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
【诠解】君臣之间的礼节是政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君臣关系往往是整个社会关系最直接的反映。孟子认为两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礼节因实质关系的差异而不拘一格。君主把臣下看作手足,臣下定当把君主视为心腹;君主不把臣下当人看待,臣下就会是君主为仇敌。
“不同而一”
【原文】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荀子•荣辱》)
【诠解】荀子认为社会所有成员不可能样样都相同,但完全可以秩序井然,和谐相处。农民勤恳种田,商人精细理财,工匠巧制器械,士大夫以至公侯仁德尽职,如此的社会秩序就是大治。有贫富但不会抱怨,有不同但能统一,有高低但能平顺。社会无法实现绝对的平等,也不应该是消极的平等,而合乎人道的礼义是社会秩序的关键。
“学至乎《礼》而止”yipindushu.com
【原文】《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
【诠解】荀子非常注重“四基德”中的“礼”,而且突出《礼》的学习。他认为,《礼》是法律规范的总章,是道德准则的总纲。治学学到《礼》,就达到了道德理念学习的终点。在荀子看来,礼是整个道德体系,从理念到准则、再到规范的终点。事实上,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再到荀子的礼,体现了道德从抽象一步步具体化现实化的轨迹,而这些道德思想的贯通、实施、传承,都离不开对道德思想和精神的认识——智。
智:中华传统道德精神的血脉
中国古代学者把智、仁、勇三者迭加,称为“三达德”,又把仁、义、礼、智四项迭加称为“四达道”。这里,“达”即是“大”的意思,也有学者把仁、义、礼、智概括为“四基德”。无论“三达德”的说法也好,“四达道”、“四基德”的说法也好,在中国传统德目中,“智”都居于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无疑是基础性的中华美德之一。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知智义同”,“古智、知通用。”“智”和“知”在古代意义基本相通,常常互相假借者,盖有四个方面:其一,知识、学识;其二,聪明、敏慧;其三,心智、智慧;其四,谋略、智巧。在以上四个方面,“智”或“知”均与认知密切相关,与哲学认识论密不可分,所以有些学者把认识论也称作“认知论”或“智识论”,即是缘此。
中国古代“智”的概念或“知论”学说,可以用现今流行的“理性”一词来加以解读、诠释。如以理性概念诠释,则中国古代哲人理性可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识理性与道德理性。可以说,古圣先贤对于这两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视的,不过有的偏重于知识理性,有的偏重于道德理性,有的则兼而有之,并皆重视。综合中华传统道德的基本观念,“智”德一项既看重知识理性的增进,又重视道德理性的修养,古人认为兼综二者之人,才是德才兼备、德业双修的君子。
智德生成:从孔墨到孟荀
中国从先秦诸子开始,对“智”就有了充分的阐释,而且将“智”与“德”结合起来。不论是孔子的学习论、墨子的求知论,还是孟子的心智论、荀子的知行论,都坚持把智德贯穿在整个道德认知、道德教化、道德实践的方方面面。
求知益智,好学深思:孔子的学习论
孔子之前,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古圣”肯定对于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明辨是非、厘定善恶等方面的认识问题有颇多谠论卓见。孔子就是在此基础上给智德以系统性的阐述。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知”字在《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有116次之多,此外孔子还使用“智”字,如“智者不惑”、“智者乐水”等等。当然,孔子使用的“知”和“智”二字也是可以相通的。
特别有趣的是,我们现代人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学习”,是孔子率先发明的。打开《论语》第一篇《学而》,头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这里就有了“学习”二字。以下我们就借这两个字,大致展示一下孔子的学习理念,并揭橥其智德思想。
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
孔子教育学生首先是道德品质的修养,然后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而无论道德修养还是文化学习,他所依据的都是后来称为“六经”的传统文献和原来贵族必修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这些内容都是既成的间接知识、间接经验。此外,间接知识还包括一些传闻知识。对于前者,孔子一般深信不疑;对于后者,孔子则十分重视材料和证据。他讲过,关于夏礼、殷礼他能说出一些内容,但杞国和宋国提供的文献材料不充分,无法证实。在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他宁愿采取“阙疑”的态度,他认为那样就可以少犯错误。
除了书本知识之外,孔子也很重视多闻多见,这又属于直接知识、直接经验。他指出:“多闻,择其善者而存之;多见而多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多见多识”属耳目见闻,而“择其善者”已超越耳目见闻,必须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知之次也”谓认知的次序,先是多闻多见,然后才能在思想上加以把握。这触及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学知与生知
孔子根据知识来源和学习态度,将人即认知主体分为四种情况: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孔子虽然提及作为认知上第一等的人物是“生而知之者”,但是无论过往的历史人物、当时的优秀人物以及他本人,却没有一个人与此格对应,因之“生而知之”至多仅具有“虚悬一格”的意义;而“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例证却是史不绝书,不胜枚举,而且符合认知规律;至于世上还存有“困而不学”的人,那就是一件令人惋惜、引为教训而无可奈何的事情。
