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一书出版后,我围绕该书推出系列培训,截至2015年,已经做了70多次,培训了几百个公司成千上万的职业人。培训是很好的互动机会,期间不少学员问到如何管理需求,下面予以更深入的解释。
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是高效供应链的重要特征。这是通过有效管理需求来管理供给,通过理顺需求来理顺供应。很多供给问题其实是需求问题的延伸。例如紧急需求来了,供应商没有足够的响应时间,加班加点,打乱整个生产计划,导致“骨牌效应”,出现整体按期交货问题。理顺需求,供给端的大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对于营销驱动的需求,需求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订单落地之前的预测。很多产品受国家政策、经济环境、新技术、竞争对手的影响很大,预测难做,但并不是说就不应该做预测,或者说预测不存在。销售总会有一系列的生意在谈,有些成功的概率可能高达80%,有些可能只有30%。这些信息,计划部门可通过跟销售和市场部的互动得知,以采取适当的行动。
例如,如果主要零部件的通用性高、采购周期长,可考虑在成功可能性达到一定程度,比如50%的时候就录入需求预测,驱动供应链来供应长周期的零部件。万一这生意不成功,这些零部件的库存还可以被别的产品、客户消化,无非是需要一段时间。 相反,如果定制件较多、库存呆滞风险高,则应该及时反馈给销售端,让他们理解潜在的风险,要么承担库存风险,提前驱动供应链,要么规避库存风险,等生意谈成后再采购、生产,销售应理解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拿到货。这样销售至少参与了决策,到时候果真拿到订单,紧急要货的话,他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没货。 要避免计划坐等需求落地,等到后就催工厂,催供应商,催不来就抱怨销售给的交货时间太少,总觉得自己是无辜受害者,都是别人的错。计划在一些公司地位低,说句公道话,是因为对公司的贡献低,打铁自身不硬,需求管理不到位,计划就堕落为执行职能。 对预测,我有三个简单规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规则1: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有预测要比没有强 在客户订单落地之前,从生产计划的角度讲,只有有了预测,MRP才能运作,驱动材料采购与生产。预测相当于宇宙第一推动力。没有预测,生产计划、供应计划就无从谈起,或者说至少没法系统地做。在一些公司,销售为保证预测的可靠性,迟迟不肯“在沙子里插个棍子”,给出预测,这事就拖着。一旦预测变得相当可靠,甚至变成了客户订单,录入系统,但客户要求的交货日期也在跟前了,留给供应链的时间所剩无几。 要打破这种僵局,除了给销售部门的责任机制外,关键是要制造宽松的氛围,产、供、销及早协作,理解预测的风险,鼓励承担精心计算过的风险,尽早设定预测。在这里,采购和运营不单是预测的接受者,而且是预测的贡献者,因为他们最能理解预测带来的库存和产能投资风险。每一个预测都是机会与风险的平衡,这就注定预测不只是销售的事,因为销售熟悉机会,而熟悉风险的是计划和供应链运营。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严谨但非惩罚性。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只要做了严谨的分析,配以最佳职业判断,做出的预测即使错了也不可“秋后算账”。营销当然知道早给预测的重要性,他们为了确保供货,也有足够的动力提早预测。那为什么不呢?主要原因就是怕预测不准,计划和供应链“秋后算账”。秋后算账不能少,这是供应链前端(营销)和后端(计划、生产、采购)的反馈机制。但是,秋后算账要分清楚情况:预测不准是因为市场和客户本身难以预见,还是因为营销没有尽职。对前者要宽容,这对促进跨职能协作和鼓励销售尽早拿出预测很重要。 对于新产品开发、新项目而言,预测更多的是定性的理解。例如新产品、新项目的概念一出来,计划和供应链要有足够的敏感,了解这是针对大众还是小众,全国还是地方市场。基于这种定性的理解,大致估计对生产和供应商的工艺和产能要求,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加以考虑,支持新产品开发,并为日后的量产打好基础。这里的误区是采购不了解大的方向与要求,没有做好供应商选择,或者供应商选择纯粹由设计部门主导,为日后各种问题埋下祸根。 规则2:预测需要多职能参与,每个部门都得各尽其责 这在“规则1”中也提到,意味着采购、运营、计划和产品管理都得介入,在预测过程中做自己的贡献。放到公司与公司之间,就是所谓的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CPFR)。