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很多神话超越了个体文化,无论讲述者是教师、巫医、精神治疗师、医师、神学、喇嘛还是表演者,他们的主线都大致相同。神话不仅是艺术或娱乐,也是解开生命之谜的一个通道。无论主角是宙斯(Zeus)、俄狄浦斯(Oedipus)、桃乐茜(Dorotuy)、海底总动员(Neno)还是狮子王(Lion King),为了应对巨大的障碍,英雄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解决生命的谜底:(1)“临危受命”——主人公受命或被迫接受任务;(2)“拒绝受命”——显示出不情愿,也表示担心和忧虑;(3)“支持援助”——常以超自然的形式出现(教母、梅林、天使、善良女巫),提供保护或建议;(4)“跨越门槛”——进入未知的充满神秘和危险的世界;(5)“面对考验”——这将考验英雄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但会引出更大的智慧和胜利的战利品(圣杯、王冠、结婚);(6)“返回世界”——主人公必须带着新的技能和知识回归从前。
不难认识到这隐喻了人生旅程中必然遇到的改变和挑战。青春期我们不断被告知面对逆境时应该怎么做。这将考验意志和勇气,但如果你早有准备,就能战胜它。一个小孩玩游戏对着屏幕杀死僵尸,或者看一部动画片十几次,实际上是在为未来可能的挑战做准备。正如历史人物一样,故事成为现实的模拟。他们塑造我们成为现在的样子。
作者列出了一百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虚拟人物。他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塑造了世界。里面有我喜欢的神话(潘多拉、普罗米修斯、伊卡洛斯),故事(圣诞老人、吹笛手、灰姑娘)、传说(亚瑟王、唐•胡安),怪物(哲基尔和海德、科学怪人、吸血鬼),虚构人物(盖茨比、亚哈船长、堂吉诃德),儿童书(《汉瑟和葛丽特》《彼得潘》《绿野仙踪》《丑小鸭》),数字电影(《科克船长》《吸血鬼猎人巴菲》《哈利•波特》)和广告(护林熊、万宝路男人、骆驼乔)等等。即使处于不同的环境和媒介,这些虚拟人物也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因为他们具有普遍的特点:他们通过占领道德高地来克服挑战。他们让人同情,常有身体缺陷或悲剧性格,他们通过意志和承诺战胜逆境。这样的故事从精神上激励着我们:如果我们也能战胜这样的挑战,我们或在不久的将来过上好的生活。
故事使我们印象深刻 “一些人通过探险,用新鲜的视角看待世界。对我来说,这就是书。”记者玛丽•阿拉纳(Marie Arana)说道。她的生活是由改变了她的故事串成的。自传对她的影响尤其大,“我看到了跟我一样的人,也从中找到了我想成为的人。” 作为一个双重文化背景的移民孩子,阿拉纳一度找不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在最易受影响的青春期,她看了美藉俄裔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撰写的英文回忆录。令她震惊的是居然有人能把第二语言运用得这么好、这么诗意,说不定自己也能做到。其他有色人种作家的作品同样启发了她,使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同她生命中的其他导师一样,这些作家通过作品向她娓娓道来。 事实上,童年和青春期初期可能是受故事影响最深的年龄。这时我们对阅读充满热情,也不挑剔。这些书籍和故事有关勇气、忠诚、友谊、认同和身份,正是这个时期我们最常感到困惑的主题。信手拈来的这些名字可能你想起来就想流泪:《绒毛兔》(犜犺犲犞犲犾狏犲狋犲犲狀犚犪犫犫犻狋)、《小王子》(犜犺犲犔犻狋狋犾犲犘狉犻狀犮犲)、《纳尼亚传奇》(犆犺狉狅狀犻犮犾犲狊狅犳犖犪狉狀犻犪)、《安妮-弗兰克的日记》(犜犺犲犇犻犪-狉狔狅犳犃狀狀犲犉狉犪狀犽)、《暮光之城》(犜狑犻犾犻犵犺狋)、《哈利•波特》(犎犪狉狉狔犘狅狋狋犲狉)、《饥饿游戏》(犜犺犲犎狌狀犵犲狉犌犪犿犲狊)。 童年的我们最敏感,最容易接受文化道德教育。最有名的童话故事《伊索寓言》(犃犲狊狅狆)、《安徒生童话》(犎犪狀狊犮犺狉犻狊狋犻犪狀犃狀犱犲狉狊犲狀)和《格林兄弟》(犌狉犻犿犿犅狉狅狋犺犲狉狊)一面令小读者着迷,一面起到了教育作用。最有名、最受喜爱的故事一般都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在孩子们感到不被重视和无力时赐予他们力量。孩童能在幻想和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不费吹灰之力领会暗含的信息。