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以银行可以积极主动通过借入资金的方式来维持资产流动性的一种经营管理理论。
这种从资产管理转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资产配置理论与策略的转变,与五六十年代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1.追求高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的双重作用。随着西方各国经济迅速增长,金融市场日渐发达,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大量的银行存款被直接吸引到资本市场。银行赖以保持流动性的存款基础被动摇,必须想办法开拓其他的融资渠道。与日益萎缩的存款量相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加上企业投资热情旺盛,对银行的贷款需求很大,在利益驱动下,银行也急需开拓渠道以适应贷款需求。
2.严格的利率管制和通货膨胀加剧了资金供求不平衡。30年代大危机之后,各国对商业银行逐渐开始实行严格的利率管理,对存款利率上限做了规定,使得银行不能利用利率手段吸引资金来源,而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出现使得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不断攀升,资金“脱媒”现象严重,对商业银行资金来源造成很大冲击。 3.金融创新为银行摆脱困境找到了出路。银行家们想到,既然货币是充足的,在市场上自由流动,那么银行需要的资金除了可以通过存款获得,还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在这样的启发下,1961年,美国花旗银行首创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此后陆续出现许多创新的融资工具,银行开始走上主动负债性的经营之路。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负债管理理论一出台便为人们普遍认可接受。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并不以维持较高水平现金资产和以短期证券为主的二级准备金为必要。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负债管理理论一改以往资产管理理论提出的严格期限对称原则和追求盈利性时强调存款制约的原则,主张以主动负债来保证银行流动性,协调了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同时将银行经营管理的视角拓宽到负债管理,并使银行降低了流动资产储备水平,增加了银行负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资产的盈利能力。 然而也应看到,通过货币市场借入资金的同时,银行也将市场的风险引入其中,货币市场波动必然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不利于经营稳定。同时借入资金时付出的高利息,还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一理论总结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优缺点,吸收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对两者进行整合、发展和深化。80年代在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争取金融市场主动融资权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利率风险,金融市场的自由竞争导致利率的大幅度上升,使得负债管理在提高负债成本和增加银行风险等方面的缺陷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于是开始把资产管理的目标转向如何通过协调负债与资产的关系来保持净利息正差额和控制正的自有资本净值。根据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应当对资产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结构的调整达到总量平衡、结构合理、“三性”协调发展。由这一理论发展而逐步形成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基本方法,如匹配法、利率敏感性管理。其原理分别是:(1)资产与负债的对称原理。即两者在规模、结构、偿还期上要对称,统一平衡。(2)目标代替原理。将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三性”要求视为一个整体的总效用,在经营中根据实际情况平衡三者关系,使总效用不变。(3)资产分散原理。主要是出于防范资产风险,在资产结构具体确定贷款投向和投量上要遵循资产分散化原理。 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各国的商业银行管理的实践中呈现多样化的运用状态,从各个阶段的理论推演出各种资产经营管理方法。在总体上我们将其管理方法分为三大类: 资产管理方法 资产管理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管理理论。具体可以分为三种: 1.资金总库法(the Pool of Fund Approach) 这一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银行将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资金总库,然后按资产流动性的高低,依次分配到各种不同资产中去。 按这一方法,通过各种渠道、以不同方法吸收的资金一旦到了资金总库中就被视为是无差别的同质的资金,资金分配时不再受负债期限结构的限制,而仅受负债总量的制约。 资金总库法是早期的资产管理方法,以保持银行流动性为第一要义。银行会参照银行业公会公布的财务比率及其自身经验来判断,制定各类资产流动性需求的标准,然后根据上述标准确定分配顺序。但是这种判断缺乏科学性、精准性,忽视了贷款结构对流动性的影响。而且这一方法过分偏重流动性的保持,缺乏有效的盈利控制机制。 2.资金分配法(the Asset-Allocation Approach) 资金分配法简称“AAA”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加剧,银行打破过去单一的以活期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负债结构,进行金融创新,出现了新的金融工具,如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欧洲美元、资本票据等,这样银行的资金来源复杂化,各种来源之间的流动性差异很大,如果仍然以资金总库法把各种资金简单笼统地汇入资金总库中来分配资金的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资金分配法弥补了以上不足,它按照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强弱来确定资金的分配顺序和数量,而资金的流动性主要根据两个参数确定,一是资金周转率,另一个是法定准备金率。根据资金分配法的原则,如果资金周转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求高,资金来源稳定性差,就把这类资金分配给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项目;如果资金来源稳定性好,就应分配给盈利性较强、流动性较弱的资产项目。 资产分配法的优点在于,它相对简单,易掌握,可减少过多的流动性储备,且在保持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增加了利润,这种方法既注重负债对资产总量的制约,又强调两者的结构平衡。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方法虽然对负债的流动性作了区分,适于不同资产运用途径,但这种区分过于机械,并且不经过量化分析而仅凭经验。此外,它还忽略了贷款陆续到期也会提供一部分流动性供给,从而高估了银行流动性需求。 3.线性规划法(Linear Programming Approach)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的线性规划法,将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运用于银行资产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银行资金配置决策的准确性。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建立目标函数,然后将各种影响银行收益实现的限制因素作为约束条件,最后求解目标函数得出最大解,即银行最优资产配置方法。具体讲来: (1)建立目标函数。建立目标函数表达式要考虑两点,一是要设定目标变量,二是要确立因变量的系数。先确定某一时期资产管理的目标,依据目标在各种可选择的资产中分配资金。如果是以利润为目标,那就是把不同收益率的投资对象汇集起来,建立一个目标函数。 (2)建立约束条件。银行资产分配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大体上讲这些限制性因素可以分为几类:①总量约束条件。资产的规模在总量上受负债规模制约。②资产结构约束条件。出于银行资产管理中的“三性”要求,流动性和安全性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影响巨大,于是资产流动性、资产分散化成了资产结构的约束条件。③其他约束条件。如某些法律法规或政策及国际惯例也会造成不能把资金投放于某一个领域的结果。 (3)求解线性规划模型。将根据上述条件建立的目标函数求解,得出函数的最大解。 线性规划法的运用对于银行的经营决策来说是跨越性的进步,它使原先依赖主观判断和经验分析的决策有了更科学、客观、量化的依据,提高了银行资金管理的精确性,使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负债管理理论: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670.html
推荐文章
01-31
1 除了因果法则还有什么定律可以解释一下11-25
2 人创业团队分工明细大学生09-02
3 经典俗语语有哪些01-30
4 创业策划书怎么写格式09-12
5 能力素质模型VS任职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