生产和采购或许要问,这产品销售预测归销售管,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其实大家都在同一条供应链上,生产和采购应该与计划部门密切联系,跟踪公司的主要活动,促使早日生成预测计划。采购与生产往往觉得自己是预测的受害者,部分原因也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位认识不清。他们只是被动地等预测,而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预测过程的一部分,至少应该盯紧计划,促使他们早日生成预测。 其次就是从供应的角度判断,量化库存风险,供营销和计划参考,这个上面已经提过。另外,供应商往往接触多个客户和行业,对市场变化有独到的认知,可以帮助采购方及早计划。例如,在2009年的元器件短缺前,很多供应商早就感受到了,而主机厂则没有。原因很简单,供应商在采买元器件,主机厂越来越少介入。这个信息如果及早反映到主机厂的话,主机厂可以适当建立库存,增加采购前置期等,以便积极应对。而这类信息传入主机厂的主要渠道就是采购。要明白计划是在平衡预测需求和供给,如果供给情况可能有变,需要及时纳入计划。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多职能参与并不意味着没有单一责任人。有些公司预测的责任机制不明确,或许这也部分解释了这些公司为什么运营得不够理想。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就是责任倒逼:采购、生产、运营向计划部门要预测,计划部门就成为直接责任人;计划向产品、销售要预测,产品或销售就成了直接责任人,以此类推。 要避免的是计划说销售没有预测,所以啥也做不了,拖着,出了问题就往销售头上推;销售就怪市场,怪竞争对手和客户,结果就是不了了之。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对不起我们拿的一份工资。销售看不起计划和供应链,往往跟后者的这种不作为有关。而运营、采购之所以没出息,也在于他们在预测过程中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用柯维《成功人士的七种习惯》里的说法,就是他们太dependent on(取决于)计划与销售,而没意识到自己也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各部门都是interdependent(相互关联)的。 规则3:预测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循环预测,逐渐逼近 预测刚开始的时候都不准,需要不断循环预测,及时纳入新信息,修正预测。一个销售预测,从产生到采购,再到生产完工,变动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没有循环预测机制来及时修正预测。管理不善的公司往往忽视这点,对预测的修正频率不够,修正往往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做,而这时候采购的料已经在途,生产线上的半成品也快完工,积压甚至呆料就不可避免了。缺乏循环预测机制,没有逐次“微变”的过程,一变就是巨变,供应链很难一下子消化,就成了问题,要么短缺,要么积压,都是成本。 就循环预测的频率来说,越是粗放经营的企业,调整的频率往往越低。在制造业,惯常的做法是每周调整,滚动预测。但有些企业是每月调整一次,其中有些是几百亿元营收的大企业,又在小批量行业,客户定制多,预测的变化应该非常多。有些企业因为不重视计划,反正预测都是错的,说白了就是一个数字,及时调整与否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样,预测就失去了严肃性。这并不是说企业的运作就不用预测;相反,在这种企业,从销售到计划到生产再到采购,大家其实是在多重预测、多版本预测上运作。多重预测导致职能之间的博弈是销售与运营协调之大忌,这在前面已经阐述过。销售与运营计划的一大任务就是制定唯一的预测,让大家在同一组数据上运作。 计划、运营和采购的人经常诉苦,说最后一分钟的变动如何害苦了他们。我从来不相信这变动就是最后一分钟发生的。相反,这一定是个过程,销售人员一定在某个时候就知道大致有多大的可能会变动。他们不愿意主动说,因为有他们的顾虑。计划主动问了没有?我管理全球计划团队多年,出现这样的问题,我的第一个疑问就是他们做销售的没说,那我们做计划的问没问?他没主动说,打他的板子;你没主动问,同样罪在不赦。这里的逻辑很清楚:预测是计划职能的输出物,这并不是说所有预测的事都得计划做,而是从责任体系上看,计划是预测的第一责任人,要避免计划消极等待的不作为。 有人会问,如果销售不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计划和供应链应该怎么办?我有个简单的三步走流程:一问,二提醒,三上告。什么意思呢?问一下,比如通过邮件或电话;没答案,那就再提醒一下;还没答案,就找老板,要么是对方的老板,要么是自己的老板。