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绩效(服务水平)和成本/资产的关系,可用下面这幅的“效率边界”来表达(见)。
供应链的效率边界
管理粗放、成本压力不大的企业一般处于A点,表现为高成本、高库存,但服务水平(比如按时交货率)很低。这种企业采取一些基本行动,比如导入绩效考核,驱动员工更加认真地做事,就可以从A点转移到B点,即在不影响服务水平的情况下,降低相当多的成本和库存。这就如“扫浮财”,不需多少投入,不需要技巧,只需要决心和责任心就可挤出相当的水分。 对于大多企业来说,经历了年复一年的降本,以及各种各样的降库存运动,“浮财”早已扫完,我们一般都处在B点。也就是说,在既有的系统、流程和员工能力基础上,水分已经基本挤完,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这意味着如果要提高服务水平,那好,拿钱来,成本、库存就得沿着“效率边界”上升,而且以几何数级上升;服务水平越高,成本、库存上升速度越快。在销售极端强势的公司,追求百分之百的服务水平,到后来就是以很大的成本换取很小的收益,得不偿失。结果生意越做越多,钱越赚越少;或者说账面上赚了,都赚到库存里了。 当然,销售给供应链压力时,希望的是供应链能做到C点,即成本、库存更低,同时服务水平更高。但问题是,在系统、流程和员工能力没发生质变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比如,计划职能还是新兵的训练营和老弱病残的休养所,计划人员一半的时间花在催料上,计划工具还是Excel和铅笔,那就不可能到达C点。遗憾的是,当供应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时,就没有足够的资源,没法从组织、系统和流程上来实质性地提高能力,自然没法实现从B到C的演变。于是,供应链就成了企业的短板。 不能拿运营指标做挡箭牌 没有指标,作为弱势部门的供应链就往往被虐待。计划和供应链久病成医,自然知道这点,不小心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拿指标做挡箭牌。 还是拿最容易理解的按时交货率为例,看看供应链部门是如何滥用指标的。先说一个本土企业的例子。这是个数百亿规模的企业,从事手机制造行业。手机行业动荡异常,紧急需求频发。该企业没有能力按照供应商的承诺统计按时交货率,于是就出现两套“按时交货率”:销售和计划按照客户的需求日期统计,采购和供应链按照供应商的标准采购前置期统计。前一个“按时交货率”一塌糊涂,后一个“按时交货率”当然很漂亮。销售和计划一旦兴师问罪,采购就拿后一个“按时交货率”做挡箭牌。 这不公平。所有的计划都是错的。在销售和计划已经尽力而为的情况下,计划的不足需要执行来弥补。公司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很多情况下的确没法给足够的提前期,采购和供应链不能生活在理想社会,拿标准交期来做挡箭牌,我们应该做得比标准交期更好。 再说一个美国企业,一个十多亿美元的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的例子。这个公司的计划部门对销售部门负责,客户经常抱怨,整个计划和供应链团队都在催货救火中度日。有趣的是,该公司的按时交货率指标却很漂亮。原来计划部门“只对自己能够控制的负责”,比如凡是没有备库存的,都不纳入按时交货率统计:销售、工程师没有告诉我库存水位,这是我没法“控制”的,所以我没有备库存,我也不能对按时交货负责。对于那些备了库存的产品来说,按时交货率当然挺好,不过从公司和客户的角度来看,却没有任何意义。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依靠历史数据和计划常识,该公司的计划部门完全有能力判断哪些产品要备库存。过度依赖别的部门,计划部门就把自己定义到打杂的位置——我只做你告诉我要做的事。计划是供应链的引擎,这其实也是把整个供应链放到打杂的位置上。销售部门不说,那计划部门问了没有?作为供应链的引擎,计划部门不能消极等待,把头埋在沙子里装睡,凡事都等着内部客户来提醒。 跟上面两个案例相似,很多公司统计些没有意义的运营指标,只是充当供应链和后台职能的挡箭牌,从客户和公司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价值,自然也不能提高公司的运营水平。那么如何克服呢?