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二年十一月,长子杨自惩卒。此事对杨范夫妇的打击不小。景泰三年三月初,杨范自作墓志铭,称:“少而慕古,壮而学古,老而益好古,吾之行也。”(186)到了三月二十四日,杨范过世,享年78岁。所著《四书直说》、《道统言行集》、《栖芸稿》,可惜没有刊刻,仅家中流传,今不传。“道统一编遗手泽,直从伊洛溯唐虞”(187),可见《道统言行集》是杨范研究程朱之学成果的汇编。
程敏政称杨范:“负用世之才,而卒老死岩穴,岂其本心哉?然先生诸孙,……前后以其遗经显于时,魁元相望,簪绂竞爽。其文行焯焯,类有先生之风。先生亦固自知其有今日哉?古仁人志士,不克自见者,必有所托,以尽发其平生,不徒终也。若栖芸者,非邪!”(188)从科举家族的兴旺过程来看,杨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杨范沉潜乡村,从事私塾教育,是杨氏由经济富户转向文化家族的开始。正是有了杨范的教育积累,镜川杨氏逐步成为科举家族。
杨范的经历,让我们关注到了乡村塾师的贡献问题。塾师是明清两代基层私立学校的教师,属于“无位无官”之人。明清两代,塾师的足迹已达城乡各个角落(189)。私塾的出现是由古代中国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决定的。中国虽是古代世界上最为重视教育的国家,然而,古代中国没有类似今天完备的教育体制,它只管考试,不管教育。虽然官方有府县儒学与国子监,但不是正规的学校,更像今天的助考教育机构。秀才进入这些教育机构,实际是注册,学官偶尔会有教育辅导,引导其参加乡试。秀才以前的教育,完全市场化,由民间自主解决。民间自发组织的教育机构,就是私塾。明清设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家设塾,教授学生;二是为人所聘,上门服务,人称处馆。杨范一生从事塾师活动,既有上门服务,也有在家设塾活动。一般说来,私塾的规模不大,少者几人,多者也就十多人。数量多,规模小,成本高,这是私塾的一个特点。私塾教育包括了学前教育与成人教育两大类基础教育。任何时代,基础教育的贡献,总容易让人忽视。私塾是文献中看不见的基础教育,塾师是看不见的基础教师群体。相比较而言,浙东的科举比较浙西发达,而这正是建立在浙东乡村教育比浙西发达基础上的。
2.走向复兴之路的杨自惩 明代以儒治国,以科举选人。“昭代崇儒术,华夷溢教声。皇图天共广,圣德日初升。礼乐威仪盛,文章治化明。风生因虎啸,云翕应龙兴。俊乂俱登用,贤良总发英。”(190)在这种国家政策导向下,全社会都围绕着科举教育而转。 杨氏家族,到了永乐以后,才逐渐恢复元气。杨范生三子,即杨自惩、杨自悆、杨自忞,在家谱中分别称为义大房、义二房、义三房,为第十四代。教师总是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为了家族的复兴,三兄弟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其中,长子杨自惩起了核心作用。 (1)志期复先业 杨自惩(1396—1451),字复之,号梅读。洪武二十八年十二月五日生。杨自惩如其父,个子很高,“长身而修髯,言动有则,人望之,知为君子”(191)。他“自幼颖敏,好问学,遵父母训。年十四能干蛊”(192)。干蛊,指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吾乡素文献,吾家本诗礼。今我不力学,汩没良可耻。”(193)他像父亲一样,走上了塾师之路。永乐八年(1410),16岁的杨自惩,到西塾做老师,靠知识赚钱养家。“我今年十六,趋庭方学诗。童蒙乃求我,我岂好为师?学焉知不足,教焉困用知。自反仍自强,古人以为期。”(194)可见,他将教书视为进学途径之一,坚持教学相长理念。 杨范《示男自惩诗》:“巨航渡海次边城,长夜无眠听转更。客久怕渠慵进学,家贫愧我拙谋生。……向此勤勤过晚岁,春风三月候归旌。”(195)此诗收入《壬辰集》,成于永乐十年(1412)。可见,这年长子杨自惩曾巨航渡海到边城,可能是做幕僚。杨范担心儿子长时间在外,影响学业,故希望他早日回家。 杨自惩“温厚阔达,学古厉行,于孝友睦任尤笃,乡人至今称叹,以为莫及。通《易经》,博览百氏,文辞典雅”(196)。和父亲不同的是,他志向远大,“我有万间屋,结构胸中藏。志期复先业,力乏徒慨慷。草创三四楹,废址重开荒”(197)。