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资产走到了穷途末路。企业要轻资产经营,就得从市场获取资源,要从市场获取资源,就离不开供应商管理。所以,供应商管理能力是轻资产的必要条件。
凡是个公司就有采购,但不一定有供应商管理,年营业额成千上万亿元的大公司也不例外。简单地说,就是有采购,但没有供应商管理,注定在轻资产路上会受尽苦头。这听上去有点耸人听闻,其实不然。如果你探究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就知道为什么了,这也是任何管理能力的三个基本方面:组织、系统和流程。
(1)公司有没有清楚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从选择到管理到绩效改进?
(2)公司有没有统一的、职责清晰的供应商管理组织? (3)公司有没有统一的供应商KPI体系和信息系统? 我们先说流程。 就流程而言,不要混淆订单/料号层面与供应商层面的流程。很多公司有的只是订单/料号层面的流程,比如对于特定的订单/料号,如何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再围绕订单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但是,订单/料号层面的流程替代不了供应商层面的流程,也解决不了供应商层面的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家有招投标法,要求国企达到一定金额的采购项目一定要公开招投标。招投标流程挺完整(尽管并不一定合理),一标一议,力求每一标都最优化。招投标是订单(项目)层面的流程,看上去解决了订单层面的问题,但是几年后回头一看,发现供应商层面的问题来了:采购开支非常分散,本来某个采购项有3个供应商就足够,结果有N个供应商在供货。这意味着采购得去管理N个供应商,管理资源摊得太薄,哪个也管不好。采购额太分散,公司对哪个供应商来说都不是主要客户,一有大范围的短缺,哪个供应商也不把你当回事儿。年度降本就更难谈:你就采购那么一点,还要我年复一年地降价?质量问题也是,引不起供应商足够的重视,摁下葫芦起了瓢。这些都成了供应商后续管理的灾难。 民营企业虽然没有硬性的招投标规定,但做法也很类似,实现了订单、料号层次的最优,比如成本最低,却以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为代价。所以,订单/料号层面的流程是“小优化”,没法达到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没有标准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一旦有了需求,供应商选择、谈判、签约就如扔骰子,怎么选,选什么,完全取决于经办人的个人能力,质量和结果很难预计。这样就难保选准最合适的供应商,导致后续的供应商管理成了生存挣扎,不但是供应商,而且是采购方。公司大了,这种情况就更成问题。看看国内的大型企业,动不动就有几十个分公司或分部,动辄上千人的采购团队,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没有统一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就不可能有一致的、可预见的供应商管理结果,即在寻源阶段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在后续管理上最大化供应商的绩效。 再说组织。 没有统一的管理流程好理解,没有统一的供应商管理组织似乎难以理解,那采购部门算什么?其实在很多公司,采购不过在名义上是管理供应商的对口部门,供应商管理的职责由多个部门承担,政出多门,采购并没有起到协调、领导关联部门形成合力,一致对外的作用。所以,这些公司没有统一的供应商管理组织,自然就没有系统的供应商管理。 举个例子。针对一个大公司,有个供应商的销售分三个班子:与采购对接的是一个班子,与产品设计对接的是另一个班子,与生产运营对接的是第三个班子。为什么有三套班子?因为在供应商眼里,客户不是一个,是三个,而且三者之间往往不通声气,得靠供应商沟通。这是在总部层面。这个大客户在全球还有几十个分公司,各分公司的采购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这意味着对每一个分公司,供应商又得设立三套班子来支持。 供应商管理多头、分层进行,无法形成公司层面的合力 所以,对于这个公司来说,名义上采购是供应商的管理组织,实际上是几十个实体的采购、设计、运营部门在一起履行供应商管理职责。