孔子是“学知”论者,不是“生知”论者。他虽偶尔讲过“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的话,但当学生说他“天纵之将圣”(《论语•子罕》)时,他并不接受,他的态度是:“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感到自我欣慰的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曾在社会下层生活过,自幼喜欢“每事问”,故“多能鄙事”。他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他用大半生的精力从事教育,真正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那丰富的历史知识、文献知识、礼乐知识,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得来的,并非生来就有的。
孔子特别强调主体的自觉性,主张“有志于学”。他所谓“学而知之者”,都是“有志于学”者,其学习的态度都是自觉的、主动的。“困而学之者”,都是不够自觉的甚至有些被动的。他非常欣赏那些“有志于学”的学生,对于“困而学之”的学生则不厌其烦、诲而不倦地进行督导。《论语》中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他把自觉主动学习、时时处处学习,作为人生的至乐。
学与思
“学”必须进至于“思”,然而“思”亦离不开“学”。离开“学”,则“思”一定是空想、瞎想,必然要犯错误。所以他总结学习生活得失的教训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思”之所以有赖于“学”,主要是“学”能够提供必要的材料,不然“思”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此他鼓励学生学思结合,学思并重,他告诫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一个人的耳闻目见可以了解很多情况,但如果不加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适从,这说明“思”在认识过程中,比“学”要高一个阶段或高一个层次,这也就是所谓的“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那么怎样去“思”呢?怎样才能“上达”呢?孔子提到“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这涉及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又提到“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这涉及逻辑的推理;还提到“叩其两端”,即从矛盾的两个极端中去比较分析,这涉及辩证思维。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他特别强调思想上的贯通;只有贯通,才能上达;实现贯通,必须把握常道常则。
孔子还强调学习要有笃实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又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四毋”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不要主观臆断,不要妄下断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我中心。这些都是为学之大忌。这些主张昭示给后学求知益智过程中应有的务实精神和客观态度。
成人与自省
孔子十分注意主体修养问题,这是他讲述的智德或知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的修养主要是仁的修养,即思考人之为人的问题,其目标是“成仁”或“成人”。孔子也讲“学道”、“闻道”,这里他说的“道”是社会之道和人生之道。就人生而言,这个“道”就是理想化了的人道,其内容还是“仁”。孔子告诉学生如何修养的四个要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志于道”即志于成仁或成人,这是方向目标问题。“据于德”,即以道德为依据,这是立足点问题。“依于仁”,即依靠仁来统摄道德活动,这是中心问题。“游于艺”,即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类,这是范围问题。其中“志于道”规定了人生的方向,最为重要。因为君子“志于道”,也就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孔子自谓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孔子的修养方法,说到底不外乎两条:一是学习,二是反省。他主张,学习和反省都应该有一个楷模,即以历史上的圣人和周围的贤人为榜样。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他所谓的“畏圣人之言”,表达的是一种敬畏态度,就是告诫自己,无论思想和行为都不能违背“圣人之言”。自己和贤者、圣人有什么距离,应该在比较中自省、内省。凡事“内省不疚”,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忧愁和畏惧。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显然是对孔子反省思想的重要概括。学习和反省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孔子晚年追述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过程,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这位伟大的先哲以其亲身体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生命还在存活,学习求知就没有止境,道德修养就没有穷期。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529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幽默的神秘宝藏09-12
2 经典句子,洋溢着情感的芬芳09-11
3 根据需要买基金109-20
4 【博弈的人生要低调3509-12
5 领导能力转型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