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目的从外部转移到内心,也能提供强大的精力。外在动机反映了我们对某种事物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欲望——金钱、认同感、社会地位、权力甚至爱情。而内在动机则来源于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它的价值在于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满足感。很久以前研究人员就发现内在动机能够提供更加持久的精力。罗彻斯特大学人类动机研究组发现,相比于基本只受到外在激励的变量组,实验组一旦拥有了自发产生的“真正”动机,就会表现出更有兴趣,更高昂也更自信的一面,也会表现出更多恒心和创造力。
没有什么外部激励的限制比金钱的动机限制更加直观。即使金钱是大多数人的首要激励条件,研究者却并未发现收入水平与幸福的直接联系。从1957年到199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通货膨胀已计入),而幸福指数却没有丝毫提升,抑郁率反而升高了10倍。离婚、自杀、嗜酒和药物滥用的数字都有巨幅增长。
“人类需要食物、休息、温暖和人际交往,”大卫•迈尔斯在《追求幸福》一书中写道,“对于饥饿的苏丹人和无家可归的伊拉克人来说,金钱可以的确买到更多幸福;但是超出基本需求之后,金钱对于幸福影响微乎其微……一旦我们跨入舒适的边界,金钱带来的满足感也减小了……收入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美国和加拿大尤为如此……收入也不会大幅影响人们对婚姻、家庭、友谊或自身的满意度,而这些条件都是幸福的指标。”而幸福与效能息息相关。一言以蔽之,金钱或许买不到幸福,幸福却能帮你变得富裕。
外在激励实际上会损害内在激励。研究员马克•莱珀和大卫•格林观察了一群幼儿园的孩子玩耍,分别确定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每当孩子们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时,研究员都会奖励他们。孩子们的兴趣一旦与外部奖励联系起来,很快就全面消退了。在另外一项研究里,成年人每次完成拼图都会受到奖励。结果,像孩子们一样,他们对于拼图的兴趣也持续下降。很显然,人们可以被物质奖励或外部激励所驱使;但是,只有在自由选择并享受事物本身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表现出更多热情,从中获得更多乐趣。 詹姆斯是某企业公关部门的高管,从业20多年。由于待遇优厚,他和妻子得以买下心爱的大宅,生活条件愈加舒适,时常有机会享受奢侈的度假, 3个孩子都在读私立学校。詹姆斯的工作很考验思维,但他从未在工作中迸发灵感,也不曾因为工作而情绪高昂。公司给予的回报几乎都是外部奖励。当接近知天命的年龄阶段,詹姆斯开始渴望获得更多东西。在寻找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他发现,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能带给他最深的满足感。他最开心的时光是大学和研究生时期,那时他可以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 于是,詹姆斯踏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他在白天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晚上在当地大学兼职教传播学课程。 6个月后,大学邀请他管理公共信息系,并继续教学工作。新职位的薪水只有现在的40%,但詹姆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辞去了公司里的工作,此时,妻子也决定重返职场,这样就弥补了部分收入缺口。 头一年,詹姆斯偶尔也做自由咨询来补充收入,夫妻俩开始注重储蓄,保持收支平衡。第二年,他们开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尤其是奢侈品方面。詹姆斯也放弃了之前的自由职业,因为他做起来都是半心半意的。 在之前的职业生涯里,即使收入一直稳步增长,詹姆斯总是很担心钱。到了生活的新阶段,他几乎不再考虑到金钱的问题。最小的两个孩子都读大学了,于是他和妻子决定卖掉大房子,搬进一栋小一点的房子,更大幅度减少了支出。现在的工作时长实际上比之前的短,然而,因为他满怀热情和使命感,工作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还发现,他有了空余时间,可以参加一个非全日制的历史学研究课程。历史曾是他大学时期的兴趣,后来因为不太可能获得丰厚收入而放弃了。而恰好新工作的福利之一就是可以免费参加该项课程。 超越个人的目标 点燃深度人生目标的第三步,就是将目标设定从满足自我需求变为超越个人利益。不可否认,人们会想方设法变得富裕、知名,或者受到更多关注。但是人们愿意为这些目标付出的极限在哪里?因为价值信仰不顾生命危险的案例不胜枚举,士兵在战场上通常如此,“9•11事件”中踏入浓烟滚滚的世贸中心的纽约消防员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想想一个场景,一名被金钱驱使的医生,与一名医者仁心、精益求精的医生,面对同一位病人,一心想增加收入的医生和关注病人得到照顾的医生可能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决策。如果两人医术相当,你更希望哪位医生在生死关头主宰你的命运? “工作让生活变得更好,”乔安•席拉在《工作生涯》中写道,“如果工作的内容是帮助他人、减轻痛苦,让我们变得健康和幸福;或者它能从美感、智力方面丰富内心,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很多客户因为自己不幸福、缺乏激情,而责怪工作环境,但是工作的本质并不决定意义和激励。