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的身心健全与否和先后天都有关系。先天的不健全,有一部分来自父母的遗传。所以可能患有较大遗传疾病的父母,最好能够自重,以不生育为宜,以免造成子女在生活条件方面有所欠缺。
既然把子女生下来,父母就要负起责任,提供合理的生活环境。因为经济情况不佳,让子女生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环境中,怎么能够教养出良好的子女呢?
先天的生活条件,加上后天的生活环境,这都是父母必须为子女设想的地方。就算经济宽裕,足以应付衣食,然而精力有限,也难能照顾众多的子女。所以多生不如少生,少生更应该讲求优生。有人批评节制生育,纯粹出于个人主义和利己思想。其实站在人道的立场,节制生育可以使子女获得较好的教养,实在有其必要性。
广义的生活环境,包括家中的衣食、装潢、设备和用品以及亲友之间的往来。把生活环境弄得太理想化、太单纯化,很可能减弱子女在生活上的防疫力,长大以后,很容易被社会上的恶势力所欺骗、凌辱和操纵,这对子女将来的适应力实在非常不利。这样说来,三代同堂和亲友的往来,增加了家庭生活环境的复杂化,对子女的成长实在是有利的因素。 面对亲友各种不同的教养意见,父母不应该当面加以阻止或反驳,以免伤害和气,也带给子女不良的示范。特别是面对长辈或贵宾的各种表现,更不应该当着子女的面给予难堪或者有不敬的表示。但是,私底下却应该向子女说明,为什么彼此有不一样的看法,仔细把不相同的地方做出分析和比较,相信更能增加子女的理解和信心。对于实在难以接受的亲友,我们建议父母采取敬而远之的方式,保持安全距离,以免发生纠纷。 居家环境,以温馨、和谐、愉快为主。房屋够住便好,不必求大;家具合用为宜,不能豪华奢侈。如果可能的话,婴儿要有自己的睡床,儿童也要有自己的房间,最起码要准备做作业的桌椅以及共同使用的书橱。 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但求小康,不能够奢华;在精神生活方面,则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言行,随时随地都要考虑子女的立场,以求适宜。 绝对不能够纵容或溺爱子女 纵容或溺爱子女的恶果 在英美社会,曾经有一段时期人们认为:教养子女,只要给予充分的爱,便是最好的父母。这种号称“爱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弊端,造成了很多青少年问题。因为只爱不管,容易促使孩子为所欲为、无拘无束、予取予求,而且任性疏懒。结果学不到生活技能,又染上一大堆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缺乏生活能力,势必终生痛苦不堪。纵容和溺爱子女有如下三大恶果(4所示)。 纵容或溺爱子女的三大恶果 入学后不容易和同学相处,对老师也很难尊敬 在家里受到父母纵容或溺爱的子女,一旦长大入学,首先遭遇的难题,便是从自由自在的生活转向有规律的生活。凡是以个人兴趣出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孩子,都将受到老师的关注、纠正甚至责骂。那时候再来调整,很可能父母和孩子都觉得十分困难。不如趁早使孩子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预先做好准备。 受纵容或溺爱的孩子,平日和父亲相处,并没有什么权威的概念。父亲一切都会顺从孩子,不过是孩子的游戏伙伴。而对于颇有权威的老师,孩子真的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如果加上父母的特别交代:要好好听老师的话,还带有恐吓意味地说明——若是不听话,老师会骂的。孩子害怕老师,更不容易亲近老师并接受老师的教诲。 至于与同学相处,那就比接近老师更加困难。因为年龄相同的孩子往往互不相让,没有谁愿意给别人便宜,也没有相互之间的帮助和袒护,因而不断产生冲突。这种互相磨炼的机会,正是培养孩子社会性的良好方式。但是孩子适应不良,就会促使其社会化畸形发展,也就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的状态。 被宠坏的孩子,容易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庭,将老师看成父亲那样的玩伴,又认为同学一定要处处礼让。结果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会讨厌学校,不喜欢老师和同学,不愿意到学校上学,以致时常逃课或逃学。 容易产生“坏妈妈”的念头 如果妈妈不认同孩子的想法,一味强迫孩子上学,孩子会觉得妈妈一向对自己百依百顺,现在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上学这件事,要求特别严格。于是愤而称呼妈妈为“坏妈妈”,以表示自己十分不满。 将来到社会上,很可能处处碰壁,甚至寸步难行 种种现象都告诉我们:父母纵容或溺爱子女,固然使子女在家里逍遥自在,如鱼得水,可一旦离开家庭,就会寸步难行,处处碰壁,最终受苦受难的仍然是孩子。 现代人生得少,更加容易纵容或溺爱孩子。有小学老师告诉笔者,现代孩童,听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语句,竟然认为理所当然。饭来的时候,当然要张口,否则怎么吃得进去?衣来的时候,一定要伸手,不然接不住怎么办?可见这一批被宠坏的孩子,已经丧失了体会、领悟的能力,将来的处境可想而知。现代父母也跟着潮流,喜欢乱改成语,认为是一种创新,结果却无意中害惨了下一代,弄得这些可怜的孩子将来长大以后更难沟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雨绸缪最为重要。小时候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纵容,都可能宠坏子女。