永乐中期,他得在故居上建起三四楹的房屋,后人称为梅读公宅。《营屋有感》:“草间卧阶石,一石数丈长。豪家争睥睨,利诱还力攘。哓哓聒吾耳,口舌相支撑。我诿白诸翁,为言公怒瞠。曰此先世物,宝重逾琳琅。欲图一瓦覆,无论千金偿。取予非道义,吾宁畏豪强?彼知不可夺,挥手去踉跄。旧物幸存此,泰山一毫芒。”(198)由此可见,曾有豪家用利诱加抢夺之法,想获取他们的屋基地。杨范父子坚决不同意,最终保住了这块祖基。 杨自惩“茹苦躬劬,营訾植产,卓然振奋于倾覆流离之余”(199),从此,杨氏走上了复兴家族之路。他非常辛苦,《夜泊西渡》:“曙鸡三唱别亲庭,船过西津第一程。……回首郡城犹未远,便风时送夜钟声。”《夜泊西陵阻雪》“客船暂泊浙江头”,说明曾到钱塘江以西。《元旦用前韵》:“忆自离家已越旬,忽惊今日是新春。……无药可医心内癖,有诗难济客中贫。悬知兄弟亲庭下,拜寿称觞少一人。”离开家乡,外出赚钱,难解心头愁。《钱塘归兴》“公事才竣别异乡,月生潮长便登航”,说明年底到杭州是出差办事。《耕读》:“君子当未遇,安居守田庐。安居岂素食,既耕时读书。潜心笃经训,委力躬菑畬。……筑场伺秋登,简编恒卷舒。……谋道复谋食,心力诚勤渠。……吾今耕且读,出处知何如。将为伊尹欤?将为董生欤?”这诗首则写出了他的耕读生涯,担心以后的出路。《次王士原写情韵》:“吉凶消长每相随,命禀初生讵可违?……闲事世态趋炎热,莫与常情较是非。”这首诗写出了他的人生观,祸福命定,要想成就大业,就得有一种心态,不与世事计较。《遗安堂》:“世人徇名利,冯河蹈虎尾。”《偶兴》:“检束身心不外求,飘然应世一虚舟。执鞭求富诚为耻,被褐居贫亦寡尤。……区区人爵何须分,惟日孳孳天爵修。”(200)人爵、天爵说,始于孟子。所谓人爵,就是高级的官职;所谓天爵,就是高尚的品德。他的意思,官大官小不用分,更应追求永恒的道德,那才是完美的人格修养。 杨自惩的自强自力,得到了邻村栎社张侍宗的肯定,将其女儿嫁入杨家。张氏本江苏淮阴人,后迁苏州。祖先张礼“当宋季,避金兵,渡浙,宅于吾鄞之栎社。子姓繁昌,代有显宦,号称九世簪缨之家,名声烨乎郡国”(201)。可见,栎社张氏是一个北方来的移民家族,且是一个世宦家族。不过,张侍宗一支并不算太富裕,“曾祖、祖,皆不仕”(202)。张侍宗,攻书善诗,号春乐先生,有《春乐诗稿》藏于家。张侍宗有一个女儿叫张素纶(1400—1474),此女性格如其父,“少敏慧,烹饪、翦制之事,一学辄过人远甚。性婉嬺,寡笑言,志识高远”(203)。鄞人议婚重“世族”,时旧家子弟鲜有当春乐意者。一日,见一少年美秀而文,一问是杨范长子杨自惩,于是下决心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杨家托媒婆问名,商量婚姻之事。张氏亲朋坚决反对,称:“是虽旧家大族,奈其贫何也?”张侍宗亲自跑到镜川调查,有人指着杨范三间破屋说“此弊屋,仅三间,空如悬磬,奈何欲女之?”张侍宗态度十分坚决,认为:“世有才如杨氏,而终穷者乎?”有人给其女张素纶出主意,称“汝父陷汝于贫家,将终身不任困苦”,为什么不要求母亲出面阻止呢?结果,张素纶不为所动。张侍宗大喜,称:“吾固知吾女志识不凡。”(204)于是,婚姻成功,嫁入杨家,时间约在永乐后期。由此可见,张侍宗、张素纶父女看重杨自惩的正是其责任心与能力,相信他未来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宁波杨氏的发迹,与夫人张素纶的聪明能干不无关系。结婚时,杨自惩仅有破屋三间,有田数亩,园圃数十畦,是一个小自耕农。婚后,杨夫人亲自“纺绩为布帛鬻之,又缀白华草为帽鬻之,又取其珠翠金银、绮缟组绣之物鬻之,赀用日裕,田园日增”(205)。杨夫人亲自织布帛、做草帽,且将之出售,这就是民间家庭手工业。宁波西乡有做草帽的传统,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读书应举:永乐至正统间的杨氏3: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170.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魅力卓然正能量语录全合订册本09-02
2 触碰心灵感情的话晚安09-13
3 命令的话以建议的方式说09-13
4 面对无可奈何的失恋,你需要放下沉湎09-13
5 正能量语录大全,助你突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