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章里,我们探讨了如何从他人的错误中获得益处。而这一章的主题是如何从自己的错误中获益。
研究寿命的学者已经发现,如果能以建设性的方法去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失去,或艰难困苦,人们得到的就不是悲观、消沉和踌躇,而是乐观、健康和自信的心态。可是,这个规律也适用于工作吗?换句话说,如果采取一些不同的做法,让你的公司不再对犯错进行惩罚,而是积极地管理错误和失败,这能否显著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让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功呢?
从“错误管理”培训(Error Management Training,简称EMT)中不断涌现出的证据表明,这的确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建设性的方法”。如果你能够以建设性的方法对待过往的错误,就能获得两个重要的回报:这些错误不仅能帮你在将来做得更好,甚至还能增强你的影响力。
传统的培训方法一般会引导学员从正确的做法中学习,培训老师希望学员消灭错误,而且也会着重强调这一点。这些传统做法看似有道理,因为错误会妨碍工作流程,改起来也很费时间,而且它不但会挫伤学员的积极性,也会让培训师很沮丧。学员会变得不自信,培训师也会怀疑他们的能力。可是,在分析了24个独立的研究之后,组织科学家妮娜•基思(Nina Keith)和迈克尔•弗里斯(Michael Frese)发现,尽管对错误进行管理的学习模式彻底背离了避免错误的传统学习方式,但它的效果要好得多。 “错误管理”培训有两个必备的要素。第一个是督促学员积极地投入到看似“要学的内容”中去,主动摸索,这样做的用意就是让他们犯错,让他们知道错误可能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发生的。第二个要素就是培训师要指导学员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去面对错误,让学员们知道,一旦错误出现,哪种心态是最好的。这些指导中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培训师给出反馈的方式。把反馈方法做一些小小的调整,比如改用这样的说法:“犯错是很自然的,这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犯的错越多,学到的东西就越多”“错误会告诉你,你还有哪些东西要学”,这些反馈方式极其重要,会让结果大为不同,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点拨,人们多半会把错误看作失败,而不是指向成功的路标。这种指导和培训对塑造成功的企业文化是如此重要,难怪世界上最富创新精神的公司之一IDEO会把下面这句话当作箴言:“为了尽早成功,多犯点儿错吧。” 可是,如果学习的目标变了呢?如果目标不再是积极主动地为工作负责,而是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那这种培训该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错误管理”培训的第一个要素——积极摸索,寻找犯错的机会——肯定不是办法了,面对真实世界中的顾客、同事和上司,肯定不能这么做。可是,它的第二个要素,也就是把错误看作学习机会,带着积极的心态做出反应,依然对工作很有帮助。此处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扮演到处纠错的猎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善于利用错误的“机会主义者”吧。善于利用错误的机会主义者会从每一个无心之过里赚到好处——这种人会从错误中学习,而且他们知道,从长远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会从中获益。根据弗里斯教授引用的统计数据,这样的收益还真不小。与不善于管理错误的企业相比,有着强有力的“错误管理”文化的企业,成为行业中利润最高企业的可能性是前者的4倍。 原来,如果管理者采取了必要的步骤,在企业内建立起“做个善于利用错误的机会主义者”的文化,而不是鼓励人人都去纠错的话,那他还能在其他方面得到益处。不久之前,我们的一位同事布赖恩•埃亨(Brian Ahern)给我们发来了一篇刊登在某销售杂志上的文章,写的是一家全球连锁酒店的首席执行官在看过耗费巨资的“无缝顾客体验计划”的总结报告后大吃一惊。满意度和忠诚度最高的顾客并不是那些享受到“无缝服务”的客人,而是遇到了服务问题却被酒店员工立即改正错误,为他们进行了相关处理的客人。对这件事的理解有多种角度。比如说,原因可能是,知道这家酒店可以高效率地纠正错误之后,客人就会更加放心——万一以后遇见了问题,肯定也能很快解决,于是他们就对酒店产生了更为积极正面的印象。我们不怀疑这种可能性,但我们有种感觉——另外一个因素也在起作用。对问题的补救措施可能会被顾客认为是“得到了特别的协助”,酒店宁可费时费力也要特地为客人这样做。根据互惠原理,酒店理当获得特别的回报,因此客人在满意度和忠诚度评分上打了极高的分数。 在一次商务会议上,本书作者之一听到了一个支持这个互惠理论的证据。举行会议的这家度假酒店的总经理提到了当天偶然发生的一件事:一位客人想带两个年幼的孩子打网球,可酒店预备的两个儿童球拍当时已经有人用了。于是,这位总经理派一个员工立马开车到附近的体育用品商店去新买了一副,在20分钟内就送到了客人手上。事后,这位母亲找到总经理的办公室,对他说:“因为你刚才所做的,我已经把我们一大家子人的国庆周末假期安排在这儿了。” 这不是很有意思吗?要是酒店原先就多预备了一副儿童球拍——为了给客人提供“无缝体验”——那么,顾客就不会认为这对球拍是一份感人的礼物,也就不会相应地产生这份特别的感激之情并提升对酒店的忠诚度了。事实上,这位妈妈大概根本不会认为少了球拍是酒店服务不周。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是不是应该故意在冰面上制造几处薄薄的地方,等着客户或同事掉进去,你好及时出手相救?绝对不是。这最终会给人留下一种印象——跟你打交道时总有几分被人搭救的味道。更好的做法是,你只需认识到,人们的期望往往是过高的,而且现代的商业环境过于复杂,不可能有零错误的情况,无心之过总会出现。