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遇到丢面子的事。从短期来看,丢面子 对一个人来说不是好事;而从长远来看,丢面子对一个人来说也未 必是坏事。丢面子能够给人以动力,促使其更加努力,为自己挣回
面子。
屈伸之间, 彰显人格魅力
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难免会品尝到碰壁饮恨、受伤失意的滋 味。碰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痛不思变,在厚重坚固的“门框”面 前,适时的屈伸、暂时的低头并不意味着卑微和懦弱,更不表明我 们失去了原则和自尊,而是一种智者的表现和处世的艺术。 能屈能伸,学会低头,从来不失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和风 范, 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地前 进。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权力斗争乃至军事斗争,极其复 杂,有时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厚脸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 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必不可少的人生历程。 隋朝末年,隋炀帝残暴无道,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 官员也纷纷倒戈。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 外藩重臣,更是提心吊胆。唐国公李渊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 所到之处,悉心结交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声望很高, 许多人都来归附。如此一来,大家都替李渊担心,怕他遭到隋炀帝 的猜忌。 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入宫觐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 隋炀帝很不高兴。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 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 接着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告诉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自己迟 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缩头隐忍,等待 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 犬马之中。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知屈伸,誓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 点勉强,很可能就被猜疑他的隋炀帝送上断头台,哪里还会有后来 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能屈能伸,学会低头,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 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走更长远 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条件,这是做人的一 种柔软、 一种权变,更是高明的生存智慧。 屈,是一种保全自身的智慧;伸,是一种光大自己的智慧。屈 于当屈之时,伸于当伸之机,不失软弱又不失狂傲,这才是真正的 君子应该做到的。 两个男孩同时喜欢一个女孩,而这个女孩与两个男孩都非常要 好,三人朝夕相处,共进共退。在这种情况下,女孩更喜欢甲,可 是甲碍于兄弟的情面,从来不敢向女孩表达自己的爱意。当他知道 乙也在喜欢这个女孩时, 一种兄弟之间的情谊和男女之间的情谊不 断地在他的脑袋里冲突,也不断地折磨他。最后,故事的发展常常 是甲“忍”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情谊,毅然决然地把姑娘“让”给 兄弟乙,自己或是不辞而别,或是拒绝了姑娘的爱意。 我们或许都会为这样的结局而感叹。的确,甲的做法对于乙来 说,无疑是一种忍让,是一种成全别人的“屈”,但反过来说,甲 不仅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女方,这反而不是高尚,而是一种虚伪 或可耻。没有分寸的屈让,或是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改变自己的追 求,并不是明智之举、君子所为。 如何掌握屈让的尺度和分寸,乃是一种生存的艺术和智慧。关 于这一点, 一般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 1. 事不过三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一些为所欲为、得寸进尺的人,他们把他 人的忍让当作肆意妄为的机会,因此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步步紧 逼。对待这种人,我们在经过几次忍让之后,就不应该再忍让下 去。事不过三,说的就是人们对同一对象的忍,可以是一次、两 次,但绝不可一退再退,必须有所表示。这样才能使对方认识到自 己的错误。 2. 转化原则 有些人在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和权利之后,会发现新的目标、新 的利益,从而刺激其利欲之心,以至于使原来的行为转化为另一种 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这时,作为当事人的我们,便不能再保持一 种忍让的态度,必须随着事态的变化而毅然决然地予以反击和抵 抗,这就是转化原则。这是我们掌握屈伸分寸的重要参照原则。 3. 忍无可忍 忍无可忍,说的是有时候尽管在同一事件中,人们起初会谦逊 地做出一些忍让,但由于对方实在是过于无礼,令人难以接受,这 种情况就可以算是忍无可忍了。此时此刻,我们便不应再忍下去, 而要有所表示。 为人处世要知屈伸、明进退,只有把握屈伸的分寸,不要过分 忍让,也不能过于张扬, 一切都应当适中,做到“与时屈伸、屈伸 有度”,做一个明智的君子。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屈伸之间, 彰显人格魅力】:http://www.yipindushu.com/caijingchuangfu/4287.html
推荐文章
09-18
1 损名折利是福气09-19
2 【了解自己容易掌握命运】09-03
3 哲理的话句09-18
4 【他们的经历———幸福是为梦想而奋斗】09-20
5 不完满才是生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