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要通情达理,因为通情达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通情达理不需要委婉的吟唱,也不需要精彩的表演,它需要你用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公正的心、一颗无私的心去呵护、善待和理解与你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不论你身在何方,不论你与谁相处,只要能通于情达于理,有你的世界就会如春天一般温暖和美丽。
【1人|生|哲|学|读本】
一、领悟哲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但人是社会的人,生活在一定条件下的人们往往会形成共同的情感。比如母爱亲情、忠贞爱情和诚信友情等等。“爱孩子”是所有天下母亲共同的情感结晶,不论她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论她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忠贞专一排他是爱情的共同本质,不论男性对于女性的爱情,还是女性对于男性的爱情。而诚信忠义是友情的基本要求,不论是男性朋友还是女性朋友,不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这诸多的情感智慧是人类共同的成果,是人们对人生情感规律的自觉认识和总结,就是理。所以情与理不可分,如鸟之双翼,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倘若有人违背了或背离了人类社会形成的共同的情感认识,就会得到“不通情理”的评价或谴责。因此,“通情达理”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作为人,只要进入社会生活就要学习做人的道理,通于情而达于理。
【(一)通于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情感又是那样的复杂、多变,需要我们认识人类情感的逻辑,遵循人的情感的规律,理顺情感的关系,即通于情。就是要做到,该爱的时候恰当地去爱,该恨的时候恰当表达恨;该说“是”的时候说“是",该说“不”的时候说“不”。 情感,在仁人贤士的一生中也被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李白,面对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冰心说过: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她告诉我们,唯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倘若将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袁郎曾经对成才说过:"成才,你经历的每个地方,每个人,每件事都需要你付出时间和生命,可你从来没付出感情,你总冷冰冰的把他们扔掉,那你的努力是为了什么?"这段富有哲理的台词,让人总觉得里面有很多需要说而没有说出来的东西。成才的成就很优秀,但他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而绽放光彩。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有长度的,如果相对于漫漫历史长河来说,无疑是短暂的。古来很多文人在面对永恒的自然时,都会有“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生命如天边闪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可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生命又有别样的意义。在生命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注入自己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了内容,即使就是划过天边的流星,也可以绽放出别样的光芒和色彩。也许我们不能够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使自己的生命充满了惊喜。这需要什么?需要我们的感情。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自来就是人们竭尽心力思考的东西,但始终也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果。世俗之人以追求物质的满足,作为生命的意义价值所在;超脱之人以追求精神的满足,作为生命的意义价值所在。其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追求的是物质还是精神,关键是自己在生命的追求中有没有投入感情,有没有把自己和自己所追求的东西融为一体,这才是衡量一个生命是否有意义和价值的关键性标准。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过程,我们是这个过程中唯一的主角,我们会经历自己生命中遭遇的每件事、每个人、每个地方,如果我们自己对生命每个阶段都采取漠然的态度,其实受到伤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我们不能把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东西都当成生命中的过客,因为你在保持这样一种心态的同时,自己也成了自己生命中的过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这样的生命没有任何的色彩,无异于行尸走肉。 我们的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必须对其充满感情,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以同样的态度去面对生命中的过往,从而从中获得生命的愉悦。感情是连接自己和外在一切的东西,没有了感情,生命的一切都会变得冷漠,就没有了感动、伤悲、喜悦、愤怒、仇恨。我们的生命都需要我们付出感情,因为这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正像袁郎说的“你经历的每个地方,每个人,每件事都需要你付出时间和生命”。 情感源于人的本能,但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情感不能随性而发,要受理性的制约和支配。就是说,情感离不开理智。 