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是毋庸置疑的吧?很不幸,这也是一条信口开河的言论,危害无穷,会令你在生活中四处碰壁。从字面上看,你当然不能选择和谁做一家人。但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选择让他们做你的朋友。尽管颇费周章,但却非常值得。所有的心理学家都会告诉你,兄弟姐妹都是一路竞争着长大的,尤其会争夺父母的宠爱。他们努力让自己与众不同,从而得到关注。这是一种深刻的、逐步发展的能动性,但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这一点。
在某些家庭里,这会造成姊妹之间的不和。这似乎不大公平,因为孩子太小,这只是他们的本能反应。有些父母能尽量公平地应对,但有些只能勉力控制竞争局面,甚至有些父母会鼓励这种对抗关系。
一旦长大成人、离开家,我们必须把这些事情抛诸脑后。我知道,知易行难,尽管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但我们必须努力坚持。
为什么?因为兄弟姐妹是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人。等到父母百年之后,姊妹会陪伴我们左右,这时间比谁都长。他们了解我们真正的喜好、我们难为情的、不为外人所知的、恨不得自己都忘掉的那部分记忆。所以,当我们需要朋友的时候,他们就在那里,血肉亲情强于一切。
我认识一对兄弟,和大多数兄弟一样,他们小时候也吵闹,当然也会一起玩耍。不知为何,他们把童年的争吵延续到了成年之后,到了快三十岁的时候,他们俩几乎不说话。后来,他们的父亲突然去世,当整个家庭聚在一起时,他俩发现对方才是彼此最有力的支持。从那以后,他们成为了最好的伙伴。他们知道该避免哪些老毛病、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收敛,于是,小时候的友谊得以重拾。
你得分析你们的关系属于哪一种童年模式,然后努力改变它。我朋友的弟弟让她别把他当孩子看。她欣然接受,待他再来的时候,她有好几次想说话都忍住了。有意思的是,她注意到,当自己不再命令他干这干那时,他反而一直在问该怎么办,而涉及的全都是一般人能够独立解决的事情。于是,她决定再同他谈谈,告诉他,如果要她不再发号施令,他的行为举止就不能像个孩子。他接受了这一点。据她说,他们现在的关系更加融洽、平等了。yipindushu.com
所以,如果你的姐妹还在觊觎你的朋友们,或者你的兄弟还在和你竞争(即便竞争的东西已经由运动和成绩变成了金钱和职位),你应该做些改变来打破这种模式。不要认为都是对方的错,事实并非如此。错不在任何人,家庭关系就是这样。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应该有所成长。否则等以后需要知心朋友时,我们就会失去这一人生挚友的人选。
是手足,也是一生挚友
老师什么都懂
16岁离开校园时,我被班主任预言将一事无成。没错,尽管我没有拯救世界,也没有成为首相,但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
多数老师都有一个通病,除了教书之外,他们对其他的事情知之甚少。许多老师都同拥有与其相近职业的人结婚。他们一生都在学校里工作,生活圈子很狭窄。
请注意,他们的工作极其高尚。优秀的老师能对几百个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鼓舞着他们取得一生的成就。我无意贬低教师这一职业。但就我认识的教师当中,极少有人了解在航空公司当飞行员、就职于国际发展慈善机构或自主创业的真正含义。他们何必要了解?优秀的老师会爽快地承认这一点。
于是,他们大都踏踏实实地按照考试大纲授课,他们希望能燃起你对这一科目的热情。但是在科目之外,对于他们所说的话,别太往心里去。我认识因书写太差而受尽呵责的孩子,没人安慰他们说这在大多数职业中根本不重要而且他们以后会使用电脑。人人都喜欢漂亮的笔迹,但你和你的老师都忽略了它其实并不重要。
有些老师总强调服从的必要性。很多人可以做到,但也有人做不到。如果你是老师,服从是有必要的,因为你在纪律为重的学校里工作。这也是一些生活圈子单一的老师所意识不到的。其实,如果你想成为做研究的科学家、平面设计师或是自由撰稿人,你那不肯墨守成规的观念很有可能得到接纳,甚至受到欢迎。
所以,请记住,老师并不是百事通。他们非常了解自己所教的科目,了解学习,了解在传统机构的工作,也了解孩子,但他们对世界的了解也存在巨大的空白。所以,如果你的报告总是在学校挨批评,或者总被告诫你的态度有问题,请不要灰心丧气。为自己找一份并不看重这些,却能凸显你特长的职业。无论拥有怎样的才能和态度,你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职业。不管你是否处于求学阶段,请相信自己,并发挥特长。
倘若你读完这一法则,觉得这是为你而写的,因为你就是一个书写很差又不肯墨守成规的人,请接受我的建议,不要当老师。
象牙塔内外大不同
英雄只观前路,不问出身