东方文化中,人们总觉得上告有损和谐,但是就事论事的话,这不是个问题。如果你认为这重要,没法解决的话,你应该提交更高管理层,而不是祈祷事情不要发生,坐等失败。别忘了,不作为是最大的失败。 任何需求都有个“十月怀胎”的过程。这就如老同学几年没见,见面时发现孩子都两岁了。这孩子不是突然生下来的,不是“紧急”需求,之所以对你来说像“紧急”需求,是因为你事先不知道。同样,天上不会掉下来一个大订单,每个大订单都有个“十月怀胎”的过程,由N多个人跟进N多时间,现在看上去像是从天而降,只是因为你没能事先知道罢了。 那么如何才能事先知道?你可以说是销售与运营协调、滚动预测、定期会议、信息共享等。建制完善的公司都有成套的系统和流程做这些。这解决了绝大多数的问题。但是,我们的麻烦是那些5%~10%的“突发”事件,按部就班的系统和流程对付不了这些“突发”事件,因为系统、流程往往是滞后的;这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主动探知需求变化,及早着手处理。 任何需求都有个“十月怀胎”的过程 那如何积极主动地探知需求呢?举个例子,是采购的例子,但同样适用于计划和别的职能。 2003年,商学院毕业的我来到硅谷,第一份工作是管理供应商。老板是个高级总监,经常对我们说,公司花采购员的两倍代价来雇你们这帮经理,可不是让你们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等电话铃响了才去救火,你们得积极管理需求。我们问,怎么积极管理需求?他说,早晨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不是把那成百个邮件从头回起,而是到内部客户那里,敲开他们的门,问他们在开发什么新产品,现在的供应商能否满足需求。如果不能满足,那现在就开始寻源流程,而不是等到3周后设计式发行,接下来就得马上有供应商打样。又有人问,我支持那么多的工程师和计划员,你让我去敲哪一个的门?他说,我们有很多内部客户不假,但真正给我们制造麻烦的有几个?一把手指头都数不完。那些就是我们要敲的门。 或许有人会问,那些内部客户,平常我不去找他们,他们都来找我的麻烦。现在去主动敲他们的门,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其实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早发现,早解决,事半功倍。在企业,职业人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些人给我们“制造麻烦”,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不喜欢我们,给我们制造麻烦也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而是因为他们的正当需求没有满足。这就如年轻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小孩子很少会无缘无故地哭。他们哭,要么是饿了,要么是没换尿布,要么是喂奶后没拍嗝。不懂事的婴儿都是理性的,何况企业里的成年人。把这些为数不多的“麻烦制造者”服务好了,我们的主要需求管理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是不是取代正常的流程,比如新产品开发和计划预测流程?不是。大企业里,绝大多数的事还是要靠系统和流程来推动解决。这里要处理的是那5%~10%的大事,比如重点客户的重点需求变化,这些变化影响大,在进ERP系统之前就获知,尽早驱动供应链来分析、准备。比如某个大项目谈得差不多了,需求预测还没有录入ERP,订单就没法给供应商,但我们可以跟重点供应商沟通,评估他们的产能,决定是否要及早准备长周期的材料等。 放在计划上也是如此。计划看上去是个分析职能,但只待在办公室里注定做不好计划。我负责全球计划的时候,要求各地的计划员与主要的销售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参加会议,就九大门类的需求逐项讨论,看哪些需求有无变化,及早调整预测,驱动供应链快速响应。需求管理理顺了,供应管理就更容易了,而计划团队也由原来的供应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 [1] 刘宝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怎样管理需求——答培训中学员问[]: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820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感悟人生的经典之句09-12
2 经典句子:传世经典,触动灵魂深处09-12
3 经典句子:生活哲理的诗意表达09-12
4 在新加坡青年奥运会实施知识管理09-12
5 经典句子:心灵深处的共鸣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