【(二)达于理】 情感源于本能,更多的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理智源于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展现。正如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是社会属性一样,在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中,理智是更为根本的方面。就是说,从情感与理智的角度来衡量人,理智更能体现人的本质。没有情感意味着“死亡”,而失去理智的人常常被谴责为“不是人”。 情感是喜怒哀乐,是七情六欲,是狂放不羁。情感是性格的展示,是个性的张扬。情感带着浪漫,带着抒情,带着淡淡的忧伤,带着不可遏制的歇斯底里……而理智则是约束,是权衡,是调控。理智带着冷静,带着坚毅,带着智慧。如果说情感像汹涌的波涛,那么理智则是波涛冲击的堤岸。在心的大海里,我们需要设置必不可少的堤岸,让情感的浪潮不至于泛滥成灾。情感是清晨悬于天边的那轮红日,徐徐用温暖抹掉夜的痕迹。理智则是透过云层洒在葡萄架的那一缕月光,安谧而祥和,让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渐渐回复平静。情感让世界阳光普照,理智让人间欲火平息;情感让沙漠变成绿洲;理智让生活恬淡、安适;情感让人间莺歌燕舞,理智让社会安宁、和平。没有情感的生活犹如泛不起涟漪的死水。而缺乏理智的情感如同脱缰的野马,其结果令人担忧。情感是花朵,是芬芳,是琼浆。情感让人与人和睦、友善、关爱、互助。理智是夏天必备的一杯凉茶,消暑祛热,清肝明目。理智令人警醒,令人思索,令人悬崖勒马,令人大彻大悟。 人情莫不念父母,顾妻子。人在很多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因情感的砝码将公正的天平偏向自己更在意更关心的人,就像俗话所说的“胳膊肘哪能朝外拐”。那些触犯刑律,以身试法者,莫不是因为丧失理智,放纵情感所致。红尘俗世里整日为生计奔波忙碌的人们,常常为仕途忧虑,为家事颦眉,为儿女前途担心,为是否告发狗彘不如的朋友而困扰。情感如霜染了你的发,如皱纹老了你的脸,如苦药苦了你的舌,牵挂、忧思、担心之情如同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总压抑在你的心头,困扰着你疲惫的大脑。如果你放松大脑,理智地抹去窗前的细细蛛丝,擦去玻璃上的点点尘埃,你会看到一个明艳的世界。理智将带你走出情感的包围圈,让你重获新生,让你展翅高飞。 纵观历史舞台,能理性思考的人都能有所成就。 司马迁在受宫刑之后,仍然忍辱求生。忍受如此大的屈辱,在一般人看来,活着更是一种人性的折磨,还不如一死了之。但司马迁却理性地选择了活着,因为他心中有一种使命,要给后人留下一些珍贵的东西。人生如花,一生总要亮丽地开放一次,因此他活着,历史的车轮印证了他的选择是对的。十年之后,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诞生了,给以后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理性的思考,理性的选择铸就了司马迁的光辉人生。在司马迁的选择中,理战胜了情,因此他成了伟人。 越王勾践曾经败在吴王阖闾之手,战败后,被囚禁在吴国,无奈之际,他装疯卖傻在吴王身边当一个小奴役,为吴王做牛做马。常人想来,越王曾经是一国之君,怎能忍受如此奇耻大辱,很不合乎人之常情。但又有谁知道越王的伟大抱负呢?他理性地思考了,倘若现在逃走回国起兵报仇,必败无疑。于是他整天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以三千越甲大败吴王,一洗当年战败之耻辱,成就伟业。后人评价其为:“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理性地分析了当时的情形,做出了合理的选择。理性的光辉照亮了他的宏图伟业。 韩信当年无名,受到别人的欺侮,被迫无奈,只好从其胯下爬过,委曲求全。一般人都认为韩信没有骨气,男儿血气方刚,士可杀不可辱。受如此凌辱,韩信忍了。他委曲求全一时,却赢得了一世英名,也就有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千古美传。韩信的故事告诉人们,遇事要冷静人|生|哲|学|读本镇定,不要情感用事。 司马迁的光辉人生,越王勾践的丰功伟绩,韩信将兵的世代美传,都在告诉人们:做事要理智,不仅要通于情而且要达于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人生的伟大成就。 理智虽然重要,但也不能孤立存在。仅有理智的世界是没有色彩的苍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没有生机,也没有活力。情感是旷野里燃起的篝火,能驱散疲惫饥寒的旅人心头笼罩的苍凉。理智是夜路人手里的一盏明灯,引领人们跨过沟壑,走向坦途。 【(三)用理智驾驭情感】 理智和情感即像两平行线,又像两条交叉线,理智和情感如影随形,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理智说,不应该让自己的心过于放纵。可情感说,我只要心灵的快乐。理智说,距离可以隔阻很多东西。可情感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理智告诉我,想象过于虚幻,过于美好,一旦破灭,便是万劫不复。可情感说,之所以美好,必然会有他的理由,心灵的撞击,火花四射的那一刻,所有虚幻都会消失。 理智说,自己要的幸福,不应是让别人得到痛苦。可情感说,弱水三千,我饮的,却只是那一瓢里的几滴啊! 理智说,那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终了这一生,你也不能将它变为现实。可情感说,无梦的人生岂不是会暗淡无光,梦想与现实,也仅仅是一步之遥啊! 理智与情感,生活中的一对伴侣。生活需要情感,同样也需要理智。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情感是冲动的野马,而理智如马头上的缰羁;情感如足,只知奔走,理智如目指示正路。太理智的生活过于规范和僵硬。只有理智而没有情感,不免失之于冷酷。而太多情感的生活太癫狂。只有情感而没有理智,不免失之于迷狂。每当情感高涨的时候,理智就相对的降低,任由情感用事;相反的,当我们理智用事时,情感又置之度外,一任理智主导。如果以温度表作喻,情感温度升高,理智温度降低。反之,理智升高,情感降低。当然,这种变化并非自然而然,而是要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主体性强者,理大于情;主体性弱者,情大于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有相似的譬喻,他把理智比做御者,情感比做野马。善御的人可以使野马帖服就范,操纵自如;但马性暴烈,不善御者则不免理欲失衡,发生种种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驾驭自己的情感呢?