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听音乐时是否会关注休止符。休止符是乐曲中的重要存在,它是记录不同长短音间断的符号,表示一段旋律中间的停顿。
为什么乐曲中要有间断符号?当你仔细听一首歌时,会发现,演唱者会在特定的唱段中停顿、断句和休息,停顿的长短表达了他不同的情绪。
乐曲中的停顿可以给演唱者留下调息换气的时间,让他在唱下一句不同的音阶时能唱出来。同时,作为聆听音乐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接受停顿形成的旋律,因为它有高有低,有连续也有停顿,可以构成一套完美的乐曲。
对人体来说,我们需要停顿、休息。 而我们在这一节要讲的是思维。对人的思维来说,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件事,我们称之为“间歇再生”。间歇的“间”就是间断,“歇”是休息。我们在进行锻炼时需要间歇来恢复体力,在做思维训练时也是同理。在间断中休息,人才能拥有思维再生的能力。用间断式的休息方式获得思维再生的能力,就是“间歇再生”。 很多人会认为,工作时长越持久越好。在工作环境中,如果你能长时间保持高产,往往会受到老板的青睐,而如果你中间稍微休息一下就不会得到奖励,白天抽时间运动一下也不会得到赞扬,好像只有一直埋头苦干的人才会得到表扬。其实这些理解都有极大的误区。 这样的老板从本质上就不了解“间歇再生”的含义。在我们公司,员工每天走出去上洗手间都需要5~10分钟,一个人如果一天去4次洗手间,就至少有20分钟是处于放松的状态。同时,我也非常鼓励员工中午或下午去做运动,运动结束后也可以继续回来工作,这种方式本质上就是“间歇再生”。 对我来说,我的工作时间与上班族不太一样。我从早上9点开始工作,一直要持续到晚上10~11点,我周一到周五晚上基本上都被讲课和直播的工作填满,有时候中午也要去讲课。我在“昼夜节律”这一节中讲过昼夜节律的最低点,一般下午三四点是一个人体能的最低点,所以我会在下午四五点开始做健身训练,一般会运动到下午六七点。运动结束后,我会继续回公司工作。这种方式就是“间歇性运动”,它是保证一个人能够完成高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我们需要“间歇再生”能力? 因为思考本身就要耗费人体巨大的能量。如果你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足够的恢复,不仅会造成决策失误,创造力也会随之减弱,导致你无法合理评估风险及遇到的困难。 因此,思维恢复的一个关键性作用,就是让你的大脑得到间歇性的休息。说到间歇性休息,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灵感。灵感是一种突然之间给你的人生带来启发的感觉,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和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富有创造性的一种思维状态,它不会一直出现,往往如昙花一现。这是一种非常棒的感知思维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获得灵感?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在持续高强度工作时能否获得灵感?其实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是难以获得灵感的。我自己获得灵感的时机一般是在飞机上,在沐浴、运动、休息、散步时,或者是跟我特别喜欢的人对话的时候。 我也问过一些成功人士平时是怎么获得灵感的。比如我问“下班加油站”的导师,他们当中很多事业非常成功的人都是《财富》世界500强CEO或知名媒体人,他们都是我在某一方面的导师。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他们在慢跑、冥想、做梦或到海边度假时会有灵感。 记住,几乎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在高强度的工作中能获得最佳灵感。 无独有偶,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也是这样的人。 在创作《最后的晚餐》期间,圣母感恩教堂的负责人天天催他赶紧创作。很多人都以为他会拼命完成作品,可是他并没有。为保证自己创作的稳定性,他白天花几个小时用来做梦,完全无视别人的催促。他曾这样写道,人时不时地离开工作去放松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当你再次回到工作状态的时候,你的判断也会更加准确,持续地工作会降低你的判断能力。 我们不妨思考,如何不断地帮助自己产生这种创造性灵感? 第一步,列出所有能给你带来灵感的事情。 如果你自己想不出来,可以尝试用刚才说到的慢跑、冥想、散步等方式,看看自己在哪些时候容易产生灵感。如果你脑中本来就有一套灵感产生机制,就可以直接把它们列出来。 第二步,准备一本“灵感笔记”。 2016年,我设计过一本“灵感笔记”,很多学员都很喜欢。我把它叫作“灵感收集瓶”,因为当我们脑中产生灵感时,如果不迅速将其记录下来,灵感就会转瞬即逝。一般我会在手机备忘录中设置一个“我的灵感”标签,随时随地去记录灵感与好的想法,之后把它们誊抄在我的“灵感笔记”中。“灵感笔记”不需要很多,有一本就够。我在“灵感笔记”中写了很多和创业有关的灵感。比如,我之所以会有“极北咖啡”这个想法,也是得益于此。2015年,“极北咖啡”都是通过线下连锁门店来服务顾客的,很多人会过来买一杯做好的咖啡,然后带着咖啡离开。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方式。后来我提出,我们可以用挂耳咖啡的方式,将磨豆器、咖啡豆放在一起,大家甚至可以自己通过研磨咖啡的方式获得对咖啡香气的满足感。要知道,挂耳咖啡的价格远低于在门店购买一杯咖啡的价格。 除了“极北咖啡”,后来,我们在微信中开创了新型的授课方式,这些都源自我的灵感。在工作中突然停下来后,我就有了这样的灵感,于是我把它们记录到“灵感笔记”中。当我翻看笔记时,各种记录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待条件成熟时,当初的灵感就可以真正地实现了! 第三步,保持张弛有度。 我在前几章讲过,人的精力在一天中有高点,也有低点。那要在什么时段完成你的“间歇再生”? 要确保,这一定不是在你精力值处于高点的时候,而是当你快要累成一个干瘪的气球时,你要学会用“获取灵感”的方式重启自己。在精力值处于低点时,让自己处于放松的状态来收获灵感。灵感就是一个闭环,当自己的体力和精力较差的时候让自己放松、收获灵感,然后记录下来,为自己的目标服务,这是一个学会放松、让灵感灵动起来的过程。 如果你拥有“灵感笔记”的话,你会怎么写?记录的格式是什么?你有没有实现过你的灵感?你是如何管理灵感的?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学会放松:让灵感来找你: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56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制订新产品包开发任务书09-12
2 商业银行的部门业绩考核01-23
3 承德软文发布总部招商01-07
4 创业一定要做暴利产品吗为什么09-12
5 种方法帮你获得矛盾冲突部门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