过分被溺爱的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只知道闲荡玩乐,花钱不在乎;自私自利,一切只顾自己喜欢;学业成绩不佳,反而在不良刊物、影片中学到很多寻找刺激的方法用来麻醉自己,终至失去自我,也丧失了人性。到了这个时候,父母才来紧张、愤怒,恐怕已经太晚了。 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必须从胎教开始,一路慎重下来,丝毫不能有所疏忽。若是一时失察,或者不知不觉种下了纵容或溺爱的祸根,那该怎么办? 要改变子女,首先要改变自己 一般的父母,通常在面对重大打击时,会表现出一样的心路历程,即“D—A—B—D—A”五大步骤: D为Deny,即为否认 一方面否认自己纵容或溺爱,一方面也不承认自己的子女被纵容或被溺爱,把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所以,大多数父母最普遍的反应都是老师没教好、社会风气不良,现代环境太复杂,对孩子的引诱太多,谁都难以应付,光是电视节目,就已经没有办法应对。 A为Anger,即为气愤 对子女的行为,实在看不过去,认为自己对子女十分关心,更具有爱心,也相当用心,为什么子女会变成这样?因此愈想愈气愤,简直难以忍受。这种偏差行为,发生在别人的子女身上,还可以当作笑柄,偏偏发生在自己子女身上,能不生气? B为Bargaining,即为妥协 认为反正已经产生,责怪也没有用,气愤也是白费力气,不如彼此妥协,各自退让一步,以求相安无事。只要子女在父母面前不要过分不讲理,就算不满意,父母也打算勉强接受。子女识相一些,在家安分,在外面的事情,父母也不想管。 D为Depression,即为沮丧 妥协的结果,通常只能暂时过渡。时间久了,各种乱象不断产生,父母受不了亲友和邻里的指责,觉得十分沮丧。究竟是祖上无德,还是自己的福分薄弱,居然生出这样的子女?于是心情恶劣,经常对子女怒目相向,破口大骂,甚至挥拳痛打,弄得全家人神经兮兮,气氛坏到极点。 A为Acceptance,即为接受 打骂没有效果,被宠坏的事实愈来愈明显,子女甚至公然和父母顶撞,数落父母的不是。父母十分无奈,只好接受这种不幸的事实。这时候的父母,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教养的责任,也就是打算放手不管,让子女自生自灭。 这种态度,我们并不赞成。因为子女是父母所生,父母自然负有教养的责任,万万不能推卸。同时,子女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也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所造成的。父母必须严肃地对待子女被溺爱的问题,设法加以改变。面对已经宠坏的子女,我们认为,父母应有所坚持。(5所示。) 面对已经宠坏的子女,父母应有的坚持 我们建议,父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忍耐,再忍耐,永远不放弃。宇宙人生,实际上都是自作自受的历程。既然如此,对于自己所造成的错误或缺失,最好勇敢地承担,坦白地承认,并且不折不挠地想办法加以补救。 相信很多父母都接受这样的建议,而且身体力行,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实际的效果不如预期,可以说很不理想,于是,不得不放弃了。 我们的看法则是所用的力道还不够强大。最好抱持信心,继续忍耐,再忍耐,等到力道够强够大,自然浪子回头金不换,发现子女比以前更加可爱,很值得父母用心。 为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呢?因为没变坏的孩子,对社会的黑暗面并没有足够的机会去认识,对温室以外的复杂环境完全没有调适的能力。一旦面临生活情境的变化,往往不知所措而产生严重的伤害。 我们当然不鼓励先让孩子变成浪子,再设法促使其早日回头,以便成为金不换。但是让孩子成为温室中的花朵,毕竟适应力太弱,也不是好事。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了解一些人间的不平和丑陋,应该也是教养的一大课题。我们通过不同亲友的互动,逐渐扩大子女的交往对象,便是面对不一样的教养主张,健全子女的防疫系统。可以由近亲走向家族,再扩展到社区,循序渐进。 如果子女被溺爱成浪子,我们就以“浪子回头金不换”来加以期待。这种亡羊补牢的措施,犹未为晚。 父母首先要勇敢地承认,这一切完全是自己的错误。当初尚未准备完妥,便匆匆忙忙当了父母。然后又过分相信爱的教育,认为在精神方面要尽量满足子女爱的需求,在物质方面要尽力满足子女的生理欲望。不料爱之不适足以害之,最终把子女溺爱到这种地步。 在子女入学之前,父母并没有把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包括吃饭、睡觉、大小便、穿脱衣服、讲求卫生等方面的正常习惯。子女不能够不待老师督促,自己也能做得干净利落。入学之后,父母也不能辅导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当孩子和老师发生冲突时,出于保护子女的心理,情不自禁地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共同对抗老师。 凡此种种,都必须坦白地承认,勇敢地面对,才能够调整父母自己的心态。我们认为,想要改变子女,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先改变父母自己。因为父母一改变,子女就会逐渐跟着改变。若是父母自己不能够改变,却片面要求子女改变,恐怕十分困难,徒劳而无功。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101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让你欢乐一整天!09-12
2 经典句子,饱含着深情与眷恋09-12
3 传统培训体系原则09-12
4 经典句子,叩启梦想之门的敲门砖09-12
5 回归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