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反省一下,如果你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间内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一切事务,情况会是怎么样呢?如果你的内心世界非常清澈,感受不到任何压力,情况会是怎么样?如果你能够把100%的精力投入到自己选择的工作中而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情形又会是怎么样呢?
如果缺乏洞察力,生活就会将你拒之门外。无论是擦拭窗户还是撰写鸿篇巨著都是如此。
——纳迪亚•布朗热
这是有可能实现的。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紧紧掌控遍及生活各个角落的所有事情,同时保持放松,花费最少的气力完成一切有意义的工作。它能使你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体验到武术家们所说的“心如止水”的境界,优秀的运动员则称之为“忘我”境界。事实上,你很有可能已经体会到这种美妙的感觉了。 在这种工作状态下,你头脑清醒,积极的想法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可能进入这种状态。要想积极有效地应对本世纪复杂多变的生活,人们就都需要这种状态,并且需求程度日益增强。对于所有人来说,如果希望使工作和生活前景保持平衡与积极稳定,那么,这种状态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条件。世界级的划船运动员克雷格•兰伯特曾在《碧波上的心境》(Mind Over Water)一书中这样描述这种感受: 划船运动员们用这样一个词语来描述这种无摩擦的状态:荡秋千(swing)。这使我们回想起在后院荡秋千时的那种惬意和欢娱——一种简单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完全凭借来自秋千自身的冲力。秋千承载我们,我们丝毫不需要用力。我们荡起双腿,让秋千在空中划过的弧度越来越高,但是,这主要是地球引力的功劳。与其说我们荡秋千,还不如说我们被荡了起来。船推动着你前行,是船身渴望着快速地向前,在它的航线上,在它的自然状态中,只有速度在吟唱着。我们的任务仅仅是与船身并肩作战,拼命地挥桨加快速度,避免拖其后腿,而过于用力又会阻碍船速。如果努力变成了为努力而努力,那么结果就会适得其反,这种努力反而会在过程中又化解了自身。形形色色一心往上爬的人想拼命挤进贵族阶层,然而,他们挖空心思却只能证明自己并不身属此类。贵族们并不需要努力,他们早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荡秋千就是这样一种“进入状态”的境界。 “心如止水”的比喻 空手道中用“心如止水”来形容一切就绪的状态。想象把一粒石子投入沉寂无声的池塘中,池塘中的水会有何反应呢?答案是:依照所投入物体的质量和力度做出相应的反应,然后又归于平静。池水既不会反应过激,也不会置之不理。 水自然存在,自然而为。它可以淹没一切,却不会被淹没。它可以静止不动,却不会寂寞难耐。它可以被迫改变流向,却依然百折不挠。这一点你是否明白? 你发挥能量的能力与你的放松能力成正比。 空手道中的击拳动作,其力量来自速度,而不是肌肉,即挥拳最后阶段急剧的“爆发”。这就是为什么瘦小柔弱的人,也能够学会用双手劈开木板和砖块。这并不是靠皮糙肉厚或者凭借蛮力,而是灵活地运用一种能够随着高速度而形成集中冲击的能力。但是如果肌肉紧张,动作就会慢下来。因此,在高级阶段的武功训练中,对平衡和放松状态的教学并不亚于对其他方面的要求。清除杂念、保持清净和适当反应是关键所在。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的事情都可能反过来控制你,事情往往如此。不能处理好自己的电子邮件、项目、未读的杂志、关于下一步行动的思考、与孩子或者老板的关系,都可能导致比预期差得多的结果。很多人对于一些事情,要么给予过分的关注,要么不屑一顾,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无法做到“心如止水”地行事。 你能在需要时使自己进入“高效状态”吗? 回想你上一次感觉自己工作高效时的情形。很可能你当时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一切,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时间的概念似乎消失了(怎么已经到了午餐时间?),而且你还明显感受到工作取得了进展。你希望再次体验这样的感觉吗? 如果你的大脑空空如也,总是处于一切就绪的状态,那么它就会向一切事情敞开大门。 ——铃木俊隆 如果你早已远离了那种理想状态,并感受到自己对工作渐渐失去了控制、压力重重、痛苦不堪,你是否能再次回归那种状态呢?这就是本书的宗旨所在,它将告诉你如何才能回归“心如止水”的境界,帮助你把全部的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本书将对你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许多人面临的一个挑战,是缺乏有关他们脱离工作状态的时间参考点。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处于持续、漫长的半压力状态,他们不知道局面可以完全不同——还存在另一种可以改善其处境的积极状态。希望本书能促使你提高自身的承受能力,认识到你具备减轻压力的技巧。 原则:有效地处理内心的承诺 在数十年的培训工作中,我指导过数千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极为常见的现象,即由于人们对自己做出的承诺或者承担的义务管理不当,导致他们承受着重重压力的折磨。所以,学会对承诺事项加以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即使是那些并没有明显体验到压力的人,如果他们学会了更加有效地对生活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加以控制,那么在放松自我、集中精力、提高效率方面也会有明显的改善。 恐怕你已经与自己达成了许多协议(这一点也许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而每一项协议,无论大小,都时时刻刻被你自身的无意识所紧密追随。这些就是“未完成的事情”或者“悬而未决的问题”。它们可能是“根除世界上的饥饿问题”这类重大事务,也可能是“雇用一个新助手”之类的一般性事件,或是“更换走廊灯泡”一类的琐碎小事。 任何没有找到应有的位置和恰当存在方式的事务,都会盘踞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 为了能够高效应对这一问题,首先,你必须明确并收集所有那些“经常唤醒你模糊记忆”的事情,搞清它们对你而言的真正意义,然后决定如何推动它们。这看起来极为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都难以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他们缺乏认识或动力,而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忽略这种做法将会付出的代价。 管理承诺时的基本要求 如果希望出色地管理好所有的工作,那么,你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如果这件事总占据着你的头脑,你的思维就会受阻。任何一件你认为还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必须被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我称为“文件夹”的工具之中——必须经常回访并予以清理。 第二,在明白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后,你还必须做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工作进程。 你必须利用你的智慧去清空你的大脑。 第三,一旦决定了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你必须在某一个你会经常查阅的系统中保存好与这些行动相关的提示信息。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承诺:武术家的“一切就绪的状态”: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542.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让招聘效率倍增的人才官计划09-12
2 组织打开内外边界09-18
3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11-26
4 创业团队的组建模式11-21
5 地铁广告怎样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