关键是要明白,如果把资源用于追求“一个岔子也不许出”的乌托邦式目标,工作效率必然会降低,成本也会高昂得多,倒还不如把资源用在“迅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目标上,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 我们绝不是说质量控制不重要。但是,追求完美的绩效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每个人对“完美”的看法都不一样,你没法事先安排好。况且人人都会犯错。从另一方面来说,你可以用个性化的方式来纠正错误,充分贴合对方的需求,把纠正错误变成一次令人满意的体验,从而获得一个人人都满意的结果。 看来,正是对错误的独特又量身定制的反应,让受众获得了一种收到个性化礼物或定制式服务般的体验,这反而能让犯错的人因祸得福,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在商界,“零错误”反倒不如“及时改正错误”好。 当天就点评 2013年10月,台湾公平贸易委员会(Fair Trade Commission)对三星公司(Samsung Corporation)处以1000万新台币(约合三十五万美元)的罚款,惩处该公司雇佣他人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发表评论,攻击老对手HTC并推荐自家产品的行为 [1] 。 这个案子引起了很大关注,主要是因为如今人们在做决定时都特别倚重网上的评论,这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例如,PSB调研(Penn Schoen Berland)主持的研究发现,七成美国人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都会到网上去查查产品评论和用户评分。难怪台湾的公平贸易委员会立即针对三星公司采取了行动。你还记得第四十七章的内容吧,学者罗伊•鲍迈斯特和同事发现,“与正面信息相比,人们更容易注意到负面信息,也更有可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或运用这些信息。” 放到网络世界中来看,这种对负面信息的偏好对那种仰仗客户评论来推广产品的个人或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潜在客户认为正面评价不如负面的有价值,那企业该怎么做才能让人们正视网络上正面评价的价值,从而不必采取阴险的手段,比如贴出捏造的虚假评论来抹黑对手呢? 还真有一个我们特别推荐的做法。你大概也猜到了,这个做法很小,却非常有用。 营销研究专家佐伊•陈(Zoey Chen)和尼古拉斯•卢里(Nicholas Lurie)假设,如果发表正面评论的人如实指出,这篇评论写的就是当天的体验(例如,在评论一家餐厅时使用这样的措辞“我刚从那儿回来”,或是“我们俩今天刚去这家吃的饭”),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条积极正面的网评与负面评论同样有价值。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发表负面评论的人基本上都是真的遇上了糟糕的体验,这是很显然的。可是,如果发表正面评论的人指出,这次体验就是当天发生的事,那么读者就更有可能认为这条正面评论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出自其他缘由,比如向全世界宣称他们在选择吃饭和旅行方面有好品位。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这些研究人员在Yelp.com(大众点评网)上选取了分布在美国5个大城市的若干个人气餐厅,收集了网友的65000条点评。过去3年来,他们浏览了将近100家餐馆的评论。针对每条点评,他们统计了有多少读者认为该评论“有用”、评论者给这家餐厅评了几颗星(5星是最高分),最后是评论中是否出现了能表明吃饭当天发出该评论的措辞。 他们的发现有趣极了。当评论中没有时间线索时,读者们会认为负面评论比正面评论更有用。然而,当有明确的词语指出,这条正面评论就写于吃饭当天的时候,读者就认为这条评论至少跟负面评论一样有用。 在另一项独立的研究中,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4个小组,任务是选出一家晚餐时要去的餐厅。4个小组的受试者都拿到了一份对“乔家小馆”的点评,其中两组看到的点评要么是正面的,要么是负面的,另外两组也是如此,但他们拿到的点评里明确指出这是就餐当天写成的。此外,4个小组又都看了一份关于“迈克餐厅”的中立食评,然后选出自己想去的那一家,或是一个都不选。 结果与大众点评网的实验是一致的:当评论既是积极正面,又是就餐当天写成的时候,受试者选择“乔家小馆”的意愿显著地升高了。实际上,拿到这份当天写成的正面评论的受试者,百分之百的人都选择了它。 如果正面评论的撰写时间真的能提升它的价值,那么营销人员可以做的一个虽小却很重要的改变就是鼓励消费者在购买之后立即发表评论,而且要在文中明确指出,消费就发生在点评当天。许多餐馆会在结账小票上印上网址,鼓励食客点评。这个研究建议,餐馆可以把平常的措辞改一改,从常见的“如果您喜欢我们家的菜品,请到Yelp(大众点评)或TripAdvisor(猫途鹰)上发表点评”,改成不常见的“如果您喜欢我们家的菜品,请到Yelp或TripAdvisor上发表点评,并且要说您是今天刚来过!”这个小改动会带来大回报。 网上零售商的技术人员应当在页面上添加一个链接,每当顾客下完单之后,就邀请他们去点评一下刚才的购物体验。页面上还可以加一个弹出窗口来提醒顾客,如果他们指明购买就发生在几分钟之前,他们的评论会得到更多的“赞”。 在网上发表书评的人也应该认识到指明购买时间的益处。这不仅对作者有好处,对他们自己也有好处——网友们会更有可能认同他们的推荐。在这种情况下,书评人不用再花其他心思,只需决定自己想夸哪一本书就可以了。 嗨!我们想到了一本不错的书哟! [1] 假借草根团体之名,发表恶意评论的做法被称作“人造草皮法”,“人造草皮”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时运动场上普遍使用的假草皮。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对错误进行管理: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7037.html
推荐文章
09-18
1 体悟文字悲喜,充满各种情感的极具感染力的文案09-12
2 拔头发——用共同的目标团结下属09-18
3 【愤怒会让你的快乐烟消云散1】09-12
4 关羽:兼顾原则的忠义之道09-20
5 奏响汉字乐章,涵盖生活各方面的高情商经典句子