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之心胜过死亡,爱恋之心蔑视死亡,荣誉之心希冀死亡,忧伤之心奔赴死亡,恐怖之心凝神于死亡。
【—[英]培根】
一、领悟哲理我们眷恋生命,执著人生,是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仅有一次。而人生的短暂和坎坷又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的绝望。然而,倘若我们抱定人生的明确目标,坚定生活的信念,这人生的诸多限制便会被打破、被超越,从而实现生命的自由绽放。
【(一)人生的限制】 人是自然之子,生命遵循自然之道。人类必须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息,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春华秋实、生老病死是生命的永恒规律。然而在永恒的自然律面前并不是被动处之的。人是唯一不满足于有限生命而追求无限生命的存在物。人也是唯一能自觉到死亡、主宰死亡、超越死亡的存在物。如果说生意味着生命的开始,死就是生命的结束。死亡似乎就成了生命的大限。然而,这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理解。人不仅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更是一个社会存在物。胎儿脱离母体,仅仅是自然生命的诞生;“成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才是一个人的真正诞生。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理解。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之为人,在于它有超越了自然性的社会性。如果他没有超越自然性的社会性,人就不是人了。人的社会性不是一个凝固的、僵死的、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历史的展开的过程。 人不只有一个肉体生命,更有一个超越于肉体的精神生命或价值意义上的生命。肉体生命来自自然,精神生命来自修养和社会。人的生命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自然的生命会死亡,社会的生命可永恒。 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有生的追求,而且在于有死的自觉。面对自觉到的而又无可逃避的死亡,人会强烈地体验到自我存在。自觉到死亡这个无可逃避的归宿,便是对人生之旅有限的自觉,因而也就成为对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追问与追求,强化了自我存在的感觉与体验。 生与死也是人生历程中的一对矛盾,生与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生是个体活动的前提,有生命存在,才能展开全部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①人首先必须生活着,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死是生命的终结,一旦失去生命,生命个体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但是,生与死又是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相互转化的。有生必有死,无死也无生。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的细胞每天平均有1%~2%要死去,同时有大量的新的细胞在产生,为人体注入新的活力,人的生命过程本身就是生与死是有机统一体。在一定意义上说,生就意味着死。 然而,说到生与死,大多数人对生充满无限欢喜之情,而对死却充满了恐惧之感。 死亡,是人这种生命个体自觉到的归宿。死亡是生命的结束,它消解了欢乐,也消解了苦难,消解了肉体,也消解了灵魂。撒手人寰意味着失去了一切。所以,面对死亡无不感到恐惧和战栗。但人不能因为害怕死而不死。从自然意义上看,死亡是横亘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人总是要死的。这倒不是说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因偶然的原因而猝然死亡,而是从根本上说死亡是人的生命的终点。面对死亡,人们不能不猛然反省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深夜,哈姆雷特漫步来到一片墓地,看到两个掘墓人在埋葬死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人。这激起了他的无限感慨。他想:一个胖胖的国王和一个瘦瘦的乞丐不过是蛆虫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国王死了,埋进地下,被蛆虫吃了,乞丐捉了蛆虫去钓鱼,把鱼吃了,结果不过是国王到乞丐的肚子里做了最后一次巡礼。在死亡面前,人和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在死亡面前,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哈姆雷特无法回答,于是他仰天长叹:“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是的,如果生命仅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死亡成了生命的绝对界限,如果人人都有一死,并无一例外地化作尘土,如果每个人都是时间暴君统治下的一名奴隶,那么,做一个国王与做一个乞丐,做一个富人和做一个穷人,做一个英雄与做一个懦夫,做一个天才与做一个庸人,做一个圣人与做一个盗贼,将没有区别,长寿和夭折也没有区别。但是人不仅仅是个自然存在物,人还是一个社会存在物。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就是说,人的自然生命的死亡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真正死亡。人价值生命的死亡才是一个人的真正死亡。在自然死亡面前,人和人没有区别,但在价值死亡面前却是有巨大的差别。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有的人死重于泰山,有的却轻于鸿毛。"也许有人会说,反正,人死之后又没有什么感觉,管它死后会不会留下什么。是的,人死之后,对你来说,一切都没有了,就是“彻底的空白",但是,人的可贵之处就是人活着的时候,无法忍受这“彻底的空白"。因为,我们存在的价值,不只是为我们自己活着。人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自己死了,自己觉得倒无所谓,可是却给亲朋好友造成巨大的痛苦,我们就不会自私无情地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哪怕生活得非常艰难,也必须好好活着,必须自然地走完人生的行程;必须给亲人、给朋友、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就是说必须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价值、追求价值,尽可能地使我们创造的价值造福社会。