这么多的实体和部门,可以想象,在公司层面形成合力该有多困难,这导致信息不对称,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处于劣势。人人都在管,其实就是没人管。还有个公司,供应商管理是如此分散,以致有的供应商因严重的质量事故、廉政问题被总部取消交易资格,下面的分公司还在继续做生意。更糟糕的是,在管理权过度分散的情况下,供应商变成了“公共草地”,最后导致供应商的绩效没法保障,并造成系统的廉政问题。 管理权限划分不当,供应商成为“公共草地” 有一次访问一家大型本土企业,讨论供应商管理。我问,如果一个供应商的总体绩效出了问题,谁负责?答曰采购负责。采购这么多人,究竟是哪个采购负责?答曰采购的供应商管理部。再问,如果要落实到一个具体的职位、具体的人头上,那是谁?答曰那就是某总。我说既然他是采购的老总,他当然得对采购的问题最终负责,但他就一个人,不可能管那么多供应商,他下面还有更具体的职位负责吗?答曰没有。为什么?这样的话这个人权力太大,容易造成腐败。 原来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公司的供应商管理要“三权分立”:质量归质量部门,技术归设计部门,寻源归寻源小组。有的公司甚至是四权、五权、六权、七权分立,比如为牵制寻源,设立一个核价组,寻源的专门找供应商,核价的专门谈价格,下订单,做验收,支付货款的又各有一个部门负责,这还不算负责质量的质检部门,负责技术的设计部门。为了避免出现强权人物,或者强权职位,这几权之间互相制衡,“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但不设总协调。公司这么做的良苦用心,就是为了避免腐败。 这看上去很完美,不是吗?其实未必。这样做的恶果有二:一是采购方没法形成合力,在博弈中容易被供应商各个击破,保证不了公司的应得利益,这在上文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二是把供应商变成公司的“公共草地”,每个人都来索取,没有人维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不得不通过非正常渠道找靠山,反倒系统地造成腐败。 1968年,环境经济学家哈丁发表了《公共草地的悲剧》一文,分析公共草地为什么长不好:人们毫无限制地在草地上放羊,人人都向草地索取,但因为是无主财产,所以没有人来维护,必然造成草地退化。或许有人会说,谁说没主人?这是国家的,公有的。人人都拥有,其实是人人都不拥有,就如人人都负责,人人都不负责一样。多权分立下,供应商就成了这样的公共草地。为了生存,作为公共草地的供应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不做生意,要么找个后台。两种情况,都对采购方不利。 一沟之隔,多米尼加的有主山地保护良好,海地的公共山地光秃秃 先说不做生意。这主要适用于那些优质供应商,它们选择多,有资格淘汰劣质客户。结果公司失去了优质的供应商。看看那些劣质客户,他们的优质供应商也少,这就是原因了。劣质客户加劣质供应商,公司和供应链就失去了竞争力。 再说找后台。供应商为了避免成为公共草地,就通过非正常渠道在采购方找后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腐败: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的话,这些人凭什么替供应商出头?这样的后台要么是技术强人,要么是管理层,都是些胳膊粗、拳头大的人,而且在暗处,很难识别,更难监督,最大的腐败就是这样来的。 这就是说,为防止腐败而进行的多权分立,恰恰是供应商有关腐败的根源。不信,你去查一下,看哪个多权分立的公司根治了采购腐败问题? 那怎么办?很简单,就是给公共草地找个主人,即便是恶霸也比没主人好。比如一个恶霸占领了草地,坐地收钱,让来放羊的人都交点钱。作为草地的主人,这恶霸自然会考虑市场需求,制定适当的价格,让足够多的人来放羊,从而使他的收入最大化。为了长久维持收入,他自然会维护保养草地,这样公共草地就绿起来了,给社会的效益反倒更大。退一万步,即便是恶霸管不好,草地退化了,这也没有更坏,公共草地的结局注定不就是这样嘛。 放在供应商管理上,就是设置专门的职位,对内负责协调各职能,对外代表公司维护与供应商的关系。在北美的企业里,商品经理、供应商业务经理、供应商关系经理等就是这样的职位。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供应商的合理需求有专人负责,背地里找靠山的情况就减少,客观上减少了腐败;另一方面,这个职位有利于公司内各职能形成合力,一致对外,保护公司的应得利益,这对管理强势供应商尤其重要,强势供应商难于管理,一大原因就是技术、质量和采购形不成合力,让供应商各个击破。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职位的权力过大怎么办?