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进入全球库存计划领域,负责硅谷一个高科技设备公司在中国和新加坡的备件计划。该公司的备件业务后来发展到年度十几亿美元。刚开始,就三五个兵,一两千万美元的库存,但忙得要命。早晨一进办公室,面前就有一二十个催料的邮件需要逐个跟进处理,大半天就过去了;下午四五点钟与亚洲开始电话会议,大家一开口谈的又是催料;几个会议下来,回家都晚上七八点了。好不容易这个料的短缺解决了,那个料又冒出来。更为恶劣的是,一些料在短缺,另一些却在过剩,有时候近十万美元的料就因为客户的需求变化而成为呆滞库存,最后被迫销毁。
这样折腾了大半年,久病成医,我慢慢想通了。短缺、积压都是噪音,是表象而非根源。有短缺,是因为需求预测不准确,比如销售在推销某种产品,计划不知道或者知道得太晚;有过剩,也是因为需求预测不准,有时候客户都两三个月没下订单了,整个供应链还在继续生产。为什么预测不准?是因为跟客户端的联系不紧密,需求管理不到位。例如,计划员与销售很少接触,一旦接触就要么是催料,要么是处理过期库存,见面就是相互掐架,相互指责,而不是谈需求,谈预测。一句话,需求管理不到位,导致整条供应链从头到尾都在被动反应。
解决方案就在于改善需求管理。针对大客户,我建立计划员与客户经理、销售团队的定期会议机制,逐项讨论客户端的变化,以及对物料需求的影响,把需求变动及早通知采购与供应商。对客户管理团队,他们的任务不是向计划和供应链催料,他们的任务明确为及时探知和有效管理客户的需求变动。这就从前端理顺了需求计划管理,为采购和供应商留出更多的响应时间。
在供应端,针对大的需求变动建立闭环的执行流程,定期跟进和汇报执行进展,而不像以前,需求预测录入ERP就听天由命,供应商能做到哪一步就算哪一步。这样客户服务端对供应链的执行能力更加有信心,从而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管理客户上,而不是在向供应端催货上。计划员的职能也由催料慢慢转变为管理需求变化。逐渐地,催料的邮件越来越少,通知需求预测变化的邮件越来越多,团队走上了良性循环。 工作思路理顺了,方法论建立了,工作效率就提高了,作为管理者,就能负责更多的项目,管理更大的团队。我刚开始时负责东南亚的计划团队(中国、新加坡),后来把北亚(日本、韩国)也划过来,再后来北美、欧洲也划归我,责任扩大了四五倍,计划员也由几位一路增加到20多人,此时还是应对有余。其实如果理顺了,管理者的工作就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也挺容易。管理者如果忙得焦头烂额,往往是因为系统、流程、方法论等大问题没有解决,迫使管理层频繁介入,成了资源黑洞的牺牲品。 [1] 刘宝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你不能寄希望于预测的准确度 在供应链管理上,很多公司都是“一地鸡毛”,不仅是供应端,更多的是需求端。也是,这些年来,需求端差异化得非常厉害,很多行业都感受到批量越来越小,需求变化越来越快。相应地,预测的准确度就成了供应链的心病。我在培训中每每谈到这些问题时,不少学员都奢望如果预测能更准一点就好了。那神态就像《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一句台词:“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我想说的是,于勒不在那条船上,预测的准确度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你不能寄希望于预测的准确度。 预测的准确度可以提高,但到了一定地步,继续改进的空间就越来越小。就如打棒球,打击率一旦超过30%,就是优秀的职业选手,再要提高,非常困难。整个历史上,打击率超过40%的球员,掰着一只手的手指头就能数完。即便提高到40%,还是有大半的球没击中。预测是对未来的预测。未来是未知的,就如那即将快速出手的棒球,充满不确定性,你的确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用英语里的一句话说,nobody has a crystal ball(没人手中有个水晶球),可以看清未来。老话说得好,“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三日事如此,何况3周、3个月呢。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就是那么简单。等你把你知道的、你或许知道的都知道后,剩下的就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这时候,你要么听天由命,要么另想出路。一味在预测的准确度上死磕,无异于把脑袋一遍又一遍地往墙上撞,虽然看上去努力了,其实没什么回报。 另谋出路之前,让我们先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预测?有人会说,那是因为需求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不确定性是表象,不是本质。比如自来水,你家有时候用得多,有时候用得少,需求的确是不确定的,但从没见你预测过自家的用量。一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就来了,响应时间为零,为什么还需要预测呢? 这就是说,要预测,是因为供应链需要响应时间,即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配送需要时间。而且响应时间越长,对预测的依赖越高,需要更早地做出预测;但做得越早,预测的准确度就越低。这就陷入了怪圈,得另谋出路解决。这“另谋出路”就是想办法缩短响应周期,包括生产、运输、配送的时间。如果缩短不了,就想法降低库存风险,从而可以把库存建到接近消费的地方。这都是供应链运营的范畴。这就是说,供应链执行是预测准确度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先说缩短响应周期,即缩短产品的生产、运输、配送和等待时间。缩短周期其实是加快速度,包括产品流和信息流的速度。风行全球多年的精益生产,一大目标就是加快产品流,比如采取一分钟换模,减少换模具的时间;采取预防式修理,减少设备意外停机造成的生产线中断;建立制造中心,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这都是通过各种方式让产品流尽快流过,从而缩短生产周期。生产现场推行5S,现场整整齐齐,工具、物料都放在顺手的地方,这也是为了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使产品流更加有效。