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老子任周守藏室之史时,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30余年。一日,老子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子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家人、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老子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家人问道:“智何以统情?”“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我和我母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我和有母之时,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我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和我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于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我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①众人闻之,① 黄朴民:《道德经讲解》,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03页。 【人生哲|学|读本】 心皆豁然旷达。 古语云:发乎情止乎礼。情感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理智则是它的缮绳。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达。用理智驾驭情感,人生飞翔的两只翅膀就既有了力量和勇气,也有了平衡和方向。 就像天上的风筝。情感是不息的风,理智便是牵引的线。没有风的鼓动,风筝无法飞得高远;离开线的牵引,风筝便葬身沙漠和大海。 就像大海中的浪花。海水之所以能够驰奔为浪,是因为有海岸的约束与规范,否则,海水将如散兵游勇,瞬间便要被荒芜吞噬干净。这个以冷峻面孔出现的海岸便是理智。记住,适度的约束等于托举。正是海岸用理性的刻刀删去了细碎的泡沫,雕塑了大海的壮阔与辉煌。 情感带有火的秉性,必须燃烧有度,温度过高,将把自我化为灰烬;温度过低,无法点燃自己,不能产生光明。理智是水的化身,要善于正确运用。楼房失火可降大雨浇灭,麦苗干枯宜化润物细雨加以恩泽。 情与理相伴相生,互为两极。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驾驭,人生才显智慧。 高尔基说得好:“只有理性才能解放人”。人总是情随事迁地面对生活,要想扬起生活的风帆航行,用理智驾驭好自己的情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愿我们都能左右自己的情感。但愿每个人在情感澎湃的时候,能三思而后行……因为,用理智赢得快乐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二、感悟心语情感是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在许多方面都起着独特的作用。人是情感的主体,但亦是情感的客体,受情感的支配。掌握了驾驭情感的艺术,不仅可以使生活过得轻松愉悦,而且也有助于工作的完成、事业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愿情感这朵美丽的精神之花把我们的人生装点得更加美好。 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个“万花筒”,我们从不停步的人生路上布满谜团。 要想看清世界走好路,需要理智。理智能使人审时度势,扬长避短,走向成功。有了理智,我们才能正确对待人生的各种境遇。胜不骄,败不馁,顺境不头脑发热,受到冷落以至羞辱也能保持冷静。有了理智,我们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正因为如此,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理智之命令我们,要比一个主人更专横得多;因为不服从主人我们就会不幸,而不服从理智我们都会成为蠢材。”①理智是拴住情感的缰绳。能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是一个人是否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因自己的悲喜而改变生活的原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言行,以成熟的心智判断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百炼成钢的大智慧。 ① 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页。 【追求卓越】 人是不甘心于平淡的。正如孙正聿教授在《哲学修养十五讲》之第三讲中“生存与生活”中讲道:人类超越了自然而然的“世界”,超越了自然而然的“生命”,于是,人类就成为“万物之灵”,也就是“超越性”存在……人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和“凝固的时空”,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和“自我的失落”,人更无法忍受连灵魂都不复存在的“彻底的空白",因而人以自己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去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当人从平凡中走来,超越了自我,创造了神奇,你就不会感到人生乏味和无聊。当你创造了自我独特个性,成就了卓越个体,你就真正成了自已的主人,成了社会的主人,成了自然界的主人。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通于情而达于理】: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452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常清理情绪的垃圾】09-12
2 关怀心灵的第一步,是遵奉心灵显现和运作的方式09-13
3 元气满满当当的正能量语录全汇合订09-13
4 朋友相交宜谨慎,狼群狗党莫相近09-12
5 经典句子:经典语句,探索生命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