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D模型由普通人在真实情形下进行了研究、检验和改进。我当初主要是想发明几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后来才开始深入思考它们见效的原因。我认为,如果我能发现一个卓有成效的办法背后隐藏的原则,就能举一反三,把这些原则运用到其他方法中,从而更加轻松地抓住重点,高效工作。
比如,我把脑子里想到的事情一一罗列出来以后,我对眼前工作任务的感觉顿时起了变化。还有,我再想这些问题时,觉得思路清晰多了。个中原因让我好奇。我的世界本身并没有变,我只不过是客观地把它们罗列出来而已。于是我提出这样一个假设:我之所以心情变轻松了,是因为如果一件事始终搁在心上,我就得时不时想着它,提醒自己去做,这本身就给我造成了压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当我把它写下来以后,至少从心理上减轻了它们对我的压迫。这个道理对其他事、其他人也适用吗?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吗?
我把它举一反三,得出了构成GTD的一整套核心原则。然后我又想,有没有什么东西揭示了这些方法管用的方式和原因,能让我加深理解,进而将其推广应用,提高办事效率呢?
事实证明,原来的那套方法果然屡试不爽,因为它揭示了高效工作根本而深刻的奥秘。处理工作篮里的信函文件,是你与身边出现的新事物建立合作关系的最佳方式。定期整理和检查你列出来的未尽事宜,不仅可以让你总揽全局掌控工作流程,还能有效地管理重大项目,乃至协调你和家人的关系。理清你在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和责任范围,可以有效地突出工作中的重点;当你把这些办法全面运用到生活中去时,可以有效加强平衡,全面兼顾生活的诸多层面。GTD模型各部分的用途好像永无止境。 GTD风靡高科技领域 我想,最能体现GTD实际效果的,莫过于它在科技领域、IT界和博客圈令人惊奇的快速传播。在本书写作之际,平均每天有50篇新发的博客文章(只包括英语博客)提到GTD。而GTD的原则本身跟软件、电脑以及新推出的、充斥市场的高科技产品没有特殊关联。所以,我对它在这些领域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做了些许猜想。 我本人绝对算不上勤快,我认识的电脑奇才也一个比一个懒。编程的工程师们加班加点地工作,就是想设计出一些产品,让他们不用再加班。计算机行业的本质就是让运算变得更简单、更快捷、更高效、更可靠,换句话说,就是少费力气多办事。既然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既是高效工作也是GTD原则的根本所在,那么,计算机行业的人迷上GTD就不足为奇了,因为GTD跟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电脑程序必须建立一整套规则,在预先设定的系统内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样,GTD给出的方法也没有漏洞,没有故障,没有含糊不清或者考虑不周之处。这个模型为你提供了一套公式,你可以用它来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每件事情,即如何接收、评价并整合、组织以及重新评估你遇到的情况。一名爱上GTD的技术人员对我解释说:“戴维,你的方法包含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不管系统出现什么情况,它都能正常运行。” 科技界也有很多人早就开始运用GTD。因为它用全新的方法来解决时间管理和组织整理这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而且它给出的承诺是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即没有压力地高效工作。所以,一个人必须具备开放的心态和一点儿冒险精神,才能接受它的理念。 GTD也是一套独立的系统,意即个人信息管理软件都可以采用它的原则。我教给大家的其实不是一个系统,而是一套系统性方法,你可以稍加调整,把以前很少有人问津的软件应用派上用场,从中受益。流行的操作系统软件比如微软研发的Outlook和Lotus Notes等软件,它们的Task或To-Do功能平常很少被用到。人们看到,一旦这些软件转化成GTD方法,它们顿时焕发出新的生命。GTD还建立了思考和组织的平台,愿意开动脑筋、施展自己才华的科技人员用它开发出了成百上千种软件的用途。 为什么其他系统和模型做不到这一点 人们发现GTD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主要原因可能是,它是第一个真正管用的模型:同样的问题,其他办法解决的效果简直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过去采用的方法大多不是过于简单化,虎头蛇尾,就是用起来很别扭,要么这些缺点占全了。 人们想“有条理”地工作,一般来说,是指他们希望对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节奏有所掌控。只用简单的一步行动当然做不到掌控一切。你必须先把你所面对的所有事情抓出来,然后把不清楚或者脱节的环节一一理顺,然后才能做到有条理;即便你完成了这几步,也还得定期查看和追踪。GTD是首创的可供公众使用的系统,它教会人们先把眼下想到的事情客观地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再对它们做价值判断。 相反,其他系统没能包含对掌控局面、理顺关系至关重要的所有要素。如果一个模型重点解决的是事务重要性排序问题,那么,它通常就考虑不到怎么尽量高效地把不重要的事务暂时搁置,这些事务也许就被彻底忽略了。即便它强调确立目标的价值,往往也不会对各种目标加以区别;目标其实是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的,必须用各种不同的结构让它们各就各位。 总的来说,我研究过的模型或系统,好像都假定你可以以当前精确而全面的视角,从第一步做起,运用理性而明智的思考,理顺各种事务和结构的头绪;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地做你关心的每件事,轻松潇洒地实现预订的目标和计划。你见过有人是这么简单从容地生活吗? 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很清楚在多个层面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我们想掌握主动,尽量抓住重点。我们的活动不仅常被外界的意外情况和事件打断,而且我们的看法也会随着成长和阅历而发生改变。如果你过于刻板地遵照一个澄清重点、加强条理的模型做事,而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到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也不能让你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它就不可能一直行得通。GTD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好的设计等于消除拖沓 要想搞清楚为什么GTD如此有效,最好的办法也许是思考和设计消除拖沓。 多年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最用不着GTD的人,反倒对它兴趣最大,积极性最高。他们聘请我们的培训师去为他们培训,改善他们以一般标准而言不算低下的工作效率;他们往往已经是遥遥领先的生产商、雷厉风行的领导者和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为什么?因为这个群体往往对系统的拖沓、烦冗感触最深。 如果有人满足于现状,不关心是否能让程序更加流畅、取得更好的结果,他可能就对提高业绩的可能性缺乏敏感,甚至认为毫无必要,毫无价值。GTD之所以受到青睐,在很大程度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高效工作者,渴望有一套可以运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系统,它能真正减少摩擦,增进流畅性。GTD提供了可以兼收并蓄的充分结构,而它的组织特点又很灵活,可以在变幻莫测的成长、变化和意外情况下保持稳定。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GTD真的有用: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41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理货作业管理09-12
2 经典句子,让你欢乐没烦恼!09-12
3 行动迅速,创造条件05-23
4 商业视野知识大全09-12
5 激励的内容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