提高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确保产品的质量,也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停机待料,以及降低处理质量问题的时间,确保产品的顺利流动。可以说,这几十年来,不管哪个行业都在加快产品流的速度上做了不少文章,让产品的加工、运输和配送过程更有效: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质量更好。 但是在产品的响应周期里,产品真正流动的是一小部分,在大多时间,产品处于停滞状态,因为企业走各种各样的流程,即信息流。在缩短产品的响应周期上,精益生产之所以效果有限,就是因为信息流的时间没有被缩短。比如有些公司,客户订单来了后,合同评审得1~3天,以确保理解客户的需求;录入ERP前的审批又是1~3天,以确保决策是对的;录入ERP需要1天,运行MRP得1天,终于生成了供应商的订单;订单发给供应商前,根据金额大小又得审批1~3天;审批结束了,放到电子交易平台,或者发邮件给供应商又是1天。整个过程都在走流程,产品流没有任何事情发生,都是信息流的事。在有些公司,需求信息从客户传到一级供应商,动不动就耗掉两三周。一级一级这样传递下去,等传到三四级供应商,五六周就过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产品的交货周期动不动就3~6个月。而交货周期越长,对预测的依赖度也就越高。 信息流的低效是个大问题。人们意识到这点,在加速信息流方面做大量的尝试,比如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把有些决策固化到系统里;采取扁平化组织,决策权下放,缩短决策周期。但相比在缩短生产周期上面所做的各种努力,对信息流的改进还嫌不足。这也是缩短响应周期的机会所在。所谓端对端的供应链流程改进,重点就是围绕信息流进行。供应链运营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产品的响应周期不可能无限缩短,这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比如,不管你用多快的运输方式,从北美到亚洲最快也得十几个小时,因为你没法违背物理定律,像发邮件一样,把产品瞬间发到亚洲。不管你多精益,产能安排多充分,车床、铣床、磨床加工产品总是需要时间。所以,响应周期缩短到一定程度就没法缩短,继续缩短的话成本太高。这时候就得从库存角度着手:我们能不能把库存一路“推”到接近消费的地方,就像把自来水“推”到你家厨房一样。这样以逸待劳,需求一来就供货。 但库存有风险,时间长了可能贬值,需求没了就得注销。那么,如何降低库存风险呢?这就得从设计的标准化着手。这些在产品的复杂度控制部分有阐述。 设计的标准化有多个层面:①采用工业界的标准件,这是最好的标准化;②虽然是定制件,但同一定制件用在多种产品上也是标准化;③产品设计虽不标准,但生产工艺标准化,这也可以降低生产难度,缩短生产周期。标准化的好处是规模优势和风险聚合(risk pooling)。风险聚合的道理很简单:产品越标准,库存积压的风险就越低,因为这个客户不用,还有别的客户要,所以对预测的准确度要求也更低;产品越标准,用的客户越多,预测就越准确。就如自来水,每家每户都在用,整合到一起,自来水公司的预测准确度就相当高;库存风险也低,对预测的准确度要求也降低,因为今天多余的明天还可以用,明天用不完的后天用。 标准化虽说是设计的事,但也有供应链的份儿。比如,工程师设计出了非标件,经常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市场上已经有标准件,供应链最熟悉供方市场,可以弥补这一短板,把供方市场的情况反馈给设计。再比如,产品需要独特的生产工艺,往往是因为工程师不熟悉生产工艺——设计工程师是产品设计的专家,却不是生产工艺的专家。供应链要么自己负责生产线,要么管理供应商,最熟悉供应商的生产工艺,他们是生产工艺的专家,所以供应链要做好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桥梁,争取把标准生产工艺设计进产品。对很多供应链部门来说,这些任务看上去比较陌生,其实是需求管理的重要组成,即在需求落地之前正面地、积极地影响需求,以减少后续执行中的各种问题。要知道,产品设计是供应链的最大需求部门之一,产品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供应链的成本和速度。这些都在之前的复杂度控制部分详细阐述过,在此不再赘述。 提高预测准确度的最好办法是不需要预测,或者尽量降低对预测准确度的依赖。这就如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一样,而缩短响应周期,标准化产品设计正是冲着这一目标去的。在很多公司,供应链扮演的是受害者的角色,没有认识到自己在缩短周期和标准化过程中的角色。这些公司的供应链聚焦订单层面,难以上升到系统、流程和产品层面。不管是缩短周期,还是标准化设计,都是系统、流程和产品层面的解决方案。如果在系统、流程和产品层面做不好这两点,订单层面的绩效就很难全面提高。供应链在这两方面都大有可为。那么对于供应链来说,要么做自己能控制的,要么继续扮演预测准确度的受害者,答案显而易见。 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到绩效看上去是执行的结果,其实是计划的结果。不管是总体管理中的计划环节,还是具体的需求预测、生产和库存计划,计划是很多本土企业最为忽视的职能之一。因为不重视,管理中的计划环节就做得不到位,让执行职能走了很多弯路来弥补,造成很多浪费和成本;因为不重视,计划职能就得不到资源,招不来一流的员工,上不了合适的系统;没有一流的员工与合适的系统,就注定计划的水平不高;计划的水平不高,企业的运营水平就注定上不去。各种低效、库存和成本,看上去是执行部门造成的,其实跟计划不周不无干系。计划职能是企业投资回报最高的领域之一。 下面要讲的是,围绕供应链计划,要建立必要的绩效管理体系来配套,有效协调需求端的期望和供应端的能力。与供应链计划一道,绩效管理是“中间治乱”的得力工具。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计划:从供应导向到需求导向[]: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890.html
推荐文章
09-11
1 帆船集团掌门人被捕109-12
2 项目管理所需的技巧09-12
3 经典句子,让你笑到不能停!09-12
4 经典句子:蕴含生活哲理的语09-12
5 经典句子,是人类智慧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