对那些自我感觉渺小和无能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勇敢的小火车头》(犜犺犲犔犻狋犾犲犈狀犵犻狀犲犜犺犪狋犆狅狌犾犱)这样的故事更振奋人心了:大和强不一定做出伟大的事。故事里的小火车头依靠决心和信念来弥补身材的矮小。 还有两个深受喜爱的故事是《彼得•潘》(犘犲狋犲狉犘犪狀)和《绿野仙踪》(犜犺犲犠犻狕犪狉犱狅犳犗狕),分别讲述了儿童打败霍克船长和邪恶女巫的故事。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两个故事被制作成舞台剧、电影和书籍,但梦幻岛和奥兹国仍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魔幻场景。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最近的《饥饿游戏》和《哈利•波特》系列: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忠诚的朋友来对抗邪恶的力量。 埃里卡(Erica)曾有过一段非常困难的日子。她才2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在一起三年的男朋友也要和她分手。一个朋友推荐她看《哈利•波特》分散注意力:“高中时我看了第一,但没兴趣。我觉得这是小孩看的,不想浪费时间。我觉得自己应该看经典,因为大人都这么认为。” 当埃里卡说她那时不想辜负“大人”的期待,男朋友也嘲笑她幼稚的喜好:“我们约会时大部分时间都做他喜欢的事情,现在我想彻底摆脱他的影响,挖掘我真正喜欢的东西。想到他不喜欢我看儿童书,我还挺想试试,就开始看了。” 这种叛逆行为和独立宣言是埃里卡最初改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让她回到童真不受压抑的状态:“我完全沉浸在哈利的世界里,整个夏天都在看有关哈利•波特的书和电影。某种程度上,这像是我那个夏天的工作,我要做的就是——生活在哈利的世界。” 埃里卡的父亲去世不久,但哈利•波特的父母仍然健在,这给了她一些安慰。“我父亲是个耐心、善良的人,我想让别人从我身上看到这些品质。”她不仅依靠书摆脱忧伤得以继续前进,还从赫敏的角色找到共鸣,她毅力顽强,坚持信仰。这使埃里卡在生活中更加自信。 阅读儿童书籍可以帮助一些人从悲痛中恢复,或变得更自信,这听起来似乎不大可信。但埃里卡认为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让她在迷茫时找到了出路。“我有两个哈利•波特纹身”,埃里卡笑着说,“我朋友当然会取笑我是哈利•波特的脑残粉。”她最近看到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C.S.Lewis)说的一段话,恰好说明了这套书带给她的影响:“当我成为一个男人,我摆脱了幼稚的事情,也包括对幼稚的恐惧和对长大的欲望。”埃里卡停下来思考了一阵,然后笑了:“哈利•波特提醒了我,即使是现在,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接纳自己身上愚蠢、恣意和自发的部分。” 好的小说就是这样:它带领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想象无限的可能性和其他看待自我的角度。这些故事的力量悄悄作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吸收这些影响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儿童文学的目的之一是寓教于乐。书籍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漫画书的影响力也很大,广为人知的漫画人物有蝙蝠侠、神奇女、超人、蜘蛛侠,他们都能使用秘密武器来惩恶扬善。这些弘扬社会正义价值观的故事跟以前大致相同,比如《鲁滨孙历险记》(犜犺犲犃犱狏犲狀狋狌狉犲狊狅犳犚狅犫犻狀犎狅狅犱),一个(女)英雄代表被歧视或受压迫的人群奋起抗争。这是我们文化灌输的一部分,教育年轻一代对命运不济的他人表示同情和怜悯,否则,我们每个人就只会关注自身利益而不在意公众目标。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普适主题: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851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贝尔系统解体的教训09-12
2 你的角色:回馈09-12
3 经典句子:口口相传的深情话语09-12
4 经典句子,文学的宝藏等待你去挖掘09-11
5 职场语录汇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