所有人都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将工作场所变成传递和培养深层价值观的土壤,比如指导他人,增加团队凝聚力等,或仅仅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交流积极精力等等。我们每时每刻做出的微小选择才是衡量生活的真正标准。 明确人生目标需要时间,安静、不被干扰的时间,许多人恰巧缺乏这样的条件。我们总是在各种任务之间疲于奔命,找不到方向。花时间思考意义和目标几乎变成一种奢侈和任性。而投入的精力恰恰是一项具有潜在回报的投资——精力水平提升、专注力增强、高效产出以及深深的满足感。 如果我们还是流连于快节奏生活的表面,就无法进行深度挖掘。事物不能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移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个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放慢脚步,放下心头盘旋的焦虑和压力,直到能够站在一旁仔细评估自己做出的每个决定。所有长期存在精神传统意识都强调祷告、抽离、沉思和冥想,在安静的氛围里回归内心最珍贵的所在,这并非偶然。你可以从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我现在的生活是否值得我曾为之放弃的一切?” 价值观与美德 人生目标扎根于精力,而深层价值取向可以提供精力。这是一种持久的行为模式——实现自我愿景的旅程中遵循的“投入法则”。对于权力、财富或名利的追求或许都算作动机,但这些事物都属于外部激励,是为了满足某种缺陷而非为个体带来成长或转变。人们或许很看重自己能否打败敌人、挣得比邻居多、获得上流社会地位或特权,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我们要客户寻找的价值取向。我们相信价值自有其内在意义。它们可以激发灵感、丰富生活,这是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影响的。 纵观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时代,大众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始终如一——正直、慷慨、勇气、谦逊、怜悯、忠诚、恒心,其对立面也同样遭人唾弃——欺骗、贪婪、怯懦、傲慢、无情、不忠和怠惰。为了找到内心最坚定的价值取向,我们建议你留出一段不受干扰的时间,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现在就是人生的尽头,你学到的最重要的3件事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 想想你最敬重的一个人,描述他/她身上你最钦佩的3种品质。 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如何总结你的人生? 每一道问题都是帮你寻找深层价值取向的工具。这些价值观会决定你“投入的法则”。对你最重要的事会反映在你最看重的人生课程中,你最钦佩的他人品质中,尤其是你对自己的最高期望里。下面的“深层价值取向清单”列举了一些最普遍的价值取向,仅作参考。你也可以加入其他条目,最终目标是找到最能激励你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终极的行为指南。不符行为的价值观只是空话,它们必须足以影响一个人每天做出的决定,才有意义。说一套做一套不仅是伪善的表现,还代表人格的断层和失调。我们价值观越坚定、越受其引导,它越能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精力。 体现在行为中的价值观才是美德 我们可以将慷慨作为价值观,但行事大方才是美德。合力作用在我们将价值观转换成美德的时候才会出现。只认识到我们的首要价值取向是不够的,接下来需要细致规划如何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并且不惧外界阻力。譬如:“为了实践慷慨,我会花精力关心他人、不求回报,自愿将我关心的人的事情安排在自己之前,即使有时会给自己带来不便。” 我们通常的行为都是权宜之计,并非由价值观推动。我们选择此刻让我们感到舒适的做法,或者暂时填补空缺、减轻痛苦。感到焦虑时,应急行为可能是吃巧克力饼干、抽烟或喝几杯啤酒。如果某个重要项目的截止日期正在逼近,应急行为可能是提高嗓门,对下属呼来喝去。如果犯下招致麻烦的错误,你或许会选择推脱责任,归咎他人。 价值会影响精力管理的标准 如果你看重自身健康,或许可以抵抗饼干、香烟和酒精的诱惑;如果你尊重他人,即使身处压力之下也会表现出自控;如果你看重正直的品格,则更有可能承担犯错的责任。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按照价值观行事相对容易。真正的试炼出现在需要我们抵抗片刻欢愉、付出乃至牺牲的时刻。此时,价值的意义才会真正凸显,它不仅是行为的准则,也是所有精力的来源。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内心的目标: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7790.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经典的笔触,心灵的触动09-12
2 经典句子,幽默的气息扑面而来!09-12
3 研究实际情况,有问题提出来试试看09-12
4 经典句子,笑料与哲理的奇妙融合09-12
5 经典句子:幽默经典,笑到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