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悖论
这些例子阐明了完美主义悖论。完美主义者常常认为,为了确保一切正常、控制好自己的生活,必须做出各种完美主义行为。完美主义行为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帮助完美主义者实现自己的不合理的高标准,另一种则是为了回避触发完美需求的情况。第一种类型的行为包括检查和寻求认可(例如,确保目标得到实现)、纠正别人、重复一些动作以及做决定前纠结很久;第二种类型的行为则包括拖延(迟迟不开始一项任务,因为对于完美的渴望会使任务变得很难、很讨厌)和过早地放弃(因为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标准)。 不幸的是,当完美主义行为过度时,往往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这些行为不但没有给完美主义者的生活带来秩序和控制,反而带来了混乱和失控。完美主义行为会浪费很多时间,会让周围的人觉得不舒服。例如,总是不断纠正同事的人会发现,他的同事要么很生气,要么会躲着他。为了避免出错总是反复检查报告的人会发现,他完成的工作总是比别人少。 行为如何保持完美主义信念 行为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你所有的信念、期望、解释都会影响你的行为。例如,如果你认为约会迟到是不可原谅的,而且你认为应该事先计划好,避免所有可能出现的延误,那么为了确保自己可以及时赶到,你很可能会非常早就出门。如果你认为某件工作只有一种方式可以做好,那么你会更倾向于自己来做,而不是让别人来帮你完成。如果一个学生认为期末论文必须完美无缺,那么他很可能会拖延、无法开始写论文,因为他知道无法达到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高标准。 思维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反向的——行为也可以影响思维。行为常常具有保持信念的作用。例如,某些行为可以通过避免让人们认识到信念是错误的方式,来保持完美主义信念。认为只有反复检查才能避免错误的人,绝不会学到粗心的人会学到的东西。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完美主义行为会保持完美主义信念的例子:在给别人指导时(如何烘焙蛋糕、怎样去到商场等),有些人会陷入不必要的细节之中,他们会认为这些细节是很有用的,可以帮助他人正确地完成任务。不断地这样指导别人,完美主义者绝不会发现其实这种信念并不是对的。为了检验这些完美主义的信念,应该去尝试忽略这些细节,并看一看忽略细节的指导是否一样可以帮助别人顺利完成任务。 适当的标准VS完美主义行为 为了做出更好的表现,设定标准并努力达到标准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客厅墙上挂的画歪了,大多数人都会花点时间把它挂好。对于他们来说,相对于让画歪着,还是在画被挂正的客厅里面会感到更舒服。同样地,大多数学生在交卷子之前都会进行检查校对,这有助于减少错误,并最终得到高分。如果一个人不太确定自己的演讲表现好不好,他会去征求别人的反馈意见,这一点也不奇怪,反馈意见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并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改进。 人们会通过以下这些方式来确保自己的行为能够达到特定的标准。如果没有坚持这些标准,他们的工作质量就会下降,他们的人际关系会受到影响,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可能还会有其他负面的结果。适度的行为是有益的,例如检查工作或者纠正错误。 完美主义行为跟大多数人为了保持标准而做的行为是相同的,但是频率和强度却不同。你也许认识一些你觉得没有条理的人,他们习惯性地迟到、经常丢东西、总是完不成工作。缺乏条理性影响了他方方面面的能力,朋友们会不愿意借钱(或别的东西)给缺乏条理的人,因为害怕要不回来;人们会避免跟缺乏条理的人制定计划,因为害怕他们无法把自己的任务做完,影响到整个计划的执行(例如,准时到达预约的晚餐地点)。 大多数人都很重视条理性。然而,如果一个人的条理性达到完美主义的程度,就不再是有益的了,因为他会过度关注条理性——乃至妨碍事情完成的程度。这种类型的条理性总是跟拖延联系在一起,或者是浪费很多时间来制作待办事项的清单,但实际的工作却没有进展。 请看以下这些例子,有些行为是有益的,有些行为是过度完美主义的,取决于这些行为的内容、频率和强度。 完美主义风格行为 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完美主义”的含义是不同的。一个人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完美主义者,也并不会做出本节列出的所有完美主义行为。换句话说,许多人都时不时地会像完美主义者一样做出一些行为,所以鉴别出哪些类型的完美主义行为让你产生困扰,是很有帮助的。 过度补偿 由于完美主义者总是对无法达到高标准的这种可能性感到焦虑或不适,他们往往会在行为上进行过度补偿。过度补偿包括过度做出某些行为,以绝对确保一切都“刚刚好”。过度补偿的例子有以下这些: 过度补偿 过度检查及寻求认可 完美主义者常常频繁地、过度地进行检查,以确保自己正确地完成了某件事,确保没有人犯错,或者确保一些标准被自己或别人达到了。检查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反复地寻求他人的认可,认可某件工作自己完成得足够好,或者自己达到了某些标准。检查以及寻求认可的例子有以下这些: 过度检查及寻求认可 重复和纠正 如果一种行为被认为是不对的,或者“觉得”某些情况不对劲,纠正它们看起来很重要。有时,完美主义者纠正自己或者纠正他人的行为容易过火,尽管不纠正这些错误其实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事实上,重复纠正别人行为的影响往往比不纠正造成的影响还要更大。 例如,只要别人犯错——不管错误有多小(例如,别人选择用哪种方式来完成任务)都要纠正的人,会让别人感到生气和受伤。而且,不管被纠正多少次,他们还是会继续犯错。以下是一些重复行为和纠正情况的例子: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完美主义与行为: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868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如何激励他人(还有你自己)完成任务09-12
2 脆弱感09-12
3 经典句子,笑料不断的精彩合集!09-12
4 经典句子,书写情感的深沉爱意09-12
5 经典句子,蕴含智慧与情感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