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读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已把诸多事务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你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你获得掌控的最初目的是避免精力分散。但是为什么?精力被什么分散了?当然,好心情和清晰的思路本身也可以是值得追求的目的,心灵的了无滞碍、轻松飞扬完全可以是一个人矢志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们运用GTD方法以后品尝到了这种自由,所以,人们对它的常见观点是,它可以给人自由。但是,为了把这种平衡感保持下去,你还必须考虑你重点关注的诸多事务的性质。
掌控与视角的关系的极好例子是永远看不完的阅读材料,相信不少人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你有过这种情况吗?你说,这本杂志我想看,这本书我应该读一读,结果,你身边到处散落着报纸、成堆的杂志、打印资料、宣传册、操作手册和商品目录……它们不经意间塞满了你的书架、堆满了你的书桌和咖啡桌,潜入你的抽屉、公文包和其他犄角旮旯的地方。
掌控这种情况的一个快捷办法是专门留出一个框、篮、架或者它们的组合,用作“阅读/回顾”类。单独辟出一块地方,把你能找到的符合这一类的资料统统收集起来,归在这一处。不要遗漏,全部收集起来。你一想到已经把它们彻底归置,放在某处,你随时可以翻看,就会感觉清爽利索。如果这是我教你做的(我多次教客户这么做),你也许很想请我吃顿饭表示感谢。即便你目前有成堆的资料要读,也照样能感觉到一切尽在掌握的惬意,因为你不但在心理和具体行为上对它们有了大致的掌握,还因为这类材料被一网打尽,别处再无潜藏。
但是要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还差一个步骤。你找到了所有该读的资料,其中有多少真的该读?这就要看你的视角了。在这堆材料当中,哪些东西你几天前还兴趣浓厚,现在兴致明显减退?哪些阅读材料对你是真正重要的?你还在收集某些用来打发时间的杂志吗?其实你对它的热情已经大不如前。哪几本杂志应该取消订阅?你该订阅哪几本新的杂志,因为你现在的想法和好奇心发生了变化? 这些问题当然应该好好想一想。不过,赢得比赛的最好办法是先获得掌控,再调整视角。如果你还没有把阅读材料收集和整理好,我就要求你回答:“鉴于你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哪些资料是你该看的?”你感觉如何?是不是觉得无从下手? 人们都想尽量给出一个妥善的答案,可是,因为阅读材料还散落各处,杂乱无序,他们根本没办法认真思考,理清头绪,自然也想不出多好的答案。最起码首先必须把阅读材料整理好,否则,询问他们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就是白费口舌。 调整视角,保持掌控 如果你在处理阅读材料时浅尝辄止,即你虽然把杂乱的材料归拢在一处,获得了一定的秩序感,却没有区分其中的重点和主次顺序,它们就很容易再度失控。如果你疏于用适当的视角对它们加以遴选,它们就很容易重新散落在你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果你没有经常思考它们的意义,调整视角,去芜存菁,它们就很容易恢复到“材料”的状态。实际上,如果没有清晰的视角和着眼点,不能对各类书籍杂志的意义做出判断,你就做不到真正的掌控。你只能做到相对的掌控,做不到真正清空大脑。 掌控与视角关系紧密,视角却很容易被忽略,因为人们在获得一定的掌控以后特别容易飘飘然。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只要稍微建立起秩序感,即可显著地改善视角。清理积压的材料的确有助于理清思路。把掌握工作流程的5步模型走一遍,一切事务都会重点更突出,主次更分明。只要建立了一套稳妥可靠的系统性方法,就能在必要时达到更自由、更有信心的状态。达到了这种状态,夫复何求? 一度丢三落四的人的生活稍微变得有条理一点,他立刻觉得精神清爽愉快。与混乱、麻木、庞杂相比,那种心情别提有多美了。一旦他找到了清空工作篮和电子邮件的法宝,就觉得自己好像掌握了生活的钥匙!的确如此。不过要想达到“舰长和指挥官”那般得心应手的状态,还有好多把钥匙需要掌握。 在多个层面获得掌控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切实履行了获得掌控的5个步骤,并做到了极致,就没必要更进一步。视角与有力的掌控如影随形——如果你认为理想的“掌控”指的是终极的平衡与和谐。如果你做到了在一切微妙的层面充分捕捉所有引起你关注的事务,并做到了定期明确意义和回顾每个层面的内容,那么,不管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选择做什么,都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 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必要用专门的程序分别解决各个层面的问题。人生体验纷繁复杂,几乎没有人能一口气找到自己关心的方方面面的一切细节。即便他能做到,如此深刻的自我剖析也必然会让他捕捉到的内容发生变化。如此一来,视角就成了移动的靶子,一方面的探索会触动另一方面的思索和发现。比如,你在认真列举“项目清单”(1万英尺)时,可能想到一个跃跃欲试的目标(3万英尺),想到一直被你忽略的对家庭肩负的附加责任(2万英尺),想到必须尽快、即刻采取的行动(跑道)。 我们用这些模型对数万名客户开展培训所得到的经验是,一次只考虑一个层面为好。在思考的过程中,大脑的联想功能肯定会来回弹跳,而你也不愿意束缚它。反过来说,听任大脑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再系统地把思考所得加以捕捉和整合,正是创造力活跃、效率高的表现。而一次只抓一个重点,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大脑的思绪变幻无穷,也总想开小差,它有时灵光闪现,有时陷入死胡同,这本身就容易让你分神。你在沉思默想时进入较高层面,揭开的疑问、不安全感和敏感问题也许令你不安。你想到自己长远的人生追求(如何、在哪里实现它)和最重要的价值观,很容易觉得不满意、不自在。你总想拖延,迟迟不肯正视自我表达和唤醒潜力的问题,因为它们触动了你内心深处的隐忧。 所以,在这些抓住重点的练习中,不存在情感上的安全港湾,除非你把问题彻底想透。只有在彻底想透,心情释然,自尊心提升以后,你才会纳闷,自己何以一直抗拒思索这些问题。但是,沉下心跨进未知的领域,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并不容易。让你不知为何一直逃避的问题浮出水面,得到彻底解决,你也不一定乐意。我们就曾经有过一位客户,当培训师要求他认可和捕捉他所承诺的一切事务时,他恼火地提出了疑问。培训师反问道:“那么,您希望达到怎样的自觉程度?”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获得掌控后,继续加油!: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837.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维持因素与内在的激励因素要互补09-11
2 对冲基金知识详解(典藏版)----爱德华·索普——革新者509-12
3 经典句子,搞笑版的人生至理名言09-12
4 商业银行资本的职能09-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