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司都有料号、项目层次的优化政策,比如招投标、货比三家,最后选择最合适或最低价的供应商,实现了料号、项目层面的优化,却造成供应商层面的更大、更多的问题。
比如有个房地产公司,每年10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明文规定最低价中标。这样虽然保证了最低价,但基本上每个项目都是一堆新供应商,或者劣质供应商。因为很难盈利,无利或亏本合作过一次以后,优质供应商一般不会二次回头,所以每个项目都是新供应商居多,磨合过程长,质量问题多,隐形成本高。优质供应商保有率低成了公司的大问题。这就是料号、项目层次的小优化的问题。公司意识到了这点,成立了一个六西格玛黑带项目专门研究这个问题。项目的数据收集、分析都很到位,问题的根源找了几十个,但就是不能触动最低价中标的项目层面优化政策,因为那是CEO制定的。结果想必你能猜到:分析做了不少,问题没解决什么。
这个公司的竞争对手是行业标杆企业,他们的政策是针对具体的采购类别,选定几家供应商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每次有新项目,就在这几家里招标选取。他们知道,如果漫天撒网,让更多的供应商来竞标的话,肯定能找到更低的价格。但是,与有限的供应商合作的好处是长期合作,互相熟悉,配合度高,隐形成本低。更重要的是采购额集中,公司是供应商的重点客户,能够得到供应商的重点照顾。有些行业周期性强,一旦行业处于上升期,供应商普遍产能紧张时,非重点客户的劣势就暴露无遗,供应商绩效就成了新产品、新项目导入过程中的瓶颈。这个行业标杆做的就是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
项目如此,料号层次也一样。在我接触过的公司中,基本上每个公司都要求一个料号要多家询价。结果是每个料号得到了最好的报价,达到了料号层面的优化,但是在供应商层面则否。比如针对一个采购门类,本来三四个供应商就足够了,实际上却有二三十个供应商,采购额分散,规模效益丧失,公司不是任何一个供应商的大客户,为后续的绩效管理和年度降本带来重重困难。这都是典型的在料号、项目层次上优化了,却是以供应商层面的优化为代价,获小利而失大利。 在系统和流程方面也是同样的问题。在料号、订单层次,很多公司都有完整的流程,比如招投标流程、订单处理流程等,ERP也有完整的功能来支持。但在供应商层面,比如供应商的寻源、绩效管理和改善上,很多公司既没流程也没系统,导致很多供应商层面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比如供应商选择不到位,或者供应商的整体绩效欠佳,注定料号、订单、项目层次的问题多得不得了。订单、料号、项目上的问题太多,就成了管理资源的黑洞,分配到供应商层面的资源就更少,导致供应商层面的问题更多,反过来在订单、料号和项目层次上造成更多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料号、项目层次的小优化是一城一池之得失,是战斗;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事关大局,是战役。很多本土企业,尤其是管理粗放的民企、国企,注意力都集中在料号、项目上,结果是赢了战斗却输了战役。其实,对一个公司来说,跟哪个供应商做生意,远比在一个具体的料号、项目上得到最好的报价要重要。在供应商层面的损失,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由料号、项目层面来补足;相反,料号、项目层面的一城一池之得失,则更容易从战役的角度来弥补。 项目、料号层面的优化往往以供应商层面的不优化为代价 这跟我们这里说的轻资产有什么关系?料号、项目层次的小优化保证不了总体供应商绩效,是供应商管理能力薄弱的表现,部分导致企业采取竖向集成来解决问题,客观上造成了重资产运作。另外,这种小优化以短期关系为主,在企业推动外包、轻资产时,企业与供应商需要更深度、长期的合作,这种小优化带来的危害就更大。 在北美,从料号、项目层面的小优化,上升到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是个长期过程,而且还远没有完成。与众多本土企业一样,在北美,传统的做法是料号层面的优化:入围门槛低,多家竞标,择“优”录用,导致供应商数量膨胀,这成为北美企业的普遍问题。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大举进入北美的家电、汽车市场,在成本、质量和服务上让北美竞争对手吃尽苦头。北美企业就开始全面研究日本企业,发现与北美企业显著不同的是,日本企业主要跟数量有限的供应商做生意,而且是长期关系。爷爷一辈一起做生意,父亲一辈也是,孙子一辈还是在一起做生意,客户与供应商之间长期合作,供应链的配合默契,效率高。于是北美企业开始系统地学习日本企业,大幅整合供应商,供应商整合与精益生产、供应商早期介入等一起导入美国。这些都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概念。顺便提及,供应链管理其实是个东方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个日本概念。无论是概念还是实践,大都能追溯到丰田等有限的几家日本企业。 在过去30余年里,北美的主要行业都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供应商整合,大公司的采购额越来越集中,供应商的数量越来越少,这都是追求供应商层面大优化的努力。但是,整合是事后措施,就相当于孩子生下了才做计划生育,时效性差,投入高而产出低。其根本原因是北美企业由料号层面的小优化开始,为增加竞争,习惯于跟更多的供应商合作,把供应商整合作为供应商数量膨胀、供应商层面欠优化的补救措施。而日本企业则一开始就是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在供应商准入上非常谨慎,一开始就只跟数量有限的供应商合作。这意味着为了达到相同的结果,北美企业得做两倍的事:产品刚出来时寻源一次,供应商整合时再寻源一次,而且效果往往不理想,因为有些产品出于种种原因不能或者不适合于转厂,这意味着供应商层面的优化很难做。 于是前面提到的“供应商管理五步流程”就应运而生。这个流程可以用在具体的料号、项目上,但其根本着眼点是供应商层面。简单地说,就是针对特定的采购项,比如机械加工件,公司决定筛选哪几个供应商做生意,并把它们的绩效提高到最好。我们知道,机械加工件多如牛毛(当然真正好的不多,这就如硅谷的中餐馆到处都是,大多数都很难吃一样),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经过细致的调查、分析,公司决定只选择其中的几个作为长期合作伙伴。这里的假定是从长远来看,这几个供应商给公司的总成本最低。这是个很难证明的假设,因为它是个非常基本的假定,就如数学中的1+1=2,正因为基本,所以很难证明。 当然,存在是有原因的。在管理能力低下时,料号、项目层次的小优化是种理性选择,最低价中标也是。比如,企业规模小的时候,管理粗放,管理资源有限,没有能力做大优化,如评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就很难推进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但是,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小优化导致规模优势丧失,就影响到企业能否走得更远,所以一定得重视供应商层次的优化。而企业的解决方案呢,不是说简单地要求改变做法(比如不做小优化),而是要通过改变能力来改变做法,在这里就是改善供应商管理的组织、系统和流程,确保有能力做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毕竟,企业是理性的,它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怎么做,都是基于现有能力的理性选择。不改变能力,就没法系统地改变做法。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供应商管理误区一 追求料号、项目层次的小优化,牺牲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752.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一线监督员的没落09-12
2 经典句子,让你笑到岔气的经典话09-12
3 创新存款业务09-12
4 正确评估优缺点,让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09-12
5 高管人才的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