贝多芬说:“生活太美好了,活它一千辈子吧!"我们能把此生此世过得充实而无遗憾,那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白过。 人总有一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尽管人人都知道这一点,但说到死,不免恐惧和战栗。尽管人们对生充满了无限的爱恋和希望,但生活有时候实在是太艰难了,因此,又常常让人想到了死,想到以死来解脱生的痛苦。其实,当我们面对生活的诸多限制和不自由时,要学会打破束缚,超越限制,才能走出困境,实现生命的自由绽放。 人生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比如说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纪律规则等,但是这些并非是束缚和限制,因为它们在一定的社会中存在,只要有其历史必然性,就会带来生活的安定和正常秩序。这些“限制”是不能打破的,相反,要认识、认同、遵从这些规则。事实上,人们越是把握了这些规则,就越容易认同它们,认同了它们就越易遵从它们,人们就越会感到自由,人们的生活就越会幸福和谐。而我们所说的束缚和限制是指那些压抑人性、摧残着生命的困难以及挫折和灾害等。这样的束缚和限制看起来似乎不可抗拒,但只要人们有执著的生活目标,坚定的人生信念,仍然可以超越这些束缚和限制,实现生命的自由绽放。 生活的目标或者说人生的目标是与梦想相联系在一起的。梦想是人生命的希望,是人生活的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想象是人生的前奏曲。”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就要先在自己的梦想里把它塑造出来。没有梦想,就是没有追求的明确目标;没有目标,自然也就不会有前行的动力。没有目标,你就会在原地打转,在你生活的周围一圈又一圈地单调而平庸地转下去。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村庄叫比塞尔,从这里走出沙漠只需要三个昼夜的时间。可是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呢?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转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点。 后来一个叫肯·莱文的人发现了这个村庄,他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比塞尔人。于是,比塞尔人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再后来,比塞尔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生活如果没有方向和目标,每天忙忙碌碌也只会在原地踏步;没有目标和方向,就如冬天的枯叶,只能随风飘荡,没有任何生机和希望。选定你的生活目标,种一粒春天的种子,用你的坚持和努力,让它变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无论你的生活遇到了何种困难与挫折,只要你执著于心中的梦想,就一定能够不断打破或超越人生的诸种限制,走向人生的辉煌。 【(二)人生的超越】 人生中人为的灾难和困苦我们是可以超越的,那么,死亡也可以超越吗?死亡确实是生命的大限,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会永远活着。人总有一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也不会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死。面对死亡,恐惧和战栗只能加速死亡。因此要正视死亡。正视死亡就是正视人生。因为人的死后价值是由人的生前价值决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死亡问题,学习哲学就是学会死亡。许多人对此十分惊讶,认为死亡是极其自然、极其简单的,还用得着学吗?其实,海德格尔意即学会死亡就是学会生活,生前的价值正是死后价值不朽的前提。雷锋死了,学习雷锋,是因为雷锋生前的事迹不同于一般人,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焦裕禄死了,我们学习焦裕禄是因为焦裕禄生前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生前的价值与死后的价值的关系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生价值的不朽,即人生的价值不一定会因为自然生命的结束而消失,它可以是不朽的。 一个在自然意义上死亡的人,它可以在价值意义上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他的价值生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自然生命,达到价值上的永恒。比如,孔子已经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他的思想他的价值仍然在造福人类;马克思与世长辞已经一百多年,他的思想仍然泽被后人;雷锋短暂的22岁生命定格在永恒的瞬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精神成为人们永恒的精神支柱……而一个在价值上死亡的人,即使他健康地活着,也如同行尸走肉。 因此,面对死亡这个最严峻的、不可逃避的、却又是人所自觉到的归宿,人总是力图超越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有限,而获得某种方式的“永生":人应当怎样生活才能使短暂的生命获得最大的意义和最高的价值?生命的永恒是在于声名的万古流芳或灵魂在天国的安宁,还是在于以某种形式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哲人培根说,人的“复仇之心胜过死亡,爱恋之心蔑视死亡,荣誉之心希冀死亡,忧伤之心奔赴死亡,恐怖之心凝神于死亡"。这就是人的心灵对死亡的超越。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浴盆中的马拉,断头台上的谭嗣同,绞刑架下的伏契克,安乐椅上的马克思,这些伟人之死,为人的生命定格了最为辉煌的一幕。人的生命面对着死亡,人又以自己的生命的追求超越死亡,生与死的撞击燃烧起熊熊的生命之火,这不正是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吗?作为普通人、平凡的人,是否也都希望追求不朽和永恒,是否也能够创造不朽和永恒,从而超越死亡?每个人都希望健康长寿,这是毫无疑问的。最初人们是寻找各种途径来使人的自然生命无限延长。相传秦始皇,汉武帝等都寻求过长生不老的方术。中国的道教讲究练气、炼丹、服食,以求羽化登仙。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了“人总有一死”这一铁的事实。对此人类并没有放弃超越有限的自然生命,没有放弃追求不朽。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认为灵魂是不死的;后来有人把死后的世界命名为彼岸世界,而且一分为二:生前为善的灵魂进入天堂或神仙福地,生前作恶的灵魂则被打入地狱或阴间地府,忍受与魔鬼为伍的痛苦和折磨。这样每个活着的人,要获得死后的幸福快乐,就要多做善事,少做恶事。基督教就是这样教导人们的。