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生来就有关心别人的能力,但是环境经常阻止我们这样做。因为个人的挫折,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选择压抑与生俱来的善良。当我们心碎了,当生活里的压力源势不可挡,我们通常会失去固有的善良。我们拒绝向别人敞开心扉,因为害怕那样会让我们再次受到伤害。我们的精神创伤变成永久的消极的倾向,奠定了我们的性格,甚至我们的命运。一个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带着过去的伤痛继续工作,并且重新获得我们以为会永远失去的东西。
当我们意识到仁慈、共情和同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善良就会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因此得到改变。善良得到突破,就会为我们扫除障碍,让我们能够发挥内心积极善意的本性。
我们早期生活所处的角色模型和情境为我们先天拥有的善良打下了基础,使得它活跃或衰弱。如果我们经历了极度的不幸,比如被威胁、被骚扰或被虐待,我们的伤痛会塑造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看法。我们错误地为改变了生活的灾难而负责,为那些超出我们控制的东西而感觉糟糕。当那些有责任照顾我们的人变成施暴者,或者当我们的同伴变成无情和残酷成性的人,我们的世界就变得越来越小。偏见和扭曲的思考导致我们形成如下信念:人类不能被信任,唯一的生存方法就是避免任何不设防的分享。更少的创伤经历也会损害我们表达善良的能力。在一个遭受经济困难压力的家庭里长大、住在一个不安全的街区、有身患重病的家长或者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环境都会消除善良,给我们带来一种有压力的生活方式。
然而,当我们做出以下这些事情的时候,善良会有突破性进展: √了解我们的情绪,尤其是恐惧、愤怒和悲痛 √有勇气去放低自己 √向那些拥有善良的人表达我们自己 √接受反馈,而不去防备 √用共情理解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远离自私自利和消极情绪 √忘记我们自己 当我们经常跟随这些步骤(并且根据我们所经历的精神伤害的深度,我们可能需要重复它们),就很可能会找回善良的基本感觉。我跟很多改变了与自己对话方式的人一起工作过,我发现,改变自我对话会带来更好的自我照顾、更少的压力和更好的性情,最终能够让一个人更好地对待他人。 原谅和善良 没有人直到成年都没做过错误的判断。可是如果我们允许这些错误经常出现,并且因此决定了我们的自我认知,我们就不能接纳自我,亦不能被他人接受。用一颗谅解的心去原谅我们自己吧,因为我们要从过去的悲剧和精神创伤中学习,并努力去超越它们,所以原谅是来得缓慢的。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和不断努力,我们始终会向前进,在过去之上重建生活,而不是一遍遍地重复过去的经历。我们接受自己的缺陷,从遗憾的经历中学习,发掘被内疚和尴尬遮蔽了的善良本性。 我们多大程度上能跟自己做朋友,就决定了我们能够给予世界多少东西。拥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内在声音——不是宽恕的也不是惩罚的——可以让我们释放能量,开始去给予并走出束缚。习惯自我批评和自夸的人不会完全把自己呈现给其他人。一个关于原谅以及自我现实评价的更广泛的观点,向我们展现了人类经验的丰富性。威斯康星大学的罗伯特•恩里克(Robert Enright)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原谅的清单里获得高分的人,更不容易出现以下状况:产生沮丧和焦虑的情绪、敌视他人、极度自恋、剥削他人,甚至更不容易对毒品和尼古丁成瘾。 恐惧、偏见和善良 如果我们对自己有立体的感知,我们更有可能怜恤别人多于自己。当我们在早期生活里感受到爱、尊重和理解,我们就会对差异抱有更大的宽容。如果我们获得所有年轻人都渴望的移情的共鸣,我们就会从别人那里学习新的观点,在乐观和兴奋中长大。这个过程从我们的家庭生活开始。如果我们的父母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群体,如果他们很开放地去学习新的观点,抛弃那些无用的旧观念,那么我们就会更加重视学习,并且享受学习的过程。相反,在不稳定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认为外部的人都是敌人,而只有内部的人才是好的。然后,别人的善意会被歪曲,使我们变得只对自己好,而不关心那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这是长期跟压力共存的模式。 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结果显示,当我们感到安全,偏见就会显著地减少,幸福感就会升高。感觉和情绪紧密相关,当我们感到是被理解的、安全的,我们更可能产生准确的认知,更可能做好事,而不是造成伤害。 社会心理学家长期以来确定了一种观念:回避型或焦虑型的个体通过假设出一种群体——无论是种族、宗教还是其他方面——来支撑他们自己的自我价值。这种防御性的姿态产生了僵化的思维,而非黑即白的认知则让他们将二者的关系想得过于简单化。 僵化保护了易碎的自我意识,它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路线图,给没有安全感的人提供了关于生活复杂性的不可靠答案。基于任何东西而非真相所建立的世界观,最终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恐惧和压力。焦虑型的人倾向于躲避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考方式;回避型的人会经常回避新的挑战。这两种类型的人害怕一旦他们抛弃自己根深蒂固的信念,就会有损颜面。 为了发现我们的善良本质,我们必须一丝不苟地努力。我们必须承认,善良是我们本质的一部分:它是我们人性的核心。我们必须抛弃这样的做法:在偏见的基础上把别人从我们的生活中排除出去。但是如果我们被教化去相信,一个群体比另一个群体更高级,或者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其他人的更高级,那怎么办?如果你认为你的教育、种族、宗教、职业、收入或地域让你更高级,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而且注定会活得很肤浅。善良不仅仅是那些坚持犹太教、基督教、佛教或者现世人文主义伦理的人的专利:它是我们所有人与生俱来的。 我们要通过我们的生活方式去实践善良,而不是用它来支持脆弱的自我意识和固执的观点。诚实地对待你自己,承认对你造成威胁的人和局面的存在,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惩罚那些做真实的自己的无辜之人。这可能需要自我反省,这种反省是存在风险的,但是除非你有勇气让自己变得容易受伤,否则你将永远不会对自己的状态感到舒服。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哪里需要成长和学习。在很多例子里,我们需要忘却曾坚持的防御性错误信念。我们程序式地记住了什么会引起我们的恐惧和伤痛,恐惧产生僵化的思考,从而导致错误的理论、不准确的判断和过度的压力。用今天的智慧重新评估你的过去,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释放内心深处隐藏的、固有的善良本性。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是我们的开国元勋之一,他曾经说过:“我的国家就是世界,我的信仰就是做好事。”如果我们根据他的话语去生活,那么世界肯定会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 我们可能都会记得,父母叫我们变成“好人”。那些在某个信教家庭里长大的人,被告知要通过服务他人来“做好事”;然而,随着时间过去,这些话语逐渐被我们忽视,似乎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启示。善良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当人类感到安全的时候,我们会更和善地相互对待。对我们文化的侵犯、恐怖主义的威胁、校园和工作场所欺凌的增多,都会导致恐惧。恐惧引起焦虑,而焦虑将导致扭曲的思想。最终,扭曲的思想会让人对世界产生顽固的、过于简单化的观点。最近这些在我们文化里的改变,已经减少了人们对他人的好意,培养了更多自私自利的人,减少了乐于给予的人。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善良的障碍: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857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暴露与反应阻断治疗09-12
2 经典句子,开启心灵的宝藏之门09-12
3 组织没必要害怕因人设事09-11
4 职场进取感悟语录大全09-20
5 雕琢汉字美感,在酒桌上常说的经典喝酒短句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