这得回到指标存在的根本意义上:有指标,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绩效和解决客户的问题,促进跨职能协作,既要实现客户眼睛里的完美订单,又要兼顾公司的利益,做到适当成本。简单地说,一个指标,如果既无助于实现客户的完美订单,也无助于控制公司的适当成本,就根本不应该存在。 公司越大,部门壁垒越明显,拿指标做挡箭牌的情况就越多。作为后台支持职能的供应链,在与销售、设计的“斗争”中有了一定的议价权,就滥用这样的指标来应付前方。而销售和设计也因为企业规模大了,在市场上有了更大的议价权,就用同样的方式对付客户。作为客户,尤其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客户,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较劲儿,但会拿脚投票,一走了之。于是你看那些行将就木的大公司,市场份额一日低过一日,但你看那些指标却样样都好,从上到下,把头埋在沙子里装睡,继续上演“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死了”的闹剧。 有些公司还做对标研究,来系统地把指标当作挡箭牌。运营水平不高的企业做对标研究可帮助识别需要改进之处,这是好事,这里不予细表;有些运营水平高的企业也热衷于做对标研究,其结果往往不是改进,而是倒退。 我做全球计划的时候,经常受到销售和客户的挑战,原因是运营指标,比如按时交货率没法做得更高。但同时,我也饱受总部高管,尤其是那些从没去过客户现场挨骂的数字专家的挑战,说按时交货率太高。他们做对标研究,找了些同行与竞争对手,说人家的按时交货率是94%(虚拟的数字),我们的是97%(虚拟的数字),太高,所以你应该牺牲几个点的按时交货率,把库存降得更低。我说且慢,同行和竞争对手是94%,这并不是说客户的期望就是94%,更不是说94%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之所以成了行业里的标杆企业,市场份额一路攀升,就是因为我们的供应链运营更好,客户服务水平更高。你现在说绩效太好了,要向那些失败的同行和竞争对手看齐? 通过对标研究把指标当成挡箭牌,其实也反映了公司的后端和前端在认知上的差别。前端负责营销和产品开发,接触客户更多,相对更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后端是供应链、总部的高管以及其他支持机构,容易为指标而指标。就这个案例而言,按时交货率就如员工的工资,只能往上升,不能往下降。客户长年累月接受的是一流的服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服务(或至少是部分原因),他们给你更多的生意。现在你说服务水平太高了,要降低,向那些失败的竞争对手看齐,客户会怎么想?如果你告诉那些躲在总部不挨客户骂的高管,说相对于竞争对手,我们公司给你们的工资太高,每个人减薪10%,他们肯定说公司疯了。但是,当在部门指标的驱动下,这些同样的一群聪明人就会做傻事,给客户开出“减薪”的“方案”来。 很多企业,特别是那些大企业,之所以能做大,是因为运营做得不错;但做大后,就开始傲慢,特别是那些远离客户的管理层与后台支持职能,开始忽视客户的需求,向所谓的“行业水平”对齐,于是公司就走上了下坡路。这也是对标研究的一个副作用,不可不防。在我看来,对标研究不能让你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一方面,行业的佼佼者,比如苹果,根本就不愿意参加对标研究:我已经是最好的了,为什么要参加对标研究,让竞争对手学习我?这样,你所得到的对标结果,其实顶多是行业平均或偏上的水平,向它们看齐,自然没法让你达到最高水准;另一方面,对标结果经常被利用,成为证明自己已经足够好的工具。一旦成了挡箭牌,指标就失去了指导提高运营水平的目的,公司就不可逆转地走上了下坡路。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管理供应链的“效率边界”: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762.html
推荐文章
09-02
1 关于经典的俗语长俗语09-20
2 领悟汉字奥秘,探寻那一句最能捕捉美好的经典语09-12
3 改变自己,摆脱情绪负债09-12
4 嵌入意味着什么09-18
5 点燃文字之光,瞬间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