但是灵魂不朽的观念是建在完全非经验的纯粹信仰的基础上,也就是只有虔诚的宗教徒才笃信不疑,而大多数人不相信灵魂不死,因而灵魂不朽还不是人的真正不朽。 人终究要死的,但是人可以通过自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不朽的价值。那些曾经在历史上创造过价值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的价值仍然在造福人类,这便使他们的生命获得了一种不朽的意义。这种价值上的不朽.才是人的真正不朽。因为这种不朽是我们可以得到经验证实的,每个人都在亲身承纳那些已死的伟大先辈们的遗泽,承纳他们为后人创造的价值。 这种不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记载,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曾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种传统的“不朽观",今天看来仍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人生的不朽,不是显赫的家世,不是子孙后代的繁衍旺盛,而是以高尚的德行为后人所效法,以为民众立下赫赫的功绩和以真知灼见为世人立下可遵循的言论。这才是真正的死而不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虽然不一定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不太会有警世的言论,但是有高尚的德行,成为有道德的人,追求事业的成功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不朽的价值。或者三者有其一就可以看做是生命之不朽。这是人人可以努力争取做到的。也就是说,即使我仅仅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可以说是创造了不朽的人生,更不用说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巨大的贡献。 当我们说一个人"不朽"时,就是指他死后还活在历史中,还活在千百万后人的记忆中。这"死而不朽",不仅是每个人所渴望的,也是每个人所能够做到的。阿尔伯特·派恩说,"我们为自己所做的将会和我们一起归于尘土,我们为世界所做的将会永恒。"对死亡的超越,不是说人可以不死,而是说人可以在生活的空间、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不朽的价值,从而使逝者不死,超越时空而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因此,对人生种种限制的超越就落脚到了"怎样死"这个问题上了,是无愧、无憾、无畏地去死,还是满怀绝望和悔恨地去死,这是由人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来决定的。充实地度过每一天,不断进行精神性的创造,把自我之生命、心血凝聚成某种永恒之物,如道德文章、丰功伟业,或某项发明与创造。这样才能无愧于人,无愧于己,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当你无愧地离开人世的时,你就会获得“让人留恋","让人怀念”的永恒价值。 杨善洲,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我们党的一名普普通通的领导干心●心人|生|哲|学|读本部,平凡的事迹中,创造出了不朽的价值。杨善洲身为党的领导干部,却一生简朴;一生爱和群众一起劳动,被群众称为“草帽书记”。他很少待在机关,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顶个草帽,穿双草鞋,随身带着锄头、镰刀、嫁接刀等各种农具,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哪块地里的草长高了就锄两把,谁家需要嫁接苗木就帮着嫁接。地里看过了,群众访问过了,这才到乡上县上。他一生廉洁奉公,忘我牺牲,他从来不计个人得失。他担任地县领导干部30多年,工资不低,可直到退休也没有能力为在农村的家盖一所像样的房,他家的房曾经是全村最差的。他的钱,大多“散”到了困难群众那儿,看到困难的人家缺衣少被,遇上哪个群众买种子、买牲口少钱,他就从自己兜里往外掏。 退休后,他走进山光水枯的施甸县大亮山,与15名职工一道开始了起早贪黑植树造林的生活,在四面通风透雨的油毛毡棚,一住就是9年。为了节约造林资金,他到集贸市场捡果核做种子,到村寨路上捡牲畜粪给树苗做底肥。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却坚持不从林场领取报酬。按照当地规定,这些年他创办林场前前后后引进的资金应该有40万元的提成,他从来没要过1分钱。 22个寒暑过去,大亮山林场人工林面积达5.6万亩,经济价值超过3亿元。2009年,82岁的杨善洲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施甸县政府决定奖励杨善洲10万元,被他当场谢绝。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保山市委市政府奖励的20万元,捐出16万元用于公益事业,仅余4万元留给他一生愧疚的老伴。①杨善洲不仅给家乡人民留下5.6万亩郁郁葱葱的山林,更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启迪我们,如何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坦荡无私的精神,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自然生命的大限上,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超越生死,而在价值生① h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01/c 1211360283.htm命、精神生命的延续上,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永恒和不朽。我们希望健康长寿,也希望快乐幸福一生,更希望为他人和社会做点什么,才不枉度此生。 二、感悟心语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约束。开放心灵,接纳世界,认识规律,遵从规则,维护秩序,才能从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选定目标,坚定信念,执著追求,坚持不懈,才能打破或超越人生的诸种限制;认识生命的有限性,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断创造价值,为自己,更为他人和社会,才能超越生死,实现永恒和不朽。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人生的限制与超越】: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4496.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蕴含生活智慧的思想宝藏09-18
2 【痛苦只是小插曲】09-12
3 【跟对偶像从他们身上汲取成功经验】09-18
4 为了实现真正成功的人生,尽管拥抱失败吧09-12
5 经典句子:思想的翅膀,经典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