我的个人看法是,权力大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约束的权力。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这约束就得从供应商的寻源与绩效管理体系说起,详细内容可以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根治采购腐败:光有分权还不够》。[1]当然,企业是理性的,它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其实都是基于现有能力的理性选择。当系统、流程不健全时,采取多权分立、人盯人的组织措施就成了理性选择。如何理解这一点呢?拿我个人的经历做个解释。 十几年前我刚到硅谷,第一份工作是管理供应商。作为供应商经理,我对供应商的整体绩效和管理负责,却不存在权力过大的问题。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公司有完整的选择流程,留给个人的发挥余地很小;在供应商绩效管理上,公司有健全的系统,能及时反映供应商的绩效。比如在供应商选择上,供应商必须通过公司的质量、生产和物料管理体系评估,每个评估都有七八十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打分标准,由三个不同的职能来打分,以此作为供应商选择的基础。这些有力限制了供应商经理的个人权限。另外,即使供应商经理选择了不合适的供应商,绩效达不到标准,那么他就每周聚焦在雷达上,在每周的供应商绩效评审中向高层管理解释,为什么他选择的供应商按时交货率和质量不能达标,并得提出整改措施。如果几周以后绩效如故,供应商经理的麻烦就来了,甚至可能被开掉了。 但是,在供应商管理粗放的企业,没有完善的供应商选择流程,就给人为操作留下过大的余地,权力过大者容易滥用权力,导入不合格的供应商;系统能力有限,供应商绩效管理跟不上,没法让绩效问题及时暴露,给公司制造更大的损失。 比如有个万亿级的大公司,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采取用户打分的方法来统计,每季度或半年统计一次。想想看,这么大的公司,那么多的业务,谁能记得两三个月前供应商有没有按时交货,所以这打分纯属印象分。打分高,采购就当作自己的成绩——瞧,我的供应商多能干;打分低,采购就说是印象分,比如供应商的绩效一直很好,就因为最近一次送货不及时,得了低分。这样,有些供应商虽然明知是非正常渠道进入,明知道后台是谁,绩效也不理想,但就是没法证明,结果成了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就是抓不了,除非这供应商捅出大娄子,比如重大的安全事故。但那样的情况少之又少。 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流程的能力不足,企业就只有通过组织手段来解决问题,即在供应商的选择、管理上多权分立,寻源、比价、质量、订单处理、付款等由多个职能处理,就如前面所说,把组织手段作为应对系统、流程问题的“邦迪”。那真正的解决方案只能从供应商的选择、管理流程和系统上寻找。 另外,以合法的方式把这个职位确立起来,出于避嫌,这个职位反倒会更加小心,努力维持公正,客观上也减少了腐败。这就如小时候上学,聪明的老师往往把捣蛋鬼任命为班长。一旦成了班长,捣蛋鬼反倒不捣蛋了,事事争先,把才能用在管理班级上。相反,在没有这样的专门职位时,供应商就是无主的公共草地,就跟国有资产一样,是唐僧肉,人人都想咬一口,反倒容易滋生更多的权力寻租现象。这就如在没有黑道老大的码头,小混混们都想捞一把,反倒给小商小贩们制造了更多的麻烦一样。 讲到这里,顺便说一下轮岗。有的公司采取采购轮岗制,即定期或不定期地改变采购人员负责的采购项和供应商。如果单纯从员工的职业发展来看,轮岗不失为一种可行措施。但从预防腐败来看,这种做法也容易造成“公共草地”问题。另外,频繁地变换导致经常的学习曲线问题,影响整体供应商绩效。就如宋朝为了防止军头独大,出现晚唐的藩镇割据现象,就经常把军头们调来调去,到后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军队的战斗力大减,使得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弱、疆土面积最小的朝代之一,饱受外族欺凌,甚至连皇帝都给掳掠到金国。而解决方案呢,也得回到前面讲的流程和系统。否则,流程和系统的能力不到位,存在的就有合理性,轮岗恐怕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理性选择了。 上面说的是供应商管理的流程、系统和组织。