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精神病学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困境,但是,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我提出了五项措施。如果这些措施都能得到切实落实,问题就会很容易得到解决。哪怕只有一项措施得到落实,问题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其中三项措施最好能在临床实习时实施,所以,临床指导导师应对此负起责任。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措施说起。我认为,在临床实习的第一个月,应该教导实习医生们首先了解病人的精神历史,就如同现在的实习医生都要首先了解病人的总体状况,并进行精神状态测试一样。
我曾向某著名医学院的精神病学系主任提出过这个建议。这位主任60来岁,还比较关注精神领域。他问我:“精神历史究竟是什么?"我解释说,这其实是一个与病人交流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问:"你信仰什么宗教?是哪一派别?你一直都信仰同一种宗教、信仰同一个派别吗?如果不是,那你现在信仰什么宗教?为什么改变信仰?你是一个无神论者,还是一个不可知论者?如果你是一名信徒,你是怎么看上帝的?上帝究竟是抽象而遥远的,还是具体而亲近的?这些变化是最近发生的吗?你祈祷吗?你每天都怎么祈祷?你有过精神方面的经历吗?它们是什么样的?对你有什么影响?等等。"六个星期后,这位主任给了我书面答复:"有一天,我尝试着去了解病人的精神历史,真的是太令人惊讶了!"就是这么简单,而且非常有效。有人肯定要问,为什么人们没早点接受这一理念?如此,我们就不得不谈及精神病学领域的心理治疗的困境顽固派。在他们看来,这些问题是不是太私密了?这样问是否会让病人感到害怕?实际上,这些问题一点都不会让病人感到害怕,他们甚至很乐意接受这种询问并做出回答。我认为,感到害怕的是那些心理医生。其实,这种治疗方法不仅有助于改进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也有助于让心理医生意识到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我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在心理医生的三年临床实习期内,特别是在第一年,应该让他们了解宗教或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过程。也许,一次讲座就能见效,读一遍詹姆斯·福勒的著作大纲也非常有效。 这样一种简单的训练与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心理医生的诊断能力,并且还能让他们认识到精神是处于不断变化当中的。当一个医生的自我精神生活走上正确轨道时,他就可能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我相信,这样一种训练有助于精神病学家不断走向成熟。 我的第三个建议就是,在三年临床实习期内,至少应该为他们举办一场有关异端、错误的思想或假说的讲座。我相信,他们越了解神学,就越容易辨别异端和假说。 我的第四个建议就是重新修订《精神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至少有两种新近被确诊的精神疾病需要认真考虑列入这本手册中,一种就是我说的"邪恶",另一种就是“谎言”。我注意到,最近已经有一个人开始从事我所说的工作,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就精神病诊断学分类方面存在的问3走少的有路人题提出质疑,这些问题被他戏称为精神病学“致命的人格失调”。我相信,这篇论文将会引起关注,其观点也是值得肯定的。其二,我觉得应该认真考虑为精神病诊断建立一个精神坐标,据此我们可以尽可能接近并了解病人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这将有助于我们做出准确的诊断。 最后,我想说一说研究。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释放疗法研究院"。这个研究院可以由某个专项独立基金提供支持,最好能与大学合建。与此同时,这样一个研究院还可以成为档案库或资料库,供学生和研究者随时查阅,但前提是必须确保这些档案资料的保密性。当然,大多数的研究工作都可以在现有的精神病研究机构进行。一旦精神病学进入到人类精神领域的研究,我相信,我们将迎来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新时代。 上面几项建议实施起来都很简单,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的"意愿"有多大。这也就是说,对精神病学困境的“治疗”也很简单,只是不知"病人"是否有此"意愿"。我确信,假如精神病学家们早有此意愿,那么精神病学在摆脱困境方面将早已取得成效。所以,只有在精神病学家们改变自己的态度之后,这些建议才有可能得到实施。那么,美国精神病学究竟能否改变自己以往对人类精神的漠视甚至抵制的立场,转而采取一种更为开放的态度呢?这个问题只能让精神病学家自己来回答了。事实上,美国精神病学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曾产生过巨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曾经参与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因此,我并不是简单地批判目前心理治疗的困境的精神病学模式,只是希望它采取更开放的态度。过去几十年中,精神病学陷入与医学争风的误区,只关注单一维度,或者说纯物质的因素,因此走进了死胡同,沦为药丸的推销者,而把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关注丢给了神学家和牧师指导。也许,精神病学已决心走出简单的商业性精神治疗;也许,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过程;我真的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精神病学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正在日益减弱。 作为一名精神病学家,我目睹了医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领略了显微医学的美妙所在,与此同时,我个人也从自己在心理治疗方面盲目而不懈的努力中,一天天成长。我希望,我们这个行业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如同我建议的那样,在态度上发生历史性的改变;我希望,他们在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之后能够选择转变,承认人类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精神病学家不仅能够在生物医学意义上对人类进行调理,而且还能为他们提供精神滋养。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精神历史究竟是什么?: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3486.html
推荐文章
09-20
1 【不要把仇恨放在自己的心上】09-19
2 探索文字宝藏,简短却蕴含深刻人生感悟的经典句09-11
3 【我们为何无法抵抗穿越的诱惑】09-20
4 品味汉字温情,收集所有可以每日学习的箴言句子09-12
5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