应商没有动力优化设计。想想看,如果你是领先供应商,愿意把领先的生产工艺知识分享给客户,设计进他们的产品,通过他们传播到你的竞争对手?再比如年度降价,对供应商来说,如果现在就把好点子全盘托出,以后的年度降价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导致次优化的产品,成本设计不下来,就成了后续采购降价的问题。而采购为了谈判降价,就导入更多的供应商,注定后续产品的设计优化更差,这就成了恶性循环。 我经常去企业培训,把这些道理讲给跨职能团队,包括营销、设计和供应链等各部门。刚开始的时候,设计大都是戒心重重,因为他们知道,一提起产品标准化和设计优化,鲜有例外都是给设计上套的。听着听着,设计就开始高兴起来:设计没有能力优化产品设计,这不也是我经常给老总讲的嘛,总算找到理论依据了。我说且慢,我说的是设计没有能力独立完成设计优化和标准化,但并不是说设计就不对设计优化和标准化负责。在企业里,如果要说责任部门,产品标准化和设计优化工作的责任人还是设计。不能因为没法独立完成这项任务,设计就不为这事负责。 在企业里,很少有部门能独立完成任何重要的事,但每一件事都得有个唯一部门负责。简单地讲,是哪个部门的输出物,这个部门就是第一责任人。比如,预测是计划的输出物,计划就是第一责任人;产品设计是设计的输出物,设计自然就是直接责任人。一个职能对自己的产出没有责任,就自然不会做“恶人”,督促关联职能负责,整个责任体系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是企业之大忌,不管是本土还是海外。你看管理良好的企业,每件事都有单一负责人;管理不善的企业,单一负责制往往不存在,结果企业就在法不责众中堕落。 所以,在产品标准化和设计优化上,设计得有责任感,要承担领袖角色。总结起来为三点。 第一,对于前端(营销),设计要管理需求。设计的需求来自营销,营销的需求来自客户。这是条需求链,每个环节都得管理需求,对设计来说就是管理营销的需求。比如,营销说客户要个三角形的瓶盖,设计要做的不是跪受笔录,整出一张三角形瓶盖的,丢给供应链了事,而是问简单的问题,探究貌似简单的答案:要这三角形的瓶盖究竟干什么?简单的、貌似常识的问题有强大的力量。要有意识地去问,去了解表面下的深层次内容。很多问题,看上去是那样的熟悉,以至于我们认为我们理解这些问题。其实那是误解,需求管理就属此类。因为没有真正理解需求,所以设计给出的自然也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不了解,并不是这事儿有多难,而是没有意愿去做。 第二,对于后端(供应链),设计要支持设计降本,帮助改善供应商关系。前面说过,设计优化和供应商谈判降价经常是个死循环,设计在打开这个死循环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设计不优化,注定成本高,给采购的降价压力就大;采购和供应商提出设计优化建议,设计部门出于种种原因不愿实施,留给采购的就只有谈判降价;为增加谈判的价码,采购就导入更多的供应商;供应商越多,供应商的忠诚度越低,对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往往就越不深入,导致新产品的设计优化做不到位,后续的降价压力更大;而为达到降价目标,采购就导入更多的供应商,于是就成了恶性循环。 那解决方案呢,设计是重要的一部分。企业面临的老问题大都是死循环,错综复杂,每个职能都是受害者,每个职能也都是施害者,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用甘地的话说,你必须成为你想改变的改变(大意)。意即如果你想让别人改变,你自己也得改变为你想让别人改变的样子。跨职能协作文化比较差的企业,几无例外,大家都是“拿着手电筒照别人”,希望别的职能来改变。大家都希望别人来改变,就陷入了死循环。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貌似简单的问题,总是没法解决,而困扰我们的还是那些老问题。 第三,设计要打铁自身硬,不能“自作孽,不可活”。这是在控制设计自己能够控制的产品复杂度。摩托罗拉的100多种手机电池就是设计“自作孽,不可活”的例证。很多本土企业的设计没有基本的三化——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于是设计自己就整出一堆又一堆的非标件,增加了产品的复杂度,就像前面提到的螺丝钉一样。而解决方案必须得从设计以及其后的产品管理自身来找。设计需要责任感,来解决基本的通用化、模块化和标准化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1] “小采购”的概念见我的专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2版),简单地说,就是围绕订单、料号以价格为主要目标,催料、砍价、处理质量问题,而忽视供应商选择和管理,通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管理好整体供应商绩效,来预防、解决订单层面的问题。“大采购”正好相反。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营销和供应链是设计优化的两条腿: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657.html
推荐文章
09-19
1 【我是如何学习一门开发语言的(适合最最菜的鸟入门参考)】309-12
2 组织——HR管理的基础09-12
3 商业银行的会计政策09-18
4 捕捉文字精华,那些在世上被人们传颂的经典话语09-12
5 如何修身?有三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