没有健全的系统、流程和组织保障,供应商的选择、管理和提高就注定没法系统进行,供应商的绩效就没法保障。那统一的供应商管理KPI呢? 我接触过挺多非生产性公司(国内500强的公司很多划入此类),说起供应商绩效,大家都说在统计。那你们怎样统计按时交货率?答案往往是我们发问卷调查,每个季度或半年一次,给各分公司、部门的当事人,让他们打分。再问你们有没有ERP,与供应商的业务是不是订单驱动?答案多是肯定。那为什么不在订单层面统计按时交货率呢?这时候你就会听到各种答案,大多都有道理,但结果都一样:我们没法在订单层面统计按时交货率。这里不想探究为什么不能;这里想说的是,按时交货率直截了当,你要么按时,要么不按时。如果连这样的指标都不能客观统计,这公司其实没有供应商管理的KPI体系,有的只是一些对供应商绩效的主观印象。 既然你连按时交货率那样客观、直观的指标都没法客观统计,那几千、几万人的公司,职能差别,地域不同,激励机制不同,你能准确量化、统计主观印象的可能性有多大?你的供应商绩效KPI的可信度又有多少?指导供应商层面决策的价值又有多大?供应商自然知道这些都是人的主观印象,所以它们的精力就花在让相关统计人满意上,而不是真正地改进它们的组织、系统、流程,把绩效真正做上去。 这KPI的背后也反映了信息系统问题。对于大公司来说,信息系统的问题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没有通用的信息系统,另一方面是系统太多,总部和分公司大都有自己的系统,但这些系统大都是孤岛,没有统一的材料编码,没有统一的供应商编码,要统一、集成就无从谈起。结果就是苦了一帮干活的,从经理到职员,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搜集、整理数据上。同一供应商,或者同一采购项,最后把N张Excel表单合并到一起的时候,张三跟李四统计的数字如果能吻合,概率就如中彩票。就这样,与供应商有关的信息就支离破碎,隐藏在多个系统里。支离破碎的信息注定支离破碎的管理和决策,而公司层面、供应商层面的决策就注定难以优化。 回头对照上述三个问题,没有供应商管理的流程、没有供应商管理的组织、没有供应商管理的KPI和信息系统,供应商管理注定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注定达不到管理供应商的期望,即在战略寻源阶段确定最合适的供应商,在后续管理阶段达到最佳的供应绩效。这就是我说的供应商管理能力薄弱。 轻资产的过程涉及产品和流程的外包,管理对象更复杂,从料号上升到组件、模块和子系统,供应风险也更大,对供应商管理的要求也更高。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北美有些企业走轻资产之路失败了,供应商管理能力不足是一大因素。所以,打造供应商管理能力,是轻资产经营的先决条件。 一提到供应商管理,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那不就是花钱嘛,有什么难!换位思考就知道了。在重资产运作时,要建产能,自然有严格的论证与分析,工厂选址、设备购置、员工招聘都得有条不紊地系统推进,因为企业理解,这是大决策,轻率不得。所以有专门的班子来做这事,从生产经理到计划经理到物料控制,从生产工程师到现场的质量控制到一线工人。投产后,自然有成套的指标,产能利用率、按时交货率、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质量合格率,你到工厂去看看,那墙上贴了多少张表就知道了。这样做,大家都理解,因为这些都是重要的事。 相应地,一旦转入轻资产模式,这一系列事儿并没有消失,只是从自己的工厂转移到供应商了,工厂管理变成了供应商管理。这就是为什么得有严格、系统的供应商准入,以及寻源和绩效管理体系,来确保高质量完成这些事务。另外,在工厂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直接影响这一切;在轻资产模式下,大多影响是间接的,对管理者素质、管理方法和体系的要求也就更高。 [1] 在我的“供应链管理专栏”网站,www.scm-blog.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供应商管理能力是轻资产的必要条件: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736.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每一句都能戳中笑点哟09-12
2 经典句子,勾勒出人生的轨迹09-11
3 高盛董事会的朋友09-12
4 用人才库做好长线招聘09-18
5 谁会影响你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