我在布里斯顿的郊区长大,这一地区在伦敦是出了名的脏乱。每当有人问我在哪里生活,我母亲总会小声跟我说:“说达维奇。”(布里斯顿的好邻居)这种态度并不少见,许多人对自己的出身都羞于承认,极力掩饰地方口音或改掉方言的也比比皆是,为的就是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成长背景。
当然也有另一种极端。我年轻时有一位好朋友,她来自曼彻斯特的一个贫困地区。她是家族里第一个接受教育到18岁的人,后来,她在市中心找了一份收入体面的好工作。她的某些家族成员指责她为叛徒,说她背叛了她的工人阶级出身,只同新朋友来往。其实,她并不以自己的背景为耻,也无意隐藏,她不过是想立足于社会罢了。
你的出身是你的一部分。你可以一辈子待在你的故乡,也可以离开,到大为不同的地方去安身。这两种选择都没有问题。但是,隐藏出身就相当于否认你自身的一部分。你迟早会因此而不开心,要么后悔自己的无端羞耻,要么惴惴不安地担心被人戳穿。
在你破除万难取得成功时(当然是你所说的成功),你卑微的背景更能映衬你的成就。何必要掩饰?偏见是存在的,这谁都知道。但是,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以这件事来批评你的浅薄之人不值得你浪费时间,也不值得你尊重(当然,守规则的你会时刻保持礼貌)。这与以肤色取人一样,都是要不得的偏见。
在某些场合,承认出身高贵比承认出身寒门更加尴尬。但它仍是你的一部分,否认自己的出身很愚蠢,因为这表明你蔑视那些渴望攀附你的人,你本该不动声色,却显得优越感十足。不,如果你觉得羞耻,你应该想想原因。如果你觉得这种优势不公平(我不能置评,我不知道你的出身到底有多高贵),那就想办法平衡。体验一下寒门子弟的生活,尽力把你的优势(财富、教育、支持你的家庭)与世界分享,不管是在你自己的小区域还是以更为广泛的方式——工作、慈善,所有你觉得合适的方式。并且,别因为任何势利之人而为你的幸运出身感到羞耻。
请站起来,大方地宣布你的出身。记住你的出身教会你的东西、赋予你的机会以及你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它所得到的力量,并以它为傲,因为它是你的一部分。
为你的出身而骄傲
忠于你的梦想
年轻时,我曾希望住在一条船上。我喜欢船。有一年夏天,我在几条苏格兰渔船上工作,我梦想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船。我向往过上狂放自由的海盗般的冒险生活。
多年来,我拥有过很多条船。虽然没有哪一艘大到适合居住,但足够我在闲暇时享受一次出游。我拥有划艇、橡皮艇以及带有外弦、小划子和小摩托艇的玻璃钢船。有一天,我向自己许诺,我要买一艘足够我居住的大船。我有好几次差点就做成了,但不知为何从未实现。
这可能是因为我结了婚,有了孩子,我还有了工作,工作之余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应对以船为家所涉及的事情。我在家里工作需要用电、取暖,还必须有一个邮政地址。在许多年后,我终于接受了现实,其实我不再希冀以船为家。虽然我的内心至今依然为这一想法而澎湃,但它决不会成为现实,至少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不会。
以这个故事开场似乎很遗憾,因为我仍在妥协。如今的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想住在船上。如果我想,那我就会去做。我只是梦想着以船为家,并以此为乐。我有一个已成年的儿子住在船上,所以我知道其中的艰辛。他热爱这样的生活,但我在内心深处隐隐觉得我可能是叶公好龙。我无法想象同三个少年一起被困在一个“漂浮的小岛”上的场景,我也不再佯装喜欢湿冷的感觉,我不希望连跑出去买张纸都得等待潮汐,也不希望为了上岸而在雨夜里钻进小船。辞去水手的工作,曾让我背负上背叛梦想的愧疚。我觉得我“应该”做和船有关的工作,因为我多年来一直对船念念不忘。然而,生活的重点在改变,我们得允许自己毫无愧疚地适应它。
也许你曾下定决心成为行业翘楚,有一天却突然意识到家庭更重要。或者,你立志投身某项慈善,数年后才觉得你其实需要退后一步,以便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没有关系。没有谁20岁就能知道自己在60岁时会做些什么,甚至在50岁也无法预料60岁的情况。我们在变,世界在变,我们身边的人也在变。所以,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请追寻你的目标,但也要准备好迎接目标的转变。
时移世易,人生的重点也会改变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朋友可以选,家人没得选: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534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种盈利模式下的HR管理新视角09-12
2 组织文化的形成及评价09-12
3 和谐一致的艺术化境09-12
4 签订绩效合同六步法09-12
5 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