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心理学家曾试图对性格进行分类。现列举管理工作中经常运用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性格类型理论:
(1)大五模型
大五模型(Five big factor model)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对五个因素的发现,很多学者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49年费斯克(Fiske)提出的理论雏形。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他们各自的大五模型,运用的方法都是把自然语言中描述人格的形容词进行因素分析,进而得出五因素。大五模型的出现,给人格及整个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同时,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组织与管理心理等方面的应用也迅速普及开来。
所谓“大五”,就是涵盖人格的五个因素,它们分别是:①外倾性(extroversion):是指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外倾者喜欢群居,善于社交和自我决断;而内倾者倾向于封闭内向、胆小、害羞和安静少语。②随和性(agreeableness):是指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性。高随和性的人是合作的、热情的和信赖他人的;低随和性的人是冷淡的、敌对的和不受欢迎的。③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是指对信誉的测量。高度责任心的人是负责的、有条不紊的、持之以恒的;低度责任心的人则很容易分散精力、缺乏规划性,而且不可信赖。④经验的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是指个体在新奇方面的兴趣的热衷程度。开放性高的人往往富有创造性、凡事好奇,和具有艺术的敏感性;开放性低的人则保守,对熟悉的事物感到舒适和满足。⑤神经质(neuroticism):是指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神经质也可以用它的另一端,即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lity)来代替。高情绪稳定性的人通常自信、平和和有安全感;低情绪稳定性的人则容易紧张、焦虑、失望和缺乏安全感。无论是任何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和国家的人,都可以用这五个因素来描述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每个因素都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连续体,每个人都是位于这个连续体的某一位置上。 随着大五模型逐渐成为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个性结构理论,相关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研究结果表明:①大五因素与工作绩效方面。“大五”可以较好地预测工作绩效,特别是周边绩效。而在这五个因素里,责任心又是最为有效的预测因子。那些高责任心的人即使不能在所有职业当中,至少也可以在绝大多数职业中,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此外,随和性对服务类工作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外倾性对管理和销售类工作有较好的预测效度。②大五因素与工作满意感方面。外倾性和工作满意感、自尊和幸福感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神经质与它们都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跟工作满意感、自尊和幸福感是息息相关的。③大五因素与创造性行为方面。经验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行为呈最大正相关,而责任感和创造性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④大五因素与工作动机方面。“大五”对工作动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其中责任感是最大的正预测因子,神经质是最大的负预测因子。 (2)霍兰德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 美国学者霍兰德(John Holland)曾对个性与职业匹配(personality-job fit)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人可以被归纳为六种类型,这六种人格类型的特点见 。它们按照固定的顺序排成一个六角形()。职业环境也可分成六种类型,这六大职业类型也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排列成一个六角形。在这个六角形中,类型之间的距离越近,就越具有相似性,它们之间的匹配性越高。反之,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类型的匹配性最低。人格与工作环境的匹配性高低可以预测个体的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 (3)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 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是一个在组织中广泛使用的人格分类框架。它认为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划分人格类型。①内向/外向型:外向型(extroverted,简称E)的人性格开朗、善于社交、充满自信。内向型(introverted,简称I)的人则安静、害羞。②领悟/直觉型:领悟型(sensing,简称S)的人注重实际,偏爱程序化和秩序化,并且注意细节。直觉型(intuitive,简称N)的人喜欢依赖直觉来处理问题,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③思维/情感型:思维型(thinking,简称T)的人运用理智和逻辑来处理问题,而情感型(feeling,简称F)的人依赖个人的价值观和情感来处理问题。④判断/感知型:判断型(judging,简称J)的人喜欢控制、偏爱充满秩序的结构化的世界,感知型(perceiving,简称P)的人灵活、顺其自然。 根据上述四个维度可以组合成16种人格类型。例如,ESTJ型人是组织者,他们现实、理性、果断、实事求是,具有从事商业和机械工作的天生头脑,擅长组织和操纵活动;INTJ型人是幻想者,他们独立、决断,甚至有些顽固,善于怀疑和批判,富有创造性,并且有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和目标。 这一人格分类框架在管理中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培训与开发方面,它能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自己;在团队方面,它能帮助员工更好地相互理解,从而提高团队力量;在沟通方面,它有利于促进沟通,减少冲突的发生。 性格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性格反映着人的生活,同时又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了解人的性格,把握其变化规律,并预测其行为,对于提高管理的实效性十分重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与管理方式 性格不同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主要的管理风格有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通常,专制型治乱效果好,放任型最差。不仅性格特征会影响管理方式和方法,而且管理方式和方法对被管理者的良好性格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2)性格与企业氛围 企业氛围是影响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与管理实践表明,良好的性格特征,例如谅解、支持、友谊、团结、诚实、谦虚、热情等会使企业的人际关系和谐,凝聚力增强;相反,对人冷淡、刻薄、嫉妒、高傲,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扯皮、拆台、凝聚力减弱与士气低落的局面。 (3)性格与生产效率 俗话说“勤能补拙”,有的人能力并不强,但有事业心、责任心、恒心、勤奋好学等良好的性格品质,同样能够在学习、工作方面取得成就。相反,有的人仅靠小聪明,没有好的性格品质,为人懒惰、浮躁、浅尝辄止,那么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会太高。 (4)性格与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同人的某些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独立性强的人抱负远大,适应能力强,有开拓精神;而依赖性强的人自信心弱,容易受传统束缚,创造力和竞争力也差。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性格的类型: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09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解决冲突的步骤09-20
2 别做守财奴大方的人别人对你也大方09-12
3 银行适度资本量的衡量01-24
4 电子商务文案策划与写作标题实训报告09-12
5 满足员工的真正需求需要多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